三国著名将领中,谁死得最窝囊?

闲时看点历史


要说颜良,文丑,张郃等等,在战斗中阵亡,个人认为不算窝囊。马超晚年碌碌无为,张飞死于小兵之手,看起来似乎都很窝囊,但是大半辈子是风光的。魏延可惜了,身败名裂,死后头颅还被杨仪拿去践踏,这算是比较窝囊了。但是蜀汉里,魏延还不是最窝囊的,还有一个人地位和资历比魏延高,长得又帅,就是没有什么表现,是个花架子,结果被皇帝戴了“绿帽子”,然后窝囊的被处死。



这个人就是刘琰,他虽然不出名,却是蜀汉的元老了,在豫州时,就跟随了刘备,成了刘备的宾客,刘备对他也很亲厚。到了刘禅即位,刘琰被提升为车骑将军,在蜀汉朝臣里排名常在李严之后,而李严是“副顾命大臣”呀,所以,刘琰的地位是很高的。后来,刘琰跟随诸葛亮在军中,却和魏延不和,毕竟论资历,刘琰远在魏延之上。因此,估计是刘琰攻击魏延的言辞过于夸大,被诸葛亮责备了,刘琰也被赶回了成都,从此恍恍惚惚《三国志.刘琰传》。诸葛亮的处理是很明智的,刘琰的能力远不及魏延。




因为,刘琰是个好面子的人,人长得风流倜傥,能力却不行,是个花架子,不理政事,只喜欢和刘备,诸葛亮等人高谈阔论。而且,刘琰还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叫胡氏,估计平日也是引以为傲。有一次,胡氏入宫见太后,结果一去一个月,回来后,刘琰就怀疑他和刘禅私通了。于是,刘琰让士兵轮流鞭打胡氏,还用鞋子打胡氏的脸,羞辱胡氏。这下闹得过分了,无论刘禅有没有给他带“绿帽子”,单单刘琰这种处理方式,就会让蜀汉上下沸沸扬扬,太后刘禅的面子都下不了台了。于是,胡氏告发刘琰,有司也弹劾刘琰“品行不端”,所以刘琰最终被处死弃市。



固然,刘琰是处理方式不对,但是似乎罪不至死吧?所以,刘禅到底是不是真跟胡氏有私,就不得而知了。而爱面子的刘琰,盛怒让士兵轮流鞭打胡氏,看似出了气,其实丢了更大的面子。因为,平日刘琰总爱带着千馀部曲招摇过市,这次命令参与鞭打的士兵就有五百人之多《三国志,刘琰传》,其实这些人更多是“参观”而已,否则胡氏会被打死。但这么多士兵知道,早就在市井里传扬开了。后来,胡氏和有司的告发,更是在朝廷中,人尽皆知,从此百官家眷入宫请安的事断绝了。所以,刘琰这下在人们的心里更“窝囊”了,最后还丢了命。


大飞熊ヽ骑士


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洗礼,三国演义中涌现了一批批英雄人物,除了神机妙算的军师外,光彩夺目的明星级人物就数战将了,其实战将主要有两类:

1.统帅型将领,如曹操、司马懿、邓艾、钟会、周瑜、孙策、陆逊、吕蒙、诸葛亮、姜维,数量不多。

2.将军型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张辽、张郃、曹仁、夏侯渊、夏侯惇、徐晃、庞德、黄盖、甘宁、吕布等等,数不胜数。

一般来说,统帅型高级将领,主要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会轻易出战,当然也有,像曹操、孙策等人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所以这类人战死沙场的机会虽然不多,如果中途死亡,多半是被人谋害,如江东小霸王孙策,空有一身本领,最后却被仇家暗杀,可谓窝囊。

而将军型将领行军打仗家常便饭,战死疆场是分分钟钟的事,如过五关斩六将之时,像颜良文丑都成了关公的刀下鬼,技不如人不能算窝囊,至少叫做死得其所。不过死于自己的手下就窝囊了,如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著称于世的吕布,就是死的窝囊中的一个,居然醉酒被手下绑住了后拿去做了投名状,最后摇尾乞怜,求爷爷告奶奶跪地求饶,结局仍然是命陨白门楼。除了吕布之外,张飞之死也是够窝囊,英明一世,最后死于小人之手。正如评价所说,张翼德爱君子,不恤小人。看来事都是自己做出来的,能怪谁呢。


闲时看点历史


三国乱世多少生前备受恩宠的大将都难免死得不是那么的体面。蜀汉里张飞被部下范强,张达杀死,身首异处,马超战战兢兢在益州生活了几年,也免不了忧郁而死。曹魏中于禁被曹丕活活羞辱死,江东小霸王孙策勇冠三军却中了几个刺客的埋伏,英年早逝。其他像董卓被吕布刺杀,还被“点了天灯”的,吕布武力无双却被曹操像条狗一样地捆杀,这些名将的下场都算是够窝囊了的。


不过上面那些将领虽说死的过程不是那么好,但生前死后也算是备受殊荣了。张飞被封为桓侯,马超被封为威侯,于禁封厉侯,孙策封长沙恒王,就算是董卓,吕布,那也算是威风过,嚣张过的。可三国后期却有这么一位将领,说他是名将也算不上,基本上名将或死于战争,或死于政变,总是让人有点惋惜。可是像这位,就因为修路时没看仔细,让主帅的马踩了一脚泥就被杀了,还有点黑暗幽默的感觉。

牙门将许仪在三国后期跟随钟会大军一起伐蜀,钟会命许仪为先锋沿途修理栈道桥道,铺设行军道路。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可不知道是许仪眼花还是根本不用心什么的,偏偏漏了桥上的一个小洞,这桥可是悬桥,底下就是万丈深渊,大军一踏上桥,压力一大,胜利桥变成夺命桥,这一点点小破洞就会酿成巨大的灾难。

也不知是钟会倒霉啊还是许仪倒霉,大军前进很久都没事,到了钟会上去走到一半就发生了马蹄踩破了那个漏洞的事故,这可把钟会吓得不轻。看着底下那汹涌的水流,有恐高症的或许当场就晕了,钟会只好下马快速过桥,并加派人手修桥补路。

钟会是有惊无险了,但许仪的下场可不是这么好了,单是惊扰主帅这一条就够砍许仪头的了。钟会下令处决许仪,将士们都为他求饶,希望看在许仪父亲对大魏有功的面子上饶他一命。本来这也不是很大的事,身为主帅的钟会这点虚惊承受能力还是有的,可许仪倒霉就倒霉在这是在灭蜀的战争里发生的错误,打战最重要的就是军法严明。何况现在大军舟车劳顿,将士们苦不堪言,只好拿许仪这个冒失鬼来开刀。


许仪最后也是难逃一死,可怜许仪身负将门虎子的期待,没能像他父亲那样封侯拜将,反而因为一点小事连命都没有了。哦,对了!许仪他父亲就是大魏虎卫将军,魏武帝曹操最疼爱的“虎侯” - 许褚。


那只胖狐狸


关于三国里,死得最窝囊的将领,有不少人已经提到了颜良,文丑,张飞,夏侯杰等武将。对此,我也赞成上述观点。

但是,我也有不同的看法,个人认为一代虎将马超,也死得比较窝囊。如此一员上将,前期常在一线征战。可投刘备帐下后,竟然没有将这块好刚用在刀刃上。以至于后半生郁郁不得志,病死在卧榻之间。表面上让其镇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却剥夺了他带兵打仗的权力。作为一名沙场武将,他最高的荣誉是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结果却让之过上了半退休的生活。难怪马超年仅四十多岁就去世。应该是被气死了。所以对于他是一种耻辱,算是比较窝囊吧。


楚唯梦


可能很多人以为三国名将里面死的最窝囊的是张飞。

爱鞭打士卒,爱熏酒,在关二哥被孙权杀害后,复仇心切,多次请求兄长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无奈群臣反对,刘备是左右为难,伐吴复仇的日子一拖再拖,张飞度日如年,天天是喝得酩酊大醉。

好不容易等来了出兵伐吴的日子,张飞却要他的两个下属去完成一个短时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孝服,完不成任务又是死罪一条。

这两个士兵私下商量着:反正完不成任务也是死,在这样的将军麾下时不时还要遭到鞭打,不如趁他喝醉熟睡时将其首级割下,跳到东吴献给吴侯某个好差事。

张飞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士兵手中,算是挺窝囊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死的最窝囊的名将应该是曹操的保镖——典韦!

曹操风流啊,而且有怪癖——喜欢有夫之妇。打得张绣投降之后,发现张绣老婆漂亮,就动了色心。

带着典韦,教典韦在帐外把风,曹操自己进去欲仙欲死。

张绣知道这件事时火🔥都来了,立马发起兵变要诛杀曹操!

当时曹操在典韦的保护下勉强脱身,大难不死。可惜典韦没带兵,在阻挡追兵由于双拳难敌四手被群攻而死于非命!

为了保护一个色鬼逃脱而死于非命,你说是不是非常窝囊呢!


小脑瓜他爹


颜良必须排第一了。。。他的情况等于就是泰森走在街上被人一刀黑掉了。。不然以他的实力,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供关羽升级的经验果,还会有很多战斗事迹留下来。

张飞也值得一说,万人敌的他没有倒在鲜血四溅的战场上,而是被两个小人暗杀在床榻之上,虽说是性格所致,但以他的身份来说,这样的结果还是有点窝囊了。

再说两个不算很有名气但也颇有能力的将领——蔡瑁 张允,此二人死在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算是死得即冤枉又窝囊,但对于他们,大家一般都不会抱有什么同情心。

前文提到周瑜,必须说两句,即便他真如演义中描述,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但骨灰还是十分赞赏他,因为他并不完全是嫉贤妒能,他只是看到了诸葛亮的实力而为吴国的未来担心所以才痛下杀手。而且从许多章节中都可以看出周瑜不是没有自知自明,他的内心深处是知道自己不足以和诸葛亮抗衡,但是为了吴国,他依旧毫无畏惧地迎了上去,在那一刻,他和他的宿敌诸葛亮重合在一起,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相同的信念——知其不可而为之


游戏骨灰


列位看官,有道是: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说的是即使你是久历戎行的军官,但是刀箭无情,阵亡的可能性很大。

典型的如巜楊家将》的当家人,老令公楊业受人陷害,兵困两狼关,踫死李陵碑,白发红血夕阳,直叫人梦中怒吼!

这是正常的,两军对阵,生死由命。

然而,蜀汉政权大将军在掌握军政大权的巴西(今天绵阳以北之地)中,却忘记了大哥刘备的告诫:"你用刑过度,又常鞭打士卒

还把他们置于身边,这是自取其祸呵"。

张飞听了仍不悔改。

刘备攻打东吴,张飞奉命率一万兵马由阆中赴江州与刘备汇合。临行前,张飞帐下部将张达,范强杀害了张飞,带着首级投奔东吴,刘备听到张飞营都督有表上奏,大惊叫道:"张飞死了"。(三国志)

可叹三国众将的"万人敌",被两个霄小杀害,令人顿脚叹息。
古蜀道,张恒侯为官时所植"三百里程十万树"。


良人执戟2


个人认为是典韦。典韦是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

在贾诩与张绣二次造反时,曹操的儿子曹昂,大将典韦都死于张绣手中。如果他当时不死,在三国时代的战场,将会有更大的名声,即使如此典韦此人也被列入历史著名将领序列。


历史伴读小二


能想起来的有这么几位,邓艾,甘宁,张郃。

邓艾父子偷渡阴平,攻灭蜀国。其功可谓大矣。却稀里糊塗被司马昭杀死。

甘宁百骑劫曹营,何等英雄。最后竞被番兵流箭射死。

张郃英勇无敌,追蜀军中计,在木门道被乱箭射死,也够窝囊的。

欢迎点评。


WM晓奇


光讲本领是吕布最窝。要讲全面衝量关張已是首屈了,一个是统帅不知身为国之重器,一个屠夫性发,败也,惜哉。真的是义结桃园性格不二,为小事而乱大谋,为私仇而丢江山。关公巳五十有八还凭一己的勇位置搞错了。張三爷一怒竖须倒霉自已。刘大哥人家胜利冲昏他是感情用人,把六十万兵马的赌注一掷,押上了前功尽弃。得失无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