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从热火朝天到销声匿迹,为什么村里人对网上购物不感兴趣了呢?

蹲在墙角买回忆


不知道题主是从哪里的数据看到农村电商销声匿迹了。


以下是来自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出相关部署,为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历史性机遇。

2017年农村电商行业总融资金额不少于62亿元。其中,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的融资事件达11起。从融资金额排名来看,融资金额最高的是易果生鲜,达到3亿美元(约19亿元);其次是每日优鲜,达到2.3亿美元;再次是汇通达的5亿元融资。

从2017年中国农村电商融资金额占比来看:融资金额在1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占比最大,达38%;其次为融资小于500万元,占比31%;值得提出的是融资金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占七成。


从这组数据上看农村电商的总体规模不算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中小额融资比例很高。




在看来这张图。从2014-2017年间,农村网络零售额的同比增长率下降,但是总数依旧保持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这种增长不再以疯狂的、超过百分之百的速度激增,而是理性回落,趋于一个比较合理可控的增长区间。但并不能以此判定农村电商衰退。


从输入到输出,也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巨大转变。

2016年之前,农村主要以产品输入为主,表现为购买商品。一是基于电商产品的极大丰富,许多产品可能本地无法购买或者价格十分昂贵;二是基于部分电商产品的价格优势,从生产直接到批发,价格呈现很大优势;三是出于好奇和猎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试用低价产品。


但是随着电商市场假货泛滥、服务不规范、质量难保证、退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出现,电商平台也开始规范、加强监督管理,淘汰出了一大批次级供应商。整体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也没有那么强了。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时间成本低,对于产品追求性价比高、物美价廉。很多人猎奇新鲜感一过,还是觉得实体店购买比较放心,所以理性回归也属正常。


另外,很多农村居民也在积极寻找向外发展电商的门路,逐步意识到自身的比较优势,打开发财致富的另一所大门!




我是家族财富密码高级研究员赵净。关注家族财富密码,更有不定期好礼相送!


家族财富密码


农村的钱最难挣,因为人不傻。

农村电商我一直觉得是个伪命题,我们老家村书记向我请教村里淘宝的发展办法,我说:不要做了,没前途。

下派书记有点不高兴了,说:这是上头的扶贫政策,多好的东西,怎么能不做呢。

我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如果是上头的要求,您要完成任务的心态,做就是了。可是您要我说真话,出主意,我实话实讲,没折腾农民。发展的建议我没有,写报告的能力您比我强。

搞了半年的农村淘宝,最后没有人愿意做了,根本不挣钱。

农村淘宝为什么难?

1、农村人口少,消费能力低。说到底,电商挣得是薄利多销,销量都不多,还谈个什么利润啊。

2、农村人购物精明朴实,不会乱花钱。

我的女同事每次买水果都100多块钱,我一看账单,苹果20元2个,橙子35元4个,这就是人傻钱多。9块钱买一个橙子,农村人该说这人疯了。

3、交通是大问题。

物流问题是农村的大问题,物流成本高,速度慢,体验差,很严重。

4、农村的东西通过电商卖出去呢?大多数的地方条件不行。

什么条件呢?第一,要规模化生产,你以为自己家养10箱蜜蜂就能卖好吗,根本抵不过专业养蜂大户。第二,物流问题,成本增加,时间太长。第三,没有专业人才。

搞电商的都成精了,农村人还妄想随便搞搞就有源源不断的订单?那是想多了。


傅一声


我三年前做农村电商,一年后关门出来打工,对这个问题应该有发言权。

14年家中有事,我把郑州的工作辞了,回到老家。我老家在河南湖北交界,算大山外围,土特产比较多。



我当时做电商时也在网上考察过,看人家网店开的挺红火,就一股脑注册。

主打产品是土鸡蛋,还有自家的花生、芝麻油等。



刚开始开店一周,不懂宣传,连个问的都没有。

后来有人下订单,是上海的一位大姐。第一单成功,我赔了15元。你没看错,是赔了!



原因很简单……由于快递运输暴力,土鸡蛋又属于易碎商品,所以包装上要求高。

我订购的是泡沫箱,一个成本大概8元。另外就是运费。我们那里交通不便,所以快递费出奇的高。



首重一公斤15元,超过一公斤加10元。一箱鸡蛋40枚,额外成本就需要40多块。

无奈,我只好提高鸡蛋的价格。即使如此,也只能保本。好歹因为我提供的鸡蛋都是从农户家里收来的,质量过关,所以销量慢慢增长(而且大部分都是回头客)。



土鸡蛋打开销量,顺便带动其他土特产。比如野菊花根、艾根、泽漆还有就是农村常见的昆虫蜗牛!

你没看错,蜗牛也有人要。那种小小的蜗牛,可以当成龟粮或者其他动物的食物。



半年后,一个月销售额应该在3000元左右,可基本没赚什么钱,有时候还赔钱。

首先是土鸡蛋,尽管包装很好,但遇到暴力快递,仍然有碎的,这都是需要退款的。

其次在农户家里收来的鸡蛋,虽然保证百分百是土鸡蛋,但有一个显著的问题,保质期。农户一般喂的土鸡较少,所以鸡蛋三五天收一次。



再加上快递路上耽搁。到客户手中,鸡蛋最少已经过了十天。天冷的时候保质期还好,天热,鸡蛋在泡沫箱里很容易坏掉。

无奈,我只好停售鸡蛋。

说起来挺可惜,天越热,要鸡蛋的越多,而且量大。大都是养鸡场订购,主要用于孵化小鸡。一次都是几百枚,可是我不敢接。

鸡蛋停售,其他土特产也分季节,比如泽漆,只在春天有。

比如蜗牛,一到秋天销量持续下滑。



所以勉强坚持了一年,劳心劳力,无奈关门!

至于农村人为什么不在网上买东西,原因简单:年轻人不在家,老年人不会操作,他们也不相信网络!


南阳最帅小农民


我说下我们这里的农村电商情况;2015年我们县城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农村电商协会,从市里安排了专业的团队来组织培训,共培训了10来期学员,有300多名学员;

大家情绪高涨,下定决心好好干一场,希望把农村的土特产卖出去,把外面的高科技的商品买回到农村来,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

农村电商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开起了130多个企业淘宝店;二是在每个镇上开起农村电商服务站。


我们开淘宝店的,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从店铺美工装修到如何运营,由县里负责建仓库,统一发货,这两年多来,卖出了很多当地的柠檬,红薯,淀粉,粉条,黄桃罐头等土特产,每天都有好几车的快件发往全国各地,目前达到皇冠的淘宝店铺已经有20来家了,确实给很多村民们带来了实惠,他们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家里的土特产会通过网络走向全国各地。






两年过去了,我们这里的农村电商淘宝店仍处在热火朝天的状态,这把火越来越旺!村里人为什么对网购不感兴趣呢?主要是老年人多,用不来智能手机,不会玩淘宝,他们需要的东西在街上就能买到。

我是四川农民朝阳,欢迎您的留言交流。


我是四川农民朝阳


一群玩嘴巴的,你知道什么是农村吗?用空想去判断市场,在这里乱喷一顿。

1,农村市场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的。知道农村市场的商圈有多薄吗?给你一个数据一个500户的村子算大村,村内人口不会超过2000人,按照目前消费能力,每户每月消费200元,全村月总消费10万元,按照毛利15%,所以,每月毛利1.5万。

2,这个数据是理论数据,按照30%来自网络,每月最多也就赚5000元,可事实上,由于村里主要人员基本不再村里生活,村里消费八成在实体供销社,所以,数据变化,每月网络盈利也就3000上下,一个服务点,一月毛利润3000,实际收益1000多,你要是做网络你愿意这样吗?

3,500户的村子在国内算是不错的村子了,按照大数据,平均户数应该在250户上下。这样的话,每月一个村的收益在几百元,你的网络服务如何做啊。

所以,事实上,理论数据不可以做投资依据,如果还要坚持说做农村电商,那就是傻X。


慕容晓春


前几年到处喊着要在农村发展电商,政府也支持。街上村里都能看到挂着什么什么网站招牌的门店。2015年我表哥让我一起去考察一个xx网,说是专门为农民设计的网站,方便农产品交易。一同去的还有十几个各乡镇的加盟商。我表哥想做这个电商的县级总代理。我们一行十几人到那个网站的总部后。也有别的县的考察队。他们的接待人员让我们这四五十人统一换迷彩服,然后来两个教官领着我们整队喊口号做游戏,消磨时间半天过去了,晚上又领到大饭店聚餐讲课,技术怎么先进,国家怎么支持,前景怎么好,一通忽悠。各县的总代理当场签协议。代理费20万。可现实是回来后,乡镇的加盟商不愿意交加盟费,乡镇加盟商又发展不来各村的代购点,没人找你代购。所谓的最后一公里。表哥代理的这个xx网没人知道,商家不上去发布货,人们也不上去买。死网一个。半年不到,倒闭了,代理费也不退了,表哥赔了20多万。


培老先生


我们镇上快递的来件量,从3年前的一天100件,到现在的一天4、500百件。农村网购不是减少了,而是成倍的增加了。

题主说到的农村电商,应该是特指阿里推出的农村某宝,就是网络代购。这种模式开始推出,我就不看好,大家可以翻一下我以前的文章。



在农村某信的普及率,远远大于某宝、某付宝的普及率,这就给某多多以及其他购物APP,很好的超车机会。

这次回农村过春节,我就发现了很多村民,虽然没有某付宝,但是某信支付用的非常熟练。而且因为红包的盛行,他们很多人根本就不需要绑定银行卡。

这样就直接绕过了很多繁琐的过程,一步跳到了移动支付~

网购的普及率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这不代表所有的人都用某宝,不熟悉的人用代购。

切记,打败你的,肯定不是用你熟悉的套路。

但愿这样答复对你有所启发,期待进一步的交流~


真叫海叔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了,从当年的马云"农村淘宝"风风火火,到京东农村电商,苏宁农村网购,几大电商快速布局农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农村多是老人,对新兴事物接触比较慢,再者,网络的普及,也让很多农村人不再依赖农村电商,而是自己可以操作购物,农村电商服务人员收入非常不稳定,几种原因造成目前的局面。

好消息是:随着网商线上红利见顶,发展缓慢,对线下实体需要原来越强烈,马云的"新零售",刘强东的"无界零售",张近东的"智慧零售"都是线下实体与线上流量的融合,很快新的农村网店又会兴盛起来的。从原来主导到商品卖给农村人到把农村商品通过平台转送到线上APP全球购。新零售时代已来!


支付宝红包来了


农村电商其实有很大的难点:

这点上,我们希望还有要有冷静的考虑。农村电商,也是商业,商业就基于商业的原则,前几年,农村电商红火的很,铺天盖地,但是,结果每每一算,成本亏了,农一网,田田圈,田地头等都是亏损,有的出局,有的没有。

具体来说,农民的电商,和其他电商最大的区别是下行吃力:运输、利润吃力。

运输不是每个快递都可以邮递农药的,利润上支持不了包邮等措施。上行的农业生产产品销售吃力,光是运输和损耗方面,都有很大的弊端。如果不是有相关的对应对接销售,那么少了支撑不了工资,多了,风险极大。

所以,所谓的光鲜亮丽,如果不是有特殊的营销资源,那么就肯定有独特的盈利渠道,光从农业上,几乎不看好。

所以,对于农业电商的看法,见仁见智,来自农业一线人员。如果你对农业电商有什么看法,可以关注我,一起交流。


柯员之家美女帅哥说


农村的电商怎么会销声匿迹呢。?我们这边的好几个快递网点每天都忙不过来,怎么会对购物不感兴趣,农村电商又怎么会消失掉呢?

其实前几年的农村电商火热朝天的时候,只不过现在是走向更加理性,更加合理的规划,并没有真正的销声匿迹掉。

如今人们的生活也逐步提高。互联网的渗透也,全面的展开了。所以我农村人购物呢,还是尝试,所以并没有,想提问,说的农村的这个电商已经消失了。

农村的,现在各种种植业,养殖业,甚至是服务业,都已经搭载上了互联网的平台。已经逐步的走向了互联网+时代。



所以我们认为农村的电商并不会消失,而是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有实际意义。

农村的电商最根本的意义是服务于农民以及便利与农民,俺们农民除了购物之外,肯定还会往外借销售,自己的农副产品。

所以我们农村里面的销售农副产品,已经是有许许多多的电商,在干这个事情了。所以我们觉得农村的电商并不会消失,而是能够将农村的经济以及发展拉向更高的一个层次。

好了,这里是农村新视觉,为您解释农村的问题。请关注我们,我们将会给您带来更多农村相关的问题,和你一起关注农村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