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和珠三角,谁未来的潜力更大?

军统60


我个人认为直接拿珠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较是不正确的。首先因为珠三角城市群只是广东省省内以广州、深圳为首的九座城市外加香港、澳门两座特区组成。而长三角城市群却是包括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省内的二十六座城市组成,无论是城市规模上还是经济总量上长三角城市群应该都是占相当大优势。

言归正传,关于“珠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哪个未来发展潜力更大这个问题,这应该是因人而异,但我个人还是认为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潜力应该会更大一些。首先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去年仅为长三角城市群的规模一半不到,但其去年经济总量已经突破十万余亿。

再者在整个珠三角城市群内,经济总量在两万亿以上的城市分别有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座城市,而相比之下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二十六座城市内只有上海的经济总量在两万亿以上,其中差距可谓是一目了然。此外在以上四座城市当中,今年上半年只有深圳的实际经济增速超过百分之八。由此可见,未来深圳或者说整个珠三角城市群的发潜力巨大。当然上海的增速虽低于深圳,但其实际增量或还在深圳之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长三角”城市群目前还是我国最大的世界城市群之一,其核心城市圈除上海之外,还有例如南京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等小型都市圈。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去年年底长三角城市群二十六座城市经济总量高达十八万亿,占据全国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虽然就目前而言“珠三角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总量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但就从城市群未来发展潜力来说,我个人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潜力恐还在长三角城市群之上。在此我也希望未来“长三角城市群”能够与“珠三角城市群”携手共进,为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武汉小斑马的晚年生活


个人认为长三角地区未来潜力更大。

从地理位置看,长三角位于长江下游,地势平坦而开阔,建设阻力更小;东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可以依靠沿海航运发展海洋产业,也可以联结南北方地区;还可以依靠远洋航线扩大中国的辐射影响力,增强对外交流;由于长江横贯东西,长三角可以依托长江水运,沟通东西部地区。珠三角位于珠江下游,从面积上来看,由于北部有南岭阻挡隔离,其向北发展扩大面积的阻力很大,向南又无陆地可以开拓,从扩张的角度来看就已经十分不利;珠江发源于云南省,流经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影响力要远远小于长江,对内地沟通的作用较弱。

从交通条件看,长三角各城市间早已互通高铁动车,从杭州到上海不到一小时,上海到苏州不到半小时,苏州到无锡15分钟左右,无锡到常州也是15分钟左右,常州到南京20分钟左右。沪宁城际也已经将上海和南京之间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相互联通起来。还有客运专车做辅助。而珠三角城市群的几条城轨尚未修通,在交通上就已经十分不利。

从动力机制来看长三角以民资主导为动力,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是较早也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珠三角是外资推动型的动力机制,外资企业较多,对外资的依赖相对较大,主要是东南亚、香港和海外的资本,而随着政策优势的趋同和国家战略重心的转移,珠三角出现了外资转移的局面,增长动力不足。今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将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世界级的城市群,还将上海定位为“全球城市”。从战略的重视程度来说,长三角似乎就已经略胜一筹了。


大猫财经


我不住在珠三角也不住在长三角,所以可以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珠三角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依托着香港、澳门的经济辐射。中央决定在1980,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也让珠三角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珠三角主要辐射广东省,也让广东GDP成为全国第一。


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长三角的机遇来了,国家给了浦东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上海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带动长三角经济圈的火车头。长三角经济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大长三角经济圈还包括了安徽几个城市,长三角经济圈逐渐形成。



珠三角以前主要靠香港、澳门,带动经济迅速崛起。曾经有人这么说深圳是香港的后花园,珠海是澳门的后花园。随着广东的经济崛起香港、澳门的带动作用在减小。深圳和广州即将取代香港和澳门的作用。虽然珠三角经济圈不容小视,但是珠三角只是辐射广东省经济,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潜力肯定没有长三角大。
长三角经济圈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带动江苏、浙江、安徽的经济发展。随着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苏州、杭州、常州、宁波、等,长三角城市迅速崛起。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发展潜力更大,珠三角主要经济辐射广东省。而长三角经济辐射一市三省,以及沿江经济带城市,明显长三角经济带动面积更大,潜力也更大。


烟淡而无味


我想有的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长三角,什么是珠三角,先来普及一下:

顾名思义,长三角是指长江三角,珠三角是指珠江三角。

这个问题是个被争议很大的问题,有人认为珠三角好,有人认为长三角好。

从历史上来看,除去最近一百年,长三角一直是发展最好的地方,一千年多年来,长三角所在的江南地区一直是朝廷的税赋来源,经济重点区域。现在也不例外。终究是由于长江三角地区的地理环境要优于珠三角地区(如果不存在对外贸易,那么长江三角将无可置疑地成为最重要的天府之地。所以500年以前,珠三角地区都是没人住的地方也就容易理解了)。

不过,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使得沿海城市成为新的发展点,也使得珠三角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除去,广东省依据其独特的窗口优势,迅速发展起来。为何海运时代,珠三角变得重要?

从地图上来看,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除了日本、韩国与北美洲之外,所有的欧洲大陆国家、非洲大陆国家、东南亚国家、中东国家,也就是图中左侧的所有国家,如果想要与中国进行海路贸易,必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而经过马六甲海峡最先到达的就是珠三角地区,而长三角地区,主要依靠内陆省份之间的相互贸易以及美、日、韩等。

所以说,珠三角是携大航海时代之便,成为新贵,而长三角地区是天生丽质,底蕴丰厚。

就现在来看,大航海时代远没有结束,人类之间的交流也不会退步。所以,在未来几十年内,珠三角地区将会依然拥有这种优势,但是有此优势就足以将长江三角甩在身后?不一定。

但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当陆运重新崛起的时候,珠三角极有可能因此没落(不过陆运啥时候能崛起还说不好,至少得几十年后)。我们先来看看中国近些年提出的一带一路政策。绝对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就瓜达尔港的建设来说,绝对值得中国投入500亿美金。

这条通道将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陆路运输的成本才是关键。如果这一战略最后能够成功实施,那么必将是对珠三角地区的致命打击之一。


以股易金


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主要看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国家定位。长三角是我国努力打造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珠三角只是国家确定的一个大湾区。

第二,科技实力。我国三大基础科研基地,长三角就占了两个:上海和合肥。而珠三角,一个也没有。我国十大应用科研强市,长三角就占了四个:上海、南京、合肥和杭州。珠三角仅有一个深圳,而且在十大应用科研强市中排名靠后。

第三,对人才吸引力。我国对外籍人才吸引力最强的十个城市,长三角就占了五个:上海、合肥、南京、杭州和苏州。珠三角三个,分别是深圳、香港和广州。

第四,人口基数。珠三角人口基数仅几千万,长三角人口基数两亿多。

第五,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开发区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创新实力。我国十强高新技术开发区,长三角就占了三个:上海张江高新技术自主开发区、杭州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珠三角,仅有深圳高新技术开发区上榜。


第六,金融实力。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三大金融中心排名分别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其中,深圳排在上海前面。但是,长三角除了一个传统金融中心上海,还有一个互联网金融城市:杭州。上海和杭州的金融实力相加,超过深圳。珠三角,加上香港,则超过长三角。

第七,交通地位。长三角有着全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上海。另有三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杭州、南京和合肥。珠三角的交通枢纽地位全国排名第三,其中,全国性交通枢纽,三个:香港、广州和深圳。就目前来说,香港的交通枢纽地位高于上海。

七项因素,长三角以五个占优,完胜珠三角。其中,作为决定性的因素:国家定位、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长三角完胜珠三角。

中国,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国家。珠三角最终有没有可能逆袭长三角,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就像同是金融中心,本来排在上海后面的深圳,却超越了上海。目前只能说,国家定位和基础条件,长三角完胜珠三角。但是,最终的发展,还要取决于各自的资源整合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区域一体化能力——这三项因素中,珠三角除了香港,其它部分都是省内城市,城市一体化难度显然小于长三角,资源整合难度也低于长三角。而长三角城市群,由于跨省,资源整合和区域一体化难度要远高于珠三角。

好在,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经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办公室,长三角三十个城市也定期开会,商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资源整合。


郑瑞文2015


这个问题有得争论了,珠三角与长三角,一个体量(城市数量及GDP)小,一个体量很大。不过,我认为珠三角未来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些。理由如下:


(珠三角)

一,珠三角地理位置更优越

珠三角距离东南亚、大洋洲及马六甲海峡更近,更利于与东南亚国家、大洋洲国家及非洲、欧洲国家间进行国际贸易与合作,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有一定的地理优势。 而且,珠三角毗邻港澳,港澳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将在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为珠三角城市带来莫大补益。

二,珠三角城市间的协同能力更强

珠三角城市群比较集中,而且在广东一省之内,政策推进会更畅顺,施政效率也更高一些,因而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更易协同,更易产生合力,从而更利于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而长三角城市多而分散,且地跨沪、江、浙三省(市),相对来说,协同发展的能力较珠三角要弱,一体化推进过程稍显吃力。


(长三角)

三,珠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优势

深圳是创新之都,双创指数全国第一,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深圳,广州、东莞的创新能力亦非常出色。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广州、东莞汇聚了众多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科技型企业,如华为、大疆、腾讯、中兴、富士康等。目前正在构建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将形成一个超级产业带,成为推动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综上,未来的发展潜力,珠三角要比长三角大。


影子伴你


长三角和珠三角潜力的对比根本是在其核心城市上海和深圳竞争力的对比。

首先,我们具体点用上市公司市值进行对比。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刚刚突破10万亿大关,狂甩了上海几条街,多出了1个广州或3.5个成都。注意,深圳是比上海多出一个一线城市。

基金君和数据宝联合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11月底在A股、H股和美股上市的深圳公司总市值达到了10.04万亿人民币,而上海为7.5万亿。

深圳真的会超越上海吗?

上市公司总市值只是指标之一,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深圳竞争力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经济日报”在2017年7月在北京共同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发布了中国289个城竞争力指数及排行榜,深圳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上海排名全国第三,香港排名第二。


深圳人口吸引力超上海

人口是经济的基础!百度地图每个季度发布一次中国城市研究报告,通过百度的数据能力,测算出各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

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深圳蝉联第一名。第二到第四名是北京、广州和上海。

第三季度的数据深圳尽管被北京超越了一点点,但仍然明显高于第四名的上海。

核心城市的胜败,就像打仗时候精锐力量的较量,优胜的一方将势如破竹赢下这场较量,更何况珠三角还有香港,广州这两个一线城市助阵。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下上海深圳民营企业的差距,深圳这一点是碾压上海,以后有机会跟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JOE150958745


这个问题还有问的价值吗?十个珠三角都抵不上一个长三角!珠三角也是大势已去了,以后得发展就算比武汉城市圈都不如。

长三角历来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有经商重商的传统,又是书香之地,无论商业经济,还是教育人文,乃至社会秩序、城市建设,人的素质,哪个不比珠三角领先一个世纪?

长三角上海9所211高校,江苏11所,浙江1所,安徽4所,加在一起25所!广东区区4所!

长三角多少大城市?不说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就是随便一个南通常州,拿到广东都是秒杀广深之外的随便一个城市!

就算比经济,长三角的人均GDP也远超广东或者珠三角,GDP总量是几乎三个珠三角,银行存款是2个广东。

广东人不要心比天高,动不动和京沪比比,动不动和长三角和京津冀比比,能和成渝比比就不错了,和武汉比都还不如!


武大东湖


一、广东拥有21个地级市,而珠三角地区拥有广州、深圳两个国家超大城市,世界工厂东莞国家新一线城市,佛山、惠州、中山、特区珠海四个二线城市以及江门、肇庆两个三线城市。其面积55070平方公里,人口5927万人,GDP产值67906亿元,人均产值114517元,珠三角九地市的产值占全国的9%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最快最好的地区。△国务院同意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蓝图是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港澳国际化港口与国际化金融贸易中心地域优势地位,促进粵港澳11市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湾区,为中国经济更好融入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二、长三角地区包括了上海、江苏中南部九市、浙江中北部八市及安徽东南八市。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的"鱼米之乡"。26个城市拥有人口1.515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11%。GDP产值14.5亿元,占全国产值近18.9%。人均产值95708元,无疑是中国最大最富饶的城市群,但长三角城市群,橫跨四省市,相对而言要协调发展,更加不易。在对外贸易方面,上海显然与香港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


留研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当代中国二个最发达的地区,但我更看好珠三角经济的发展潜力。长三角历来是中国的鱼米之乡,农业富庶,工业发达,尤其是它的龙头老大——上海,一直都是中国工业,经济中心。


解放前后,上海人才辈出,许多中国有名望的人物都在上海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更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当时的上海人,许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眼界开阔,思想活跃。但是,经过五,六十年代长期的计划经济的熏陶,下一代的上海人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上班下班生活习惯,加之70年代教育的缺失,已与上一代不能同日而语。



反观珠三角,虽然工业,经济发展历史没有长三角那样悠久,但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没有包袱,从基因里就根植了市场经济的基因。尤其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工商业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工商业经济,在各个珠三角地区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就像一粒种子,在珠三角遍地开花。尤其在香港澳门回归以后,珠三角如虎添翼,许多先进的经营思想,商业理念被该地区的人们接受。所以珠三角地区经济自由化程度比较高,民营经济发达,先进制造业发达。而上海虽然GDP总量很高,但它的国有经济占有很大,房地产,金融等经济比重也太大,虽然也有一些先进制造业,但大多是国家行为,像当年国家重点投资的上海石化,宝钢等等,都在衰退。上海人思想比较保守,进取心不大,上海要发展,必须靠国家扶持。苏南地区又以集体经济,外企经济为主,在现代世界经济的大背景下,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而浙江虽然民营经济发达,但总体是以小商品,轻纺工业为主,技术含量不高。虽然它有一个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但毕竟是虚拟的,没有像珠三角那些电子工业,通信制造,芯片制造这样的先进制造业。而且珠三角不像长三角,它没有一个明显的龙头老大,政治上广州是中心,经济上,金融上好像深圳成了中心。


而深圳,香港,广州,珠海,澳门在经济上都各有所长,还有东莞,中山,佛山等等民营的,先进的制造业也十分发达,分布比较均匀。现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矿产,资源,财富都不是第一位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所谓人才并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学历,而是要有先进的理念,强烈的进取心。珠三角的人们思维比较活跃,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经济自由化程度比较高,所以珠三角一定有更好的发展。在先进制造业,高新尖端技术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虽然现在的经济总量很不及长三角,但它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