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造反成功,十四爷胤禵佣兵20万,为何没有造反?

许章杭


时移事异,很多情况不能同日而语。

身份不同

明清的王爷(尤其是明初的藩王)是完全不同的。燕王朱棣有封地,有护卫,清朝的皇子则轻易不封王,封王也没有领地,没有军队。

十四爷胤禵赴西北平乱,主要是职事差遣,而燕王则是作为塞王保卫大明的北方,地方军队自然会知道谁是强龙,谁是地头蛇。

而且,明清的军制也不同,明朝藩王在北方作战有绝对性的主导权,但清朝则否。明朝的军队没有民族成分的差异,而清朝作战大多依靠的是汉人(绿营),十四爷胤禵虽说统率的军队不少,但作战还是主要依靠年羹尧为首的汉人统帅。

时机不同

燕王朱棣和大将军王胤禵的天时地利人和完全不同。

朱棣造反是在建文帝撤藩的命令下达之后,他有依祖制靖难的正当理由(虽然扯,但很难反驳)。但是胤禵不同,康熙突然驾崩,要求胤禵回京是以给康熙奔丧为由的,胤禵很难在皇考大丧期间造反。纵然他可以不相信父皇传位四哥,但大局已定,此时造反不得人心。

在则,燕王封藩在北京,有华北平原作为依靠。胤禵则地处西北,粮饷全靠重用调拨,很难自给自足。

最后,朱棣10岁就封了燕王,20岁就藩,40岁开始靖难。可以说,燕王不仅在燕地根基深厚,自己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都要更加老练。胤禵则在31岁出征,34岁受命回京,自己的威望根基很难比得上朱棣。

朝廷处置不同

在明初撤藩的过程中,只能说越看越气人,不管是朱允文、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耿炳文、李景隆都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而雍正的手段可就比他们厉害多了,不仅在胤禵在出征时就受到雍正心腹年羹尧的制约,相比于在甘肃的胤禵来说,年羹尧地处川陕,正好处在胤禵东向的必经途中。

而且在下令胤禵回京之前,雍正就派了延信去接任胤禵的军务。因此,胤禵在当时的处境很不乐观,纵然他想造反,也很难成功。胤禵就是和心腹们思考了大大小小的方面之后,最终决定回京奔丧,而回京之后,胤禵就被囚禁了。

总的来说,胤禵也不是没有想过造反,只不过他实力差太多。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孝陵卫小校


朱棣造反成功有一定历史偶然性。建文帝朱允炆政治幼稚,能力不强。他在没有准备好应对方案情况下草率削藩,他以为自己是皇帝,一下达削藩令,藩王们会乖乖的举手投降,没想到朱棣会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



朱允炆仓促应战,而且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下达了不准杀朱棣的命令,以免留下杀叔叔的不孝之名,这才给朱棣以可乘之机。

换作雍正,他会下这样的命令吗?雍正可是狠角,他整死了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十阿哥允䄉,还整死了拥戴他坐上坐稳皇位的功臣年羹尧和隆科多,整服了他的胞弟允禵。凡是对他的皇位有威胁的人,他一个也不放过,天王老子也不好使,全部格杀勿论,这就是雍正的性格。朱棣遇着雍正,他也会不择手段弄死朱棣。让他“下达不杀命令”简直就是笑话。



十四爷允禵虽然拥兵20万,但他玩政治比老四胤禛差得多。军事是政治的延续,雍正政治玩得好,防止允禵造反,他之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允禵造反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下面看看雍正做了怎样天衣无缝的安排。

一方面,雍正派宗室延信接替十四爷大将军的职务。军队属于国家,没有了职务就没有权利调动军队,想调动军队就只能凭借自己的威信,你有那么高威信足以让20万人都跟着你造反吗?这里面有太多不确定因素。

另一方面,雍正让他的心腹川陕总督年羹尧做好准备,一但十四爷带兵造反,坚决阻止其往京城进发。十四爷20万大军,粮草通过年羹尧按月供应,只要年羹尧把他拖住,不供应粮草,他很快就会陷入困境。



试想,这种状况下把十四爷换成朱棣,朱棣又能怎样?也只有乖乖听从雍正安排的份。雍正在清朝皇帝中算是玩弄权术的一流高手,在明朝皇帝中也算一流高手,朱棣不见得是雍正的对手,即便朱棣和雍正政治能力打个平手,雍正占皇位优势,朱棣作为臣子造反,也一样没有胜算。

朱棣造反成功,是建文帝一把好牌打烂了,换成雍正,朱棣根本没有机会。


豫有得


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后,名为老四,实为洪武帝存世的老大,封为燕王,有自己的根据地和文臣武将,有勇有谋,充傻装冷,善于伪装,加之靖难时的口号清君侧,使建文帝朱允文下了不许杀害的旨意,成就了朱棣,叔夺侄位,事实证明朱棣雄才大略。

康熙十四子率军二十万远在青海,后勸粮草全靠内地供应,且年羹尧为雍正亲信,负责粮草供应,粮草在榆林,供应就是按天,按月,如果领兵反叛肯定不行,再一方面康熙分其大将军王实际名不正,不属正统,且有雍正派的大内侍卫奉旨监行,加上其无雄才大略,依附于八爷,难成气候,没有准备,事出仓突,难以起兵。

所以两人没有可比性。


喷不平


古代起兵,一定要有大义,就是为了啥起兵,不是为了自己,我起兵是为了皇帝安危而起兵,是为了江山稳固而起兵,不是我想起兵,是没办法逼着我起兵,噱头一定要有,要足。朱棣本来就是太祖封的番王,在北地是名副其实的王,有兵权,有钱权等等,独立开府,建自己的班底,侄子一纸檄文要撤他的番,他是太祖封的,以皇帝被小人谗言名义起兵合情合理,有了名分才有成功的可能。而十四爷虽然是握有20万大军,但不是番王,没有钱权,粮权,军中任命还得上报朝廷,没有名义起兵,而且他也不敢起兵,他的兄弟都不简单,真要起兵,失败是迟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