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民为什么不喜欢种粮?农村荒田感觉很多该怎么办?

农村圈子


这个已超出了我想象的范围,不是我一己之力,一人之言就可以改变的,是社会环境和经济扛杆,市场制约,而形成的一个不可惑视的问题。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想今后如何来改变,如果国家对种粮,种地高额补贴,通过种地比打工,当个体老板收入都高,那地自然就不会荒废,根据种一斤粮,菜,果,等农作物,管理得好的,加倍补贴,不种的收荒芜费,要地就种好,不种就放弃土地承包权,分配权,多管齐下,如果经营土地种养补贴超过打工几倍的经济效益,保证有很多年青人自然会耕种土地,不外出打工了。


自在了然1


农民搁荒,宁可搁荒,也不喜欢种田,是有多种原因的。

一,粮价低,种与不种一个样,种田得来的“收益”微乎其微,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一亩一季种稻成本:

1,种子40元;2,拌种剂5~10元;

3,整地、播种约80元;4,肥料,复合肥、尿素、微量元素肥约200元。

5,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叶面肥等约200元;6,给水排水约50元;

7,收割约70元。总计约650~700元,不含自己的人工工资。

一亩地如果产800~1000市斤稻谷,农民所得收益微小。


二,上城里打工一般每月可挣2500~5000元。一年下来约2万元~5万元的净收入,比种粮合算。

三,耕地为什么不流转?许多耕地处在丘陵地带,地势高低落差大,地块形状千姿百态不规则,不适合农场机械化生产。而且给水困难,用水成本高,或“属靠天田”。所以没有流转的接收人,或流转价位低农户宁可荒了也不想低价流转。

四,担心自家耕地流转出去后政策变化,自己要种地时收不回来,还有担心土地被国家建设用地征用时,土地流转后,话语权流失,土地价格收益得不到保证,也怕土地流转后收不到土地的征用款。

目前农村土地搁荒问题有漫延趋势,农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对策改变这种局面,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老蛇正宗


乡村荒田,我之前只是从报导上三天两头地看到,回家乡老家,土地只是种得很简单了,但没有荒废的现象看到。就是近年来,乡村们口中说:“送给您种,不要钱。”当然,这是方便话,明知城里人不会回乡,也不会种地。事实上出租土地农民已经不少了。我舅舅家的村里,我们叫小队,不叫村庄,一半农民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子女都在县城里有工作。大人年纪都已大了,去城里生活的,就把土地给留下来的人种,当然也都是老头老太了,中年人都已不在家种地了。最近,我在城郊转了转,人才吓怕了,不说是几十万亩,也是几万亩的荒地啊,正在造路,植树。没有一家农民了,全搬走了。我想,土地都是钱买的,因为政府要把农民搬走,必须按政策给房给钱。买地也是为了卖地。城市滚动发展就是先买地,做三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开施卖地招商引资。买下来的地不可能是不用的。早晚都会用好了,三种用地方案,造房,造路,造林。至于农村集体土地,我上面讲过,在流转着耕种,只是农民的年纪不饶人,种得已很简单粗放了。最近两年,能看到一些大棚了,但我们那边还很少很少,我想真正的种田大户是不多的。农民粗放地多种几亩地,虽说收入不会高,但还不至于亏本吧?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不种地靠子女的可能性不太大,都去城里了,去不了城的都是老人了。之所以去不了,也就是靠不了儿女。我舅舅的儿子女儿都去城里靠儿女了。偶尔回老屋里住几天,也是玩玩,已不再种地,说是把地送给乡亲种的。住房就是空关了,因为老人都没有了,我们家的老屋也是空关的。


李198588733


虽然国家现在有很多惠农政策,也给予了种粮户一定的补贴,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一些地区农田地荒废地现象很严重,也很普遍,杂草杂树在田地间随处可见,农民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现在农民自己却不爱了,不愿再种粮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山区本身就人多地少,人均不足一亩地的地区大有人在,山区就更糟糕了,地少不说,还不肥沃,种点粮食爬坡上坎,特别是收获季节,收获了本是好事,可把粮食弄到家里的难度是可以想象的,身背百十来斤爬山坡是什么滋味这不难想象,关键是收成并不高,一家五六(六七亩地)个人的土地所产的粮食能卖多少钱呢?连本带利加其他附属物不会超过一万元,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能剩多少钱这是明帐,人均不会超过一千元!


2、农村土地产值低,但消费水平却一年比一年高,孩子上学,一家人的穿衣等日常花销,生疮害病,哪一样不花钱呢!更别提养老保险的事了,地里产出剩余的那点钱是无法维持的,好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了,就业机会也增多,一些身体条件允许的人都想到外面找工作机会多挣点钱,也就是现在的农民工,收入上明显比种地强多了,以此走上致富道路的人大有人在,而家里的土地就逐渐被忽略了,荒废了!

3、土地荒废确实不是一件小事,自己地里不能产粮食就意味着要靠买来吃,一个家庭靠买没什么影响,如果一个国家都靠买,那就问题大了,我们饭碗里的饭就会被别人掌握,那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别人随时可以拿捏你,因此,饭碗里装的一定要有自己国家产的粮食才行!


4、国家和政府一直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农村技术和经济等资源的投入,鼓励农民搞多元农业,鼓励不愿再从事农业生产且有能力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以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有量及收入,国家和政府的补贴也应补给那些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且应加大补贴力度,调整农村的养老政策及医疗政策,好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安心农业生产!

5、只要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达到正常的水平,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养老、平常大小病的医疗等后顾之忧解决了,相信会有很多人会愿意重新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的嫌置荒废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搬起石头砸


但是走进偏僻乡村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土地分散在七梁八沟,年轻人出外挣钱去了,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好种地成了难事,因为粮食产量低,收购价格低,雇人干活又不划算,因此“大片地庄稼少,小片地全长草”土地荒废杂草丛生的情况非常普遍。

现在各级政府把土地荒废的问题作为刻不容缓的大问题,首先支持土地整合流转,使各户土地连片,提高机械化作业条件,实现水电配套,充分利用渠灌,喷灌条件扭转靠天等雨。真正把国家土地补贴款,农机补贴款用在土地上。

这样一来让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发挥土地经济价值,没有劳力的家庭可以从承包地股份分红中获得经济收入。




逍遥山人68080452






李尔勋1


有些农民为什么不喜欢种粮?农村荒田感觉很多该怎乡办?


在农村农民不喜欢种田究其原因就是不挣钱,农民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还不够孩子上学的费用,感上年景不好还会赔钱,所以年青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于是他选择外出打工,打工至少旱涝保收,还有一些人在城里买了房,有了孩子没有人看,他们就把老人接到城里给他们看孩子,农村的家里房门紧锁,乡下的土地毛草丛生,没有人耕种,使大片的土地荒无,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土地荒废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中央提出乡村发展战略以来,实行土地流转,让农把不种的土地有尝流转给种粮大户,也可以流转给集体,建设新农村以来,大批的农民住上新居,使我国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化运用,年青的农民不愿意种地,他们喜欢打工,喜欢在城市打拼,新农村建设应合了农民的心理,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有些老年农民对失去土地很是不理解,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可是你们想一想,你们老了干不动了,土地就全荒着吗,而且你们种地模式老化,土地不集中,有的地荒着,有的种这个,有的种那个,使基本农田没有一个统一规化,使人工成本大大增加,这样农业不紧得不到发展,还会阻碍我国农业的发展,所以农民把土地有尝流转给集体,向城里人一样工作生活,实现奔小康的梦想。


都侠广场舞



首先,不是农民不喜欢种地,而是种地没有效益,大家都知道:从古到今,千里坐官,为的是吃穿,不论工农商学兵哪个行业丛事的人,都是为了挣钱过日子,用于自己的吃穿用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可是对于农民来说种地成了一种负担,种子,农药,化肥,机械,水费,人工工资直线上升,而种出的粮食却是一分不涨,这个一涨一跌,农民被深深割了韭菜,谁都不傻,谁也不笨,种地是为了生存,打工也是为了活命,有了种地不赚钱,不如荒着放一年,大家都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农民的出路在哪里,现在的农村社会:待不住的城市,留不住的农村,种不起的土地,看不到希望的未来。


其次,现在农村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合民意,顺天情的一种惠民工程,农村的出路就在这次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土地确权已经接近尾声,农村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户手里已经领到土地确权证,这就是农民的财富,农民发家致富的支点,农村改革可以这样说,农村的土地革命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哪就是土地流转,壮大集体经济,发挥好专业合作社,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到户是为了吃饱,而土地流转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大户是为了农户吃好,也许有人会说这下农村又回到了旧社会,农村又出现了新一代的地主,可是你想错了,农民永远是土地的主人,壮大集体经济就是要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以市场为导向,以本村的特点为基础,以本村农民的土地为根本,发展订单农业,农民就是这产供销链接上的成员,适者生存,各自找到自己生活的支点,各自发挥好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土地成了自己的建设银行,不但可以领取租金,还可以年底分红,自已也可以把自己解放出去,去干点什么,大家都有钱赚了,生活自然而然也就好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就大大的提高了。


最后,农村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要循序渐进,找到每个村合适的支点,找到这个村的致富大户,发挥能人效益,树立品牌意识,重点做好农村老人的养老工作,农村老人不能成为农村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努力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比例,让农村老人老有所靠,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人的养老问题解决了,年轻人才能看到希望,种地才有奔头,农村才有活力,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关健,乡村振兴关健就是人才竞争,没有人谈什么振兴,离开了土地谈什么发展,都是扯淡,现在社会上的三座大山压的人们喘不过气来,住房,医疗,教育,农民也是逃不掉的,大家都在为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而担心,而农民又有一座大山哪就是养不起老,这四座大山,谁能推翻,谁就是人民的救星,所以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喊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只有这些农村才有希望,农民的脸上才能乐开了花。



橄榄剑社会


问:有些农民为什么不喜欢种粮?农村荒田感觉很多该怎么办?

不知别处,我们这里农村荒田基本没有,但大都是粗放经营,种上些玉米大豆等,每亩扔上袋化肥做底肥,打上封闭,中耕时好歹锄上一遍,就不管收多收少了,收多了当然高兴,收少了也不可惜。反正是分给自己的土地,或亲朋送与的。


并不是农民不愿种地,是种地收益太低,许多农民积极性不高。

算一笔帐,种一亩玉米,长好了千斤左右,按千斤算,这两年卖好了六七百块钱。其中投入,种子三十,肥料一百五,耕地播种六十,打封闭十五,投资最少要二百二十五。自己最少用十个工,这用工不能算,因为一个工就一百多块,这要算用工还赔了不少。


一亩地卖玉米六百五十元,扣除投资二百二十五,还剩四百二十五,种十亩地收入四千二百五十块。

而一个最沒本事的农民,到工地当小工,每天一百三十元,按每月出二十五天工,一个月就是三千二百五十元,每年干八个月,一年能挣两万六千元,冬天四个月干点别的还能挣几千块钱。

种地十亩每年收入四千多块,打工每年能挣三万来块。谁还把力量都用在地里?



我说他们这些粗放经营的,都是种个四五亩地,加管带不管,一年的收成除去或自用或赠亲朋,剩下的卖个千把块钱,其余时间就去打工或做小买卖去了。

这样,很多土地就比晾荒强不了多少。


当然,还有些土地转租给种粮大户,种粮大户每亩的投资就比散户大的多,因为转租土地他要花钱。投资大但每亩收入也多不了哪去,种三四百亩地,每年纯收入也就七八万最多十来万块钱。

导致农民不爱种粮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资料和用工太贵,而粮价太贱,再就是种粮的收入只是一季,收成受天影响有不确定性,风险大,一个灾害就影响了全年的收入。而去上班一年就是十二个大秋,相比种地要松心的多。


有些农民把土地转租给种粮大户后,反而去种粮大户那里去打零工,这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金苹果老楊


谢谢提问,有很多朋友说,有很多农民不原种粮,出现很多抛荒现象。我几乎每年都回家看看,在我们家乡,根本没有发生过抛荒现象,种粮热情很高,大多数农民兄第外出打工,这是正常现象,家里都有父母照看稻田,田少,都不能守着一亩三分地吧。有少数网友说,粮食不如矿泉水的价,农民都不原种田,抛荒现象严重。毕竟是少数,何况国家每年对农村发放补贴呢,抚贫攻坚战正在落实,我们农民朋友你还说什么。农民兄第们,只要守住我们的淳朴,守住我们的勤劳,守住我们的真诚本质,实实在在种田,我相信,农村未来发展的五年,美丽的乡村,处处都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