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在隔岸观火,好像与自己无关,为什么会这样?

大公异闻


古人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个时候的人们何止是隔岸观火那么简单呢,主动帮忙带路的都不少,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这种情况呢?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清廷自己造成的。

首先对于那个时候的人们来说,他们就是外族,异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改变这个情况越来越不明显,但是在那个时候还是满人地位最高,而汉人地位很低,哪怕是从政也多受排挤,何况在民间。

其次,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和服装,为什么就要“被动”的改变呢,这个文化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不是说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来的;一个民族可以改变服装,可以改变头饰,但是文化是很难被改变。

我们的民众是全世界最善良与最纯朴的人们,如果不是因为生活过不下去,或者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怎么会如此,而且那个时候清廷就如“狼”,既然有能够驱逐狼的,为什么不帮忙呢,虽然哪怕新来那个家伙也不一定是善类。

那个时候的清廷经过几次战争,不但是没有取得胜利,反而是割地赔了一大笔钱,而这笔钱谁出呢,还不是分摊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本来已经是积贫积弱,再加上各种款项,民众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家都不在了,何谈国呢?




无论哪个年代都一样,得民心得天下!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阅读,大家对于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隔岸观火怎么看?


生活小世界


一个腐败的政府,贫富差距大,百姓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讲,政府欺压百姓,政府的形象败坏,百姓笑在脸上恨在心里,这样的政府,百姓当然愿意它倒台,这就是八国联军进中国,受到百姓欢迎的主要原因,不然八国联军一共才八千多人,怎么会推翻有几十万兵的政府呢。


同生195


看看下面的照片吧,不光光是看热闹,还有帮八国联军带路的,还有帮忙扶梯子的,还有送粮食送水的,还有送锦旗的……

看热闹就不用说了,刚开始连八国联军都惊讶,这些老百姓是怎么了?太气定神闲了吧。真打起来,哎呦,“带路党”也来了。

(华勇营)

当时的带路党主要分两类,第一是“华勇营”。这些人是八国联军侵华中的中国人部队,他们被雇佣了来打仗。因为熟悉地形,所以充当了马前卒,作战也非常勇猛。

第二种“带路党”就是教民。当时义和团运动针对洋人和教民,所以教民们恨义和团,见了洋人赶紧跑过去带路。

八国联军攻北京城外城的时候,通过教民的带路,顺利通过广渠门附近的下水道钻了进来。

《时务报》创始人汪康年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载了“带路党”的事情,其中有这么一件事:八国联军进城之后,溃散的义和团人员没吃没喝,就跑到了富人韩某的家里,勒索一万金。韩某想讲讲价,竟然被杀了。

韩某的妻子本来准备找衙门的,后来一想,还是找洋人管用。于是,她给洋人带路,顺利灭了这伙义和团人。

还有,看照片,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还有帮忙扶梯子的。

人家进城之后,清朝官员更加无下限,敲锣打鼓送锦旗来了。

然后就是帮忙送粮食的,看看运输大队的规模,你能想象他们是给八国联军运粮吗?

当时的一位俄国战地记者记载:“……中国的农民从事着和平劳动,他们抱怨着遭到自己国家士兵的抢劫,他们倒水给我们喝,对我们十分恭顺……在回来的路上,有一个中国农村非常友好地接待了我们。村民们用茶水款待我们,并要我们送一些俄国旗给他们。

为什么老百姓会这样呢?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

满清官员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纵容拳匪烧杀抢掠,老百姓早就不想忍了。再者说,满清的“文字狱”统治,早就把当时中国人的骨气磨没有了。既然都是当奴才,为什么不选一个好一点的主子?

精神上的奴役,让很多人习惯了跪着。要记住这段历史,站起来。


七追风


一个政权,腐败,暴力,欺压老百姓,剥削老百姓,人神共愤,已经痛失民心,当有一方势力能推翻他,你说老百姓会帮政府吗?老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大的国度,老百姓都痛恨政府,这样的政府能不完蛋吗


杨威177487788


打个比方说,你们村有个流氓无赖整天打你,骂你,欺负你,而你却毫无办法,突然有天县城里来了一个大流氓,来打你们村小流氓,打的挺惨,请问你会不会去帮助你们村的这个流氓呢,道理就是这样,反正我不会去帮助本村的流氓,打死才好呢


堕落凡间


纠正一下题目,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并没有隔岸观火,也没有感觉跟自己无关。而是感觉天降正义,一定要顺势而为。因此我们看到了八国侵华时,无数的北京老百姓搬着梯子帮助八国联军翻墙,也有很大一部分推着独轮车帮助联军运送“战利品”。也就是说他们成为了后人眼中“助纣为虐”的刁民。



实际上这件事根本怨不得这些普通的老百姓,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的统治者。

权力与义务不匹配

清朝入关之初便大量圈地,夺取了无数汉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到了清朝末年,不仅有满清贵族侵占土地,就连汉族的地主官僚阶级也争相兼并土地。这一时期的普通百姓大部分已经破产,变成了佃农或者长工。

这些佃农租赁满清皇族和官僚地主的土地,通常被地主“岁取其半”,甚至有的高达七成至八成左右。大量的农民从年初辛勤劳累到年尾,没有留下任何的积蓄,有的甚至还欠下地主家大量的租金。而这些官僚地主和满清皇族却坐享其成,根本不用任何的劳动而大肆挥霍财富。

这种情况造就了晚清社会的不公,普通的百姓辛苦的付出了相对应的劳动义务,然而却得不到相对应的权力享受,所以对整个清政府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敌对态度。



满清政府对汉族子弟极尽欺压之能势

满清政府自入关以后选择定都北京,随即把内城的汉族子弟驱赶了出去,从此规定了只有旗人才可以在内城居住,汉人只能在外成居住。

以上只是其中一项,终整个清朝旗人还有很多的特权,比如清朝规定凡是旗人,只要服兵役,清政府会给其全家人养老送终,而这些养老的钱旗人根本无法产出,最后都由汉族子弟的赋税补齐。



也正是因为以上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广大的普通百姓眼中,满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欺压他们的流氓,而八国联军虽然也是流氓,但他们却来欺负长期压迫自己的流氓。面对这种情况,老百姓最终选择了帮助八国联军。


我是越关


失信于民的结果,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把国人当傻子。所有利益归于朝廷那波人,对于百姓的疾苦视若罔闻。所以才导致百姓希望换掉统治者。。。


蘭育


对于一个盘剥老百性,贪污腐化,人神共愤,无可救药的政府。当他遇到危难时,我不但隔岸观火,而且还要临门一脚,送他去西天。






寒松24517716675


腐败遭人恨,腐败政府必亡,历史教训应警钟长鸣,清政府,国民政府,蒋家王朝为何灭亡,都是一个“贪”字,人民是汪洋大海,腐败政府是一叶小舟,民心是暴风骤雨,违民心者,违天理,自取灭亡是必然,同意的举手🙋‍♂️举手🙋。


犀利哥爹


在清朝末年列强侵略中国的某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看似矛盾,实则是统一的现象。

案例

场面一:

当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的海军突破清政府在虎门的防守,沿着珠江北上。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珠江两岸挤满了观战的中国百姓,他们漠然的看着清军与英军在珠江上战斗,当清政府的舰艇被英军击沉之时,两岸的老百姓竟然发出嘘声,就像在看马戏团表演一样。

场面二:

同样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占据广州四方炮台后,随后到附近一个叫做三元里的小村庄进行抢劫,强暴妇女,结果遭到了当地人民的激烈抵抗。最后

此事被称之为三元里抗英斗争,被誉为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这两件看起来完全对立的。一个是对于英国侵略抱着漠视的态度,甚至还围观;一个则是对于英国侵略奋起反击。

实际上仔细分析,本质却是一样的。珠江两岸围观的百姓,对于英军的侵略抱着围观的态度,是因为英军没有对他们造成什么损失;三元里的人民奋勇抵抗英军,是因为英军先来烧杀抢虐的,三元里人民被迫保家,而不是卫国。

之所以会如此,简单说来就是“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这里一定要注意,这里面的民指的汉族百姓,国指的是清政府。清政府把汉族百姓不当人看,百姓也没有把清政府当成效忠的对象。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当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时,老百姓们竟然会为八国联军带路,帮助他们架梯子进入紫禁城。


因为对于这些百姓来说,紫禁城内的对于自己的压迫是实实在在的,而这些外国人看起来好像还没有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