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橋,究竟有多牛?!

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





在世界橋樑建設行業,有這樣一句話:

世界橋樑建設

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

90年代,看日本

21世紀,則要看中國

去年,交通運輸部發布過這樣一組數據:

世界上已建成的跨度超400米的斜拉橋、懸索橋分別有114座、109座,我國分別擁有59座、34座;全球在建及擬建的主跨400米以上的斜拉橋、懸索橋分別為49座、37座,我國分別佔據了39座、29座

更重要的是:

中國公路橋樑正從“製造”走向“創造”

原交通部總工程師鳳懋潤認為,改革開放這40年,

中國橋樑技術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

前20年,也就是1979年到1998年,是我們解放思想、自主建設的時期。中國橋樑在學習與追趕

後20年,即從1999年到2018年,是我們博採眾長、自主創新的階段。中國橋樑開始

創新與超越

改革開放40年,共建新橋513,702座(合計總長48,392公里),相當於現有公路橋樑總量的80%(總長的93.6%);

1991年,跨徑423米的上海南浦大橋建設成功。

兩年多後,跨徑602米的上海楊浦大橋猶如一道彩虹,橫跨浦江兩岸。

鳳懋潤回憶說,

“這兩座大橋的建成,極大鼓舞了中國的橋樑建設者,掀起了全國建設跨越大江大河大跨徑橋樑的熱潮”。

江河之上

懸索橋:1997年,跨徑888米的虎門大橋建成;1999年,1385米一跨過江的江陰長江大橋通車;2005年,跨徑1490米的潤揚長江大橋連接起鎮江和揚州兩地。

鋼拱橋:2003年,上海盧浦大橋以550米的跨越,成為當時世界跨度最大鋼拱橋;2009年,主跨552米的重慶朝天門長江大橋通車,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斜拉橋:蘇通長江大橋跨徑達1088米,正在建設中的“世界公鐵第一橋”滬通長江大橋主跨1092米……

高山峽谷

2009年,主跨900米的湖北四渡河大橋(橋面至谷底560米,相當於約200層樓高)和主跨1088米的貴州壩陵河大橋(橋面至谷底370米)建成通車;

2012年,主跨1176米的湖南矮寨大橋(橋面至谷底330米)建成通車;

2015年底,主跨1130米的貴州貴甕高速清水河大橋(橋面距谷底406米)建成通車;

2016年12月,主跨720米的世界第一高橋——貴州北盤江大橋通車……

跨越大海

2005年,全長32公里的東海大橋建成通車;

2008年,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

2011年,全長36.48公里的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是當時已建成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

今天,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全長16公里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則是正在建設中的世界首座真正意義上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

大橋名字太多了,有點記不住?

最近十年中國最酷的超級橋樑在這裡

港珠澳大橋


不僅僅是“世界最長”

,在建造過程中它還創造了諸多的世界之最。



貴州北盤江大橋

世界最高橋。橋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當於200層樓高。



青島海灣大橋

2011年被美國《福布斯》評為“全球最棒橋樑”。



杭州灣跨海大橋

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獲得25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



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2012年被授予喬治·理查德森獎,2015年榮獲被譽為橋樑界“諾貝爾獎”的國際橋協傑出結構工程獎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2009年底通車,時為世界上最大的公路鐵路兩用橋



貴州關嶺壩陵河大橋

時為“國內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舟山跨海大橋

五座跨海大橋連接組成,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島陸聯絡工程。



赫章特大橋

位於貴州畢威高速赫章段,該橋11號主墩高達195米,被稱為亞洲第一高墩大橋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如今,“中國造”橋樑遍及世界各地,有些已經成為當地地標性建築。



圖源:振華重工

2013年9月,美國舊金山 - 奧克蘭海灣大橋正式通車,這是世界同類鋼結構橋樑中技術難度最高、跨度最大的單塔自錨抗震懸索鋼橋;



2014年3月,馬來西亞檳城第二大橋舉行通車典禮,標誌著東南亞地區最長跨海大橋正式通車;



圖源:中國路橋公司

2014年12月,位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澤蒙-博爾察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承建的首個大橋工程,已成為一道橫跨多瑙河的風景;


2016年4月,東非最大斜拉式跨海大橋——基甘博尼大橋開通運營,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斜拉式跨海大橋。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水木然寫了這2本書《個體崛起》和《時代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