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盆景初学者来说, 挖回来或买回来的树桩怎样才算是正确截桩?

苏沛锋


天生歪材必有用,有花堪栽直须栽。我是林中斧,关注我:乱侃盆景那点事。

盆景号称缩龙成寸、大树浓缩之精华,所以再小的原始树桩也比长成之后的盆景大得多。

关于截桩,其实不止初学者,即使像林中斧这样标榜玩盆景十多年、自称见多识广的所谓砖家,甚至都有“头疼”、拿不准的时候。所以什么算“正确”?谁来评判?标准很难。因为树桩一直在生长、变化着的,你截桩时希望她以后怎么样,只是一厢情愿;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歪打正着、始料未及!

上图木槿是今年夏初路边捡来的,截之前很直、缺少变化的那种树。也许正是因为没有颜值、树种也差才被人丢弃的吧!我当时正闲的蛋疼,就怀着有点矛盾的心理权当试验给弄了回来。

对于这种“一根筋”的垃圾桩,毫无悬念、毫无技术含量,你只有短截,看她以后的发枝情况再做定夺。

上面确定了,接下来就是修根。将底部弄平,侧大根剪掉保留绒根须根以适应将来上盆。然后在上下截口涂白乳胶封口。

上图这棵石榴已经养了好几年,原树说好听一点是双干,说直白一点就是一大弹弓。没有变化的丫字是犯忌的,于是就将左边的粗干留的高一点,右边的稍细的干留的低一点。

石榴树桩就有这种鲜明的特点:即使原本水灵灵的桩材,特别是养桩的头两三年,不知道因为哪根筋突然有的地方就枯萎了。好在这棵石榴死掉的地方非常如愿、恰到妙处,原本的双干有望变成四个干了。

上图这棵才挖出的多干黄杨长势非常茂盛。因为长得旺,反而成了“缺点”:密不透风、层次不分;因为是多干,出枝位却显得超低,并且不够协调。

这样截桩之后,下面的“距离”产生后就变得清爽,上面的枝叶剪除后就显出透亮。之所以将截过的枝没有完全剪除、却给留个“小尾巴”,答案是准备以后做成神枝。

相信不少盆友看过不少截桩修枝的理论,但是若没有图片案例就感觉抽象、空洞不好理解,只有通过很多具体个案的经验积累,才能让我们逐渐理解和成熟。


林中斧乱侃


卖回来,特别是挖回来的树桩,在养坯栽植之前,必须裁截定型,以保持地上(枝干)与地下(根盘)两部分的平衡。对于盆景初学者,截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桩。桩材到手后,不能急于裁剪,要前后左右上下仔细审查桩材,找出它的特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如何展现这些看点,再看看水线在哪里,芽眼在哪,先定总体造型风格,确定主干、大枝的去留与走向。

第二、借鉴。现在网络发达,互联网上有海量的盆景图片,根据树种,查找该树种的盆景图片,找些与自己桩材类似的盆景照片,看看人家的枝干如何造型、裁剪,选定一张可行性较高的照片来模仿造型。或者找当地的行家指点指点,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第三、裁截。对于新手,对大枝大干的裁剪一定要留有余地。剪口一定要有芽眼,即在有饱满芽或隐芽上方裁剪,裁剪后能很容易地抽出新枝。


第四、伤口处理。对截口、伤口可用利刃削平,涂愈合剂或红霉素眼膏,再用塑料薄膜扎紧密封,促进愈合,防止水分蒸发与病菌感染。

第五、栽植。对于养坯的首要目的是养活桩材。栽植的场地要湿润、通风、高爽,最好还要有遮荫条件。结合造型与裁剪,选择合适地姿势浅栽高培土,对要促进的枝干应摆在高位,压低需要抑制的枝干,利用顶端优势调节生长。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木头工程师


我是植物草虫,关注获取免费植物医生,盆景越来越受到欢迎,好的桩头观赏价值高,市场价值也高,以盆景为职业的大有人在,那么对于盆景初学者,挖回来或者买回来的树桩怎样才算是正确截桩?


这个问题有些空洞,要怎样截桩都要根据盆景的造型要求,不是想从什么地方截就随便截,当然每个人的造型思想和思维是不一样的,对于初学者我建议这样做:

1,挖回的盆景桩头或者买回来的桩头,最好先不要想到截桩,而是要假植存活为主,因为如果截桩以后,会出现大量伤口,导致截口腐烂,本来好好的造型可能会因为截桩而导致枝干干枯一段,对于后期的造型非常不利,对于老司机就无所谓了。

2,假植以后,如果不知道如何截干,可以在网上多看造型,很多大咖制作有牛叉的盆景桩头,初学者可以参考,可以复制,慢慢开始,做的多了,脑袋里面会有一个意向图,看到盆景桩头就会有造型在脑海里面出现。

3,盆景桩头截干时不好太平齐,要呈现阶梯式造型,而且在截干时可以把伤口弄成花式造型,后期膨胀好更有利于思维的开发。


植物草虫


根据树形的造型,大小,高低来截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e2961e4293f09a297a72ba9ddf46a0c9\

映山红精品古桩



仅为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