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諸葛亮知道了這七個字那要派人去壓他的棺材板

桃園三結義、大意失荊州、三英戰呂...等等等等這類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能從長輩身上聽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更是被很多劇組翻拍,從而三國時期更為我們所知。劉備死後,三國主要圍繞著諸葛亮征伐來講,可以說劉備死後的三國時代可以改寫為諸葛亮時代!然而諸葛亮未功成,卻遺憾星落。



諸葛亮的死,給蜀國造成了極大的震撼!也留下了一個極具爭議的謎團,那就是,魏延有沒有造反?然而這個謎團的主流說法是魏延是被冤枉的,只能說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為什麼主流是魏延是冤枉的呢?這一切還是得從諸葛亮的遺言裡面來說。



諸葛亮遺言中說道:“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於魏延的瞭解以及信任,所以和部隊的說,要是魏延不聽令,那邊自己走自己的不用管它,給了魏延自動行動的權利,而且限制了他權利的範圍——自己的部隊。

在這中,有一個人掌握著除了魏延大軍外的所有軍隊的指揮權——楊儀,這樣的格局就是諸葛亮給兩個人花了條分界線,從這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於這兩個人的瞭解,明白他們兩個不是同類人。不然的話不需要在遺言上面針對魏延道出這一句。諸葛亮是有意讓魏延與楊儀分開!



可惜諸葛亮死後,楊儀派人試探魏延對撤退的想法,魏延以為費禕也反對撤軍,於是與他一起謀略接下來的行動,護送諸葛亮的遺體、接著繼續伐魏,就當魏延以為自己找到知音的時候,卻發現費禕不是自己人,自己被騙了(什麼鬼,那麼相信你你搞我?!!)哪能吞下這口氣,直接就和楊儀撕上了,最後被斬殺。。。當魏延被斬殺後,楊儀腳踩魏延頭顱,笑的可謂瘋狂,狂呼了七個字:庸奴!復能作惡不?



可以看出楊儀對於魏延說恨都是小得了!他與魏延在諸葛亮生前便是互不相讓,經常有爭執,由於有諸葛亮壓著才沒有把事情搞大過,現如今諸葛亮死了,也壓不住這個局勢。諸葛亮就是為擔心他兩內亂,這樣看來諸葛亮苦了一片良心!

整個三國中,如有人可被成為傭奴,那也不是魏延!試問別說是蜀漢了,就是整個三國,哪有魏延這般的庸奴?守漢中,破郭準,連諸葛亮北伐,都不能離開魏延,說起楚國的大將,魏延絕對排在前列!反觀楊儀,腳踩魏延頭顱的瘋狂行為,根本不像是以為領導者該有的行為!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絕對比不上魏延!

魏延一生毫無作惡,及時到了生命的最後,也不曾離開蜀國!這種人怎麼可能造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