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帮助小孩把作文写好?

曹琳琳


孩子的作文写不好,可以说是家长最头疼的难题之一了。对着本子好几个小时发呆,写不出一个字;或者是写了两页纸,却全部是流水账。这样的状况,可以说在很多孩子身上出现,令家长头疼不已。

在头条,在悟空问答,我已经记不清这是我多少次回答有关孩子作文这个问题了。昨天,还有一位家长留言问我,怎样帮孩子提高作文水平,我和她私聊了半天,在这里,一并放出截图来,希望能给苦恼中的家长以启发。


据我的总结,孩子作文写不好,主要分为这几种情况:

一是脑袋中空空,完全不知道写什么。

二是说起来头头是道,一旦拿起笔来便千难万难。

三是字数是写够了,但是通篇流水账。

四是作文东拼西凑,错别字连篇。


造成第一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读书太少,视野和想法有限。

像昨天请教我的那位家长,她的儿子,所看的书只有漫画书,从不爱看文字书。大多数漫画书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有趣搞笑,文字是少而又少,只看这样的“书”,怎么能提高写作水平呢。

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更不知道利用生活的素材来构思作文。

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看似司空见惯,但是生活素材却是很丰富的,就看你会不会利用,会不会提炼了。


造成第二种情况的原因是:对写作存有畏难情绪,把写作看得太正式,从而影响和阻碍了自己的写作发挥。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告诉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把自己所想的所说的,稍加整理写下来就可以了,先不用去考虑什么章法。写得多了,孩子自然就知道如何布局,如何剪裁了。

因为现在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所谓“作文技巧”的流行,致使学校的语文老师和部分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就尝试着给孩子灌输一些作文理论,什么首尾呼应,详略得当,什么“凤头猪肚豹尾”之类。这些理论当然是好的,有用的,但这是对于作文进一步的要求,对于写作文还一脸懵懂的孩子来说,本来他就不知道怎样写,这些要求一出来,他就更糊涂了,也更惧怕写作文了。

所以,在写作文前,先和孩子探讨一下,如果孩子说起来很有想法,那就让他照着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完了,家长看看,再和他一起回过头来修改。


造成第三种情况的原因是:作文只有叙述没有描写,不知道突出重点。

针对作文写流水账的孩子,首先要鼓励他写出来了,然后告诉他,写作文不是写生活日记,不能把一天的生活从头到尾记录下来,那样,就太乏味了,看的人会打瞌睡的!

在开始动笔前,家长辅助孩子审一下作文题目,确立好作文的主题,然后启发孩子,围绕着主题往下想,想那么一两件、两三件事就可以了,想好的就把这重点要写的事写具体,其余的一笔带过,写完后,让孩子从头读一遍,看看有没有对作文主题无用的话语和事件,有的话,毫不留情地删掉,这样,就可以突出重点了。

造成第四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孩子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作文的态度敷衍了事。

针对这种情况,首要的任务不是作文,而是要让孩子先把语文的基础知识,即字词句子先掌握好,不然,字都不会写,还怎么写作文?

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再鼓励孩子写作文时细心认真一点,开始的时候不要要求过高,希望孩子一下子就写出优秀的作文来,先让他写简短的作文,全文没有错别字,作文格式也没错,接下来,再慢慢地一步步地引导他写好作文。

我上面发的,与一位家长的作文聊天截图,不知大家是否认真看了,写好作文,主要应做好三点:多读书,多体验和提炼生活,多练笔,多修改,还要注意,一定要鼓励孩子书写真情实感。

从自己的生活入手,写真情实感,抒发真实的想法与感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够生动感人。

我是专注于小学语文和作文的“小作家起跑线”。饿着肚子,一口气打了这么多字,觉得有帮助的家长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小作家起跑线


不知道题主所说的小孩有多大、上几年级?根据我的猜测,大概是三、四年级,刚学写作文,还摸不清头绪。

我认为,作为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写作文的情况,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抽空和孩子聊聊作文的话题,比如写的是什么题目、孩子有什么想法、准备选什么材料、老师的评语是什么......等等,对孩子的想法多肯定,鼓励孩子大胆写。

其次,家长要把握住写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小孩的作文大多是叙事作文,是有章法可循的:

1.把事情的要素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说清楚了,事情也就基本讲清了。当然,事情的经过要写得详细些。

2.选真材实料,写真情实感。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与作文相关的生活内容,平时也要多创造机会带孩子去生活体验,帮孩子积累素材。

3.把内容写具体,把细节写细。很多孩子不会写,其实是写不长,不会把内容写具体,不会写细节。这里介绍一种方法:“添枝加叶放大法”,将事情经过中的某个关键词或者重点句子聚焦、放大、添枝加叶。比如,“我摔倒了,小明马上把我扶了起来”,这一句中,“扶”就是关键词,怎么扶?动作?语言?神态?“我”的内心感受如何?周围环境呢?这样来引导孩子学会将生活观察描写得更仔细。

4.注意检查修改、锤炼语言。作文写完,让孩子自己先读一遍,借助语感纠正一些句法上的错误,把语句写通顺、写流畅;再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力争使作文语言更精彩。

此外,不要给孩子限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先允许他自由表达。小孩的写作就是想说什么就写什么,限制得太多,就是束缚,孩子就不愿意表达了;而写作,需要自由的思想,要让孩子保持对表达的兴趣。

只要家长多些耐心,有意识地在这几个方面引导,小孩儿的写作思路会越来越明晰,写作文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七仙女儿说教育


从小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可很多家长往往心情焦虑束手无策。甚至有的只知道教孩子背一些三字经和唐诗宋词之类的,殊不知,只背不写,易造成孩子的骄傲情绪甚至厌恶写作的情绪。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写作爱好和写作水平,可否注意以下几点。

一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凡是写作好的孩子,无一不是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无论是读书看报还是阅读名著,都能提高孩子的语言水平和写作水平。名著之所以称为名著,不仅仅是它在思想意义上的光芒,还在于它语言精炼方面的体现。如果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或大量的阅读,其语言的表达必定会自然而然的渗透在写作中,再加上喜欢摘录名言名句和适当引用,其作文必将锦上添花,引人入胜。



二 、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一位好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总会引导孩子们去认真观察事物的。一篇好文章,不仅仅是教孩子们如何遣词造句,还要教他们欣赏课文的精美之处。无论是写人还是写物,那些精美的描写都是作者细心观察和积累的结果。

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景物描写是这样的: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你看,这些生动的描写,是与作者从小生活在百草园里的细心观察分不开的。有静物,也有动物,有颜色,有形状,有颜色也有声音,把这些交织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把他们都描写出来就是一篇好的写景状物的小文章。

如果家长平时带孩子在家前屋后或公园湖海注意引导观察,岂不比光背唐诗宋词要好得多?当然多背一些也是必须的。




三、培养孩子的多写多练习惯

遣词造句是为孩子的语言表达做积累,观察事物是为孩子的写作做铺垫。平时家长可以引导督促孩子完成老师的写作练习,也可以让孩子通过写日记提高写作水平,光看不练不行,只有平时注意写作,才能不断提高写作的兴趣和水平。一次外出的见闻,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位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都可以让孩子当天写出来,家长也不妨帮助分析引导给予鼓励。时间长了,也许孩子也就不再有写作恐惧症了。

总之,把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的观察习惯和经常练笔摘录习惯结合起来,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

个人之见,欢迎批评探讨。


晨曦145610442


我是乡村小教员,初中语文老师一个,五年级小学生的老爸,对题主的问题有点自己的看法:

大多小学生都对写作文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心理,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所致:首先,没有培养成对写作的兴趣;其次,缺少对生活的观察;最后,阅读的量不够。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1.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比如你可以随时随地的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洗衣服时可以给孩子说我们首先把衣服按颜色深浅或布料进行分类,然后在放适量洗衣粉,之后浸泡多久才能揉搓等等;在逛花园时看到花丛中的蜜蜂,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静静的观察蜜蜂,并简单的告诉孩子相关的知识等等。良好的生活氛围会让孩子养成自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好习惯,这样在写作文时他才能有素材,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2.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最终让孩子能够做到主动阅读,以至于主动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慢慢的他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书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朋友,阅读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拓展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情感。另外,阅读量提高以后,书籍、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总而言之,从害怕写作文到会写作文再到喜欢写作文,觉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是一个逐步的、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乡村小教员


看看这是几岁写的,12岁信吗,就是看书多



山东猎头


说写作文要培养兴趣,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学生在作文入门开窍之前,是非常讨厌作文的,这已经是不可争议的现实存在!

作文写作,有一个师傅引进门的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没有这个过程,学生就会盲目无序,摸不清方向,找不到目标。

怎样快速入门,有效提高,是有方法的!作文“五字教学法”,可让学生快速入门,高效出彩!

“作文五字教学法”即:教,学,引,读,写,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开窍入门。

“教”方法,“教”思维,“教”技巧;“学”理论,“学”借鉴,“学”记忆;“引”方向,“引”入门,“引”开窍;“读”体裁,“读”文章,“读”笔记;“写”,仿写、改写、补写、串写。


荆州小太阳作文工作室


对于小学生写作文我是这样看的:

1、让学生阅读课文时不要一味地了解课文内容。因为当孩子熟读课文后,课文的大意不讲学生也知道了。应该引导学生研究作者是怎样把思想表达出来的,也就是研究他的写作手法,学习他的表达方式。

2、告诉学生写作文没有固定的模式。千万不要把学生的写作固定在一个框子里,告诉他开头啥样,结尾啥样。文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把你的思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好。

3、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写作的方法。时间久了,自然就知道了写作的方法。这样也做到了博采众长,慢慢的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让学生知道“爱读书的人不一定成为作家,但作家一定是爱读书的人。”

4、让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一切写作的题材都来源于生活。


地上船


兴趣吧,我所有科目里面,最喜欢的就是作文,真的要好好感谢我遇到的语文老师么,从小学开始,只要一写作文,老师就会在后面写评语,为了这些评语,我就慢慢的喜欢上了写作文,,当然,在上学期间,多看看课外读物,是很好的,因为上学很无聊,这时候看看课外读物可以丰富眼界和提高写作能力,也可以作为放松的一种手段。,


哦哦汤


增加阅读量,给孩子看些好书,教给孩子记笔记的习惯,把书中好的词语、句子记下来。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一天一记,这样就对学习和生活多了观察,久而久之,作文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当然平时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更要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