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宇鹏:现在是金融科技企业“练好内功”的最佳时期

梁长玉报道 2018年上半年金融市场有些忙,违约、逾期、爆雷和跑路轮番上演;为了防范更大的风险出现,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投资人信心的持续下降,让很多人觉得行业进入了最糟糕的时期。对此,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周健指出,“金融科技行业如果再不努力按照监管的要求改变,比现在更高糟糕的还在后头。”

为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金融科技企业纷纷筹划出海,试图以全球布局化解局部困境。尤其是蚂蚁金服在印度,京东金融在泰国,掌上金服在越南,凡普金科在新加坡都获得了成功,更大大促进了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积极性。

耀眼成功的背后还有无法掩盖的经验和教训,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并非一帆风顺,折戟沉沙的更不在少数。为此,记者特别对话MinTech副总裁赖宇鹏先生,请他谈谈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当下和未来(以下观点根据赖宇鹏先生的录音整理,有调整和删节)。

金融和科技交相演绎,螺旋上升前途依然光明

金融科技这个大方向是历史大趋势,毋庸置疑。回顾历史,1712年造纸的发明,推动了纸币经济;1966年全球电报网络建立,发展了电报金融;IT/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电子金融;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推动了网络金融;2008年比特币技术的创新,开启了区块链金融。如此种种,无不显示出金融和技术交相演绎,螺旋上升是这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大趋势。目前金融科技行业的低迷并不能说明这个行业前途渺茫。而仅仅说明这是一个迂回转进,螺旋上升的波段。目前行业碰到了困难,遇到了困惑,在更长远的时间和空间上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现在和十年前已经不能同日而语,而我们的未来必将更加广阔。科技不但改变生活,也改变了金融。你看那么多的百年老店,哪一个不是经历危机,挺过最严重的经济萧条,而成长起来的。

科技让金融普惠,更多的人享受到了科技对金融改变的便利和福利,因为科技,金融不再高冷。所以,我认为金融科技行业前途依然一片光明。

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这三点很重要

我们看到金融科技公司出海有成功的榜样,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印尼市场上两三百家金融科技的公司,没有统计的可能更多,而现在在印尼申请牌照流程中的只有36家。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这个历史机遇是相对的。蓝海的时候,没有危机意识,没有练好基本功,没有做好储备,等到一窝蜂的乱象出现,很可能就成为反面教材,被大潮拍倒在沙滩上。到一个新的市场永远要有交学费,犯错误的准备。当错误发生了,有没有更大的决心去克服这个错误,往往是一个曾经在国内成功过的机构能否在海外再次成功的一个分水岭。

金融科技企业出海,建议一定要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理解;第二,对宗教文化的理解;第三,对价值创造和分享的理解。如果金融科技企业能有效的解决这三点,就可以实现很好的本地化,能够获得比较长远的发展空间。充分理解本地的法律法规,就可以解决和政府的协同问题;理解了文化和宗教就是解决客群和人的问题;理解了如何在一个新的社会结构中创造价值,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充分分享价值,就可以赢得本土社会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这个前提保障。所以,出海机构都应该拥有一个愿意改变的心态,和一个能够改变的能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能够把出海的路走好。

现在是金融科技企业“练好内功”的最佳时期

金融科技企业健康发展一定要拥抱监管,只有规范才能获得生存。现在是分水岭的时期,挺过去的会更好;没挺过去的,并不一定就是企业不好,可能是技术、资金多种因素的一个叠加效应。今年,甚至明年对大多数机构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大环境的好坏并不能完全决定小环境的好坏。我认为,现在正是金融科技企业练好内功的最佳时期,缺技术的把技术作业补上,客观的说,以前我们极速前进谋求高速发展,留下了很多的坑,用了不少的临时解决方案。现在,正是安下心来练内功,把局部优化变成一个一个常规的可持续的业务模型,把过去积累的经验、数据梳理应用起来。

现在,行业确实进入低谷遇到了困难。一个真正有战略的公司,在低谷时期练就的内功,往往是其未来成就为一个伟大的公司的保障。一个公司能否长期生存下去,要看自身的基因和文化精神,有没有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及早进行布局。就拿MinTech来说,朗迪峰会上我们进行了品牌升级,公布新的战略,体现了我们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的深远布局。在时间维度上,我们投资未来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拿区块链来举例,早在2015年我们就已经有团队开始投入。在数字货币被炒得最火的时候我们没有浮躁,而是一直潜心钻研底层核心技术。我们自研的公链技术,已经迭代到了第二代。在空间维度上,我们低调的国际化战略也是从2016年立足美国,2017年投资印尼,2018开拓菲律宾,未来2年内更是准备在10个国家试翼。一直以来,MinTech低头深耕,砥砺前行,都是为了支撑一个更大、更远的计划。

对话的次日(2018年9月6日),用科技重新定义自己的MinTech(原明特量化)宣布了全新品牌升级,并首次公布了公司的五大业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