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369」收到了超過60萬件環境汙染舉報|有理數

上個月,全國環保舉報平臺共接到了7萬多件環保舉報,這只是一個月的舉報數量。回到2015年,那時全年的環保舉報數量還只有約1.5萬件。

從2015年到2017年三年間,舉報環境汙染的數量增加了40倍。顯然,公眾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加深。數據顯示,當環保舉報更多了,“藍天”也更常見了。

1. 三年來,環保舉報數量增加了40倍

2011年, 我國《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到2014年,全國撥打“12369”熱線舉報環境汙染的的每年約有1千多件。

隨後,“12369環保舉報”微信平臺於2015年開通。當年,環境汙染的舉報量驟升至1.5萬件,是前一年舉報量的10倍之多。其中,通過微信舉報的佔了92.2%。

“環保微信舉報因界面友好、易操作、受理速度快、辦理過程公開的優勢,上線使用後獲得公眾的喜愛和認可。”根據環保部的數據,上線一年,“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的關注人數達到8.5萬人。

去年全國約62萬件環保舉報中,通過電話舉報的超過六成,微信舉報的佔兩成。其中,電話和網絡舉報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20%和773%。

2. 這6個省份的環保舉報最多

綜合來看,江蘇、遼寧、廣東、河南、山東和河北五省接到的環保舉報最多。但各地居民在選擇舉報方式上又有明顯差異。

以剛剛過去的8月份為例,江蘇共接到7246件環保舉報,其中七成為電話舉報。而廣東省接到的5734件舉報中,有84%是通過微信舉報的。

數據分析發現,北京、上海、重慶等直轄市居民偏愛電話舉報環境汙染問題,而廣東人環保舉報獨愛微信。自“12369環保舉報”微信開通以來,廣東省的微信舉報量一直蟬聯首位。

3. 空氣、空氣、空氣 ——大氣汙染一直被舉報的最多!

大氣汙染一直位於各種汙染類型舉報之榜首。其次,噪聲汙染、水汙染也是主要的舉報類型。去年全國環保舉報中,大氣汙染的舉報佔了56.7%。

有關大氣汙染的舉報中,反映惡臭/異味問題的最多,其次為煙粉塵及工業廢氣汙染。不同季節,公眾舉報的環境問題也不同。7、8月份,由於夏季氣溫高,惡臭/異味舉報十分突出,特別是南方地區,而到了11、12月份,由於冬季供熱和採暖鍋爐排放的煙塵、粉塵,北方地區煙粉塵舉報數量則會上升。

建築行業、住宿餐飲娛樂業一直是被舉報的“熱門”行業。主要投訴的問題為夜間施工噪聲、餐飲油煙以及娛樂噪聲汙染。出乎意料的是,垃圾處理行業被舉報的並不多,去年約62萬件環保舉報中,垃圾處理行業佔比只有3%。數量雖少,但與其他行業相比,垃圾處理行業的重複舉報率最高。

4. 環保舉報的多了,藍天也多了

汙染問題一直都在,舉報數量的不斷增加根本上是因為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

通過群眾舉報、環保部門的核實以及督查,各地的環境汙染明顯好轉。以大氣汙染為例,過去的三年間,全國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從76.7%上升到79.4%,而中、重度汙染天數比例分別下降了1.3和1.7個百分點。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去年8月和今年8月份的數據,全國重點區域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均在65%以上,但汾渭平原的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相對較低,不足50%。

環保部的數據顯示,所有接收到的舉報案件中,經核查屬實的約佔七成,約一成舉報因為提供線索不詳或不屬於環保管理範圍而未被受理。

《信訪條例》規定,“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根據環保舉報辦理情況的通報,去年公眾舉報的平均受理時間為3.7天,平均辦結時間為22.8天。

“限期整改”、“現場糾正”是環保部門核實舉報情況後的主要查處方式,佔比分別為33%和29.4%;還有約20%被舉報的企業被停產治理、取締或關閉,而作經濟處罰的佔總舉報屬實案件的5%。

實習生:楊楚瀅

新媒體設計:許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