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給你一部完整的匈奴史(三)白登山之圍

陰溝裡翻船的漢高祖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安四方

胸中藏有萬千壑

且恨未敵草原狼

毛澤東曾經說過,劉邦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帝王。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用人的皇帝,也是胸襟最為寬廣的皇帝。他從一介布衣做到黃袍加身,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的王朝,漢族族名也是由他而來的。在與項羽的角逐中,他憑藉過人的才幹,最終打敗項羽,開啟了一個真正統一的時代。他修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為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繁榮的國家奠定了基礎。這些都充分說明劉邦是一個十分有才能、有氣魄的偉大帝王。

但是,這麼一個厲害人物,仍然敗在了草原霸主冒頓單于的手上,這就是歷史上直接導致漢匈和親的"白登山之圍"。

好山好水的山西成了漢高祖的傷心地

公元前201年,是劉邦剛剛打敗項羽,統一天下的第二年。這時的匈奴已經統一了北方草原,相當強大,號稱"控弦之士三十餘萬"——30多萬騎兵,這規模在當時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了。

這一年,冒頓帶著他這的軍隊包圍了韓王的封地馬邑。馬邑在今天的山西朔縣境內,當時是防禦匈奴的邊關重地。鎮守馬邑的是劉邦分封的異姓王韓信,此人跟打敗項羽的大將軍、楚王韓信同名,但打仗的本領卻差了十萬八千里。匈奴打來的時候,他就主動向冒頓求和,後來被劉邦責備了一番之後,索性就投降了匈奴。劉邦聽到這個消息後,差點沒氣昏過去。大概就從那時起,他就下定決心要剷除異姓王了,再加上後來的彭越、英布、韓信之亂,劉邦規定只有姓劉的才能封王了。

剛當皇帝的劉邦,正春風得意,怎麼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江山,又被人佔去了一塊兒,心裡頭那個恨哪。

從白蛇起義到打敗霸王項羽,劉邦真的是有點飄了。

冒頓攻下馬邑之後,繼續南下,第二年又率兵包圍了晉陽。劉邦再也坐不住了,若是把晉陽也丟了,匈奴很快就能打到長安。"小小蠻夷之邦,竟敢向我大漢挑釁!"劉邦想到這兒,是恨從心中起,怒向膽邊生,他決定親自帶兵,御駕親征。

劉邦率兵和匈奴剛一照面,就打了個勝仗,然後接二連三地連勝幾場,劉邦就有些飄飄然了,心裡面更加輕視匈奴,率兵一路追擊匈奴到了平城附近。

當時正值嚴冬,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雪。中原的士兵沒見過那麼冷的天氣,一個個凍的瑟瑟發抖,而匈奴的士兵都來自北方,對嚴寒早就習以為常。

這一天,劉邦派出去的探子回來報告說,看到匈奴的軍隊都是老弱殘兵,馬匹也廋弱不堪。劉邦將信將疑,又連續派了幾批偵察兵出去,帶回來的情報也都是一樣,他便開始相信了。

劉邦身邊有個叫劉敬的謀士,他本姓婁,因為力主劉邦遷都長安有功,被賜姓劉。劉邦便派他以求和的名義去刺探軍情,這劉敬確是個人才,到匈奴軍中一看,就知道是冒頓一向拿手的示弱之計,回來後就勸說劉邦不能冒進。而此時的劉邦似乎已經深信匈奴都是不值一提的弱兵,根本就聽不進他的話,反而把他關了起來,自己親自率領一小支騎兵,就去攻打那些"老弱殘兵"去了。

正所謂兵不厭詐啊

但這一次他錯了,那正是冒頓設下的圈套。劉邦率兵剛到平城,就被匈奴大軍包圍了。他定睛一看,那哪是老弱殘兵哪,那陣形看起來簡直比當年項羽的軍隊還要龐大許多,他頓時醒悟到自己上了冒頓的當,一路拼殺,被逼進了白登山之中。

古代打仗,講究要"兵強馬壯",而騎兵的優劣往往決定了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強弱。騎兵的優劣,多不在於兵,而在於馬。劉邦看到四面都是匈奴士兵,嚇了一大跳。然而令他震驚的卻不只是匈奴士兵人數眾多,而是他們的戰馬,西面是清一色的純種白馬;東面是清一色的白麵黑馬;北面全是深黑色的黑馬;南面則盡是純種的紅馬。相比之下,漢軍卻連十匹同樣顏色的純種馬都找不到。雙方實力懸殊之大,也是劉邦從未想到的。

劉邦被匈奴包圍在白登山之中,自己的30萬援軍也被阻擋在百里之外。整整七天七夜,天寒地凍,糧草匱乏,幾乎到了絕境。若不是白登山易守難攻,恐怕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偉大的帝王,早就已經死無葬身之地了。

眼看著糧草越來越少,傷兵越來越多,劉邦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正當劉邦一籌莫展之時,有人獻上一條計策。這個人就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劉邦手下僅次於張良的第二謀士——陳平。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原來,陳平無意中得知,冒頓此次南下,還隨軍帶著他的閼氏——就是冒頓單于的王后。於是他心生一計,決定從這位閼氏身上下手,為劉邦解圍。他派使者帶著很多金銀珠寶去求見閼氏,王妃畢竟是女人,見了金銀珠寶難免會心中歡喜。按照陳平的吩咐,使者適時地從懷中取出一副畫,遞了過去。王妃打開一看,只見那上面畫的是一位絕世美人,比自己還要漂亮許多,頓時心生妒忌,面露不悅,叱問使者是什麼意圖。使者故作真誠地說:"皇上被大單于圍困在這裡多日,想要送上這畫中的女子,來跟大單于求和,不知道大單于能不能看上這畫中女子,所以讓我先問問王妃的意見。"王妃聽完,心裡更加不高興了:"這麼漂亮的女子,若是單于當真要了她,只怕日後就沒有自己的好日子了。"她將畫卷丟回去,微怒著說:"求和的事情,我會跟單于說的,讓你們皇帝放心就是了。這幅畫兒你就帶回去吧,人也不必送來了。"使者見她中計,趕緊道謝:"其實要將這麼一位美人送來,我們皇上也捨不得。若是能夠解了今日之圍,皇上定會奉上更多的金銀首飾,答謝王妃。"

就在使者離開的當晚,王妃就在冒頓耳邊吹起了"枕邊風"。而此時冒頓心中也難免有些顧慮,白登山易守難攻,對方的援軍不知何時就會打來,到時候自己恐怕也佔不上什麼便宜。聽王妃如此這般地幫他分析了一下厲害,不由得拿定主意:"不如藉此機會,多多撈些好處也不錯。"於是,第二天,冒頓就放了劉邦回去,條件是每年都要獻上眾多的金銀珠寶。

不過劉邦也算是開了御駕親征的先河了

劉邦提心吊膽地走出匈奴的包圍圈,一口氣逃回到了廣武。回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了被他關起來的謀士劉敬。從此以後,匈奴一直侵擾北方,劉邦卻再也不敢出兵作戰,而是聽從謀士劉敬的計策,用與匈奴"和親"的方式,換取北方的安定。對劉邦來說,剛剛建立的漢朝,內部還未穩定,相比之下,最重要的是發展經濟,鞏固政權。

這是劉邦第一次御駕親征,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卻是以劉邦的完敗而告終。公元前198年,劉邦派宗室女以公主的名義嫁給了冒頓單于,並與匈奴以兄弟相稱,約定互不侵犯,從此開始了漢朝長達百餘年的屈辱和親史。三年後,劉邦死去,冒頓單于寫信調戲呂后,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后也不得不強忍憤怒,再次將"公主"嫁給冒頓為妻。此後,匈奴再沒有對漢朝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漢匈和平維持了長達十八年,這才讓漢朝有了難得的機會發展經濟,於是,才有了後來的"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