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律師調查令查出「老賴」真面目

齊魯晚報訊(記者 馬雲雲 崔巖 通訊員 王佳麗)“老賴”拖欠工程款數十萬元,名下查無資產,怎麼辦?此時,一紙律師調查令,查出“老賴”真面目,50萬元工程款最終到位。近日,威海市環翠區法院執結這樣一起案件,也讓人看到律師調查令在執行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付某承接了山東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某醫院病房樓室內裝飾裝修工程。但涉案工程完工並驗收合格後,因工程款數額未能達成一致等原因,付某多次索要工程款未果。

2015年4月,付某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經依法審理後,判令山東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支付付某46萬餘元工程款以及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履行期限屆滿後,山東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仍拒不履行義務。無奈之下,付某於2017年7月向環翠法院執行局申請強制執行。

但查控卻發現,該公司名下沒有任何資產。在與申請執行人說明情況並徵得申請執行人同意後,只能暫時終結了本次執行程序。

但執行員和申請執行人始終沒有放棄對被執行人資產的關注和查找。為更快、更準確地查找到該公司的實際財產狀況,執行員張強為付某的代理律師簽發了律師調查令,授權其依法調看該公司的工商登記情況。

北京市煒衡(濟南)律師事務所律師黃岩就是付某的代理律師。拿著律師調查令,他先是來到歷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取山東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檔案,調出了當年的驗資報告,找到其賬戶信息。代理律師又向法院申請律師調查令,多次持律師調查令去銀行查詢,掌握了賬戶的流水信息。多番審查發現,該公司股東存在抽逃資金行為。

恢復案件執行程序後,根據當事人申請,環翠法院執行局先後兩次召開執行聽證會,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依法追加了該公司股東餘某、宋某、張某三人為本案的被執行人。

在被追加為被執行人之後,餘某第一時間聯繫到法院,並與申請執行人付某簽訂了和解協議,主動履行了50萬元執行款。至此,該案得到圓滿執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