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結束了?A股歷史數據告訴你!

第一次牛市

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滬指波動區間:95.79點--1429.01點滬指漲幅:1391.8%。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內僅有8只股票,人稱老八股。滬指從90年12月開始計點,一路上揚,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錄至今未破。

第一次熊市

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滬指波動區間:1429.01點--386.85點滬指跌幅:73%

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認購抽籤表發行了,但發生了當時震驚全國的8·10風波,刺激滬深兩市大幅下挫。為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這次熊市僅僅半年時間,股指跌幅卻高達73%。

第二次牛市

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滬指波動區間:386.85點--1558.95點滬指漲幅:301%

1992年,鄧小平南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裡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的漲幅至今為股民津津樂道。

1992年8月9日,深圳新股認購證正式發售。當天,500萬張認購證一搶而空。百萬市民排隊買股票,蔚為壯觀。

第二次熊市

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滬指波動區間:1558.95點--325.89點滬指跌幅:79%

1992年開始,新股發行大幅擴容。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第二次熊市來臨。滬指在94年3月10日擊破700點,4個月後跌到全年最低325點。圖為時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

第三次牛市

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滬指波動區間:325.89點--1052.94點滬指漲幅:224.4%

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的三大救市措施。(今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熊市

1995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滬指波動區間:1052.94點--577.14點滬指跌幅:48%

1993-1995年,我國為了推進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設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到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牛市

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滬指波動區間:582.89點--926.41點;滬指漲幅:60.5%。

1993-1995年,國債期貨推出,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1995年5月17日,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期貨市場上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市,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漲到926.41。

第四次熊市

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滬指波動區間:926.41點--512.83點;滬指跌幅:45%

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這一年,滬深股市廢除T+0制度,實行T+1。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

第五次牛市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滬指波動區間:512.03點--1510.18點;滬指漲幅:194.5%

經過連續的下跌,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揚。

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滬指波動區間:1510.18點--1047.83點;滬指跌幅:31%

第五次熊市

監管層認為市場過度投機,《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對於證券市場的嚴重過度投機和可能造成的風險,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臺,市場暴跌。1997年5月10日(週六)印花稅由3‰上調至5‰,第五次熊市開啟。圖為時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

第六次牛市

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滬指波動區間:1047.83點--2245.44點;滬指漲幅:114.3%

第六次牛市俗稱5 19行情。由於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籌碼已經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網絡概念股盛極一時。

第六次熊市

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滬指波動區間:2245.43點--998.23點;滬指跌幅:56%

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然而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消息衝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點。

第七次牛市

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滬指波動區間:998.23點--6124.04點;滬指漲幅:513.5%

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5·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衝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第七次熊市

2007年10月17日~2008年10月28日;滬指波動區間:6124.04點--1664.93點;滬指跌幅:73%

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直到1664點止跌,損失最慘重。

本輪調整

最近的一輪牛市從1849.65點到5178.19,漲幅高達179.95%,。之後便開啟的漫漫熊途,今日上證指數創新低2536.67,這是5178點熊市以來的終點,還是隻是一箇中點,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