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酸」了八十二年的奶經歷過二戰!2.2元一瓶,一年賺了36億

1930年,養樂多誕生了。但是它一開始並不叫養樂多,而是叫“代田菌”。因為他是日本醫學博士——代田稔為了對乳酸菌進行強化培養的實驗產物,所以當時由代田稔博士的名字命名。這也是我們熟知的“益生菌”的前身。

1935年,代田稔博士在日本福岡設立了“代田保護菌研究所”,併成功將“代田菌”推廣面世,並正式改名為“養樂多”。因為世界語的“Jahurto”意思是一種每瓶至少含有100億特殊活性乳酸菌的乳飲品。音譯過來就是“養樂多”。

也就是這種充滿活力的“設定”,讓養樂多哪怕經歷過了二戰時期,並且一度因為二戰使原材料上漲而面臨中斷缺貨,但是這家企業卻堅持到了現在,歷經82年沒有倒閉!並且在今天這樣多選擇化的社會上面,依然留存著一席之地。

也許這也是跟創始人代田稔的競爭邏輯有關。說是競爭,卻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典型代表。代田稔就曾經說過,“專心琢磨一件事,打磨一個產品,做一個細分行業裡的領袖!”。從不與對手短刃相見。

所以在2011年,當伊利、蒙牛都瞄準養樂多的命門:產品單一、規格單一、訴求單一之後,各自推出了“每益添”和“優益C”,並且有著多口味、系列化的選擇。但是養樂多的單品戰略,使得它在快速新鮮感的市場裡面有著不一樣的“清新感”。從而在2011年,在為數不多的28個城市,憑藉覆蓋率不足對手百分之一的情況下,銷售額突破了20億元。同時成功坐穩了低溫乳酸菌市場的龍頭。

多年來,養樂多的價格居然也是非常的單一化!5瓶裝的養樂多賣11元的價格。劃下來2.2元一瓶。面對著對手價格定在更低打的價格戰、或者持續增加新系列產品,但是都沒有動搖養樂多的零售價。2.2元一直是板上釘釘。因為養樂多的戰略就是他強任他強。

所以,要知道在這個浮躁的工業和信息化時代,專心琢磨一件事,打磨一個產品,做一個細分行業裡的領袖是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