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足坛,哪些球星的位置变动被称为“神来之笔”?

郑传斌


足球的战术千变万化,在足球场上,教练员会根据球员技术、素质、意识等特点的不同而为其选择合适的位置。当然,对于一个职业球员来说,他最适合的位置永远要根据球队战术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有些时候,教练员的慧眼识珠也会为其带来位置上的改变。今天,让我们来看一看,足坛有哪些经典的位置变动呢?

第一位、施魏因施泰格

12-13赛季小猪帮助拜仁获得欧冠

刚刚出道时的“小猪”施魏因施泰格,位置是左前卫,属于边路进攻球员。作为左前卫的施魏因施泰格一度与波多尔斯基组成“拜仁双子星”名噪一时。在06年德国本土的世界杯上,小猪作为左前卫也斩获过两球。似乎,施魏因施泰格将会成为一个边路好手。

直到2009年,随着阿尔杰·罗本来到安联球场,小猪在边路的空间一再被压缩,罗贝里组合神挡杀神,小猪逐渐沦为替补。

时任拜仁主帅范加尔转变思路,将小猪的位置靠向中路,没想到这一举措彻底解放了施魏因施泰格的技术特点,速度并不出色的他传球能力上佳,视野广阔,足坛涌现了一名顶级的后腰,在后腰位置上,小猪作为主力帮助拜仁加冕12-13赛季的三冠王,帮助德国获得10年世界杯季军,12年欧洲杯季军,职业生涯大丰收。

第二位、皮尔洛

尤文图斯复兴的基石,睡皮

出道时的皮尔洛,打过影子前锋,更多的是出现在攻击型中场的位置上。职业生涯早期在布雷西亚,皮尔洛一度进球效率超高。然而由于身体对抗条件的先天不足,加上在AC米兰时期队内攻击型中场大师繁多,限制了皮尔洛在前腰位置的进一步发展。

2002年,米兰主帅安切洛蒂创造性的将皮尔洛的位置后撤,摆出了经典的“四个10号”阵型,安排加图索和西多夫对他进行保护。这一想法让皮尔洛在后腰的位置上大放异彩,凭借皮尔洛出色的大局观,精湛的一脚长传脚法,他重新定义了后腰的打法,把组织型后腰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2011年转会尤文图斯后,以后场组织核心的身份帮助尤文图斯重新复兴,并在欧战中重新拥有竞争力,在14-15赛季获得欧冠亚军。

第三位、加雷斯·贝尔

加雷斯·贝尔从3号到11号的蜕变

相信不少球迷仍记得10-11赛季的欧冠国米对阵热刺的比赛中,热刺左边前卫加雷斯·贝尔以近乎肆虐的方式,人球分过、大步趟球打爆了当时世界第一右后卫麦孔的画面。那场比赛,麦孔走下神坛,贝尔则一战成名。

殊不知,这个在左路大杀四方的威尔士人,一个赛季前还是球队的左边后卫,在边后卫的位置上,贝尔表现平平,甚至一度创造了“贝尔上场,球队24场不胜”的尴尬记录。在德雷克纳普的帐下改打左前卫后,释放了他的进攻才能。2013年,贝尔以9100万英镑的当时世界第一身价加盟银河战舰,走向人生巅峰!


让足球飞


题主问的是“当今足坛哪些球星的位置变动被称为神来之笔”,注意一下,是“当今足坛”,我怎么看到那么多人回答皮尔洛?这审题不认真啊。

当今足坛,在位置变动方面最成功的,就是C罗了。与位置一直变动相对应的是,C罗的技术风格也一直在改变,这才让C罗摆脱了“火不过三年”的危机。2003-2004赛季,刚到曼联时候的C罗,打边前卫位置——没错!是“边前卫”,因为他站位靠前的程度,连“边锋”都算不上。所以早期的C罗,入围各种奖项的时候,位置都是放在“中场”这一栏,而不是“前锋”属性。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弗格森不亏是慧眼识珠,不过他早期有时候还故意把C罗放在右路,而不是场场都放在左路,为什么?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曼联左前卫吉格斯还没改打中路,更是因为弗格森知道,如果把C罗当成左边锋,那么C罗爱炫小技术爱过人,如果放在左路,很容易变成那种只会“突突突”后内切远射的“粘球型球员”,虽然更犀利,但一旦定型的话,以后球风转型就难了。而放在右路,弗格森给了C罗更大的耐心,学会配合,学会传中,弱化“个人英雄主义”,增加了很多“战术价值”的打法,哪怕C罗早期数据差一些也没事。
等到2006年左右,吉格斯改打中场中路,高中锋范尼斯特鲁伊转会皇马,弗格森立马把C罗位置前移,让他更靠近对方球门,果然C罗的进球数就大幅度提高。接下来那个赛季,C罗,鲁尼和特维斯三箭齐发,交叉换位,而不再局限于边锋或边前卫打法的C罗,俨然一副“前场全能攻击手”的模样,进球如麻,拿下欧洲金靴奖和欧冠,并拿走金球奖。
2010世界杯期间,郝海东还表示C罗只靠身体踢球,火不过三年。但他没想到,C罗会转型,会改变位置,会改变球风和打法,所以C罗可以拿到5个金球奖。皇马时期的C罗,几乎场均一球。从左边锋,到“前场自由人”,再到“抢点型中锋”,C罗在那个阶段多次对位置进行改变,从有球打法,改为无球打法的C罗,更加无所不能。而转会尤文图斯以后的C罗,也在中锋,左边锋和右边锋这三个位置切换过,无论是中路抢点,还是左路内切,或是右路传中,C罗的全面性令人胆寒——C罗的全面程度,甚至超过当年的全能球星菲戈!
这样说吧,如果C罗的位置和打法没有变动过,一直打边锋,那可能真会“火不过三年”,毕竟C罗爆发力会下降。但C罗在足球生涯,由右前卫,变成左边锋,由“前场自由人”,变成“抢点型中锋”,由中场变成前锋,每个阶段的C罗,总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如今在尤文图斯的最近几场比赛,C罗进球助攻不断,他又有从“射手”,转型为“全能攻击手”的倾向,也许C罗还能通过改变位置和球风转型,迎来下一段巅峰期。

在当今足坛,哪些球星的位置变动被称为“神来之笔”?欢迎一起讨论。


绿茵守望者


问题点名是当今足坛,这个“当今”不知如何来界定,如果一定是指现役甚至是最近几年的案例,笔者认为C罗这十年的变化,就是一部教科书。

最初的C罗是一名右前卫,以盘带、传送为己任,到了2006-07赛季开始,弗格森开始将其位置主动前移,成为一名更接近球门的右边锋。随后又安排他向中路、左路活动,最终在2007-08赛季大获成功,一路打进42球,开启十年赢家人生。

来到皇马之后,C罗最开始固守左半扇,随着年龄增大,C罗主动向中路靠拢,成为一名非典型性中锋,进球效率彻底燃爆,这种改变,也成功的让C罗职业生涯得到延长。

而要说到我们眼前的“神来之笔”,甲A就有不少范例,其中徐根宝对范志毅的活用堪称经典。1995赛季的甲A,上海队缺兵少将,徐根宝一声令下,把攻击能力突出的范志毅从后卫调到前锋,一个赛季狂进16球,率领上海申花拿下当季联赛冠军。

同一年,从辽宁转会至广东的黎兵,也从后卫变身前锋,当季打进10球,帮助球队获得前四名。不同的是,范志毅后来还是回到了老本行,黎兵却一直将前锋踢下去了。

有人后卫变前锋,自然就有人前锋边后卫。北京国安的谢峰就是代表,当年这位前锋除了速度快,脚下技术只能算一般,在高洪波和高峰的竞争下没有出头机会。然而金志扬灵机一动,把谢峰改到右后卫,他的技术不再是短板,速度成了利器,一度成为甲A卡福,并借此入选了国家队。


正品足球


第一个想到的是皮尔洛,改变了世界足坛的踢法,在他之前一般都是设个前腰,造成了那个年代中场大师的井喷,齐达内,鲁伊科斯塔,里克尔梅,艾马尔,里瓦尔多,小罗再早一点的加斯科因,安穆勒等等,皮尔洛当时在a米为了鲁伊科斯塔腾出位置,改踢后腰,自那以后中场前腰这个位置基本上是绝迹了,开始了双后腰平行站位的年代,菱形中场就此作古


孙成城


郭亿军在国家队一直是清道夫,回到省队参加全运会时,岳永荣指导将郭亿军充当中锋。并带领广东队勇夺冠军。凌小君在青运会是作为前锋,广东青年队夺取冠军。后来在国奥和国家队一直作为前锋。广东宏远队比赛时,一次临时变阵,陈亦明将凌小君调到右后卫,并取得奇兵的效果。自此,凌小君就固定在右后卫的主力。

能力强,能胜任多个位置的全才,如郭亿军,范志毅前中后都能胜任。孙继海,郑智,徐云龙,……


广东厚积薄发


C罗吧,名气最大,变动也比较大,当初就是贝克汉姆的替补位置,当然那个时代还是左脚在左路,右脚在右路的年代,后来开始逆足内切,一下子就高光了


Vincenteye


说实话,94年开始看世界杯至今认识的人不多,据我所知,C罗就是多功能教科书的典范。

说到变位发挥,C罗边锋起家,左右中都踢过,效果都一样顶级。到了尤文发现身边的队友做的不好就亲自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