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本不懒 是太“孝顺”

北方冬日的天气,就是这么不可捉摸,雾霾没有征兆的不请自来,时阴时晴,变幻莫测,昨日还阳光明媚如春,今天就阴云压城,天色昏黄,空气中似乎能嗅到雨雪的味道。原本的色彩斑斓,变成了黑白映画,搞得人心里也像极了这阴沉的天,变得不那么美丽。

天气无法左右,生活还得继续。

叶子预产期近了,老娘也早已做好准备,伺候月子,这是她老人家期盼了许久的事情,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自从有了孩子,整个身体状态似乎年轻了好多。隔辈亲,从这里可见一斑。加上,结婚几年,一直未孕,好不容易得了孙子辈,也让她煎熬的如饥似渴的心情如沐甘霖。

本来说好了早早来,又因为感冒推迟了一周。昨天,爸妈一起来了。一入门,还没暖过来身子,就开始了忙碌,收拾一下这里,整理一下那里,在老娘眼里,哪哪都是活,一刻也不得闲。到了饭点,又开始准备饭菜,摘菜洗菜,做饭刷锅,一应俱全。把我们当成猪一般的供养,就差给喂到嘴里。就连盛饭,拿筷子,收拾,刷碗,都不让上手。这就是亲娘。

不得片刻清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洗衣服,打扫卫生,好像这个家在她眼里哪哪都是不合适,不中意,必须底朝天的经手一遍,才能心安。印象中,只要放在明眼处的衣服,都摆脱不了被重新洗涤的命运,有好多洗了还没来得及穿,就又被无情的过了一遍水。这就是亲娘。

一边是完全的爱,一边是没心没肺的懒。看着父母忙碌,心里过意不去,刚想动手,又被推出厨房,抢过衣服,一来二去,也就成了听之任之,一个忙死,一个懒死。

有时和朋友调侃,老娘来了,真好,什么也不用干,好幸福。其实,这不是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幸福。也希望老娘歇一歇,让孩子来。

父母不忍,儿子不孝。

听之任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懒癌的原欲当然喜欢这种感觉,但是内心的纠结却不时让自己寝食难安,满满的负罪感。这不是父母的错,是孩子的失职,是孩子的懒惰,是赤裸裸的自私。

有时候,在想,让父母来带孩子,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有两口子上班无法照顾的原因,但有没有其他原因?父母在家,就可以出去打打球跑跑步,可以出去和兄弟们喝一杯,出去忙点自己的所谓“有事”。看看周围,想想自己,确实存在。

这难道就是让父母来享受生活?这难道就是自己标榜的让父母改善生活?还是拿父母做了奴隶,当成保姆,作为满足私欲的一个补充替代,当成一个逃脱责任的完美借口,成了自己懒惰的最好的挡箭牌?

有时候,扪心自问,无地自容。习惯了吹嘘,习惯了虚荣,习惯了人前风光,习惯了乐得逍遥,但往往一切的前提都是牺牲了父母的生活换来的。还好意思大言不惭的向人述说?为父母着想,还是为自己考虑?拷问一下自己的良心,逼视一下自己的道德!

其实,父母没来之前,一切如常,运转自如,洗衣做饭,虽不精通,也都拿手。父母一来,就像把担子整个抛给了父母,当起了甩手掌柜,想来,不合适吧,但就是这样存在着。难道不需要改变一下么?

想想那一个场景,父母看着自己喜欢的老电影,喝着茶水,等着孩子亲手做的饭菜上桌,吃完以后,切好的水果端上,休息片刻,老人孩子一起下楼溜达一圈,回来洗脚水准备好了,最好再来个捶捶后背揉揉肩,小玩笑开着,家长里短的聊着,到点睡觉,这是什么感觉?

或许不习惯,那是因为这是完全的反转。或许不好意思,那是因为从未享受过。不是父母闲不下来,是因为我们太懒惰,不是父母不会享受,是因为我们太“孝顺”

当你尝试改变,有一种所得,有一种体验,会甘之如醴。顺手收拾好东西,整理衣物,让父母眼里无尘。有脏衣服扔洗衣机,早点收拾,不给老娘手洗的机会(只有尝试过,才知道,其实水很凉,老娘为了节约水,按她自己的观念,崇尚手洗,还不舍得用热水…),饭菜,自己调节一下花样,让父母多品尝一些新的口味,不要迷信于父母的推就,果断的洗碗刷碗,至少分担一下父母的操劳。

得失寸心,既能养成习惯,也可换得父母幸福欢颜,既能慰藉心灵,又能让父母乐享天年。何乐而不为呢?

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健在,把握当下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

生活,可以过成另外一个样子,与物质无关。(至少不是最重要)

这里这播传播生活 教育 文化等热点;

这播君邀您继续关注 ;我们下期再会!

投 稿请联系16199798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