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北地区玉米减产,玉米价格将是怎样的?

娄本帅


如果东北地区玉米减产,玉米价格将是怎样的?

东北地区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如果减产,对玉米价格上涨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2018年玉米生产情况来看,东北地区玉米减产已基本定局,玉米新粮上市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势头。

一、东北地区玉米在全国玉米生产中的地位。大家知道,2017年全国玉米总产2.2亿吨左右,仅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四省区玉米产量0.95亿吨左右,达到了全国产量的43%左右,其中黑龙江玉米占全国玉米总产14%,吉林占全国总产的13%。从东北玉米占全国的比重来看,东北玉米的产量变化对价格影响较大,如果一旦减产,玉米涨价是必然的。下面是9月25日玉米价格,供大家参考:


二、2018年东北玉米生产情况。一是旱情较重,今年东北地区由于5月中上旬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其中辽宁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大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区旱情特别严重,有消息称玉米受旱面积达到500多万亩,但据网友反映旱情可能会更严重一些,导致部分地块出苗不好,甚至个别地块只有4、5成苗。二是虫害发生偏重,进入6月下旬,部分地区出现了玉米粘虫、草地螟等害虫,个别地块减产严重。三是其他自然灾害,由于今年台风发生频繁,波及到东北地区,部分地方出现了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导致部分玉米地块遭受风灾、雹灾和洪涝灾害,造成减产。

三、当前东北玉米市场行情。进入9月中旬以来,辽宁、吉林、黑龙江玉米陆续上市,出现了高开高走的良好局面,以高于去年0.03~0.04元/斤的价格开秤,目前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05~0.06元/斤,截止9月25日,全国玉米均价1968元/吨,黑龙江1642元/吨,吉林1704元/吨,辽宁1829元/吨,目前看玉米价格还有上行趋势。

四、玉米后市行情预测。总之,东北玉米减产是今年玉米价格上涨重要因素之一,再叠加玉米需求增加、缺口加大、养殖业回暖、进口调减和10月末拍卖结束等一系列因素,玉米价格上涨已在路上,预计元旦左右突破1元,2、3月份有可能进入1.1~1.2价格区间。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辽宁经历了60来年最严重的伏旱(下面有辽宁天气守望者公众微信的数据)……
辽宁黑龙江吉林。辽宁黑龙江吉林。辽宁减产是肯定的了。


搞农业的人都应该明白。在东北八月份已经能决定农作物的产量了。可以说是基本上大局已定了。无论是坐火车,还汽车出行……窗外最多的景物就是玉米。判断产量作为一个农民或者是农业工作者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几次出门!路上的庄稼可以用,可怜两个字来形容……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我在八月份预测九月玉米价格必涨……(当时还有人嘲笑我)

价格涨落,总是由买卖双方所决定的……我和吉林网友聊天,她说她家的玉米产量高于往年……有这种不同见解的人也不少。我们不应该像盲人摸象那样,只盯着自己脚下的一片土地来下结论……

虽然现在网络上玉米减产已经被公认。但我们也不必过于夸大。究竟减产多少鬼才知道(减产是肯定的,阜新有的土地就是绝收了)。现在老百姓都知道减产!都知道以后涨价。所以卖玉米的农户比往年减少了许多。而玉米加工企业依照往年惯例,想早下手捡点便宜。目前效果又不明显。所以加价收购。造成这几天连续涨价。农民惜售的心理将会继续推高玉米价格。这是一场心理博弈。也许玉米深加工企业选择适当的时机降一下价……敲打敲打农民的心里也是十分可能的。玉米价格也许是前期涨价,后期平稳的格局……也许…………!(目前锦州港新玉米上量也很大!市场上陈玉米还有很多!所以玉米还有上涨的空间。)总之太长时间的价格预测,谁也无法做到……只能静观其变了。


最爱的还是农村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问题,从目前的生产状况看,东北地区玉米减产已经在所难免。东北地区占据了我国玉米总量的百分之四十的份额,这个量级不可谓不大。一旦东北地区玉米减产对于我国的玉米局势都会有不小的影响。而今来看减产幅度在2成以上。

以往来说我国的玉米主产区集中在黄淮海和东北地区,而今随着我国玉米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调整,黄淮海地区的玉米产量有所下滑,而东北地区的玉米产量有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是说我国的玉米生产重心转向了东北。那么而今局势来说,玉米的供给局势将会有所改变,使得今年原本就供给趋紧的玉米形势,再度加紧,玉米价位也望得到更有利的支撑。

得益于玉米去产能结构调整,我国玉米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产量出现了下滑,不过从当前生产形势看今年产量再度下滑。然而玉米饲料用途玉米在稳步增加,同时玉米的工业消费量也在稳步提高,之前科学兴农曾经对我国的玉米酒精汽油做了相关介绍,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查阅一下。并且国家为了加速去库存速度,对于玉米深加工的企业还推出一定的额度补贴,虽然不是长期补贴,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玉米的消费。

减产只能说是刺激玉米价位上行的因素之一,大家也应该清楚当前我国的玉米库存依旧较大,而且当前临储拍卖似乎没有暂停的意思,也对玉米未来持续性上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来说我国玉米拍卖已经进入常态化,每周维持800万吨额度的拍卖量不变。可以预计的是在短期内,我国的玉米格局依旧是供过于求,虽说玉米供给短缺对于玉米行情形成了一定的有效支撑,但是哈尚不足以维持玉米价位持续高涨,科学兴农预计年前玉米价位维持稳中上行,至于能否年前突破一元每斤,就看今年玉米减产的具体生产状况了。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问:如果东北地区玉米减产,玉米价格将是怎样的?

在玉米市场,这几年有个行话,叫“涨看山东,跌看广东”,主要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黄淮地区因为自身玉米产业的发展,消费量大增,逐渐由产区变成产销平衡的地区,一旦黄淮地区价格上涨,说明市场供求平衡被打破,进而带动全国价格的上涨。

而跌看到广东,则是从需求角度,作为销区的广东一旦价格下跌,说明市场供应多了,需求不足。

这两个地区作为玉米市场的晴雨表,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准确的,但自2016年以来随着我国玉米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市场开始出现显著变化,东北供全国正在逐渐成为常态!

这一特征在2017年表现的尤为明显,当年由于黄淮地区减产,大量企业重回东北进行采购,导致东北地区价格一路上行,并带动全国玉米价格走高。

进入2018年以后,东北临储玉米拍卖依然是全国玉米最主要的供应渠道,数据显示,截止目前2018年一共成交了8600万吨的临储玉米。

由此可见,在当前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各地玉米需求得到释放,越来越多的粮食需要从东北调运,因此,一旦东北出现减产,全国玉米价格上涨的概率极高。

以今年的新玉米为例,目前看涨的占据主流。


每日粮油


东北玉米减产已成定局,但会不会影响到全国玉米价格,还真难预料。

根据我地情况,新玉米上市价格并不高。农民的出手价0.85元。低于去年同期。原因是我地玉米产量较去年略有丰收。而小中型养殖场受环保局查封限拆,停业不少。这就失去了一部分玉米的销路。

现在正值新玉米收获销售旺季。很多人怕贮存麻烦,有些人急于进城打工。都急于销售自己的玉米。造成现时玉米价格低迷。

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涨,但不能抱太大希望。涨幅也不会很大。国家为保护企业养殖业的利益,会在适当时机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这是我个人的推断分析。望友友只可参考,不要做为抛售或贮存的依据。


西瓜小品笑


但不管怎么说,今年玉米从播种到临近收获前,主产区的气候灾害不断,春旱、夏旱、高温、冰雹、大风、台风、强降雨、洪涝等等,而且传统的玉米优势产区如吉林的黄金玉米带影响更严重,使得东北产区玉米减产预期较强,品质上也相比上年或将有一定幅度下降。

由于玉米减产,加之种植成本提高,基层惜售心理比较浓厚。与此同时,收购主体在减产预期下也看涨玉米后市,部分开秤收购的加工企业价格相对较高。其中,内蒙古伊品生物9月25日开秤收购新季玉米,收购单价1760元/吨;黑龙江富锦象屿新产玉米潮粮20%水收购价1470元/吨,折干不含烘干费1570元/吨;锦州港口2018年产玉米30%水收购价1460元/吨,15%水的1800-1820元/吨。

进入10月份之后,预计在新玉米减产预期和基层惜售心理都比较浓厚的情况下,以及需求旺季的到来,对玉米市场价格存在较强的支撑;但随着新玉米上市量的不断增加(尽管有减产,但高峰期的阶段性上市量仍将比较大),再加上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较大,单是9月以来的3次拍卖会就成交了1300万吨,这部分玉米也将在随后的两个月内陆续出库供应,市场供需之间的关系也将呈现出阶段性、区域性不平衡的格局,市场价格也将随之进入涨涨跌跌的盘整阶段,但总体上将呈现出分阶段的逐渐走高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