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墨和高速公路建設正酣 全線74公路

G3012墨玉至和田高速公路項目(以下簡稱墨和項目)喀拉喀什河特大橋工地上,140多名穿著橘紅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橋面上緊張施工;在施工段的幾百米範圍內,有5臺吊車在作業——公路建設者們正在搶抓時間,為早日建成和田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奮戰,而這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也將使新疆所有地州市都跨入高速公路時代。

墨和項目全長74公里,經過墨玉縣、和田市、和田縣及洛浦縣,主線按照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整體式路基寬度28米,設計時速為120公里,為雙向4車道,於2015年3月開工建設,是和田地區第一條高速公路。而和田地區是目前新疆唯一沒有通高速公路的地州市,墨和項目建成通車後也將標誌著新疆所有地州市都有了高速公路。

這條路將對和田的旅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新疆歷史上曾以三條閃耀著絲綢之光的商業通道而名揚天下,和田則是絲綢之路上光彩奪目的絹都。其南枕崑崙、北臥大漠;東南和西藏為鄰,西南與印、巴相接,總面積近25萬平方公里,雄踞於古西域的南部。和田市位於喀喇崑崙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是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

和田古稱于闐,今天所轄的七縣一市的和田地區,古時為皮山、于闐、疏勒、精絕諸國地,這足見和田有過顯赫的歷史,也經歷了滄桑鉅變,那埋沒於茫茫瀚海中的精絕故址、疏勒故址、民豐東漢古墓以及熱瓦克佛塔、桑株巖畫就如同一幅幅歷史畫卷,仍在喚起人們追憶那絲路南道的繁榮、佛國於闐的昌盛、伊斯蘭教東漸等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真實故事。而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中所記“傳絲公主”的故事,更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和田與祖國中原地區的血肉聯繫極其作為絲路絹都植桑養蠶、繅絲織綢的悠久歷史。

如今的和田的絲織業依然享有盛譽,一座現代化的絲綢廠,生產各種精美的絲織品,不僅滿足區內各族人民的需求,而且深受國外客商的青睞。 和田同時也是新疆地毯的故鄉、盛產玉石的寶地:所產圖案古樸,做工精細;和田玉石更是馳名中外,自古玉之"貴重者盡出于闐",多做供品輸往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