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爱的妈妈,连母乳里都带着“毒”

我听到过很多的父母都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就是妈妈。

被爱着的妈妈,才会带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前几年网上一直在疯传一个故事。

美国的《科学杂志》曾经刊登了一个新闻,有个妈妈早上像平常一样给孩子喂奶,但是孩子吃完之后不到十分钟就突然猝死,到医院化验检查之后发现,孩子是中毒身亡,好奇的家长细探原因,结果竟然发现孩子是吃了母乳后才中毒丧命的。

后来,经过医学专家和婴幼儿专家的辟谣,母亲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母乳有毒的现象,而这本《科学杂志》,在美国也没有刊印。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打破谣言,我们在网上搜集了有关的资料给大家:

哺乳期的妈妈在愤怒、焦虑、紧张、疲劳时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会使得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从而令其末梢释放出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髓质也过量分泌肾上腺素。

这两种物质如果人体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症状,而母乳中也会掺杂少量的物质,借由母乳传递给宝宝,宝宝就可以由母乳,感知到母亲的情绪。

这条科普虽然说明了乳汁没有直接的毒,但是这种糟糕的情绪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母乳中带的毒。

你还觉得,乳汁是不会“带毒”的吗?

“带毒”的,不止是乳汁


可是,在宝宝的一生中,带毒的,只有母乳吗?

不,带毒的,是那个不被爱不快乐的妈妈。

一个不快乐的妈妈,怎么能带出天真烂漫的孩子呢?

我们选取了一个个非常有名的试验,静止脸实验,这个实验中,只用了两分钟的不快乐,就已经让宝宝崩溃大哭。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以下是实验截图:

1. 实验开始前,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情绪很好,积极响应。

2. 实验开始之后,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很快察觉变化,想要引起母亲注意。

3. 孩子继续与母亲互动,想要获得反馈,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4. 实验最后,孩子情绪崩溃,开始大哭。

短短的一段视频,有很多地方值得分析:

1. 宝宝这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表情、反馈和周边世界很敏感。

2. 宝宝会使用各种方法重新获取母亲对自己的关注(反馈)。

3. 仅仅不到 2 分钟未得到反馈,宝宝就会出现很多负面情绪的行为反应。

4. 在实验中可以发现,宝宝的情绪是跟随着母亲而变化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孩子会主动模仿妈妈的行为甚至是情绪。孩子仰望着他们自己的母亲,也在母亲的眼中看见他们自己。

两分钟的不快乐,就已经让宝宝感觉到了母亲的冰冷,长此以往,这个孩子怎么能学会快乐呢?

如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连快乐,都要自学,那家,对他来说,还重要吗?母亲对他来说,还重要吗?

也许一位不快乐的母亲带给他的安全感,不如一个长期陪伴自己的娃娃来得多。

为人父母,难道就因为不快乐,让自己放在心尖上疼的孩子,就此失去人生吗?

我想,很多人都会大喊,不,这不是我想要的。

妈妈就是起跑线


我听到过很多的父母都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起跑线,其实就是妈妈。

母亲在一个宝宝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种位置,是不可以被替代的。

从宝宝第一口母乳,那种血脉相通的感觉,仿佛是通过母乳,传递到大脑。

从此,每一位妈妈开始懵懵懂懂的懂得,这个孩子,是自己至亲之人,是自己要半生守护的人。

宝宝的第一次长牙,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站立,第一次拥抱。

母亲才是真正爱孩子如命的人啊。

母亲,也是第一次当妈妈。

第一次,总会犯错。

有多少孩子爸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母亲的功劳,只看见只听见母亲的失误。

“你怎么又把孩子放在这儿了?”

“孩子拉肚子了,你怎么看的孩子?”

“孩子摔坏了你负责吗?”

这些父亲口口声声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起跑线的妈妈却备受冷落和苛责,孩子怎么赢呢?

在这样长久的怨恨下,一个不快乐的母亲,势必会带出不会笑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母亲是孩子的起跑线,不快乐的母亲,势必会让宝宝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出问题。

我们在平时也会发现,很多人在生活中非常鄙视父母的婚姻和相处模式,但在今后的择偶和婚姻中,会不自觉的学习父母的相处模式和婚姻模式。

比如小时候母亲被家暴,女儿往往会找一个家暴男,儿子却会成为那个家暴男。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孩子在生命的头十年都是活在催眠和半催眠状态中,她就像录音、录像机一样,会把父母的对话和交往模式完整刻录下来。

一个普通的孩子,在没有经过系统的修正的情况下,是没有地方学习与人相处的模式和方法,只能按照头十年父母催眠和半催眠的方式来进行自己的婚姻。

所以,为人父母的你,还敢不快乐吗?

现在的你,就是未来的他们。

与其为了孩子强颜欢笑,不如从这一刻开始,学习如何相处,如何沟通,如何分工,尽可能的让整个家庭氛围快乐而温馨,在妈妈累的时候,爸爸帮着捶捶背,爸爸累的时候,妈妈帮他按按肩,孩子也会心疼别人。

我的朋友莉莉在刚生孩子的时候,也会因为和丈夫之间的观点不同吵架,在大哭之后,两人势同水火。

在两人互相不搭理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爷爷来串门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孩子以前这么爱笑,现在怎么不笑了?”

莉莉这才发现,原来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因为父母关系冰冷,孩子也在恐惧,所以在两人想要抱孩子的时候,他总是把自己的头埋得很低。

孩子应该是夫妻之间的润滑剂,不应该是夫妻之间的导火索。

有多少家庭把日子过反了呢?

从那一刻起,莉莉开始学着和丈夫相处,虽然开始会很难,但两人都在进步。

现在,他们的儿子学习成绩良好,孝顺懂事,暖心极了,每次姐妹聚会如果小家伙不来,我们都会指责莉莉,为什么不把孩子带过来,让阿姨们亲一脸口红印,白买新口红色号了。

神算子黄磊曾经说过:“亲人就是亲人,而老婆一生都应该是情侣才对。”

是啊,这世间,有多少人的婚姻,过成了亲人,而不再是爱人了呢?

用力爱下去吧,让妈妈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群体,别让家,成为孩子永远的痛。

爱,才是孩子最好的养料。

妈妈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存在,好的婚姻家庭离不开一个优质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