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都已沦为二流国,为何除英国外的52个国家仍不愿脱离英联邦?

恍惚面对世界


我要回答一个定位含糊、没有法律约束力的组织, 如果谁看完了还是一头雾水,恭喜,您的反应正常。

英联邦并不是一个清晰的国际组织。太多的英联邦国家的国民,对这个组织印像模糊。与殖民传统有关,并非殖民时代替代品。在英联邦内部,只有部分成员不太明确的认为,这个组织是大英帝国体系的继承者。

现在的英联邦Commonwealth,经过几次移柱换梁,名称本身已经不含英国。英国王并不是法定的英联邦元首,也不是世袭职位。如果英王不做元首,好像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增增减减进进出出,英联邦现有成员国53个,有16个国家奉英女王为元首,另有6个国家有自己的元首,还有31个国家是共和国没有啥王。人口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领土总量近四分之一。这些国家,既有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几个高大尚,也有一群非洲国家和小岛国。最开放的加拿大承认同性婚姻,30多国到今天还判同性恋是犯罪。

不仅英联邦各国,连英国人都经常问,怎么还没散呢。21世纪的今天,面对英联邦有什么目的、作用和意义这样一个掷地有声的问题,政治正确的回答是促进贸易、加强合作、文化传统、都喷英语,还有一个英联邦旗下最有影响的实质性活动:英联邦运动会。

上不了台面的悄悄话是:英国脱欧,美国人四下出击,这年月抱团取暖太重要了……

不要认为英联邦很孤独。类似的,以历史文化传统为纽带的国际组织,还有法语国际组织、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

我是不是又说多了。

(全文完)


李牧


这些成员国的确都是主动留在英联邦的,而且还挺看重这个身份。比如,巴基斯坦曾被中止会籍4年,结果急坏了,各种的运作,终于在2004年5月被恢复了身份。

英联邦实际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有五十几个成员国,以英女王为最高元首,英女王会在圣诞节向英联邦成员国人民发表讲话,英联邦主要由英国及其旧殖民地组成,如印度,巴基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但也有不是其殖民地的国家组成如坦桑尼亚。英联邦每年要召开首脑会议,在各成员国轮流举行,英联邦运动会每四年办一届,在各成员国轮流举办,比如去年大热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有2010年印度新德里举办英联邦运动会的情节。


目前,英联邦覆盖区域广阔,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当今全球70多亿人口中,有超过25亿人生活在英联邦之中。英联邦国家的GDP超过10万亿美元,几乎与位居世界第2位的中国一样多,更重要的是,英联邦中没有美国,这也使得在处理英联邦的事务时,英国可以重温老大的感觉。

所以,英国凭借着英联邦一众小弟的帮衬,至今仍保持着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对于这些前殖民地而言,英联邦的好处一目了然。 比如,特殊的贸易措施,在香蕉进口上其前加勒比海领地优于中美洲。英联邦国民有权移居英国,而且实践起来也很容易。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公民至今仍享有某些选举特权。

联邦成员之间,通关,签证特别方便,学历也互相承认,就业也有优惠政策。比如作者的一个高中同学,去马来西亚上的大学本科,不是很费劲的就拿到了英国一所不错的大学研究生的offer,如果在国内搞的话,估计要花费成倍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英联邦内部,基于各成员国享有平等地位的原则(不过,处理英联邦事务上英国扮演绝对主角),成员国之间可以在贸易、金融、国防、技术等领域进行商讨和合作;并且根据英联邦特惠制的原则,成员国之间互相实行关税优惠,极大地促进了成员国互相之间的贸易往来;加之英联邦内部各种贸易协议和资本投资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用,对于较为富裕的英国等国来说,借助英联邦在国际社会上发声要远远好于依靠自己本身。

不过,目前,英国本土都不消停,2014年9月苏格兰公投,险些让英国改了国旗(苏格兰如果独立的话,英国米字旗中,代表保佑苏格兰的大神: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圣安德烈就得去掉)

2016年,英国又公投脱欧,各种后遗症开始显现,经济、金融、甚至政治话语权都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阔气的时候,一帮子小弟争相巴结、帮衬;如今落魄了,面临着树倒猕猴散,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一些富裕成员看此情况,离心力不断膨胀,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近几年还利用社交网络在不断推广退出英联邦的舆论。心急的“澳独”甚至连澳大利亚退出之后的国旗都已经设计出来了。人家也有充分理由,毕竟,你英国都脱离欧盟了,还不允许我澳洲脱离英联邦吗?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我不知道这个二流国家怎么划分的,一流国家有谁呢,也就美国吧,除了美国没有别的国家敢说自己是一流国家。英国曾经是一流国家,现在沦为二流国家,但你不能忽略他的实力。

说日本很小的通常是中国人这么说,中国人有这个底气,韩国说小日本那就是自取其辱了。没有人说小英国也是因为历史原因,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所以没有人会说小英国。

英国因为人口6600多万,是个人口小国、领土小国,所以经济规模不可能非常大,国防预算也就不可能非常大。

在军事上,能超过英国的国家没几个,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美国军事具有全球投送能力,英国也有这个能力,只要英国愿意,比如打阿根廷的马岛战争。所以不要忽视英国的军事能力,英国敢和俄罗斯硬怼也是有实力的。比如下图的英国军事基地,直布罗陀、苏伊士运河都在英国掌控下。

全球能自己设计、建造航母的国家,也是一只手就数的过来,虽然英国最新的航母使用传统动力、滑跃起飞,但能够垂直降落,还采用了双舰岛设计,说明英国人设计航母上还是有自己的思想的。

在经济上,能比英国发达的,也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不要只看总量,清朝的总量还比英国、日本高,照样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被打败。比如英国的罗罗发动机,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而我们还在为发动机发愁。

现在英国最大的软实力就是文化和教育,英语仍然是全球通用语言,去英国留学的人还是非常的多。这些英联邦国家都是自愿接受英国的指导,因为英国在文化上、教育上还是可以帮助这些国家。

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因为民族原因,对英国还是有很大的向心力,比如新西兰的国歌之一就是《天佑女王》,那些小国,因为历史殖民地原因,有了矛盾,也都愿意接受英国的裁决。

至于英国退欧,对英国未必是坏事,英国退欧后就可以加强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的经济联系,经济自由度会更高。

至于苏格兰独立公投,这也是卡梅隆首相大度,因为这个公投需要英国政府同意,英国政府不同意,公投也没有法律效力。苏格兰公投对苏格兰没啥好处,比如苏格兰也可以发行苏格兰磅,和英镑等值,但没有人愿意接受苏格兰磅,说明苏格兰的经济实在不咋地。


解忧时间


在先后经历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横行世界、大肆扩张的"日不落帝国"元气大伤,一落千丈!在此期间,许多曾经的英属殖民地也纷纷落井下石要求独立。至此,英国在全球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也开始逐步瓦解……

图为英联邦53个成员国国旗

为了避免大英帝国被彻底瓦解,英国开始积极与海外自治领的沟通并做出妥协,1931年由英国议会通过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就是英国妥协的体现:诸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海外自治领获得完整的独立主权!而这也意味着大英帝国名存实亡!

随即,英联邦正式成立,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联邦及各成员国名义上的最高元首。如今,英联邦仍然保有除英国以外的五十二个成员国。

图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但是随着英国国力的日渐衰退,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五十二个英联邦成员国为何没有选择退出呢?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归结起来就四个字:有利可图!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就是这一俗话的典型代表。虽然两次大规模的战争让其一蹶不振,但作为老牌儿资本主义强国的影响力尚在,而且英国还是五常之一且与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这就保证了英国在当下国际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分量!

查尔斯在母亲的推荐下终于当上了英联邦元首

此外,英联邦成员国的利益获取落实到具体上是多方面的,比如成员国之间通过"特惠制"可以享受关税优惠;教育方面施行普遍认同制,即英联邦成员国内的官方教育学历是互相认可的,包括雅思成绩;还有建设投资、护照免签等等……

所以说,英联邦成员国之所以没有选择脱离的原因就是舍不得这其中包含的各种利益。就如同我们留在一家企业,并不是因为多么热爱或不舍,而是因为这家企业可以支付给你养家糊口的工资!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第一,英联邦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概念,是当年“日不落帝国”下的产物,当今这些国家大多是英国殖民地。现在英国已基本失去了在联邦中核心国家的地位;


第二,英国自二战后国力相对下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是削减严重,近年英国又在开始退出欧盟,影响力还会减弱。与美国相比当然已不在一个层次上,但仍为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之一,比如它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英镑仍是世界货币之一,伦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等;

第三,现在的英联邦早已不是昔日的英联邦,除英国核心地位下降之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疏少。但是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英联邦53个国家能有这样一个纽带联系对大家来说是有益处的,至少这些国家之间可以加强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第四,所有英联邦成员都是完成独立的国家,大家当然都有权利加入或离开这一组织。只是目前大家感觉这一组织人畜无害,没必要坚决退出。


姜运仓


除了联合国,英联邦的成员国数量应该是最多的,总共有53个主权国家(地区),这些英联邦国家分布广泛,五大洲都有成员国,其中不乏像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大国,英联邦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国际组织,虽然叫“英联邦”,但成员国都是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英联邦的元首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从15世纪开始便逐渐开始发展成为一个海上军事强国,通过发展海上力量实行强力的对外殖民扩张,其海外殖民地巅峰时期面积达到近3000万平方公里,麦哲伦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英国人率先行动进入北美大陆,通过驱赶屠杀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最后实现了对这块大陆的控制,并最终形成了两个世界大国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都是英语国家。



英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根基比较稳定,所以英联邦成员国中来自非洲的国家也最多,共有18个成员国,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南部非洲,包括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这些人口,面积大国,由于长期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这些国家西化的比较严重,非洲也是英语的另外一个大本营。



而在亚洲,最大的英联邦成员国又属近年来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的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印支半岛也是过去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最大一块殖民地,原本和印度一体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也都是英联邦成员国,中南半岛中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过去也是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虽然已不复当年,“大英帝国”的雄风也已不在,但作为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的影响力尤在,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英国在国际上依然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这可以为英联邦的其他成员国起到充当保护伞和争取利益的作用,英国是欧洲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雄厚,而且英联邦成员国中大国比较多,像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员国是新加入和贫穷老成员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而且成员国在许多领域都多有商讨和合作,包括贸易,金融,国防,科技,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通过大国帮衬小国,富国扶持穷国以达到英联邦成员国间的共同发展。

不过目前的英联邦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各成员国之间之所以没有选择退出,主要原因还在于英国的国际影响力还在,成员国之间的利益互补共生共存使大家无心退出,而且作为共同的英语区国家,英联邦还是能发挥一定的纽带作用。


大国布衣


英联邦国家是日不落帝国唯一的遗产,这种松散的组织为何会得以保留,最开始源于殖民地人民对于英国准许其独立的一种补偿,渐渐的这成为了一种象征。


英联邦组织非常松散,只是英国女王每年会向成员国发新年问候

作为英国殖民的产物,英联邦国家中有不少国家是由英国遗民建立的,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大英帝国在19世纪初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生产力,使得殖民地转变为其全球战略的一环。

当时英国的殖民地政策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不像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剥削和压榨,转变为了文化的输出和商品贸易的支点,英国在不少殖民地开办金融、工场、港口、教堂和学校等,这些都使得在文化上和经济上改变了殖民地。

殖民地对英国存在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是痛恨,二是感谢

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对于殖民地是压榨剥削,所以当时会有美国独立这样的事件出现。但是到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就大力发展殖民地,因为英国发现必须让殖民地认同英国,并且成为英国在全球的支点,这样才能保持住自己的优势。

例如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拿到了香港,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别的,就是让香港本地人治理香港,然后办教育和教堂。直到香港人剪去辫子之后,英国便轻松取得了在华的巨大优势,因为可以让在香港的华人帮自己。

英联邦是日不落帝国的遗产,英国区区三岛倭奴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其实不仅仅是靠武力,更靠的是文化输出!


小司马迁论史


首先现今的英国还不能说是二流国家,英国毕竟还是联合国五常之一,英语仍是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没有之一。英国GDP仍排在世界前列。英国籍的科学家及其科学发明仍然领先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得诺奖科学家的数目仍居世界第二。英国现在仍是政治文化大国,只是比不上现今的世界老大美国,但还是以一岛国之力,力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

英联邦并不是一个国家,更像是国家构成的邦联,现今仍以英国为首。即使昔日日不落的英帝国已经不存在,但原属英国的海外领土殖民地的各独立国家等还是存在强烈的亲英情绪,英联邦仍存在一定生命力。究其原因更多是制度,英联邦可以为这些国家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些国家可以根据历史渊源至少可以展开对话。这在国际机制不是那么丰富的时间段内非常有用。可见的将来,随着各种国际机制的增多,英联邦的生命力必将走向衰竭。


珐大庶吉士


不脱离因为有好处呀!英国二流是如何来的?哪些国家是一流?

小日本不仅仅是国土面积小(只是比较我们小),更多因为以前日本人比较矮,还有曾经要向天朝进贡吧,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小日本干了一仗。



英联邦国家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所以联邦不联邦的不关乎领土问题了。



如果英国是二流,那么英联邦国家里能入流的主要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了新西兰勉强算一下,也就是英澳加带着一群“青铜”打野了。

那么英联邦国家有哪些好处呢?英联邦国家在贸易、金融、国防、教育、技术、科研、法律、医药和农业等方面有商讨、合作的机制,英国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员国是新加入或贫穷成员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援助计划由英联邦开发公司(CDC) 等机构执行。


有些成员国根据英联邦特惠制互相实行关税优惠,以促进互相之间的贸易往来。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退出了英联邦特惠制。根据协定,其他英联邦成员国可以与欧盟协商特别的贸易协议。

现在英国又退出了欧盟,就像韦小宝和陈近南对话那样。*** 陈近南:“总之呀,如果能 做成功的话,就有无数的银两跟女人,你愿不愿意去呀?” 韦小宝大喜,激昂地道:“愿 意!”

曾经有个主持人说:“忽如一夜春风来,意甲流行三后卫。”

今天看到你这个问题:“忽如一夜春风来,英国突然变二流。”

楼主,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国家对定义吗?

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领土上英国算不上大,二流没问题,甚至二流都算不上。

但是在科技上(科技算数文化、居民素质的一部分)英国还是很牛的,起码比亚洲欧洲其他国家要强。

大概有个刊物叫《nature》

还有个叫《柳叶刀》大概也是英国的。

不说剑桥牛津,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都有很多国内学生想去。

这是2017年人均GDP,这要是居民这一块在国家上的体现,排名第十二,比日本高吧。

国家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不仅仅体现在有多少GDP上。更体现在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上。

战争年代国家实力体现在军事上,和平年代体现在科技和社会繁荣上。英国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虽然没有数据,但应该不会比第三世界国家差。

政治上,欧盟是什么?是世界多极化进程的重要一极,是各许多国家希望构建稳定格局的的发展期望,很多国家哭着喊着要加入欧盟,但是英国却不玩了。

为什么?欧盟会拖了英国后腿,英国不需要欧盟一起就可以稳定,因为美英特殊关系的存在。

军事上,军费开支多少不论,俄罗斯侦察机也会在英国近海挑衅,但英国有实力驱赶。

看到中国发展的成就,也不要过于自大,有个时代叫清末,以天朝自居,外边的世界呵呵哒!

如果不认清形势,就违背了主席实事求是的理论。


大笨new易数学


看过很多的相关资料,我来总结一下大致的一些观点:

1、英联邦里最重要的四个国家是“CANZUK”,也就是除了英国这个老大以外,还有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这几个由英国本土白人后裔建立的殖民地国家,从血统和历史渊源来说他们与母国英国的关系最为亲近,不是一般的殖民地国家

2、英国殖民地在独立浪潮中,大部分没有兵戎相见,双方没有撕破脸,所以“大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的过程中,很多国家虽然独立了,依然选择留在英联邦这个国际组织里

3、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当年苏联解体以后还成立了“独联体”来延续一部分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大英帝国也是同样道理,每年都会给自己的徒子徒孙们一些财政补助,这也是许多国家愿意继续留在英联邦的重要原因。

4、在大英帝国在对殖民地的长期统治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和政治烙印,比如香港、印度这类的地方都拥有大量英国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制度存留,而在文化方面,许多社会精英都曾在英国留学,因此上层社会的英语使用依旧十分普及。

5、以上四点说的是历史联系,至于现在的英联邦内部实际上已经有了“阶层之分”,CANZUK四国是“上等国家”,而非洲、太平洋及加勒比岛国都被视为“下等国家”,一直被歧视,因此现在的英联邦也并非看上去这么稳固。

最后说说我的看法,在英国脱欧以后,英联邦似乎成了英国的救命稻草,但是重回大英帝国的巅峰已然是不可能,至于抱着这样一个殖民帝国时代的遗产,对未来的英国复兴是否有帮助,还需拭目以待。



概括得还有不全面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