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都走不齐,你还敢指望谁去保家卫国

每当官博贴出士兵阅兵训练的时候,下面总会有评论说什么"就会踢个正步有什么用?""我想看能打仗的兵""一群花架子"对于这些人的言论,各种喷子酸味十足。那到底队列到底怎么来的?又有什么作用?队列训练的现实意义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队列源自于19世纪的线列步兵时代,那时的队列练的好不好直接关系战斗力,队列好的一方会有更好的纪律性,能在对射中保持战位,队列差的一方往往会先崩溃。

从那时起,各国就开始用队列来培养部队的纪律性和服从意识,这也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一群农民在经过队列训练后可以完成很多指令,部队也有了凝聚力。

到了一战和二战,民族主义盛行,队列虽然此时没有了战术意义,但是整齐的步伐,嘹亮的歌声口号,漂亮的军服以及整齐的皮靴声都无疑能极大的调动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家自信心,似乎行进中的部队能用他们的军靴能踩碎一切。

战后,队列训练仍然是培养部队纪律性和服从意识的重要手段,而且真的的训练也不能随便给人看,漂亮的队列仍然是向民众显示部队战斗力和士气的为数不多得方法之一。

现如今,队列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宾仪仗、阅兵等,无一不是通过队列形式的整齐划一、威武雄壮来反映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达到耀武扬威、震慑敌人的目的。古代帝王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权势,对被压迫的民众耀武扬威。今天我们作为人民的军队,耀的是军威、国威,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和军队战斗力的综合体现。

通过队里训练的军人,纪律意识已经深深烙在意识中了,这种高度的服从意识和组织意识正是有型的组织形式在成员头脑中形成的无形战斗力。试问一个能走出国庆阅兵这样整齐方阵的军队,他们的个人素养和团队能力会差么?在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只有通过队列训练来提高执行力。上级下达命令,士兵就按命令执行,指哪打哪。所以,队列训练中有句名言,没有错误的口令,只有错误的执行。 所以队列行进有没有用?队列都走不齐,你还敢指望谁去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