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頂尖大學生們畢業後都做什麼?

最近Jason開始推送各高校2017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每天一所,列出了就業基本情況、就業去向、就業質量等一系列數據,那叫一個詳細。作為一個數學系的渣渣,Jason葛格整理了

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部分數據,給大家參考參考。

1

畢業生數量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高校畢業生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只有749萬畢業生,到2016年上升至765萬人,2017年為795萬人,到今年(2018年)更是達到了820萬人。

(近年我國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人數)

那麼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究竟有多少畢業生呢?

347, 515

(一流高校畢業生人數)

其中

本科生188, 360

碩士127,841

博士26,179

但是在尚未公佈數據的三所大學中,

僅新疆大學就有超過兩萬名本科在在校生,

以及碩、博士研究生四千三百餘名

因此等這三所高校公佈後,

這一數字還會繼續上升

(一流高校畢業生學歷分佈)

2

就業 or 深造?

相信大多數人臨近畢業都會面臨一個問題:

就業 or 深造?

那麼,一流高校的畢業生們是如何選擇的呢?

深造

在已公佈數據的39所一流大學中,過半數的學生都選擇了深造。2017年39所一流大學共有18.83萬名本科生,其中約50.7%的人選擇了在國內/境外高校繼續深造。

(深造率)

從數據來看,大部分的本科生在畢業後都進入了QS或泰晤士大學排名世界前100位的名校深造。

(北大本科畢業生深造情況)

部分高校還列舉出了碩士/博士生的深造率,比如北大的碩士畢業生中8.97%選擇繼續深造,而這一數據在博士畢業生達到了31%;清華大學為8.90%(碩)和33.33%(博);復旦大學的碩/博士深造率分別為6.90%11.61%;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哈。

創業&就業

那麼剩下的部分除少部分未就業創業外,絕大多數畢業生會選擇以簽訂就業協議靈活就業的形式就業。

今年的畢業生中,極少數人選擇了自主創業,在四所頂尖高校(清北復浙)中,

清華有68人(本16,碩45,博7)

北大50人

復旦大學27人,其中本科、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分別有12人(佔本科畢業生總數0.43%)11人(0.31%)4人(0.33%)

浙大68人,其中本科37人、碩士26人、博士5人

按比重來看均只有畢業生總數的1%左右;而上海交通大學更低,只有26人選擇創業。到了南開大學,選擇自主創業的畢業生人數為:0

整體來看,選擇創業的人數整體還是在上升的,不過速度緩慢。

在就業大軍中,不少頂尖名校的大學生都奔向了金融計算機/信息/軟件教育社會組織/公共管理現代服務等行業。

(北京大學就業行業分佈,摘自北京大學報告)

(復旦大學就業行業分佈,摘自復旦大學報告)

就工作單位而言,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國有銀行國有企業

研究院各大高校是眾多國內一流大學畢業生們的主要就業方向。

從各大高校的就業報告來看,華為、BAT(Baidu、Alibaba、Tencent)、網易、各大國有銀行、國家部委仍是多數畢業生的就業首選。在列出畢業生就業具體單位的高校中,華為成為了清北復浙、上交、南京大學、哈工大、西安交大、中科大、東南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開、廈大、天大、東北大學、大連理工等多家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第一的企業,僅浙江大學就有446人選擇華為。

不得不說華為的吸人能力簡直可怕,小編去年有一位港大計算機碩士畢業的朋友也去了華為,據他所述,他月工資加上獎金補貼等各項,一個月稅後基本可以拿到20000元,出差、外派(出國)會有各種補貼;一年發16次工資,還不算年終獎和項目提成,難怪如此多的畢業生選擇去華為。

選調生

近年來,各省級黨委組織部門都面向重點高校定點招收“選調生”,派至基層工作(博士去市直部門,碩士去縣市區部門)。其目的是為培養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以及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一經錄用即為公務員編

而從報告數據來看,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成為選調生。在清北復浙、還有被稱為“幹部搖籃”的中國人民大學,均有超過一百名畢業生選擇成為“選調生”,其中清華大學231人,北京大學305人,復旦大學100人,浙江大學213人,上海交大80餘人

3

就業單位&深造院校

畢業生們究竟去了哪些單位就業呢?

Jason葛格在以上39所一流大學中選取了15所高校,帶你來看看這些高校就業人數超過15人的單位都有哪些↓

還有畢業生深造學校分佈

還有一些有意思的數據

多圖預警!

流量黨慎點!

清華大學

(就業)

(深造)

北京大學

(就業)

(深造)

復旦大學

(就業)

(深造)

浙江大學

(就業)

(深造)

上海交通大學

醫療單位:

(就業)

(深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就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未公佈留學院校分佈,因此這裡再放一張就業行業分佈圖哈~

(就業行業分佈)

南京大學

(就業)

(深造)

中國人民大學

(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作為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副部級高校,這個就業單位分佈看得Jason葛格一顫一顫的,惹不起,惹不起。對人大畢業的同學,我只想說一句:苟富貴啊!

武漢大學

(就業)

Jason葛格看到武大對本科生和碩/博士研究生的就業單位性質統計是分開的,就順手截下來了↓

(就業單位性質—本科)

(就業單位性質—碩/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就業)

北航不愧是工信部直屬高校,就業也大多分佈在國防科技單位和國防工業單位。同中科大一樣,北航也未公佈畢業生深造院校,所以這裡Jason葛格貼了兩張表格,一張是深造地區,另一張是就業信息獲取渠道

(深造地區)

(就業信息獲取渠道)

南開大學

(就業)

其他大學統計留學走向的時候一般會採用QS和泰晤士兩大世界大學排名,只有南開大學是採用了ARWU世界排名的。

不知道為什麼,南開大學好像不太受泰晤士歡迎,在泰晤士大學歷年的世界大學排名中都是沒有南開大學的,不知道是那一項沒有達到評選標準...

天津大學

天大分開統計了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就業人數前幾名的單位:

(天大本科)

(天大碩士)

(天大博士)

不難看出華為針對各高校的招聘主要是碩士學歷,而博士畢業生大多數都選擇了去高校任教/博士後研究,或進研究所。

(深造)

蘭州大學

(就業)

蘭州大學也沒寫深造院校,這裡選了畢業生平均薪酬~給大家看一看。

(本科生畢業平均薪酬)

(研究生畢業平均薪酬)

重慶大學

無論那所大學,在國內升學,最多的選擇都是留在本校。

大連理工大學

(就業)

後記

好了,就寫到這吧,至於為什麼選擇這15個高校,em...其實沒什麼特別標準,應該算是隨緣選擇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歧視不歧視的哈。

個人覺得這些畢業生就業報告對大家選校非常有幫助,報告的數據都

非常詳細,各高校的報告列舉的數據都非常相似,大部分院校都分了本科、碩士和博士,然後分學院和專業進行了非常詳盡的統計,給出了詳細比例。除了本文列出的方面外,還有地域分佈僱主滿意度等等。

而且除雙一流高校外,其實很多院校都公佈了本校的2017年度的畢業生就業報告。所以想查看自己心儀的院校或其他特定學校的小夥伴可以直接去百度搜索《XX大學2017就業質量報告》進行查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