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为什么会失去阿布哈兹,在阿布哈兹战争中被击败?

巴哈利亚精英马穆鲁克


阿布哈兹战争的直接后果就是格鲁吉亚丧失了对阿布哈兹的控制权,使得格鲁吉亚变成一个被割裂的国家。这也是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的诱因之一。

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本在过去被压制的民族矛盾变得极为突出。从波罗的海三国的反俄活动,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纳卡战争,中亚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内战和骚乱,德涅斯特河左岸与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的战争,乃至于车臣战争和后来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实际上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阿布哈兹也不例外,它的战争起因源自于格鲁吉亚民族和阿布哈兹民族的冲突。在高加索地区,民族众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布哈兹和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族时常产生矛盾。

1989年,拥有五十万人口的阿布哈兹要求脱离格鲁吉亚。他们要求恢复以往在格鲁吉亚拥有的自治权,否则脱离格鲁吉亚,单独加入苏联。此时此刻,格鲁吉亚民族主义者加姆萨胡尔季阿大力宣扬“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他要求取消阿布哈兹,俄罗斯,奥塞梯各族的官方语言,实行格鲁吉亚化。此外,他还是一个被西方支持,强力反对苏联的人。在他们这些民族主义者看来,格鲁吉亚的少数民族是二等公民,只是格鲁吉亚人的附庸。


1990年,加姆萨胡尔季阿成为了格鲁吉亚的领导者,后来成为格鲁吉亚第一任总统。虽然此人不久后仓皇出逃,被赶下台,但他已经加深了印痕,使得阿布哈兹和格鲁吉亚民族矛盾日益加深。

双方早就在1991年到1993年初发生了多次交火和族群冲突。阿布哈兹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纷纷参加战争,使得阿布哈兹在战争中创建了数万人的武装力量。而阿布哈兹的格鲁吉亚族民兵也拿起枪支协助格鲁吉亚政府军。格鲁吉亚军队对阿布哈兹的战事一直处于挨打局面。

直到1992年,原苏联外交部长,“银狐”谢瓦尔德纳泽从莫斯科来到第比利斯,成为了新的格鲁吉亚总统。他与美国和北约接近,希望获得支持平定阿布哈兹。当然,他很清楚必须要自己出力才能不激怒俄罗斯,压制阿布哈兹的叛乱。


在当年8月14日,谢瓦尔德纳泽委任基古阿为进攻阿布哈兹的司令官,对阿布哈兹发动新的攻势。格鲁吉亚军队在前线使用重火力进攻,后方的格鲁吉亚族民兵就对阿布哈兹族进行清洗。这导致了所有阿布哈兹人都站在了格鲁吉亚军队的对立面。

在基古阿的指挥下,格鲁吉亚军队损失惨重,但前锋直达阿布哈兹首府苏呼米。在1992年10月,格鲁吉亚军队攻入了苏呼米,占领了阿布哈兹议会大楼,整个城市几乎一片废墟。格鲁吉亚军队达到了这场战争中所创造的最有利时刻,几乎看到了胜利。

然而,格鲁吉亚对于外部形势的判断却严重失误,俄罗斯并不支持格鲁吉亚对阿布哈兹动武,时不时阻挠他们。阿布哈兹人得到了来自穆斯林国家,甚至车臣叛军的支持。在1993年,阿布哈兹人从国际军火商手中得到了大量坦克,大炮和飞机。经过反攻,阿布哈兹人在当年7月占领了从第比利斯通往苏呼米的两条主干道公路,对苏呼米展开合围。许多格鲁吉亚军队丢下武器逃跑,阿布哈兹人重新进入了苏呼米。

连谢瓦尔德纳泽也不得不在电视上表示:“苏呼米的沦陷意味着格鲁吉亚失去宝贵的自由。”

随后,阿布哈兹人继续南征,追击撤退的格鲁吉亚军队。在这一年,战争基本结束,格鲁吉亚战败。有超过25万格鲁吉亚族被赶出了阿布哈兹。在这场战争中,两个民族彼此之间产生了怨恨。如今,俄罗斯维和部队在此驻扎,格鲁吉亚已经失去了武力夺取阿布哈兹的能力。

纵观前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的一系列战争,无一没有民族主义的痕迹。在这种狭隘,极易引导民粹的民族主义情绪操控下,灾难是难以遏制的。


朱兴子


格鲁吉亚与阿布哈兹之间互殴这事儿发生在1992年,离现在稍微有点儿远,要说这事儿还得从苏联解体前那段时间说起。话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眼高手低,生生将苏联给玩得人心离散,该闹独立的地区都开始闹独立,不该闹独立的地区也吵吵着要分家,比如其中就有格鲁吉亚。

当时,为了抑制格鲁吉亚独立,苏联领导人就想出了分而治之的办法,你小小格鲁吉亚不是闹独立吗?好,你院子里阿布哈兹那块也早不想跟你一块过了,干脆成立个共和国。就这么着,苏联在1990年大笔一挥,把阿布哈兹从格鲁吉亚划出来,成立了一个共和国,地位与格鲁吉亚一样,直属苏联,而苏联也就在一年后轰然倒地,四分五裂。格鲁吉亚也实现了独立梦想,而按说阿布哈兹也应该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不过,双重标准一直都在,就连格鲁吉亚这样体量的国家也是如此,自己吵吵着独立,却不允许阿布哈兹独立。话说格鲁吉亚独立后第一任总统是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他的名字就老长了,用中文表达就是加姆萨胡尔季阿,不好记,索性咱们就简称加姆,小国加姆大总统别看就管着格鲁吉亚这么一亩三分地,但是秉持着大格鲁吉亚主义,极端排外,甚至说过“格鲁吉亚属于格鲁吉亚人”这样的话,嘴炮功夫了得的加姆就这么着被选为第一任总统,也在这样的口号在1991年又将阿布哈兹给并入了格鲁吉亚。

那阿布哈兹人哪能同意,并入也就罢了,还啥都是你格鲁吉亚族人的,我们阿布哈兹人算怎么回事?外国人?于是,抄起家伙又干了起来。嘴炮先生加姆自然是又将嘴炮高高架起,吵吵着要平复阿布哈兹。别看加姆嘴炮打的响,但是真到了战场上就哑火了,一通乱指挥,搞得格鲁吉亚军队根本不是阿布哈兹军队的对手。加姆吹牛功夫也被格鲁吉亚人看透了,于是格鲁吉亚军人在1992年年初发动政变,将其一脚踢开,请谢瓦尔泽纳泽出山主持局面,这位谢瓦尔泽纳泽可不得了,当年苏联还在的时候当过苏联外长,纵横世界舞台,有“银狐”之称,狐狸啥样?狡猾狡猾滴。

狡猾大大滴的谢瓦同志真是对得起自己的外号,刚一到任,一面利用自己关系,积极取得欧美的支持,另一方面派出经验老道的军事统帅进击阿布哈兹,如此一搞,立刻扭转局面,攻占了阿布哈兹“首都”苏呼米,整个局面朝着有利于格鲁吉亚的方向前进。

这个时候,另一个狠角色俄罗斯该出场了,俄罗斯一看格鲁吉亚这是要疯啊,铁了心跟西方走,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真不知道姓什么了。于是给阿布哈兹那边出钱出武器,还明里暗里给谢瓦使绊子,俄罗斯一出场,阿布哈兹像用了修改器一样,立刻升级为开挂民族,突突突,一顿扫射,1993年的时候不仅收复了苏呼米,还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了阿布哈兹地界,眼看就要向着格鲁吉亚其他地方进发了,整个格鲁吉亚形势危如累卵,不仅不是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了,马上就要成了阿布哈兹人的格鲁吉亚了。这阿布哈兹战争打到这时,眼看格鲁吉亚要完。

这个时候,那位嘴炮哥加姆又来劲了,说,你看他也不行吧,还是我来给大家用嘴炮搞定阿布哈兹吧。于是,加姆领着一帮子人来闹事,想要重新夺权。

谢瓦尔泽纳泽当时真是内忧外患,加姆这又逼宫,阿布哈兹又逐渐坐大,眼看要不行,不过谢瓦尔泽纳泽不愧老狐狸一枚,一看阿布哈兹这么开挂,立刻知道是俄罗斯在后台用了修改器。惹不起,咋办,美国虽好,太过遥远,远水不解近渴,只好对俄罗斯认怂:我错了,咱俩继续哥俩好行吗?于是,1993年下半年,谢瓦尔泽纳泽亲赴俄罗斯,与叶利钦签了约,加入了独联体。

俄罗斯一看,既然格鲁吉亚不闹了,就跟阿布哈兹说,行了行了,可以了,别打了,你地盘久了,好好玩耍吧~不过为了防止格鲁吉亚再闹,俄罗斯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嘴上不说,但是实际上允许这阿布哈兹独立了。私下里给钱给枪,还派出军队罩着。

阿布哈兹战争就这么着几经转折,格鲁吉亚先败再胜,最后又败,以向俄罗斯认怂而告终。

到了后来,谢瓦尔泽纳泽之后,格鲁吉亚人再一次走向亲欧美的道路,甚至在2008年因为南奥塞梯的事儿直接和俄罗斯干了一仗,是为俄格战争。格鲁吉亚人哪能打得过俄罗斯,被俄罗斯彻底干趴下。俄格关系再度恶化,格鲁吉亚也退出了独联体。而美国也只是怒气冲冲一番谴责,也没见一个美国大兵为格鲁吉亚冲锋陷阵。

俄格恶化之后,俄罗斯也不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明面上承认了阿布哈兹是个主权国家,并建立了外交关系,不仅是阿布哈兹,还有南奥塞梯,也一并承认了。

现在,或许地图上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还标在格鲁吉亚的领土内,但是早已经事实上独立,格鲁吉亚除了继承第一任总统加姆的嘴炮之外,并没有任何办法,小国命运也罢,大国博弈也好,总之,离着俄国这么近,却舍近求远,想靠美国保护,那不把自己玩坏才怪。美国虽然在一些人看来也许各种好美得不得了,但是也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格鲁吉亚去和俄罗斯硬碰硬。格鲁吉亚亲俄或许过不上好日子,但是至少不至于被灭或者被搞得四分五裂,亲美呢?或许有美好的日子,但是在好日子之前恐怕已经被大国博弈搞残废了。小国宿命,如是而已,没得选择,非要选择,下场就是格鲁吉亚,瞧瞧乌克兰,无非格鲁吉亚的一个翻版。

顺带说一句,这种威胁到家门口直接出兵的事儿不仅俄罗斯干过,美国也做过不少,譬如当年的格拉纳达,要走亲苏路线,美国果断出兵,灭了这国政府,扶植了个亲美政权,还有巴拿马,直接把巴拿马总统抓回美国审问。所以,大国家门口的小国们还是不要改换门庭,不然,以上这些国家就是教训。


北玄武


本来都属于苏联,最后被西方霉鬼忽悠,从苏联独立出去了,而阿布哈兹有亲俄罗斯的倾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既然格鲁吉亚可以从苏联分离出去,而阿布哈兹又有什么不可以哪,若论武力,面对俄罗斯,格鲁吉亚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可格鲁吉亚偏偏选择了使用武力,而俄罗斯一定会使用武力,去保护倾向于自己的阿布哈兹的,除非俄罗斯人脑子进水了,真正脑子进水了的是格鲁吉亚,还以为西方霉鬼会使用武力保护自己的。而当今的乌克兰依然还在犯着同样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