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该怎样注意饮食?

养生知识汇


1、糖友首先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

食物中有三大产能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对于糖友而言,这三种都得算着吃,尤其是碳水化合物!

(1)主食:按生粮计算每日大约5两,(相当于本人1~2个拳头大小的熟食),按照每日三餐,每餐主食的量相当于糖友本人的两个拳头大小。

(2)肉类:每日2两,但是不能吃肥肉、动物皮、内脏(肝、肾、肠等)。

(3)油脂:每天2~3小汤勺约半两左右:,少吃煎、炒、烹、炸、烧等油脂高的食品,少吃涮羊肉,不要吃菜中的油汤,可以吃蒸、煮、焖、炖、拌等加工的食物。

2、坚持低盐饮食,多喝水

限盐是糖尿病饮食干预的重要准则之一,每日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克,可以按照一矿泉水瓶盖的盐≈6克、一啤酒瓶盖的盐≈3克估计每日盐的摄入量。

而多喝水不仅可降低尿路感染几率,增加抗菌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还能.降低血黏度,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最主要的是能减少糖尿病性高渗昏迷的发生。

3、增加蔬果豆奶

蔬菜、水果是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犹如血管的清道夫,可有效降低血液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血管弹性。

糖友每日蔬菜1斤左右,且各种蔬菜应该搭配。稳糖APP提醒:像土豆、芋头、老玉米等“蔬菜”,糖友要把它们当做主食,如果吃这些食物应适当减少主食。

牛奶每天300mL,在此基础上,搭配适量豆制品和海产品,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4、选择合适的调料和烹饪方法

糖友最好选择蒸煮的烹饪方法,油炸的应该尽量避免。关于厨房调料的选择,也应该谨慎,调料品看似关系不大,但是经年累月,对糖友身体也是有影响的。

糖友可常吃:米醋、黄酱、豆豉

尽量少吃:盐、味精、甜面酱、酱油、花椒、大料、丁香、小茴香、食用碱

尽量不吃:白糖、冰糖、红糖、果酱、芥末、草豆蔻

日常生活中,诸如:糯米、可乐、方便面等食物也要尽量不吃

更多糖尿病的控糖经验及用泵知识,下载稳糖APP,会有专人为您解答

稳糖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有:

1、糖尿病患者要少吃高糖食物及血糖生成指数高的食物。糖果、饼干、蛋糕、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很容易升高血糖,要少吃。粽子、月饼、元宵、油条等精制主食或油炸主食血糖生成指数较高,要限制摄入。

2、烤鱼、炸鸡、薯条、香肠、火腿、肥肉等高热量的食物糖友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血脂升高及体重增加,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3、咸菜、榨菜、咸鱼、腊肉等腌制食品含盐量高,糖友也不适合吃,否则容易引起血压升高。

4、糖友在主食方面要注意粗细搭配,有三分之一主食量宜选择糙米、燕麦、玉米、荞麦等粗杂粮。

5、白菜、黄瓜、西红柿、西兰花、芹菜、木耳等蔬菜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糖友应多吃新鲜蔬菜。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吃200克左右的水果。

6、牛奶、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等可以补充优质蛋白,糖友要适量补充。

7、每日进餐要定时定量,适当从三餐中分出一部分食物用于加餐。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多数人认为,糖尿病是吃太多糖而吃出来的,其实不然,吃糖只是一方面。糖尿病的发生还和肥胖、吸烟、情绪压力等密切相关,它们会使胰岛素代谢出现障碍,使身体中的糖分不能及时利用,才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说,要想控制好血糖,并不是少吃糖就可以的。

糖尿病人要注意:再不忌口这五种食物,比“吃糖”还危险!

第一种:高淀粉类食物

比如常吃的大米、白面以及各种豆类等等,这些食物是淀粉含量比较多的食物。

当这些食物吃进入人体之后,会被分解成为碳水化合物,虽然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但是在经过分解之后也可以转化成糖,会加重患者病情。

尤其是炸土豆,经过高温油炸过的土豆变成了所谓的高血糖指数食物,而且脂肪的含量也很高,这样土豆中的淀粉就比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消化,上升血糖的速度也会变快,反而会升高血糖。

第二种:高脂肪食物

像生活中,多数人喜欢吃油腻的肥肉、猪油、油炸食品、烧烤等,这类食物的确很美味,但是脂肪含量普遍较高,长期摄入的话,不仅会引发肥胖,还会导致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脂肪摄入过多,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中,引发血管病变,还会增加中风、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因此,糖尿病人再吃这样的食物,无疑会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种:含盐量高的食物

这类食物包括:酸菜、咸菜、腊肉、咸鸭蛋、酱油等食物。它们普遍是含盐量比较高。高钠饮食会增加糖尿病患者身体内的血容量,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脏的负担,还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控盐,每日摄入小于5g。

第四种:各种外卖、快餐

大多数外卖偏向于麻、辣、酸、咸、煎、炸、熏、烤八大重口味,不仅会升高血糖,而且长期吃快餐,也会加重自身肥胖几率。肥胖就像糖尿病人的孪生兄弟一样,长期肥胖的人患上糖尿病几率更大,因为肥胖者处理血糖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产生了“胰岛素抵抗”。

第五种:烟酒

不少糖友们面对烟酒,还是不舍得忌口,但是酒可是一把双刃剑。

若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进行饮酒则会使得血糖骤降,从而诱发低血糖的症状,发生晕倒,心悸、颤抖等。

还有就是酒中的乙醇会影响到降糖药的代谢进而影响到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很不利。

为了更好的预防糖尿病,降低患病几率,首先要了解一下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有哪些:

1、易饿,吃得多。由于体内的糖分被当做尿糖排出体外了,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不足以维持身体需要的热量,导致患者总是出现饥饿感。

2、夜尿增多。多尿是糖尿病常见症状,夜间尿频时,尿尿中还含有苹果等味道时,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症状。

3、皮肤瘙痒。皮肤干燥发痒、脖子皮肤发黑、伤口久不愈合,就要警惕是糖尿病的发生,这种皮肤问题与血糖低下身体脱水有关。

4、视力下降。糖友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楚东西,模糊不清,眼睛忽然变成了近视,很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

糖友想要控制好血糖,预防并发症,一定要做好这四件事!

一、学会饮

夏季,人体出汗多,多喝茶水,不仅能补充身体水分,还有助于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如:人参百合玉竹茶。取人参、玉竹、蒲公英根、苦荞、百合混合制成。

人参自古以来是滋补佳品,含有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尤其是人参皂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此外人参多糖也是人参中另一类降血糖成分。

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降糖的功效,是《中华药典》中经实验证实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之一,可以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口干、发热烦躁等症状。

苦荞:苦荞含有镉。镉对糖尿病有特效,能增强胰岛素功能、改善糖耐量、控制血糖平衡。

蒲公英根:蒲公英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并且蒲公英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百合:百合多糖可促进受损的β-胰岛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增加血浆中的胰岛素水平,使血糖浓度降低。

这五种小植物搭配,不寒不燥,有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功效。

二、学会吃

1、主食定时、定量

糖尿病人吃饭要少食多餐,按照先吃蔬菜,再吃肉类/蛋类,最后吃主食的顺序进餐,与先吃主食相比,餐后血糖更平稳。

2、餐间经常食醋

最好是陈醋,其中醋酸能抑制淀粉酶的活性,减慢淀粉分解为糖的速度,所以主食搭配醋可降低餐后血糖。

三、学会睡

糖友需要注意,最好别睡懒觉。因为要想控制血糖,必须坚持规律的生活,不良的睡眠习惯会影响血糖的波动。另外,糖尿病人也不要熬夜,熬夜会使得肾上腺素飙升,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不利于血糖控制。

四、学会动

糖尿病人运动要科学合理,最好遵循“1357”原则:

1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5次;

运动强度应该以浑身发热、出汗但不大汗淋漓为宜,脉搏应控制在:(170-年龄),这样运动则为有效且安全的。

糖尿病者运动,最好以走路为宜,以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

注意:糖友在运动前最好补充水分,穿舒适的鞋子,以免脚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