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始终没有研发高容量电池?

尹诗敏


众所周知,相比安卓手机动辄三四千毫安时的电池,iPhone的电池容量实在是太小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苹果一直不曾在电池容量上取得大突破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张iPhone 6s的拆解图。

可以看到,iPhone里面空间是十分紧凑的,留给电池的地方只有这么一点狭长的底盘,这就好比一线城市的土地,那可都是寸土寸金啊。

这是iPhone最后拆下来的主板一个L型,上面集成着芯片、内存、各种传感器和模块。

就是这么一个L型主板,一直沿用到iPhone X发布。苹果没有想过节省内部空间吗,当然想过,iPhone 7上取消了耳机孔便是出于这个目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什么,iPhone7的电池容量为1960毫安时,iPhone7 Plus的电池容量为2900毫安时,比iPhone 6s大了14%。不管怎么说,还是多了一点的嘛。

iPhone空间是宝贵,可我就是想要个大电池,苹果为什么不给。在我看来,有这么几点原因。

设计是第一要素

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曾说过,对于苹果手机来说,设计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其次是用户体验。我们知道,苹果一直在追求轻薄的机身设计,而iPhone这么狭窄的空间想要做个大电池,目前只能增加厚度。这么一来,无疑违背了他们的设计理念。

自信

苹果有绝对的自信能通过自己的系统优化结合低功耗的硬件,达到不俗的续航。事实上他们做到了,以iPhone7这么小的电池却和3000毫安时的安卓手机续航差不多,你只能赞叹iOS的优化确实做得很棒。

我们虽然电池小,可是我们耐用啊,那我们为什么要加大电池?

成本控制

增加电池容量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而研发高容量的电池更是增加了科研成本。何况电池技术已经20年没进步,苹果不可能花时间花精力在电池上。再说电池新技术已经有实验室在开发,苹果只需要等待技术量产商业化。

目前也没有任何数据表明,让iPhone电池容量暴涨,会有多少消费者从安卓投靠到iOS。

说到底,研发高容量电池无非是个人的一厢情愿,请记住,苹果是一个设计公司。


找靓机


电池一直都是苹果手机的软肋,即使是售价近万元的iPhone X也仅配备了2716mAh的电池,基本上需要一天一充。相比之下,安卓手机的电池大多在3000mAh以上,超过4000mAh的也比比皆是。那么苹果为什么在电池选择上这么保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控制成本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现任苹果CEO蒂姆·库克之所以受到苹果董事会的青睐,在于他太能省钱了。从物料上来看,iPhone X的成本价格只有2700元出头,实际价格却卖到了8000元人民币。尽管当中还要刨去设计、人工、宣传等费用,但iPhone X无疑是目前最赚钱的智能手机。苹果也因此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90%以上的利润。

iPhone手机成本低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省则省”,这一原则在电池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从iPhone手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苹果选用的手机肯定不是业内最好的,否则也不会出现“过冷关机”的现象。为了避免电池“掉链子”,苹果甚至在iOS中专门开发了一套降频功能,防止CPU频率过高造成供电不足而造成手机关机重启。

所以苹果如果要在iPhone上使用大容量电池,无论是研发费用还是制造费用,都势必会造成手机成本提升,利润减少,这是库克和苹果的股东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二、研发难度大收益小

苹果本身是一家手机制造商,而非电池研发企业,研究电池并非苹果的强项。iPhone手机的电池一般由国内和三星等厂商提供,由苹果统一采购之后,再交由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组装。

而想要研发大容量电池,苹果必须与生产电池的企业合作,花大力气研究相关的技术。而我们知道,智能手机的电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太大的发展,很多相关技术都遇到了瓶颈,这绝非是一两家手机厂商能够解决的。最终可能对情况是苹果投入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研发高性能电池,但却没有太大的收获。

相对的,即使将iPhone手机的电池容量提高一倍,也无非是从一天一充变成一天两充而已,根本没有本质的改变,也无法为用户带来体验上的实际提升。所以研发新电池对于苹果来说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虽然不说完全没有必要,但也绝对不是最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新电池技术应用周期太长

高容量的电池意味着较高的能量密度,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即使能够研发出来,短时间内也无法应用在消费领域,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证明它是安全可靠的。比如被视作是未来电池主要发展方向的石墨烯电池(Graphene Battery)已经研究了好几年了,但依旧没有进入消费领域。

更重要的是,苹果手机的出货量每年达到数亿台,即使百万分之一的故障率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三星Note 7就曾经因为电池设计问题而导致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上百起自燃事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苹果、三星这样体量的手机供应商在面对电池的问题上往往会更加保守,绝不会轻易使用新技术。

而一个新的电池技术研发出来,要证明它绝对安全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一时间成本对于苹果来说太高。

四、现有的电池技术够用了

虽然不少iPhone手机的用户都抱怨电池不够用,但实际上即使一天一到两次充电,也不会给用户带来太大的困扰,因为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充电插座,实在不行还有充电宝。自从电池不可拆卸设计普及以来,绝大部分用户都习惯了智能手机需要经常充电的“缺点”,也有太多的方法来应对。

综上所述,电池技术研发难度太大,而目前又没有一个迫切的需求来促使苹果在iPhone手机上使用高容量的电池,所以苹果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些技术可能也的确在研究当中,只不过处于保密的缘故,并没有让大家知道罢了。如果哪天三星、华为等竞争对手搞出来能够待机一周的智能手机,苹果自然也会在这方面有所动作。


猫眼看数码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什么鬼研发电池,我们也没有要求苹果用上新技术的电池啊,只不过是想苹果增大电池容量而已。可是苹果偏偏就不满足大家。

高容量的电池难吗?不难啊,要求供应商提供高容量的电池就好。而且安卓都配备了大容量的电池了,千元机能够做到事情,苹果做不到?这些事情对于苹果来说,根本不是事。

但是苹果如果需要配备高容量电池需要这种:重新设计机身设计和增加成本。

加厚机身

苹果每一年都是小电池容量的,如果下一代需要配备高容量的电池的话,必然需要在原来基础上重新设计手机内部的设计。苹果手机本身很多元器件,内部设计寸土寸金,iPhoneX就是因为内部布局的问题导致散热不行。

所以,苹果需要付出很多成本重新设计机身,甚至要加厚机身的厚度。苹果本身就很看重手机的握感和厚度,所以,苹果就不愿意弄个大电池。

苹果想要节省成本

重新设计的成本是一项成本,物料成本也是其中之一。库克是供应链管理的高手,也是为企业省钱的高手。而且企业的利润影响库克的收入,库克当然省得就省的啦。

当初就是库克这种扣的精神把苹果从破产边缘救回来,现在让它成为万亿的企业。

而且,苹果很骄傲的,觉得即使没有大电池,但是大家还是买的。

最后,过几年,说不定苹果会把大电池当作新iPhone的卖点,好像今年的双卡双待一样。


太平洋电脑网


相信不少果粉都有这样一个感觉:无论是iPad还是iPhone,苹果产品外观、流畅度、操作体验都没话说,但最大的弱点就是电池不耐用。现在的安卓手机容量大都在3000毫安以上,而苹果手机目前最大容量也就2800毫安左右。

既然苹果公司这么有钱,为何不研发高容量的电池呢?

1.大容量≠续航长

用过安卓系统的人都会发现,如果我们打开某个软件之后,如果不去手动退出运行的话,它会一直在后台运行,导致用电量的增加。而由于操作系统的原因,苹果的后台可以彻底被关闭掉,节省了部分电量。这也是为什么安卓电池容量大,但却比苹果更耗电的主要原因。

2.苹果对外观的极致追求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果想要更大的电池容量,将意味着手机的厚度也会相应增加,苹果产品就难以做到像现在一样轻薄美观。另外,苹果手机内部电子元件非常多,要想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再空出一部分提升电池容量,技术难度将是相当大的。

3.从利润等方面的考虑

获得更多利润的方法,当然是尽可能多地销售苹果产品。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电池的老化将导致产品卡顿,用户体验变差。而如果解决了电池容量的问题,导致苹果产品太耐用,或许苹果销量会大受影响?另外,更换电池及其他售后服务,也能为苹果公司增加不少利润呢!

如果大家的手机电池已经老化,除了换手机外这个选项外,还可以更换电池哦~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手机电池本质上属于化学、材料范畴,电池之所以能产生电,是由电池材料上进行的主要反应(电子转移反应)而成,这也意味着每一种材料的组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正负极)都具有固定的理论能量密度的上限,现存的任何材料都无法实现无限的能量存储和交换。

就拿常见的锂电池来说吧,其原理非常的简单,就是正极和负极产生那个氧化还原反应,带电的锂离子在电解液中在石墨和钴酸锂之间来回循环。

人们能做的,也就是更换正负极的材料,在电解液中添加活性剂等等,本质上完全没有变化,只是效率上有所提升。这种原理就决定了它所能存储的物质能量几乎完全取决于电池的体积。

大家经常听到这家电池技术实现了突破,那家几秒钟充满电池,其实都是在特定的试验环境下实现的,应用到手机上成本太高,甚至在手机狭窄的空间中根本无法实现。

前段时间石墨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可以在负极材料方面取得重大成功,看到了吧,其实也只是更换电极材料,本质上仍然没有变化,尽管这次提升效率可以成倍。

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代价,就是石墨烯的价格奇高,储能效率也较低,而且预锂化处理与制造难度大,存在大量不可逆容量,商业应用目前几乎不太可能。

正极方面,行业普遍采用钴酸锂,因为它容量高、循环性能好,虽然贵一点,但对手机续航提升还是有所帮助的,大家也愿意多花一些成本。

在电极材料的选择方面,科学家已经翻遍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一个个试探,如果有效还要进行大量的验证,比如会不会出现较严重的副反应?材料成本是否太贵?安全性能不能得到保障?是否符合批量生产等等。毕竟手机是随身携带的,一点点安全风险都要严格控制,你看三星NOTE 7的电池爆炸带来的影响有多严重呀。

苹果也不是神,无法突破显示世界的束缚,到那可以相信,如果有人真的研发出一款高容量、体积小、充电快、还没有风险的电池,那么他几辈子不用担心吃喝了。


快科技问答


一直以来,安卓手机厂商经常把电池容量作为新机亮点宣传,尤其是今年“游戏手机”概念火爆的当下。但是,许多人却发现,从iPhone4以来,苹果产品的电池容量始终很少,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为何苹果敢于搭载不到2000mAh的电池容量呢?

第一,iPhone的轻薄设计需要

从iPhone6代往后,苹果一直将产品设计的极为轻薄,甚至在最早发布的时候,许多消费者还经常诟病“装在口袋里,弯个腰iPhone就裂开了!”不过,显然苹果还是坚持了这一设计。

所以,极为轻薄的机身必然会带来内部空间的紧凑,那么大容量的电池明显是装不下,为此苹果专门设计了L型电池模块,但即便如此,在Plus大尺寸产生身上,电池容量也仅仅在2700mAh左右,而普通iPhone电池则保持在1700mAh。

第二,成本控制

在业内,很多人都认为苹果的成功,离不开乔布斯,同样也离不开蒂姆·库克。如果说乔布斯是一位极端设计主义者,打造了iPhone这样完美的产品,而库克则是一位非常精明的销售者,帮助乔布斯将他的产品大卖特卖,成功让苹果赚的盆满钵满。

库克的精明之处,不仅在于全球各市场的营销精通,同时还在于他对产品成本的完美控制。纵然iPhone售价六七千元,但是依然在成本上是能省则省,包括电池。iPhone的电池并非是业界最好的,相比于一些国产旗舰、三星旗舰更是差距极大,不然每年也不会有那么多果粉在冬天出现iPhone自动关机,充不上电的情况。

第三,电池的不完美靠系统来弥补

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没有iOS生态系统的完美表现,即便iPhone口碑甚好,但电池有问题的话,也一样会如同三星般陷入泥沼。


但是,得益于iOS系统的流畅稳定,封闭省电,导致哪怕iPhone采用的是一两千毫安的电池容量,但在续航方面也不会落后安卓手机太多,甚至有时候还会超越。

对于用户而言,一味的堆砌参数只是嚎头,表面功夫做的再完美,实际体验烂如狗同样不会得到待见,iPhone的续航表现勉强能让大众接受,所以也不太会计较电池参数了。

好了,以上就是iPhone为何不会扩大电池容量的原因。一是苹果控制成本,尽量得到利益最大化,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二是消费者也早已习惯,没有太突出的要求。


Tech情报局


谢邀!喜欢,就关注下~

对于苹果iPhone手机,很多同学对于它的评价是相当高的,比如拍照好看,操作系统好用,流畅不卡顿等等。但有一项是众多用户必定会吐槽的点,那就是续航能力很差,在4.7英寸的苹果iPhone表现是更加差劲。

要知道,苹果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也是智能手机发起公司,在智能手机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重要的每一款智能手机的利润是相当足的。既然拥有如此高的地位,也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为什么苹果公司不为苹果iPhone提供更大电量的电池呢?

为什么不配备大电量电池呢?

对于苹果iPhone为什么不采用大电量的电池,官方一直都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吉普这几点仅是猜测。第一,实用即可。苹果公司一直奉行实用即可的原则,比如运存,苹果公司明明可以选择更大的运存,但就只选择了3GB RAM,当然苹果iPhone运行依旧流畅。对待电池方面,苹果公司可能认为电量足够使用一天了,尤其在省电功能下,电量是足够一天的使用。

第二、为了轻薄舍弃了电池。在电池技术还没有跟上我们的需求下,只有增大体积才能获得更多电量,这对于在寸土寸金的苹果iPhone上增大空间,是不可忍受的。自然只有舍弃电量,反正电池没有了还可以充电。

第三、这可能是一个阴谋论(仅是猜测)。苹果iPhone之所以会采用小容量的电池,当使用了一到两年,电池出现了寿命缩减,苹果iPhone不够耐用,可以促使用户购买新苹果iPhone。这源自于资本家的名言:为增加销量故意制造不耐用商品。

对于苹果iPhone不配备大容量电池,您们有什么看法?


科技吉普


先说结论:苹果不生产和研发电池,其电池是电池供应商生产的。比如三星、比亚迪之类的电池厂商。其次这个问题应该叫做:苹果手机为什么没有使用高容量电池。所有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产品是市场需要的产品。客户核心需求是什么,要首先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平衡好客户的其他次要需求。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便携性、美观等,你想一下,整天口袋里装块砖头,方便吗?其次,在现有技术下,大容量电池还是存在安全隐患。


zzzzz09


和苹果像素不高的前置摄像头一样,苹果的电池不太禁用一直被诟病,其实也是出于全方位的考量。

对IOS优秀系统调配的信心。和安卓手机手机电池容量动辄3000毫安以上的情况相反,苹果手机就算是最大电池容量最大的p系列也就2800毫安左右。但是就是苹果手机可以做到和国产厂商3500毫安左右手机差不多的电池能效比。这是因为安卓手机系统调度机制一直是优化不到位,无数的后台自启软件消耗了大电量的电量,而ios的调度很好,流氓软件很少,可以做到最大化的节约电量。

对手机手感的不懈追求。在当今电池依然是锂电池为主导,电池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因此想要大电量的电池就意味着手机的厚度也要变厚。而苹果手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堆叠手法非常复杂和精妙,在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里面是极为罕见的,甚至对于细节的优化程度也是极高,为了追求极致的手感,苹果甚至取消掉了耳机插孔,为了手感能够达到这个优化程度的厂商并不多,所以苹果理论上就不会自找麻烦,主动的去增加电池容量牺牲掉好不容易得来的手机持握手感,这样就避免了重新设计的损失。

快充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充电技术的发展十分成熟,能够做到短时间快速充电,在某一程度上弥补了续航时间偏短的弊端,而且还有各种大容量充电宝在市场上可以便捷买到,增大电池容量对于提升续航时间的帮助并不大,更何况现在还有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甚至可以做到边用边充,增大电池容量就显得更加没有必要了。


欧界测评


很多人都发现,各大厂商给新机做宣传的时候,往往重点都集中在性能,相机,人工智能等方面。而对电池方面的介绍却往往是一语掠过。

相比SOC,CMOS等的飞速发展,电池显然是智能手机中拖后腿的存在。为了保障手机日常使用体验不至于糟糕,安卓阵营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提高电池容量,二是加快充电速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遍地都是3000mAh+的电池,甚至不少机型把电池容量扩大到4000,5000甚至更高。

同时,高通的Quick Charge,联发科的Pump Express,OPPO的VOOC,vivo双引擎,华为Super Charge等等充电技术也异军突起。

不过苹果方面,目前电池容量最大的产品还是4年前的iPhone 6Plus,2915mAh,连3000都没破。而最新的iPhone X也只有2716mAh的电池容量,iPhone 8更是仅仅1821mAh。

在过去20来年的时间里,手机电池的发展一直没有什么大突破,目前锂离子电池一统天下的时代,虽然动辄会有强大无匹的石墨烯电池登场,但都是处于实验室阶段,远未达到商业化量产的程度,什么时候能用上更是没个准数。

即便是苹果,也不是呼风唤雨的神仙。说白了苹果手机向来以机身的轻薄作为追求重点之一,而在目前可能方案中,增加电容容量,就要增大电池体积。现在手机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iPhone X为了给元器件让路,都把电池设计成了”L”形状,再加上全面屏的盛行,留给天线的净空区都被压缩的差不多了,更别说先把电池搞厚了。再一点,现在都是分工社会,苹果的好多东西也都是其它厂商代工的,再拆分一条线路去研究电池这样的世界级大难题,相信也不是头脑一热就能去做的吧。

当然,至于苹果是否悄悄的在研究,咱就不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