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标准“硬”一点,才能刺破坑老、骗老的恶性面纱

小时候,父母常常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轻易就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为老年人见多识广,对事情的分析判断经验充足,不容易被表现所蒙蔽。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却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他们一旦上当,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诈骗

伴随着中国人口结构渐渐进入“老龄化”周期,养老问题成了越来越多老年人关心的话题,也让养老产业瞬间变成了朝阳产业,全国各地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但也不乏鱼目混杂,有一些丧心病狂的人在养老问题上打起歪主意,试图从一些急需帮助又无所适从的老人身上,榨取他们最要命的“养老钱”。近几年,养老实业发展公司借着经营养老基地,以“零风险”、“高回报”和“零费用”的噱头,吸引老人们投入养老储蓄,最后卷款而逃的骗局案例屡见不鲜。类似这类案件在今年上半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也纷纷爆雷,专家称某些企业专门瞄准老年人群体,打着养老旗号,以投资养老项目高额回报为诱饵,以缴纳不菲费用为门坎的会员制返息折扣优惠为圈套等方式非法吸纳存款或集资,坑骗害万千老年人,案值亿级,而这两天刷屏的“江西两案”,受骗老年人达4000余人,案值数亿元,无疑又给我们养老人敲响了警钟!

通过这一桩桩骗局,我们不难发现产业内频频出现负责人携款“跑路”的情况,究其原因,也大都因为这些企业从成立到破产的各个环节都没能被纳入到严格的金融监管之内,从而导致乱象滋生。随着经济下行低迷,针对老人骗局将会越来越多、爆雷也越来越多,政府应当引起重视!纵观全国和业态,几乎每个省、市均有(除新疆、西藏几个边远省份外),几乎每个地方这种项目都大行其道,涉及金额少则百、千万,大则直逼亿元级,甚至还有近十亿的,一般都在跑路、爆雷后政府才介入收拾残局,受害老人毕生积蓄化为乌有……。案件发生后,各部门介入,即便最终被警方抓获归案,但能追回多少赃款也很难说,这意味着这些老人可能注定要为自己的轻信蒙受巨大的代价,而社会上的“养老焦虑”,也可能因为此案的发生而进一步发酵。

这时,肯定有人会问:难倒事前、事中就没有症兆或难以监管或管不了吗?绝不是!如果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民政、卫健、国土、规划、建设等,包括属地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组全面联动、精诚配合,在针对养老项目方面审核标准再“硬”一点,要求相关企业到金融监管部门去备案,同时缴纳保障基金;其次,所集资金必须放到第三方金融机构存管起来,而非放到企业账户,完全可以在事前、事中杜绝此类事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严格审查用地、规划、建设、许可、经营手续、场地等资质是完备、合法合规?经营行为是否虚假广告、违法宣传?是否一房多卖、一床卖多卡会员制?是否养老服务预收费用超过一年?是否服务收费金融产品化、涉嫌非法集资?年检年审资金流向?总之,要想规避这类骗局,在针对养老投资服务项目方面,相关部门能否及时跟进并落实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老人的钱好骗不好赚,他们舍不得花钱,但却很容易上当受骗,这种以养老为幌子骗取老人钱财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实在是太恶劣了。

当然,仅仅标准“硬”一点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在许多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年人缺乏足够的鉴别力,有些老年人或许有不低的学历,也曾从事过不简单的工作,但是他们的认知毕竟会受到时代和社交圈的局限,而不可能应付永远在“更新迭代”的最新骗术,而许多年轻子女因为工作的忙碌并没有将最新的防骗意识及时有效的传给父母,导致老人最终沦为骗子的猎物。所以当事件发生后,我们不要去随意指责受害者,这些老人遭遇诈骗并非他们所愿,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足够优质的信息渠道获取最新的防骗讯息。如果我们真的希望类似事件不再重演,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行动,擦亮双眼,认真的替父母和身边的老人识别那些黑心的诈骗企业,及时将最新的防骗技术教给他们,增强父母的防骗意识,同时抽空多回家陪伴老人,关爱老人,尽好当子女,后辈的责任,我们才算得上真正对老人负责。

编后语:当今社会,大多的老年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他们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然而雪中送炭的不是子女,而是骗子,这让他们的防线被轻易的攻破,被骗的老人们大多缺的不是心眼,而是亲情。预防老人被骗,除了让他们增强防范意识,进行宣传教育之外,治本之道还在于建立老人心灵的屏障,给老人以家庭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