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南泥湾怎么样,还是歌曲里的样子吗?

龍龍龍少爺


这里是熊二读史,一起来读陕西历史。(本文约750字,阅读需时3分)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如果不是这首歌,这个黄土沟壑就像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的沟壑一样,平淡无奇。

1943年开始,一曲唱遍大江南北的《南泥湾》,让这个陕北延安东南45公里处的黄土沟被一代人牢记在心。

红框为南泥湾所在地

在明清时期,南泥湾此地是一片水源充足,聚落俨然,人口聚集的农耕之地。

到了清同治时期,西北汉、回两族产生了一些纠纷,局势动乱导致此地败落下来。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八路军达这里时,此地是一片杂草丛生,人烟罕至的荒凉之地。

在面对国民党的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的困境下,毛泽东在延安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倡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41年,王震和359旅领导研究如何开发南泥湾

三五九旅战士开拓南泥湾

1941年春,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王震率部到南泥湾垦种,在革命者不懈努力下,南泥湾就像歌词中展现的那样,变了一片新天地。南泥湾开发也上升为一种顽强奋斗的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获丰收

南泥湾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过去后,现在又是怎样呢?

现在的南泥湾,仍然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

在革命年代,技术条件尚不完善,仅依靠革命者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就将南泥湾开发成一片粮食丰收的好地方。

而现在的技术条件更好了,除了农业和简单手工业外,南泥湾农场购买了农业机械,建造了木器厂,在农业之外,还发展了畜牧业和渔业。工业方面,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陆续建立,更有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起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南泥湾垦区还开发了不少旅游项目,有南泥湾革命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等。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

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址

南泥湾的历史,经历了数次起落。革命时代的南泥湾,从一个荒凉之地变为陕北的好江南;如新时期的南泥湾,比起当年的好江南,更为繁荣,美好。

更多历史类原创资讯,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熊二读史


先放几张当年南泥湾的图片,一片荒芜,真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1941年3月,在党的指挥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无数的官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建设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下图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现在的南泥湾已建成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集参观、旅游、经济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经济、文化重镇。

南泥湾的景点包括: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团烈士纪念碑、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九龙泉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等。

从下图来看,还是有“平川稻谷香,到处是庄稼”的景象。




爱乐者1900


现在你如果走进南泥湾镇,第一眼就会看到群山环抱的金黄水稻,村民们基本搬出红土窑,一排排新房内摆放着崭新的家具和各种电器,由于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使大部分劳力出外挣钱,在家的劳力除种地外发展畜牧业。

镇内有一所家政学校,培养出来的“米脂女”凭着老区人民的那股勤劳朴实和热情劲儿,赢得了城市雇主的好评和信任。全镇有七所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全住校学习。

镇党委书记钱光亮介绍;全镇人均月收入已达1700多元。他们教育孩子从小培养自立能力,理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含义,让南泥湾精神世代传下去。


逍遥山人68080452


昔日,蹉跎岁月旅人生,今朝,陕北面貌变新颜。曾经的陕北在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进行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指挥下,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苦卓绝斗争,和顽强激烈战斗,终于在郏北建立了红色根据地。但是,多少次受到蒋介石领导下的胡宗南国民党王牌军队的围剿。至使八路军被困,战士们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困难重重。无奈,在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领下,开展了震惊中外的大生产运动。

1 .在延安陕北根据地的南泥湾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大生产运动,八路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垦荒山荒地,种植农作物:高粱、玉米、蔬菜、大豆,小麦、棉花等,着实改变了根据地坚难困苦的现状。因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灭我八路军的阴谋。使南泥湾变成了史上第一个开垦基地,荒地变粮仓。也成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典范。从而,也给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反攻,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2.如今的延安古老而美丽的大雁塔仍巍峨耸立着,美丽的延河水仍然欢畅的流淌着,唱着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如今的南泥湾在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下,新生成果,遍地开花。新农村景色,处处美景宜人,宽阔的柏油马路,美丽的花园式的农舍建设,壮丽的梯田风景,别制的新型教学楼,传出学生们哄亮的朗朗的读书声,和从校园里传出的《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嘹亮歌声,令人想往,回味无穷。让人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战争岁月。那样的坚苦岁月光景一去不复返了。南泥湾迎来了新时代,人人能感受到改革春风的暖意,都能赶上开放建设大西部的浪潮,人人都是弄潮儿,人人获意。使南泥湾发展更快更顺利,人民生活过得更幸福,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四季常青


我去过两次南泥湾!据延安大学教授讲,这里本来是阡陌纵横的富庶之地,但“同治回乱”时,汉人被白彦虎匪帮屠杀殆尽,回民被左宗棠驱赶逃离,最后沦落为鸟兽的乐园。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359旅“又战斗来又生产”,重新把南泥湾开垦成“陕北江南”,让它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气吞万里如猴


从来都是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讲景。江南也好,塞北也罢,还是南泥湾,还是故乡。你有感情,那就美。山美,水美,花美,人也美。若无感情,那就是山花灿烂,你也会没感觉,你也会感到没意思。环境还是那环境。景还是那个景,有的人观后很激动,能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和词汇来赞美她,这真的尤如一面镜子,像忧亦忧,像喜也喜。它反映的是人的心情。但愿我们都有好心情,就像发现美女的美一样,发现她的青春靓丽,发现她的才华,爱她,呵护她,伴她一生。使她青春永驻。我们也会在美好的心态下,受益终生。谢谢。


陈殿江1


南泥湾的生态美丽是一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南泥湾那战天斗地,开天辟地,不怕困难,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只要精神在,只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只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改造自然环境,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祖国处处都是南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