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的玉米开始秋收了,玉米价格能否让农民朋友满意?控制价是多少?

黑土祥云


农民朋友的玉米开始秋收了,玉米价格能否让农民朋友满意?控制价是多少?

钟情三农直接告诉大家吧,农民朋友们肯定对今年的玉米价格不满意,我国前几年的玉米市场价格最高价格比今年的数值高多了!

至于说你所称的“控制价”,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玉米托市收购价格标准吧?你们难道不知道,它早在2016年就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我国的玉米市场价格则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并不存在所谓的“控制价”了。

2018年国内玉米价格近三年来新高!

但整体依旧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据钟情三农了解,目前我国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2018年产玉米已经陆续开始上市,上市价格整体高于去年同期,达到15%标准水的自然干新季玉米在东北地区这几天的市场价格能够卖到0.85元每斤,而同等品质的新季玉米在华北地区最高则能够卖到0.95元每斤左右。

虽然这个价格已经是近三年来的最高价了,而且也将在事隔多年以后在后期再度突破1元每斤大关,但是和2014年前后国内动辄1.2元每斤以上的玉米市场价格相比,农民朋友肯定还是无比怀念当年的国内玉米价格的“黄金时代”。

所以,今年的农民朋友对如今的玉米价格耿耿于怀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我国玉米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熟悉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演变的朋友应该直到,在2016年以前,我国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实施玉米临储收储制度,国家每年都会在上述地区拟定一个收购价格标准。在2014年,这个价格标准达到了历史最高值的1.13元每斤(国标三等玉米,下同),当时,国内市场上的优质玉米市场价格很轻松就能够达到1.3元每斤以上。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15年,这个价格标准降低至1元每斤,到了2016年,这一政策直接被取消,此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则完全由国内玉米供需关系来决定,一直延续至今。

2018年产玉米依旧会呈现出这样的态势,至于卖到什么价格,完全由市场来决定!


钟情三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时节是收获的日子,很多地方还有晒秋的习俗,分享丰收时的喜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很多地方的新玉米已经陆续上市了,玉米价格的高低倍受种植户的关注,往往1元/斤关口成为重要防线,对于种植户来说,1元/斤还觉得低了;可对于养殖户来说,1元/斤又偏多了。正是不同的角色构成独特的市场环境,玉米价格实际上是各方利益的博弈,不可能人人都收益,二八定律是不变的规律。



玉米价格高并不代表农民收益高

在春耕时,有专业机构数据分析今年新玉米价格在0.95元/斤左右,让很多玉米种植户看到了希望,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很高。可现实情况是,今年玉米价格有可能达到这个数字,甚至不少地方会突破1元/斤关口,但农民不一定能高兴起来,因为很可能价格有了,手中却没有多少达标的玉米。今年玉米种植主产区普遍经历了多种磨练,有一定的减产预期,这对玉米价格有推动作用,就得看农民手中是否有玉米。

天气因素对种植玉米影响很大

种植业就是个靠天吃饭的行情,天气因素复杂多变容易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收到影响,今年玉米播种期间,不少地方出现干旱,导致出苗率很低,有的地方甚至得重新播种。随后又是台风,不少玉米又出现倒伏,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有的地方又出现干旱,总是难以有合适的天气,玉米在风雨中飘摇,而这种收成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很多时候眼看着要大丰收了,但一场自然灾害却可以让前期的付出化为泡影,农民心中的无奈只有自己知道。



玉米价格没有最低收购价保护措施

玉米虽然属于重要的粮食作物,但不像水稻、小麦那样,有最低价保护机制,玉米价格只能随市场化价格波动而变化。不过,它也有个隐形的市场支撑,那就是临储玉米拍卖,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价格走强,往往新玉米价格不错,如果临储玉米人气低迷,价格偏低,往往新玉米价格也难以走强。

进口玉米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国际贸易的好处是可以加大商品的流通程度,但也同样带来不少的竞争,国产玉米价格和进口玉米价格往往会形成价格差,这种价格差会影响贸易商的采购策略。国产玉米有不少,但每年玉米进口量也不低,进口玉米价格偏低会影响国产玉米价格走势,所以想要国产玉米价格好点,在进口配额上就得合理控制。



总之,种植玉米不仅要种的好,而且还要卖的好,这对于农民来说压力不小,管理自家田地还好办,毕竟自己可以控制,但玉米价格农民无法预测,因为自己没有定价权,只有收购商说什么价,农民才能卖多少钱。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玉米价格能不能让农民满意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传递快乐,分享知识!感谢关注本头条号“微尘微视界”,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微尘微视界


今秋玉米控制价是多少?能够让农民满意吗?

首先,现在玉米已经没有“控制价”一说。三年以前玉米曾经实行过“临储”收购,是国家支撑玉米价格的一种方式,目的是防止小商小贩压价损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后来因为价格与国际市场粮价背离,刺激了粮食的进口,才将这种“控制”机制取消了,用玉米种植补贴取代了价格补贴。

现在的玉米收购价是大的粮食加工企业定的。历年的趋势是新粮上市时价格低,之后价格逐渐升高,这已经成了规律。所以粮食加工企业也愿意在新粮上市之初收购一批粮食来节约自己的成本,但农民也知道价格有逐渐上涨的趋势,所以也不是非常急于把粮食卖掉,这样粮食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也无法定得过低。

陈粮拍卖对玉米行情有很大影响。按理说粮食收储单位不应该在新粮上市的时候大量拍卖粮食,因为不容易达到好价格。但当前的陈粮拍卖成交量仍然很大,对粮价客观上有打压作用。看得出粮食储备单位很库存任务压力很大。

当前的玉米收购价格标准水玉米每斤0.83-0.86元之间。湿玉米30%含水量在0.65-0.7元之间。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过一段时间干粮价格应该在0.9元左右。加上种粮补贴,应该折合每斤1元多。至于能不能达到农民满意?那属于心理学范畴了,因人而异吧。


种田博士后


农民朋友的玉米开始秋收了,玉米价格能不能让农民满意呢?控制价是多少呢?

金秋九月,五谷飘香,由南向北玉米秋收开始了,面对当前的上市价格,从东北行情看,据了解辽宁部分地区30个水玉米0.68元,15个水0.85~0.9元;黑龙江地区30个水0.62元,15个水0.8~0.85元。这是玉米企业进厂价,到了农民那里价格还要低一些。这个价格虽然比去年开秤价略高,但与农民的预期和农民的实际收入,还有差距,农民的满意度不会很高。


一、从农民的实际收入来看,今年种植玉米的成本要明显高于去年,土地流转价格比去年高500元左右,种子、化肥、农药和机耕费、人工费也都上涨,至少又得500元。再加上春天干旱、虫灾,以及后来的风灾、涝灾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同时还有消息称今年玉米补贴会有所下调,农民的实际收入比去年平均低1500元左右,这种情况下农民怎么能满意呢。

二、从全国玉米行情看,玉米价格还有上涨趋势,截止9月23日全国均价1971元/吨,东北、华北等主产区普遍低于这个价格,对于农民来讲即使达到1元一斤,预计不用太长的时间就会突破1元。从玉米行情发展的趋势来看,玉米价格还是可以期待的,进入11月份,临储玉米拍卖结束之后,玉米会出现明显的价格拐点,在2、3月间有可能会进入1.10~1.20元/斤区间。下面是9月23日玉米价格,供大家参考:


三、从玉米控制价格来看,目前国家玉米库存仍然有1以吨左右,去库存的任务仍然很重,虽然今年玉米产量下降,但上涨空间不会太大,突破1.2元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明年春天临储拍卖还将启动,仍将影响现货玉米价格。

总之,玉米行情还在路上,后续行情上涨的概率较大,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玉米的质量,把握好售粮节奏,争取卖个好价钱。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