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两岁了,基本上每个月都生病,感冒发烧咳嗽。为什么会这样啊?

小伟天保生猪养殖场


每个月都生病,而且都是感冒发烧咳嗽,很有可能互相之间被交叉感染了。小儿一天之内大部分的正常体表温度波动在36-37度之间,若平均体温或者最高体温达到或超过38摄氏度,即可以考虑宝宝发热了。

由于宝宝身体没有发育成熟,免疫系统比较差,很容易被病毒传染,所以,宝宝在上学的第一年生病会比较频繁。就是交叉感染的原因。

1.尽快找出发烧得原因,对症下药。

小儿发热并非独立的疾病,常为临床上某些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症状。最常见的发热原因有:上呼吸道感染、耳鼻喉发炎、幼儿急疹、疫苗接种、败血症、尿路感染、脑炎、脑膜炎、捂热、肠胃炎合并脱水、川崎病等。所以发热的原因非常多,并不一定就是着凉。治疗也要针对病因,对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不要盲目降温,要结合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对症治疗。

2. 宝宝经常发热并不是免疫力太差的原因。

当孩子受到外部刺激时,如病原微生物(包括疫苗接种),机体会对外界动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动用人体防御机制的启动信号中,发烧就是最为主要的一项。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烧。反应越强烈,说明对抗侵袭的实际效果越好,反而越证实了机体的免疫力比较强。所以发热并不是免疫力太差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从这个层面上讲对人体是非常有利的。


孩子王育儿顾问


抱抱你!因为我很理解你!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现在八岁,女儿六岁。

我儿子在小的时候让我非常心累!因为他总是生病。

虽然达不到你家孩子一个月一病,至少一个季度也会一病。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活蹦乱跳的跑来跑去,而我家淏仔只能在家休息,心里很不是滋味。

淏仔最容易得的就是扁桃体炎、咳嗽、发烧。

大多看的都是西医,用的西药。

因为中药太苦,再说我那时也没想到中药能有多好!

可是,同时,我也不知道西药对身体伤害有多大!

淏仔的咳嗽,每次吃西药,见效快,几天就治好了。可是下一次又咳嗽时,时间会更久,咳嗽的会更厉害,后来咳嗽都会连着气的咳嗽,咳吐了,连憋红了都有过。

可是那时,我还没意识到应该换换方法。

一直到淏仔上幼儿园中班,他都基本都保持一个季度一感冒(或发烧或咳嗽)的状态。都说孩子每次生病,都会提高一点抵抗力,我是真没看出来,我觉得淏仔的抵抗力反而越来越不好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到中医。

那是在他五岁中班时,中医院贴三伏贴。我见附近有孩子和大人都去贴的,于是本着增加孩子抵抗力的想法,就去帖三伏贴。

第一次贴是去了青岛八一,我发现他们给孩子和大人贴的部位都是相同的。我觉得纳闷,每个人身体状态不同,都贴同样的部位到底合适不合适呢?

于是,第二次我百度查到青岛中医比较有名的,是海慈医院。所以,我就带着孩子去那里贴第二贴贴。

有两个医生给孩子在大厅贴伏贴。一个女医生前面排了好长的队。我就走过去问为什么都挤在这里排队?

他们说,这个医生看的特别好,平时挂她的号都是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现在趁着她在大厅给孩子贴三伏贴,不用像平时一样抢号,直接过来可以让她看,很难得的机会。

既然如此,我也就排到了这位葛湄菲大夫那一队了。

轮到淏仔时,我问她是否可以开点中药调理一下孩子的身体,孩子总是生病。

葛大夫先是摸脉,后看嗓子,舌头。看完以后,说孩子现在嗓子还有炎症,先给开点治疗的药,等三伏贴贴完之后来挂她的号,如果那时他身体健康了,就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开调理的中药。

这里的三伏贴果然每个孩子的位置都有不同。我想,这才对了嘛。

等到三伏贴全部贴完后,我们提前预约葛大夫的号,给淏仔调理身体。

葛大夫给开了三副药,每服药熬完喝两天,每天两次。也就是六天一个疗程。才用了100多元,这些钱在现在看病,真不贵!

一个月后再次去找她,摸脉,开药,又是三副药喝六天。这是第二个疗程。

又过了一个月,再去挂她的号,再摸脉,调整药剂含量,又开三副喝六天。这次葛大夫就对我们说喝完这些药就不用再来了。

这调理的三个月中,淏仔没有生病。

调理之后的半年内,淏仔没有生病。

半年多后,有一次淏仔着凉了,感冒,没有发烧,没有咳嗽,两三天就好了。

我从这次真的相信中医的力量了!

中医很神奇,只是现在被很多资质差的庸医带坏了名声!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淏仔最严重的一次是肺炎。

就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

那时淏仔发烧,我比较忙,没第一时间去医院,以为抗抗就过去了,谁知越来越严重,烧到第三天才去看的医生,说已经肺炎了。

即使这样,葛大夫也没有说让输液甚至住院,依然是开中药,配着三天的西药消炎药一起用。三天后复查,撤了西药,只喝中药。

对了,每次去还拔罐、艾灸了。

三四天一复查,去了三趟,用了十天左右,淏仔的肺炎就好了!

那一次,女儿也不小心被哥哥传染了,也是肺炎,但是情况又与哥哥有点不同。女儿的病症轻,但时间长,20天才好的,中间去了好几次,配了好几次药。

虽然中医治疗效果慢一点,但是我一直认为:

中药治病不伤身体的根,下次生病也会病程会短一点。

西药治病确实效果好,但是病好了,抵抗力却更差了。

所以,我建议:

你找一找你家附近的中医馆,找一位真正有水平的中医,让他给孩子摸摸脉调理一下,真的非常管用!

还有,我现在也自己学了一些基础的保健按摩方法, 每天给孩子按一按,虽然技术有限,但我想怎么也能有一点点帮助吧!哈哈

在孩子健康的情况下,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尽量别去商场超市和室内游乐场,空气不流通,细菌多,容易被传染。户外活动,空气又好,又能锻炼身体,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祝你家宝贝抵抗力越来越好!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小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咳嗽,除了自身体质差,免疫力低下,和平时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想要孩子身强体壮不得病,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体质,爸妈要做好三点:



第一点:坚持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这个我放在第一位说,是因为对于孩子、对于爸妈,一个不用吃药、不要打针,没有副作用的方法,简直是太好了!更何况,长期坚持小儿推拿,效果真的很好!

很多妈妈咨询我,能不能给孩子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我的答复是否定的!是药三分毒,尤其是激素类,短期内的好,可能给孩子以后发育留下隐患。

经常感冒发烧咳嗽的孩子,通常都是脾胃肺虚,功能失调,所以内虚容易受到外邪侵入,从而导致生病。那做好小儿推拿,是一个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和调和脾胃肺功能的一个方法。如果爸妈舍弃这个方法,而去追求吃药、保健品等,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关于小儿推拿的一些教程,关注我的头条号,可以看历史文章,有各种症状的推拿手法教程。



第二点:正确喂药。

不要总是孩子刚有点感冒、咳嗽的症状就给孩子随便吃药。“久病成医”这句话害了很多人!很多爸妈觉得,带孩子几年了,孩子常见的一些小病症,感冒、咳嗽、拉肚子等自己就可以给吃点药,就能好了。偶尔一次,可能正好对症,但长期如此草率给孩子用药,不仅对孩子的病没好处,还容易伤了孩子的脾胃,导致孩子体质更加虚弱。

爸妈应该对孩子的病症有个清晰的认识,感冒、发烧其实并不是病,只是体内对于病毒免疫的一种症状。感冒也分很多种,中医角度有风热、风寒、暑热、积食等病症。不能对症吃药,不仅治不了病,拖延了治疗,还伤孩子身体。

在坚持给孩子推拿的前提下,如果孩子有一些感冒、咳嗽的症状,应该带孩子及时看医生,明确一下引起的原因,再根据病症轻重决定是否需要用药。



第三点: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并不是说给孩子吃的好就对了。在保证孩子各种营养摄入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

一般经常容易生病的孩子,饮食习惯都不健康。要么偏食、要么挑食,容易暴饮暴食,遇见好的吃个撑,遇见不合胃口的一口不吃!这样,营养摄入不均衡,对于脾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脾胃失和,免疫力下降,孩子很容易生病。

1、爸妈要给孩子形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2、孩子不想吃的时候,爸妈不要追着喂。孩子不怕饿,怕吃太多。

3、不要偏食、挑食。

4、爸妈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决定孩子的饮食。

5、爸妈要做好带头作用。

总之,孩子容易生病只是一种表象,究其根本,还是体质弱、免疫力低下,通过推拿、饮食以及吃药几种方式,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机制,这样孩子从根本上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免疫力强大了,也就很少生病了。

我是多宝妈,国家健康管理师。专注健康育儿、实用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带娃的那些事




你好,孩子经常生病,有很多因素会引起,首先我们说孩子自身,经常感冒咳嗽,为什么会产生外感,中医上讲,肺卫不固,是感冒的基本病机,什么是卫气呢,就是在我们体表有一层卫气,相当于我们抵抗力一样,会抵御外邪入侵我们体内,所以人才不会得外感,但是如果卫气虚弱,无力抵抗外邪了,外邪进入我们身体,我们就会得病了,所以家长朋友们需要知道,我们要让我们卫气提高,但是卫气是归谁管呢,中医上讲,肺的宣发功能就有卫气,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了吧,感冒和肺有关系。所以经常感冒咳嗽的孩子,都是肺气虚了,有的家长一定会说,既然肺气虚了,我就补肺吧,这就是中医的奥妙,中医讲,脾土生肺金,也就是说,脾为肺之母,还有一种说法叫,虚则补其母,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补脾了,只有脾好了,肺自然就好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的调理思路很简单,方法也很多,首选小儿推拿,特别建议家长朋友们自己学一些,补脾,板门,顺运内八卦,四横纹,二马,中脘,足三里,正捏脊,这些都是具有很好健脾胃的功能,推荐大家每天都给孩子做做,最好是在上午的9点到11点之间,因为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健脾效果最好,

同时我们可以配合着食疗,像薏米粥、怀山药、大枣、莲子肉等等,都是有非常好的健脾作用,需要我们坚持着去做,调理体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朋友们需要的是耐心。

这些是常见的补脾方法,儿推家园是一个专业育儿平台,小儿推拿线上讲座,让中医传统小儿推拿受用于每个宝宝!期待您的关注,谢谢大家!


儿推家园


唉,题主的状况跟我同事一模一样啊,他的小孩也是两岁,每个月都生病,感冒发烧咳嗽,基本他的周末不用干别的,都是带孩子去看病在医院度过的。真是孩子遭罪,大人也受累呢。

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天生体质弱。这个真是不得不承认。没办法。生病再康复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免疫力逐步得到提高的过程。

第二,跟孩子的饮食和休息质量有关系。有的孩子吃饭太挑,胃口又小,没有食物自然就没有营养输入;再加上不爱睡觉,或者睡眠质量不高,动不动就惊醒,肯定对孩子的身体有影响。

第三,跟家庭的养育方式有关系。比如,有些父母是太惯着孩子,由着孩子的性子来;有些是老人带,某些生活习惯不太健康和科学,导致孩子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等。

大人遇到频繁生病的孩子,可以在给孩子就诊时,多听听医生的专业建议,同时谨遵医嘱:医生让不给孩子吃喝的,要坚决杜绝;推荐多给孩子推拿按摩的,家长一定要不怕麻烦,多坚持;让多运动、多开窗换气的,一定要跟家人沟通和执行到位。总之,多费点心,也多上点心,一切为了孩子!


小公主变形计


小孩子免疫力低,容易生病。我家大宝八个月开始就开始生病各种感冒咳嗽流鼻涕,三岁之前一年要跑几次医院。特别是上幼儿园以后,感冒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幼儿园儿童多,有一个感冒的传染一大串,其中必然有他。 有一次生病了去儿童医院挂到了一位老大夫的号,老大夫很老了,头发都白了很慈祥,我向她吐糟了孩子频繁生病的苦恼,老大夫告诉我别急,小孩子五岁之前要频繁生病来获得免疫力,她说五岁之前有有可能感染三百多种病毒,有的很轻微所以没有症状。生病不可怕要让孩子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生病控制好病情……。 果然我家大宝五岁以后一下子变强壮了,幼儿园再有小朋友感冒,他不是必然被感染的对象了。所以各位宝妈们对于幼儿频繁生病不要慌张,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他们也会因此变得强壮。这样想是不是就觉得没那么可怕了?


没伞的孩子只能拼命跑


小朋友生病宝爸宝妈心里最不是滋味,我说说我们家的情况,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家小朋友的穿衣习惯,我一般都是以自己为准,不让我自己冷的情况下,同等环境情况下,保证宝宝穿的衣服始终比我多一件小衫,这样的话小朋友不至于太冷太热。

不忽冷忽热小朋友感冒的几


率就会大大减少。还有小朋友在皮闹的时候会流汗,我的处理方法一般不会立刻脱衣服,如果是要改变环境的情况下不要忽然就抱着宝宝走了,要提前有意识的引导小朋友安静下来,等小朋友安静下来了就可以就不会出汗了。

还有就是保暖注意的几个点,首先就是小朋友的脚,一定不能受凉,我们家一般袜子不离脚,从不让小朋友赤脚在地上跑,这是很关键的。

还有我看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小朋友治感冒的推拿方法,个人觉得如果想要从这方面治疗或者预防的话还是在现实世界找个专业的比较好,网上的教程有两点,首先就是穴位,一般的都找不准,还有就是推拿的力度问题,所以个人推荐还是现实找一家靠谱的小儿推拿比较好。

秋天不要急着给孩子穿衣服,春

天不要急着给孩子脱衣服,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存在那种奶奶觉得冷,奶奶觉得热的情况。

这只是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上几张我家宝宝的图片。


宸轮


两岁的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咳嗽,根源就在于脾虚。

我有一个5岁的孩子,在3-4岁的时候,也是经常感冒发烧咳嗽,是医院的常客。而自从开始调理脾胃之后,一年的感冒发烧次数已经很少,即使感冒发烧,用中成药就能搞定。

因为脾是人的基础,属土,中医方面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五脏六腑均有赖其充养以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因此是最为关键的脏腑。小儿阶段不仅与成人一样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还有生长发育的需要,故经常表现为“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现象。小儿从临床观察来看,经常患感冒的孩子大多有脾虚的症状,具体可以分为脾气虚、脾阳虚和脾阴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大致了解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体质。

脾气虚的宝宝常常会表现为胃口不好、消瘦、大便不成形或便秘,容易出现肚子痛,精力不充沛,舌色淡,面色不红润。

脾阳虚的宝宝和脾气虚的宝宝在症状上比较相似,但是在各方面都可能会表现得更严重一些,比如说动不动就拉肚子、不想吃东西、面色苍白、容易疲劳、怕冷、手脚冰凉。

脾阴虚的宝宝表现则不同。和脾气虚脾阳虚的宝宝不想吃东西不同,脾阴虚的宝宝会很想吃东西,但却吃不下,他们常常会说口干,舌苔比较少,大便也比较干硬,在睡眠方面也不是很好,常常会因烦躁而入睡困难,而且他们的手心、脚心也常常是热热的。

虽然孩子感冒发烧多是因为天气变化迅速,而妈妈们还没来得及给宝宝增减衣物造成的。但宝宝容易感冒归根到底是因为宝宝脾气虚,而天气变化只是导火索。从中医的角度说,治疗宝宝反复感冒还得从调理脾气开始。

一般容易引发小儿脾虚的主要有四个时间段。

一、小儿刚出生时期。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母体里有郁热所造成的,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进行补脾,可能会伤了孩子的脾胃,造成孩子发育缓慢。

二、小儿三个月大的时候。这个时候随着孩子食量的增加,家长的过度喂养,或是因为孩子对母乳不耐受的原因,孩子脾胃容易积劳成疾。

三、小儿添加辅食以后。孩子在添加辅食以后,食量增多,容易发生积食腹泻等引起脾虚。

四、小儿一岁以后。这个时候,孩子具备了自主选择食物的能力,往往食欲旺盛而暴饮暴食,加之此前脾胃没有调理好,更容易发生脾虚。

此外,脾虚还可能会引起小儿脾气烦躁不安,对小儿性格的形成极其不利!

一.饮食要远离生冷寒凉

脾虚宝宝的饮食要忌生冷寒凉,特别是不要动不动就喝凉茶或冰冻饮料,这些都会非常伤脾的。日常饮食尽量选择平和、偏温的食材,比如南瓜、胡萝卜、柑桔、橙、木瓜、李子、莲子、、大枣、葡萄、糯米等。

二.坚持适量运动

脾虚的宝宝能够坚持轻度运动,运动是不宜出汗较多,不然会适得其反。

另外,户外活动可以促进食欲。给宝宝骑小自行车、玩球、跑步比赛,经过活动,胃肠蠕动加快,食物易排空,宝宝就会有饥饿感。运动后先洗洗手,安静一会,再吃饭。

建议可以给宝宝吃八珍粉健脾。这是罗大老师推荐的儿童补脾方。效果不错

平时也可以给宝宝按摩一下穴位或者做艾灸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两手掌在身体两侧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发热,能够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食疗粥可调理脾胃虚弱

1、山药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2、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3、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4、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刺激消化,健脾开胃,缓解由于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5、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保健师七月


生病频率这么高,说明您家宝宝体质比较差。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调理看看。

第一,饮食方面。注意清淡,多煮点稠粥汤面易消化的主食之类的给他吃。一日三餐要营养均衡,菜式种类多点。

第二,生活作息方面。保证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不要让他过累过饿。

第三,穿戴方面。孩子的衣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很多孩子家长都习惯多穿一件,穿太多容易出汗一着风就容易感冒。

第四,生病后的护理。孩子生病感冒后护理不当,病情容易迁延,体质变差,要保证他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推拿,对病情也很有帮助。

第五,周围环境的变化。经常性的变换居住地和照顾者,孩子需要不停地适应,也很容易生病。

总之,照顾孩子是个体力活,也是是个技术活,想要他健康快乐的成长,就要多花心思多付出。


伊人1语儿


根据本人抚养孩子的经历来看,孩子两岁以内,经常生病,会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大多有这类情况。每次孩子一生病,大人就心里慌慌张张的。其实,要正确对待,有病治病,无病防范。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一是孩子身体素质决定,孩子身体壮,这样的病发生的次数会少些,孩子身体虚弱,感冒发烧咳嗽就趁机而入,发病的次数就多些。孩子发生此类病也是为了激活身体免疫力,提高免疫力,来调节身体平衡。比如,咳嗽,是为了把肺部的火气和不良因素给排除来,减轻肺部热症负担。二是看护孩子不到位,致使孩子会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比如,晚上没看好孩子蹬开被子,着凉了,容易感冒。孩子吃多了,一着凉,不消化,引起肠胃感冒,就可能发烧等。

记得孩子过6个月以后,一个月生一次病,1岁后,两个月一次,再大点就好多了,3个月或半年不等。每个孩子和每个孩子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生病的次数和情况也不同。孩子生病后,及时就医。不生病时,注意防范,不要让孩子过热,不要让孩子吃生冷多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让孩子着凉,勤喝温开水。家里要常备美林退烧药,若烧38.5度以上,及时服用退烧药,退烧后及时就医查找病症治疗。

我家孩子感冒发烧咳嗽了,一直喝的小中药,成本低,副作用小,见效好。咳嗽的很了,贴止咳膏药。烧的很了,有退烧贴。中药在治疗感冒、咳嗽、发烧很管用的,深有体会。

希望上述回答能帮到你,只要有心,孩子每次病了,记得吃什么药,再发生此类病了,自己就能拿些药备用了,也就知道怎么防范了,一般生病就那几种情况,着凉感冒,内热感冒,食积着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