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4千百岁老人长寿调查,他们并不经常锻炼,与现在老人健身热相悖,你怎么看?

嶺秀1


我爷爷今年98岁了,人家也是从来不锻炼,压根不做什么慢跑,更不懂得什么健身,游泳啥的更是不会。

但是他每天都要在家折腾他的小花园,种这个,种那个。而且喜欢拄着拐棍跑到公园去听戏,虽然腿脚不利索,需要骑着他的三轮车,但是一天折腾一个来回,这不算是锻炼吗?

这些长寿老人,从来不知道啥叫锻炼,但是人家下地干活,洗衣服种菜养猪放羊,难道就不是锻炼?

其实,锻炼也不是说能让人个个长寿百毒不侵,你刚长寿,首先看看你是不是人品爆发,遗传了长寿基因。对于寿命来说,基因强大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就好像有的人,一辈子抽烟喝酒,吃肥肉吃重盐,但是人家愣是没有高血压,也没有啥大毛病,一直安安稳稳一不小心就长寿了。而人家家财万贯的苹果创始人,还是素食主义者,不也是早早去见马克思了吗?

但是我们不能抬杠,就因为这个就把锻炼的好处否决了,甚至抬出什么锻炼能让人缩短寿命的错误理论来。适度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这是确定的。如果你没有把握,自己属于人品爆发基因强大那一类,还是老老实实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别去拼概率了~


妇产科女司机


看到这个问题,想要说的是,其实对于江苏4千百岁长寿老人不长锻炼与现在老年人健身并不相悖。恰恰是有很多的共性特点在里面,我们完全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一般好动的,只是形式不同。

其实运动健身对于老年人,完全不要拘泥于形式。重要的是适合老人自身的健康情况和承受能力。但是长寿的老人身上都会有个共性特点就是好动。形式不同,但是终究都会落到一个动字上。城市里的老人动多数选择健身,而很多农村的老人,需要活动的地方多了!

长寿老人的生活习惯上也可以寻找到的共同特点。

长寿老人的生活习惯上不难发现有很多的共同点,首先就是非常的规律。有规律的睡眠、规律的进食。而且饮食上都是很注意养生。

此外长寿老人的心态都很平和,心态好也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长寿也受遗传的影响。还有就是长寿和环境也有关系,所以在媒体上会经常看到和长寿村有关的报道。

总结一下就是与其质疑动与不动在对老年人寿命的影响,倒是不如从现在开始管住嘴、迈开腿、拥有阳光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储蓄好健康,为做一个长寿老人打下健康基础。


钱多多营养师


想要健康长寿?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无可厚非运动是有一定好处的, 运动可大量消耗体内脂肪,既能助消化、减肥胖、又可预防各种慢性疾病。

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长寿可不是单单运动就可以的。长寿除了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外,还存在自然生活环境及社会条件。



除了遗传,运动以外其实还有很多争取长寿的方法: 一.管住嘴:

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粗细搭配,低盐、低糖、低脂肪饮食。每餐八分饱,吃饭不要过快,细嚼慢咽,不吃过凉过热的食物。

二.保证睡眠充足:

每晚睡眠8小时左右者,则少病多寿。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乐观心理状态,可使身体处于放松、通畅的良好状态。

四.不抽烟、不喝酒、不乱用药。

五.经常体检:防病于未然。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执业中药师

衡膳学院一级讲师


营养百事通


这个调查说明一个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东西,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基因决定的,这一点对于已经生下来的人是无法改变的。

但是,基因只是一方面,生活习惯对于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能够延长寿命的,这种寿命延长是因为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慢性病的风险。但是有些人由于基因或者其他原因本身患慢性病的风险就低,因此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他们的影响不像其他人那么大。

生活习惯是全方位的,包括饮食、锻炼、睡眠、心理健康等诸方面,锻炼只是其中之一,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指的是全方位的。有些人是锻炼了,但他们饮食和其他方面并不注意,锻炼的健康效果就被抵消了。

就锻炼本身而言,对于健康的影响的锻炼并不是说一定要天天锻炼,目前看来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60分钟就可以了,当然多锻炼更好。那些百岁老人中很多人并非不锻炼,他们平时经常做家务、园艺或者干农活,他们的体力活动水平并不低,而现在的很多老年人虽然健身了,但整体活动量并不一定比百岁老人高。

这种百岁老人的研究是很片面的,并不代表人群的情况。真正有意义的是普通人群的研究,这些研究证明科学使人进步,现代医学的不断进展、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长寿之道。


京虎子


生物老师来回答吧,很多人一说到长寿,就觉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所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其实学过生物就知道,这人的身体状况(包括寿命)起决定因素是遗传,饮食、锻炼、医疗等虽然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跟强大的基因比起来,那简直不值得一提。

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会衰老就是因为组成人体的细胞会衰老,当人体大部分细胞衰老之后人就衰老了,最终走向了死亡。

而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是端粒学说。所谓端粒指的就是人染色体末端的一段序列,它类似于一个“细胞分裂计数器”,细胞分裂一次缩短一段,分裂一次缩短一段,直到短得不能再短了,细胞就停止分裂,走向衰老。


所以人的寿命就跟端粒有关,有的家族端粒长寿命就相对长,而有的家族端粒短,寿命相对就短。人类还有一种遗传病叫“早衰症”,这种患者生下来会飞速地衰老,才十来岁就已经是一副垂垂暮年的状态了,目前这种疾病全世界也就十几例,而且无药可治,因为病根在基因上。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又抽烟又喝酒还活到了一百多岁,而有的人不抽烟不喝酒才活了五六十岁?不是说抽烟喝酒会损害健康嘛?这就是个体差异,如果那些抽烟喝酒还活了一百多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估计能活更长呢!

说了这么多,有的人问了既然寿命是基因决定的,那是不是就可以“听天由命”,甚至“花样作死”呢?

不不不,基因虽然决定了大部分,少部分还是受环境影响的,就跟种地一样,你种子再好,土地不行也长不出好庄稼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寿命也有影响,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就是健康的饮食,合理的作息,适当的锻炼,健康的心态。

就锻炼这一块来说,完全不锻炼,或者锻炼过度都不利于健康,为了健康长寿,科学适度锻炼。


陈兰香老师


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基因、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健康都在其中,有的人天天抽烟喝酒反而活的长久,有的人注重养生反而较早离世,难道因此就能说明抽烟喝酒可以帮助人们长寿吗?说不定这些人如果不抽烟喝酒,可以活得更加长久。所以并不能得出老人不运动反而会更长久的结论。

相反,可以确定的是,久坐不动容易患心脏病,增加三高风险。人们都需要运动,但老年人运动有更多讲究,比如太早起床去户外晨练,气温低、空气不好,反而不利于健康;运动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工作,或者动作幅度太大,容易摔倒,引起严重骨折等严重后果;还有一些老人患有某些疾病,别人可以做的运功,并不适合他,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进去。总体来说,老年人运动应该轻柔、缓慢、不要时间过长。


健识局


问题中提到的现象很有意思,从表面上看的确与现在的老人健身热和人们通常的“锻炼有益健康”有一定的矛盾,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只是给大家造成了一种错觉而已。以下精灵医生就为大家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

首先,这一调查可能存在一定的科学悖论。从医学的角度如果要确定锻炼是否可以延长寿命则需要有一个对照的人群。从题目中可知调查的人群是百岁以上的老人,而却没有提及对照的人群,按照医学研究的设计其中需有一组为经常锻炼的百岁老人,另一组为不经常锻炼的老人,而后比较两者寿命的长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大家可想而知,人活百岁已属不易,因此这样的研究是很难进行的。因此没有比较,就很难得出不经常锻炼有益长寿的科学结论。

其次,“是否经常锻炼”其本身就非常难以界定,而且这个标准也应当与不同人群和不同的年龄段有所区别,比如:对于成年人,每周3次以上,平均每次1小时以上的锻炼可以认为是经常锻炼,而对于百岁以上的老年人,也许每天有时间在院子里走走就已经叫做经常锻炼了。因此用一个模糊和缺乏统一标准的概念是得不到科学结论的。

最后,人是否长寿与很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心情、饮食习惯、地域气候等。问题中提到的百岁老人都来自相同的地区,对其进行的调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进行外推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综上,正如精灵医生开始提到的,本问题提到的调查结果可能给人只是一种错觉而已,记得以前精灵医生向大家分享过一项国际上进行的科学研究,证实运动是有利于寿命的延长的,该研究通过了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论证,结果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精灵医生


“你知道**人为什么能活到99岁吗?”“为什么?”“因为他从来不多管闲事”还记得之前网上特别流行的段子吗?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运动只是其一而已。

少食多餐

老年人的肠胃功能一般比较弱,很多事情吃完不消化,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少食多餐,又原来的三餐改成午餐,一天的总量不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让胃里的东西被消化掉。

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

老年人的吸收功能较年轻人弱一些,而且面临着肌肉量的减少,所以补充优质蛋白对老年人来说很重要,因为优质蛋白的吸收率要更好一些。

粗杂粮代替精细米面

老年人的消耗量少了,需要的能量也不如以前多,而且现在好多老年人有代谢性疾病的问题,粗杂粮无疑是最适合的。可以用地瓜、土豆、山药、苞米面等代替米饭、馒头。

保持心情愉悦

开篇的对话虽然有些怼人的成分,但它也说明一个人想要长寿就要心情愉悦,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这个无论是对于长寿还是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运动

最后就是运动,运动要适量,不要随大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散步、太极、广场舞等就可以。

营养海贼团精灵魔法师~刘倩(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衡膳营养+编辑、微课负责人/王兴国特训班5期学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擅长代谢性疾病的生活方式指导)


营养海贼团


乍一看标题,这群老人的长寿秘诀不是有点三观尽毁,道德沦丧的感脚!!!是不是为自己的懒又找到了绝佳的借口?是不是有一种“饭后就睡眠能活一万年”的感觉。喂···喂···喂,醒醒吧骚年。有几件事得提醒大家:不锻炼 ≠ 不劳作 ≠ 好吃懒做满身肥肉。长寿肯定要是付出的,不要为标题党所蛊惑!!!

小编常年做记者,走医院进社区,也采访了不少的医生和长寿老人,自己总结了长寿有六个要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没有说到的地方、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长寿六个因素:基因、环境、情绪、饮食、生活习惯、别作

基 因

小时候,我们还都玩过批八字算自己的生辰几斤几两的事吧,这个是不是有点迷信,是不是有点唯心论的感觉。但是,说句实话,其实一出生您的寿命长短就大势已定了。科学已经证明基因数因占寿命长短的90%以上。身体底子好,父母遗传的基因好,营养足,就不容易患代谢类疾病、癌症、遗传类疾病等。

大家听着是不是觉得小编在说故事。但其实,英国人巴克早在1982年就发表了论文证明这点,2002年经过40年的长时间跟踪研究再次发表论文,印证了如果您出生时候体重高的孩子,成年后更聪明、更有出息,更不容易得病,更长寿。看父母如果在怀孕期间给你的影响充分,您的基因就好,相同的环境你就是比别人长寿。

环 境

中国古来就有四大长寿之乡,分别是河北邯郸、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

现代有七大长寿之乡山东莱州、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四川乐山、辽宁辽阳兴隆 村、新疆克拉玛依。

总之,长寿的地方都是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想长寿,大环境、小环境都得好。

情 绪

小编替大家查看下原文和那篇调查报告,大多数百岁老人特别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不固执,善于听取家人的意见,表明他们的人生态度十分宽容,说明情绪心境很重要,这也印证那句话“爱笑的人运气总不会差”。

饮 食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不说吃啥好,反正现在没有谁饿着,剩下就是吃多了的麻烦。不运动,吃下去的这些都会变成肥肉留在身上,所以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是长寿的关键。

生活习惯

这就涉及运动、作息时间了。有个重点提示大家:不是运动就一定长寿。我们所说运动年轻要增加心肺功能,年老要减少肌肉的流失。

人老有个重要特征就是肌肉量减少,具体表现即是皮肤下垂和四肢变细,这都是肌肉量减少的标志。肌肉减少,平衡能力、应激能力等都会减退,年纪大遇到磕绊就容易跌倒。年轻人跌倒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年纪大了跌倒就很容易骨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45岁以上的人,我们推荐的运动是适量的慢跑和快走,健身重点放在力量训练上。

小编家楼下就有一个健身中心,每次去健身都会发现健身的叔叔阿姨特别多,而且大有要占领健身中心的势头,都是在跑步举铁,锻炼心肺和肌肉,在这小编也想在此立句为证,5年后健身房或者健身中心一定是大妈大叔的天下,得“肌肉者”得长寿。

不 作

别作出格的事,俗话说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走得山多总遇虎。作事就是作死。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犯险是保证命长的第一要务。


大医惠众


人的长寿最关键的是基因,我要说的是两个实例:一,我们农村两家是对门,都是女性现在两个都已七十多岁快八十岁了。情况是这样的,一个生了五个孩子,从生第一个孩子后就基本不出门,就在家里,出大街上少之又少。她的男人干活劳动养活一家在六十岁时去世。第二个,在二十岁左右得了病,带点神精病,出门都的有人跟着,生了一个孩子有人看着时还带着上大街走走,设人看就关在家里。她的男人在六十多岁也去世了。现在的她快八十岁了每天关在家里。大家可想而知,在农村她们这样的生活环境生存,与其他每天吃喝玩乐跑步锻练健身的人生活比较相差太大了。为何生命不如她们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认为基因很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