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大旅游景区,门票如此之高,到底该不该取消门票费?

尛乂丨耐泰达


中国有三种人的钱特别好赚,第一是孩子,第二是死人,第三就属游客了。基本都是只问价不还价,绝对的愿打愿挨。

旅游经济之所以异常的火爆,正是经营者们完全掌握了游客的屈从和屈众心理,于是不停提高门票价格的同时,更加不停地增设收费的小景点及各项服务价格,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疯狂地步了。有的大景区内设十几个收费小景点,一瓶矿泉水动辄十几二十块钱,再加上高的离谱的索道费和所谓的环保车费,一天下来,每人平均少说需掏出六七百块钱,这还不包括住宿、吃饭和交通等等方面的花销。为何景区门票会驴打滚似的走高,难道景区的成本也呈现几十倍的提高了吗?

就拿武汉黄鹤楼来说。1987年我第一次登临时,门票5块钱;2006年,好像涨到了40左右;2012年,50块;现在网上购票则为65元。你说,同一个楼,三十年前修建的,而且越来越旧,凭什么价格只涨不降。黄鹤楼如此,滕王阁、岳阳楼和蓬莱阁亦是如此这般。中国所有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门票价格,莫不是你追我赶,切实贯彻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追求和目标。

人都有同样心理,大老远来此一游,虽然明知自己是待宰的羔羊,一想自己啥钱都花了,倘若不进景区看看的话,岂不是白走了一遭。于是全都主动送上洗的干干净净的脖子放在无形的铡刀中。

正是景区的经营者对游客的心理了如指掌,才会频繁地上调门票的价格。他们当然知道无论门票价格有多高,都阻挡不了蜂拥而来的游客的脚步。不宰白不宰,白宰谁不宰,都是自投罗网的“鸟”。

对于这样一种一本万利的无烟工业,任何一个省市自治区都不会放弃巨额的景区门票收入。有些能够稍微下调门票价格的景区已算不错,只要通过此举将游人吸引来就行了,因为人来人往的流动中,把钱留下最重要。在经营者眼中,都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事儿。


怡人之人148633009


门票收入,如果都用在维护与建设景区,那是可以收取的。

现在出去旅行,如果景点没有小交通、船票等景区交通费用,那都是良心景区了。

很多时候,我都想出去旅行,祖国那那大,著名景点很多,可当我出去旅行前,做旅游资费预算时,看到景区的交通费用,很多景点我都放弃了,因为我发现,景区的交通费用基本上与门票价格相等,也许你会说可以不做,可很多景区,售票处和景区验票大门离真正的景点是差很远的,如果你不做景区小交通,想通过走路去,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认为,景区门票可以接受,收取门票可以有效控制人流量,更好的维护景区管理。但是景区交通费用我不能接受,往往是与门票同等。


人在风上走


景区门票虽高,但仍旧不应该取消门票费

就拿小编所在的城市陕西来说,秦始皇陵兵马俑、明城墙、华清池、华山、太白山、乾陵、钟鼓楼、法门寺等著名景点都在这......每当到周末或是节假日出行,都会感觉人生不会再爱了,就一个字:挤。

去景点,挤;做公交、地铁,挤;吃饭,挤;总而言之都是人,小编曾经去过兵马俑,馆里的讲解员告诉我们,兵马俑曾经最高接待人数超过6.5万人次每天,已经远远超过它的承载量,很多人来到兵马俑却什么都看不到,这是在门票还是150元每人的情况下,试想一下,要是取消门票费,又会有多少人蜂拥而来。

并且一个地方旅游超负荷接待,给当地带来的不是福而是祸。我国自1999年国庆放第一个长假以来,每逢旅游黄金周,全国各主要的旅游热点城市人满为患,给当地的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服务接待工作带来极大麻烦,各地旅游投诉也直线上升。

取消门票,游客增多,对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十分不利,同时景区减少收入,后续投资和维修跟不上,也不利于景区的发展。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是政府对风景名胜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门票收入是风景名胜区实行有效保护和管理的重要经济来源,门票收入应贯彻“取之于景区,用之于景区”的原则。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不应轻易取消门票。依据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有关规定,风景名胜区土地和设施都应有偿使用。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其实,海滨风景区的一些职工以及一些主管部门的领导不太赞成取消门票。门票是海滨风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按原来每张门票10元的价格计算,取消门票,兴城海滨风景区一年至少减少300万元的收入。最近两个月,海滨风景区已发不出工资,陷入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

我国也曾经有过取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门票的先例——辽宁海滨风景区,从实际情况来看,海滨风景区取消门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恰恰相反,景区因取消门票,游客增多,秩序更加混乱,管理难度也加大。据负责人介绍,海滨风景区自取消门票以来,游客比原先增加了50%,但收入效果并不显著,来风景区旅游的客人大多是兴城本地人,外地客人较少,对购物、餐饮等相关行业拉动并不大。而相反,景区秩序维护和管理难度比以往加大,由于取消门票,游客蜂拥而来,一些小商小贩、看相算命的人也在海滨浴场摆摊设点,这给景区管理工作增加了许多压力。同时也给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秩序维持以及后续的设施建设和投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景区收取门票主要用来对景区设施的养护、维修以及再投入等,这是对景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海滨风景区虽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但多年来一直是自负盈亏,其收入的70%来自门票。没有了门票收入,不仅难以给360多位职工发工资,景区环境的养护工作也陷入困境。由于景区不收门票,今年7月16日至20日,兴城举办海会期间,游客蜂拥而至,一天游客量高达1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远远超出景区实际容纳量。蜂拥而来的游客,一夜之间把海滨广场的草坪踏为平地。管理处想给草坪修复却苦于没有资金,这些都是景区今后面临的实际问题。

  


绘心岛


我认为门票暂时不能取消,但是门票费大多太高,可以降到百元以下老百姓还可接受,现生活水平提高,一家老小三五好友出游一次花上几百元还可,多了就接受不了,华山为例门票锁道费用太高一家三人千元不够,对我们经常爬山人来说去不起,祖国大好河山是大家共享,不应是某些门营利敛财的,适当收些管理费就可以了,不收费会造成游人拥挤管理混乱环境也还容易出事。


漫步云端4201


门票价格虽高,但取消门票真的不太可行。

你想想,门票那么高,都还人山人海的,要是把门票取消,那不得把整个景区踩沉!

客观分析一下门票存在的必要性:

1、景区需要进行维护,资金自然从门票中获得。像我们广东的开平碉楼,这是世界文化遗产,需要花大量的资金去维护建筑和保护。景区的负责人曾说过,我们一方面希望取消门票让更多游客了解开平碉楼,但另一方面游客多了,对碉楼的损坏必然也多,而且门票收入都用于景区维护,所以取消门票是不可能的。

2、起到分流的效果。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

3、虽然不能取消门票,但是门票的费用价格确实可以由市场来调节。尤其现在说推广全域旅游,以后景点旅游会越来越少,门票价格也会越来越低,乃至最后取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艺旅记


从现阶段中国的国情来看,还不具备取消景区门票的条件。目前我国景区的组织机构,不外乎有两种性质:一种为企业法人制,一种为事业法人制。就企业法人制来说,一般要对景区进行投资建设,日常运营及维护管理,都要涉及成本、费用、税收、利润等等。而就事业法人制而言,有全额自收自支的事业法人,也有国家差额拨款的事业法人,他们都存在着与企业法人相类式的情况。如果取消门票,意味着将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建设、运营及维护的所有开支。这在现阶段的中国不仅做不到,也不利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结果必然是景区数量少而服务质量差。


Wwbing


朋友们,来济南看泉吧!泉水汇成的大明湖免门票,五龙谭公园门票只收五元,千佛山公园门票3O元,最高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公园门票只有40元。(60岁以上的可免门票)市内还有免费的泉城公园,黑虎泉,解放阁,珍珠泉,百花公园,森林公园,花卉等公园。


山东--宜山


不会,也不可能取消,但是应该降价,很多景区门票订的太高了,有圈钱的嫌疑!!!景区修建基础设施,人工费用,还有比如建设栈道,索道等都有庞大的开支,但是许多景区设施陈旧,门票却居高不下!这种低劣景区就不该评a,


安SM时光


不用取消,但必须降低收费标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完全满足的今天,老百姓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旅游是今天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男足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

但是中国旅游,不得不提的就是高额的门票支出,不想瞎胡说,举例说明,我去的景区不多,记得华山13年是220元的套票。。。。泰山是170元。。。。山西关帝庙门票50。。。。济南趵突泉门票80。。。。这几个是中国比较著名的景点了,不得不说,作为一名普通工人,我认为这个价格是偏高的。

一些人文景区门票高就算了,关键是大多数自然景区门票也是奇高的。这就让人接受不了了。

至于说门票要不要取消,我觉得没有取消的必要,毕竟景区维护也需要一定的费用,但是不能像现在这样高的离谱,象征性的收一些,够维持景区正常运转就行。

当然,我肯定想多了,因为现在中国一些著名景点直接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可定不愿意舍弃现有的红利。

个人感觉,北京做得非常好,每个景点价格都不贵,不过

住宿和饮食真的不能接受


PM2百5


门票不该取消,只能在一个合理的票价,现因多个景区都是投资商出钱打造的,如是最原生态你是没法去的,高山秀峰你看不见,过河没桥没栈道,千年古镇脏乱杂你还去吗?没道路你能靠两条腿开路吗?那你就遭罪了。再者景区开发者也不能利益最大化,年年涨价,变花样收费,本来进门是景区又非要将进门口挪到十几里路程收观光车费,几里戓里十几里路确要收一百里路的车钱,投资商你觉得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