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平安,为什么?

股品人生


先来看一下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到今天为止,中国建筑的总市值在2284亿元左右。中国交建的总市值在2055亿元左右。中国平安的总市值在1137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平安的总市值过万亿元,而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加起来的总市值还不到中国平安的一半。从总市值方面上来看,是没有任何的可比性的。

不可否认,这几只中字头的个股都是有一定的估值在里面。即使大盘再怎么跌,他们也跌不到哪里去。在2015年的那波大牛市中,由于一带一路的疯狂炒作,中国中车也成了过万亿的个股。之后就开启了漫长的下跌之路。到了2016年,由于险资举牌的原因,中国建筑一度再现2015年的辉煌。只不过由于格力电器的董小姐半路杀出来,才使得险资举牌受到了影响。中国建筑因此也就出现了回落。回落之后,格力电器深受外资的喜爱,不断抄底,估值出现回归。中国建筑则没有走强,而是高位震荡为主。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面,中国交建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原因再次受到市场关注,超跌反弹。在大盘弱势时,保持强势的动作。和中国建筑一样,建筑个股由于订单稳定,业绩也是有一定的保障。只是盘子实在太大了。如果没有新的超级大题材出现,一般不会吸引到大资金进场的。


中国平安则在金融保险领域内做得风生水起。处于行业龙头的绝对地位。业绩也是不断增长过程中。昨天发布的半年报也是很吸引眼球。只不过由于去年股价涨幅过大,因此今年有点涨不动的感觉。在这个位置还需要震荡。从管理模式上来看,平安绝对是一流的。这点可能和建筑公司不一样。一个重要的金融公司,一个是重要的基建公司。两者本来就没有多少可比性。
但是,从目前的总市值来看,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想要成为下一定中国平安不现实。中国平安因为业绩的原因还会有所上涨。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的业绩增长则可能不如中国平安了。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股海重生2015


您好,与中国平安强劲的表现相比,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等股票确实存在低估的空间。实际上, 在过去一年前,在中国平安股价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似乎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平安的股价会在随后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巨大的涨幅。但,一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平安的大幅上涨,一方面体现出市场投资趋向逐渐转移至价值投资的领域,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平安的低估值优势逐渐获得了市场的挖掘,而低估值、高股息率的潜力实际上也是成为了中国平安股价得以持续上涨的核心推动力。至于中国建筑以及中国交建等股票,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其低估值、稳定股息率等优势,加上所属行业的影响因素,实际上从价值角度分析, 中国建筑以及中国交建可能会存在一个估值修复的机会,但在实际情况下,更需要看资金面的影响,而资金的紧张与否以及大资金大机构的控盘程度,也将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股票价格的运行趋势。或许,对于目前估值仍低于10倍的权重股来说,只要盈利增速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水平,那么股价的持续低迷局面也终将会获得打破,而低迷局面的打破,实际上也利于盘活股票,提升股价的投资活力。如今,中国平安价格已经逐渐完成了估值修复的过程,而紧随其后的,则可能会是部分低估值股票的估值修复机会,而对于估值偏低、股息率稳定以及价格持续低迷的上市公司股票,仍然值得投资者持续深入关注,这或许也是一个比较好挖掘的抄底机会。


郭施亮


中国平安最近两天表现比较强劲,主要是受到业绩增长的利好推动,在当前市场的状态下,题材股全面熄火,业绩支撑成为了个股走势的一个强基本面。恰逢业绩发布,中国平安的业绩比预期要好很多。作为保险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平安的发展会越来越好,钱也会越赚越多。

那么中国交建和中国建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平安呢?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可比性,如果单纯从业绩来看,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确实能够跟中国平安有一比,在建筑行业,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绝对是龙头企业,更为重要的是,二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就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风向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相信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会比中国平安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且从技术图形上看,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都属于大级别的票,也就是说,持有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一般都应该是着眼于月级别交易甚至是跨年交易,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做这种交易会觉得很磨叽。

目前市场一直处于调整状态,虽然没有到达历史底部位置,但已经十分靠近,依然还需要时间换空间。但个人认为,一带一路很有可能成为牛市启动的第一波,一带一路中字头的票盘子比较大,占有市场的权重比较高,而且还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目前的估值也比较合理,如果它们在月线级别强势推升,很有可能成为拉升股指的重要力量。从这个纬度来看,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值得重点关注。问答所提个股均为举例说明,不作为交易参考。

最近评论点赞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动动小手,您的评论与点赞就是最大的理解与支持。


小散李大鹏


我可以非常武断的说,几乎不可能,我们先来看一下截止8月31日,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中国平安目前是6822亿的市值,而中国建筑才2267亿,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而中国交建1473亿的市值,只有平安的五分之一,这样的差距太大了,不发生奇迹的话,几乎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另外,从半年报来说,平安主营业务收入是5348亿,净利润是581亿,相比去年,增长了33.76%,简直就是大象狂舞的阶段,而且平安保单的增长速度依旧非常快,尤其在今年爆款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催生之下,中产阶级更加认识到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可以预见的到未来平安的营收和净利润还存在一个较快的增长,而平安近三年的净利润也的确保持着这样的增长势头。(如下图)

而中国建筑在历史最巅峰市值也才3000亿,离平安的最高的万亿市值也差的比较远,虽然营收比平安高,但是净利润就差的比较远,半年报净利润只有191亿,同比增长只有6.1%,这种增速如何赶超平安。

至于中国交建,净利润增长也只有个位数,盈利水平只有平安的六分之一,本身差距也很大,拿什么同平安抗衡,虽然今年依旧有刺激基建的势头,但是4万亿打水漫灌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基建的黄金发展时机,野蛮增长时代也不在了。

大家怎么看呢?


侯贤平


虽然都是中字辈的企业,但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是国有企业,中国平安是私有企业,但就是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建和中交想要达到平安的高度那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先,拿中交、中建和平安比,本身就是存在问题,两个泥菩萨和一尊金佛比价值,谁优谁略,显而易见。

中交、中建以承包工程和基础建设为主,中建好点,偶尔还可以搞下房地产开发,但毕竟不是主业,所以他们都是制造业。平安要高一个等级,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包括保险、理财和银行业务。

一个是卖力气挣钱,一个是用钱赚钱,两者的差距有多大呢?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泥瓦匠的一个月工资,如果洗脚的话最多洗十回。

其次,中交、中建虽然为国企,可以做大做强,但和平安站在一起不会有额外的待遇。

我们可以看下流通股的名单,平安的十大流通股东中没有个人股东,其中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责任有效公司等大佬也是中交、中间的十大股东。也就是平安的私有程度已经非常弱化了,大家的家长是一样的,谁有钱途,谁就是最亲的。

另一方面,中交、中建虽然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在这个行业板块混饭吃的人太多了,竞争残酷,而平安就要好很多,行业板块只有6家,有竞争实力的只有两家,而业务范围又是全国性的。

所以说,房地产十年黄金发展的时候,四万亿基础建设的时候,中交、中建都无法追上平安的步伐,更不要说房价停滞、产能过剩的今天。






徐徐成翔


中国平安的战绩不是随便可以超越或者复制的,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平安概率非常低;

首先来看看中国平安主体是做保险的,但由于中国平安经过努力业务不断的扩大,金融业务基本都有扩展人身保险业务、财产保险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银行业务等业务,今年半年板净利润为580.95亿元,同步增长33.76%,半年的利润可以买小几家中小型公司,这种盈利能力非常彪悍,截止中报披露中国平安总市值为6767亿元;

而中国建筑是建材行业龙头,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建筑行情相关业务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业绩;根据中国建筑的一季报盈利81亿元,中报还未披露,即使二季度盈利162亿利润也完全跟中国平安没的比;截止目前中国建筑总市值为2271亿元;

中国交建主要业务是以基建设计、基建建设、疏浚及装备制造为主业,以及港口、航道、公路、桥梁的建设项目总承包;一季度报中国交建盈利31亿元,即使半年报盈利68亿元,还没有中国平安净利润的零头这么多,谈何跟中国平安来相提并论;截止目前中国交建总市值为1477亿元;

在从股票市场来分析,中国平安从2018年1月1日开始计算,截止目前中国平安跌幅10.73%,收盘在62.47元,已经明显的强于大盘走势;

中国建筑从2018年1月1日开始计算,截止目前2018年中国建筑已经跌幅高达43.70%,严重比大盘跌幅大,严重落后大盘走势;截止目前公司股价位5.41元,想要跟中国平安的价格62.47还要涨十多倍,你觉得现实吗?能中国平安相比吗?

中国交建从2018年1月1日开始计算,截止目前2018年中国交建跌幅在1.80%,股票已经明显强于大盘,明显强于中国平安的走势;但即使是这样,2018年股票能比中国平安表现强,但是从总市值,净利润,股价等方法想要超越中国平安还是非常困难的;中国交建一季度才盈利34亿,中国平安净利润几百亿,完全不能相比;

综合三只股票的业务,股票表现,总市值,股价,净利润以及对未来的发展潜力等分析,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平安几乎不可能;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不管从哪方面都还相差一大截,暂时可以肯定的说是无法代替中国平安的。


老金财经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目前A股市场有35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市值过万亿的屈指可数,而中国平安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平安是国内保险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公司,目前中国平安的总市值高达1.1万亿,市值排行榜中第五名,而且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银行市值也有1700亿,中国平安是平安银行最大的股东,如果加上平安银行的话平安集团的市值就有1.3万亿左右,市值就仅次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了。市值能过万亿的公司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上市公司,那么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平安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对比下这三家公司的盈利状况就不难看出好坏了。从盈利情况看中国平安的盈利比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的和还要多,从每股收益看中国平安的每股收益是中国交建和中国建筑和的两倍。营业收入方面中国建筑和中国平安相差无几,但是每股收益和年利润方面就相差的太远了。评价一个公司优良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公司的盈利状况,就目前的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的盈利状况看距离中国平安还有较远的距离。目前这两家公司市值都在2000亿左右,市值要想过万亿股价就要涨五倍,就目前来看这两家公司还不具备股价涨五倍的可能,还需要利润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还有就是中国平安之所以能成为今天市值万亿的大公司和他的高分红是离不开的,中国平安自上市以来年年分红,甚至一年分红两次。中国平安上市十年的时间但是却有多达20次分红,年平均分红大于5元,而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从上市到现在虽然每年都有分红但是年均分红不足2元。从分红来看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也是远远不如中国平安的。所以我认为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想成为想中国平安这样市值万亿的公司的话,只有等牛市的时候了,牛市的时候才有可能市值过万亿,但是想超越中国平安就目前的状况看基本是不可能的。

我是投资观,看完关注点赞股票大涨不断,个股分析私信探讨。


投资观


先说结论,我认为中国交建能成为中国平安一样的优质股票。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都属于建筑业板块,本没有什么好说,而建筑业的发展,始终都是在非创新的状态下靠体量、管理、投资来获取利润,利润比较微薄。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这个板块的技术含量没有那么明显。但是,这个状态到了今天,不同了。中国交建设计建造的珠港澳大桥,其技术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先进的,是世界领先的创新;下一步,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和电动车的上路(美国谷歌公司已经开始,济南今年将有光伏公路通车),当前的高速公路是满足不了新兴无人、电动需求的,要全面改造,市场广阔;一带一路是中国与美国争雄的陆权战略,中国交建就是排头兵,中国交建将变成挟高科技、高绩效、高投资优势走向世界克服高难度桥隧建设的世界霸主,前景广阔;随着中国政府默无声息的通过Ppp建设进行建筑服务供给侧改革,很多低质低效建筑企业被绞杀,中国交建的行业细分霸主地位将得到确立。以上这些优势,是中国交建从建筑板块脱颖而出、质量跃变、标新立异的基础。2017年中国交建的增长速度已经是中国所有建筑企业里的第一名。我们静待中国交建异军突起,中国交建与其他建筑企业的质的分化凸现指日可待!


用户5525398879


简单对比ROE、营收和净利增长率,中国平安都要优于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中国平安的主要盈利来自保险,对比国内外保险业,国内保险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而平安在保险业的龙头地位越来越明显,其未来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平安在综合金融和金融科技方面也是走在所有金融机构的前端,护城河越来越宽和深。从长期看,中国平安的价值将进一步释放,这是我看好中国平安的主要理由。虽然一带一路支撑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的业绩增长,但是从长期看,建筑领域的空间不大,盈利能力也一般。只是两股目前市盈率和市净率不高,估值有修复空间,可以中短期配置。

总体来说,我的投资理念是股票投资要有长期眼光,先看公司是不是好公司,未来盈利有没有持续的较好的增长空间,再看估值是否合理或低估,再进行股票配置。好公司只要估值合理就长期持有,好公司如果低估就重仓持有,其次找中等公司低估时中短期配置。中国平安可以长期持有,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可以中短期配置。

如果认同我的理念,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中产一亿


上述的问题不太可能成立,如果上述问题这样说中国建筑,中国交建,可以成为建筑行业的中国平安。这个问题就是成立的。我们下面具体来讨论这个问题:

从行业对比来看,中国平安目前是国内保险行业的龙头老大,而对比了国内外保险行业的总体发展后,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巨大,因此中国平安未来业务进一步拓展,不论是从营业收入还是从营业的利润来看,都是相当巨大的,因此股价持续走高是符合预期的,从目前中国平安的体量来看,也进一步反应了保险行业的景气度,而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所处的建筑行业发展的空间就要比保险行业小了,尽管一带一路政策拉动了海外对基建的需求,但是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建筑行业目前增速和保险行业对比依然不具备优势。因此,中国交建和中国建筑是难以成为下一个中国平安的。

但是,从建筑行业内来看,中国建筑和中国交建目前的盈利能力和增速都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而且目前公司整体估值水平较为合理,未来成长空间也是相对确定的,作为建筑行业的龙头,未来有望成为行业内的中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