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的斗鸡困境:爱拼总要付上“高”代价

我们每天收看国际新闻:美国和韩国没完没了的军事演习、朝鲜三天两头发个导弹……很多老百姓就说这到底是为啥,其实啊这实际上都是在展示国际实力和决心。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设想一个独木桥场景:两只公鸡相向而行,相遇在同一座独木桥。独木桥的宽度容不得两只公鸡错身而过,它们要想过桥,就一定得分个先后。一方进,则另一方需要退。问题是退回去的公鸡就要丢面子,但对于傲娇惯了的大公鸡,面子可是比命还重要。双方一直僵持在独木桥上肯定不是办法,同时往前走,硬碰硬则免不了菜鸡互啄,两败俱伤。想象一下这个有趣的画面,两只公鸡气势汹汹,怒目而视,但各自又是百般纠结,进退维谷。我们不妨做个情景代入,如果换做两个人在对峙,你是其中一个,你会如何选择?

独木桥上的相向而行的两只大公鸡

中国有句古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害怕对决而退却的人,容易被别人笑话,背上懦夫的标签。但试想一下,现实生活中为了所谓的面子或者一点蝇头小利,硬要争个头破血流,真的是智者之举吗?小梁今天要告诉你,在斗鸡博弈的情境下,最好的结果应该是:一方进,而另一方退,双方达成一个不对等的均衡。

在动物世界里,很多动物为了抢地盘,动手之前都有一系列的仪式,比如用爪子刨地,立起羽毛,眼神放出寒光,还要发出阵阵低吼……这些也是在传达同一个信息:我身大力不亏,管杀不管埋。这时候对方但凡是个机灵点儿的,就先忍了,等下次见面感觉打得过的时候再说吧,何必非要逞一时英雄?

其实人类也一样,比如投资圈特别喜欢打德州扑克,关键时刻把手上的筹码一把全推出去,这叫all in。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摆明了告诉别人:胜负在此一举,一旦输了我就彻底出局,但我既然敢这样做,肯定是志在必得。这个时候还在场里的对手,如果不是特别地有把握,基本都会fold掉,也就是不跟了。所谓“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说的就是这种基于对“势”的判断,做出合理决策的过程。狭路相逢,该勇则勇,该怂就怂。

释放信号,展现决心

所以,下次再遇上独木桥上的“斗鸡困境”时,得先释放信号,展现决心,同时考虑一方妥协,一方给予补偿;另外永远要警惕因为“掐架”带来的可能产生的高昂成本。因此保持谈判并持开放的态度,合作共赢互利才是正道。

一方妥协,一方补偿,因为不合作代价会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