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0月1号农民工要全部返乡是真的吗?为什么?

段兴宇


如果农民工十一全部返乡,那么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共设施运行都会出现极大问题,很可能让城市出现瘫痪。连春节期间,都有不少农民工留在大城市继续工作,无法陪伴家人一起过春节,国庆节这种节日,他们又怎么可能全部返乡呢?

但北京倒是有可能会有不少农民工返乡,主要原因在于北京这几年治理雾霭,在秋冬两季一般会进行限产,特别是房地产,以及一些污染型企业停产时间会加长。就以我比较了解的出版业来说,从去年秋天开始,不少印刷厂已经被迫迁出北京,这些行业中的农民工自然就会面临失业,就很可能会选择返乡。

而北京现在的城市规划信号很明显,要建成宜居型大都市,那人口数量,污染型企业都会得到控制,而体力型劳动的农民工受到的影响就很大。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密集型劳动力行业被取代的可能性更大,农民工也会受到影响。

但,农民工一时半时肯定不会从大城市中消失,否则大城市的公共系统真的会瘫痪。

你觉得农民工会从大城市消失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不能听风就是雨啊,国家在8月份发布了一条“停产令”,全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是对环境问题的整治。而这一条命令也不是今年特有的,而是历年都存在的。所以10月1日农民工全部返乡完全是扯犊子好么,你看去年有感觉到什么变化么?


深入这个方案里面来看,这次是一次限产的命令,大概有错峰生存,重点城市限产50%,其他城市限产30%等举措。也就是说会在今年的10月到明年的三月对工业产能进行限制,因为产能的限制,也就不再需要太多的员工。那么必然会有大量的农民工暂时性的失业,这是受到需求关系影响的结果,而与农民工本身的意志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


所以说农民工全部返乡是不存在的,限制的是工业的产能,也就是对应的类似于那些重工业的企业会受到影响,而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影响的,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生活。而对于农民工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好事情,但这也是无奈的事情。要知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环保和民生是不可兼得的。


简族


以讹传讹,真是厉害,现在竟然变成了10月1日农民工全部返乡!

实际上,已经有媒体对此进行辟谣,这是一些房产销售和中介为了促销房屋,而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一2019年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断章取义的解读,目的就是释放出一房难求的讯息,制造恐慌,让购房者欲购从速。

实际上,该征求意见稿的实施范围仅针对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河南、山东三个省份的26个城市,所以,即便存在所谓的停工令,那么受影响的农民工范围也是有限的,没有题目所说的那么夸张。

这真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又一个例子。

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的是,上述方案目前仍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没有发布正式的方案,所以上述范围内的农民工朋友,还是安心工作,多干一天就多一天收入。不过,根据去年的经验,一些行业确实还是受到影响的,比如建筑行业、土石方行业,在采暖季(11.15-3.15)这四个月内停工的比较多,而这两个行业吸收农民工就业比较多,如果停工,他们也只好回乡了。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秋冬季,雾霾天气,确实严重,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缓解,希望大家能正确对待。

对于受影响的农民工,树挪死,人挪活,早作准备,一是可以趁此机会,转型升级,学习一门技术;二是来年可以到其他不受影响的地区去打工。


打虎拍蝇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没有官方的确切消息,更加不可能说10月1号农民工要全部返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不可能一刀切的。再说城市要运作,永远离不开农民工兄弟们的辛苦。即便是将来人工智能再发展,服务行业,制造行业都可以用机器人来替代,也不能要求他们全部返乡。但是大家要做好两手准备,毕竟未来用人的地方会被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所取代。

目前听到的消息是为了改善周围环境,使得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在2018 - 2019年京津冀城市停工,生产有限,高峰产量即将到来。那时,将迎来一大批工业和矿业裁员!这些人大多数是努力工作的农民工。


为了改善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国家政策也是不得已的!为了整体利益,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换取青山绿水,这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计划!但是这个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说不定需要几十年到上百年的过程。


为了应对返乡潮,国家实行了农村振兴战略并建造了美丽的村庄。它还需要大量有抱负的年轻人回家创业并参与这一伟大事业。因此公民工兄弟们就需要练好技术,为了回乡建设做好准备。


有许多农民兄弟在城市工作,做最艰苦和最累的工作,高房价,越来越上涨的租房价格。他们中的大多数总是很难融入城市,漂浮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将来最好开始为回到家乡做好准备工作!


遇到这种停工,回到农村也可能是时代的需要!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建议不要听信流言。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好技术,做两手准备。


人工智能安全机器人医


大实话:返乡是不可能的,但是某些地区的建筑工地应该会停工。

首先要说一下,这个说法已经被证明是“谣言”,只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这个谣言就不攻自破,因为,10月份离过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那么现在让农民工兄弟返乡干什么?

再者说了,你又凭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农民工呢?既然连一个标准都没有,所以,自然这就是不靠谱的说法。

不过,这个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根据“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意见,针对北京、天津以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几个地区的城市,确实提出“停工令”,也就是说,进入十月份以后,这些地区的一些城市的建筑工地就不能进行施工了。

因为我就在郑州居住,所以,根据去年的情况来说,工地停工应该也就是没跑儿了。当然,这个主要原因就是雾霾的问题。

随着冬季的到来,基本上北方地区也进入了供暖季,而与供暖季相对应的就是“雾霾”。而建筑工地的扬尘问题则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之一。所以,让建筑工地停工也是属于正常调控措施。

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造成雾霾的不单单是建筑工地的扬尘,还有就是汽车尾气和供暖等,为什么就要建筑工地停工,而不是停止供暖或者不让汽车上路?确实,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但是,如果相比于建筑工地停工,停止供暖和不让汽车上路显然损失是更大的,并且一定会影响整个城市的运转。

就汽车方面而言,到了冬天,这些城市的限号规定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也不能说是没有对汽车进行限制,而停止供暖这个则就不现实了,停止一天两天还能忍受,停几个月是绝对受不了的,一定会影响社会主流工作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毕竟,从现实角度来说,其他工作还是要比农民工在建筑工地上盖房子要重要的。虽然这种说法可能不太好听,但是确实是事实。

不过,这也只是说工地停工,并不是说一定要农民工回乡,工地停工以后,农民工也可以去找一些其他的兼职工作做嘛,毕竟,城市这么大,又不是只有建筑工地这一条路。

然而,我最关心的就是农民工兄弟的工资问题,因为提前停工了,肯定会或多或少影响工期,一般来说,工期没做完,农民工兄弟是拿不到工钱的。

所以,也是希望能够在工钱结算方面有相应的措施解决一下,而不是只要工地停工,其他什么都不管,这则是不合理的。只要工钱结算清楚,那么就是真的让民工兄弟提前回家,至少也能过个好年。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大实话


刚看到这个题目时,觉得有些奇怪,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题目描述的还是有些出入的,并非是农民工全部返乡,只是部分地区的可能会返乡。

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部近日引发了一份关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意见征求稿。对钢铁、焦化、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建材行业实施全面错峰生产;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其他城市限产比例不得低于30%。未达到治理要求的企业,不予供电。

搜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城市:

1、北京市、天津市。

2、河北省内城市: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

3、山西省内城市:太原、阳泉、长治、晋城、

4、山东省内城市: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

5、河南省内城市: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6、河北雄安新区、辛集市、定州市。河南济源市。

以上地区所涉及行业的一线工作者以农民工兄弟居多,当规定开始陆续实施时,难免会有一部分劳动者需要暂时停止工作。甚至有些企业可能会裁员,被裁对象可能大部分也是一线工作者。这样,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农民工失业。

不过,个人到不觉得属于这个范围的农民工都会回家。有一部分可能会返乡,也有一部分可能会去治理范围以外的其他城市谋求打工机会。

所以,除了面临部分返乡潮外,其他城市倒是应该提前做好迎接这些打工者的准备、服务工作。

无论返乡还是另谋出路,大家都应该配合这次工作,毕竟是为了治理大环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大家都知道,严重污染的空气被吸取到人体内,时间久了,会让人身患一些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环境治理、净化空气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我们自身及后代的健康,我们现在付出点是值得的。

而且,不少农民工朋友已经很久没回家,借助这次机会回家好好与家人聚聚,享受享受家的温暖,也是不错的。

大家觉得此次人口迁移会有多大数量呢?猜测一下。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不知从何时起,朋友圈里都在疯传着一条信息,即所谓的“最强停工令”,号称从10月1日起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工地将停止施工,大量农民工将无工可打,需全部返乡!

事实果真如此吗?经多方求证,此信息乃是对一份文件的错误解读和断章取义,是某些不良房地产商和中介为谋求个人利益所编织的谎言,为的是造成购房者的恐慌心理,促进房地产销售,以达到哄抬房价的险恶用心!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真实的文件主要内容是什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一2019年秋冬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实施范围是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包括“2十26”个城市,在采暖地期间(2018年11月15日一2019年3月15日)各地要加大施工工地管控力度,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的需求,制定好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施工等停产停工方案,并向社会公开,接受其监督。该文件所写的真实内容和网上疯传的虚假信息存在较大差异,文件里规定的时间是从11月15日开始,而不是10月1日,其次内容也是不同,文件里只是规定在取暖季节里,严控工地施工和规范土石方作业,制定好各种应对方案,这当中肯定会有少数人因无工可打而被迫反乡,但不是网上遥传的全面停工六个月。

民生是立国之根本,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执行。在过去几十年间,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确实存在某些政策的制定上有失偏颇,凡事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在环境治理方面忽视太多,牺牲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同样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如此的阵痛,比如英国伦敦,为了治好大气污染同样也花费几十年的代价才初见成效。好在我们政府已早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环境治理方面频出重拳,在严控死防高压政策下已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但凡事都应循序渐进,环境的治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环境要治理同时经济也要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同样也不能降低,尤其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兄弟的生计问题更应谨慎处理,切不可本末到置,以免到时惹得民怨沸腾就晚矣!

至于那些不良房地产商和中介为谋求私人利益,意图扰乱房地产市场,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加之许多不良媒体不经认证就肆意转发,无端制造民众恐慌,同时也严重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对此类恶劣行为建议应加以严查,见一个逮一个,否则不足以平民愤,顺民心!


期待271513825


10月1日停工的传闻早在上半年就传的沸沸扬扬了,特别是在进入9月份以来,随着日期的逐渐临近,工人的恐慌情绪愈加浓重起来。

停工令甚嚣尘上,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自媒体的断章取义,他们的依据就是国家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攻坚行动方案》,可笑的是很多媒体自己还没把文件搞明白,没把精神吃透就随便发布停工信息,标题党吸引眼球。二是企业的经营策略。有许多生产商通过停工信息制造恐慌,以限产停工等理由哄抬物价,催促客户大举购货屯货。

那么到底会不会引发停工潮呢?我的答案是肯定不会搞一刀切,但是限制还是要有的。进入冬季,又是京津冀区域的供暖高峰期,这对节能减排本就压力山大的京津冀区域来讲,无疑是个巨大的环保压力。所以出于环保的考虑,会关停部分污染企业,以及污染企业进行错峰生产的方式来减轻排放压力。

对于大中型合法企业来讲,可能会受到限时限产的控制,但肯定不会大面积停工,也就说,生产会依旧进行,但不会像之前一样像大饼一样全部摊开。而对于那些小企业,特别是三无资质的非法企业来讲,则必须关停,在平时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在关键时刻这没什么含糊的,必须一刀切下去,全部必须关停。

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传统污染企业,像石油化工、煤炭、热炼、建筑、土石方等,而对于那些节能减排压力小的企业,是不会受到太多限制的。

所以说,全面停工是不可能的,这是对上面精神的误读。影响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全面深入。


元芳有看法


这个肯定不是真的,所以题主大可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多半与北方城市里冬季的雾霾有关系,大量的工程建设,尤其是户外公共工程或者房地产建设,尤其是大型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冬季因为北方本身下雨好,排解污染能力弱,所以一些省份的政府会实施一些措施来缓解这种问题,比如去年,北京天津等地实施了最强限工令,可也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停工停产,比如房地产建设,比如重污染企业等,一些污染少的企业是没有停工的,所以基本不可能实现全部停产,如果全部停产,老百姓怎么生活?

所以基本不可能所有的农民工都要回家,建设还会继续进行,尤其是今年经济形式不太好的情况下,更不可能过于严厉,总不至于为了环境就饿肚子吧。


大野泽的风


谣言不可信,农民工都返乡了谁来建设美好的城市呢,有很多工作都是需要农民工这样工种来完成的,有需求就有市场,相反很多大城市的农民工还很吃香,挣的工资比普通白领都多,我亲眼见过,我们广州这里的农民工,虽然比较辛苦,但是工资都很高,都是靠自己的本事赚钱的,农民工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