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站长为什么更信任余则成,对忠心耿耿的李涯却有所保留?

辉133262193


经典的反特电视剧,硬是让我们看成了现代职场的“教育片”让我们知道了当代职场的“残酷”性,这不得不说这是我们的'“聪明才智”。

吴敬中信任余则成是出于私利 ,而“戒备”李涯同样也是出于私利。吴敬中为信任余则成,是因为余则可以给他捞钱,捞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二人的个人的私人利益高度一致,不信任余则成信任谁;而之所以对忠心耿耿的李涯有所保留?因为他们的思想不一致。不是一路人,另李涯的忠心是针对党国的,而不是忠心玉他吴敬中的。

出于的职业的敏感,刚刚到天津的吴敬中对谁都不信任,所以才把重庆的学生余则成给调了过来。既然是学生,余则成天然地就打上了是吴敬中的人烙印,任何人都这样认为。吴敬中利用余则成敲穆连成的钱财,这就是给余则成机会。余则成则利用这个时机,来实现自己职场利益最高化为了升职拼命表现。能给领导办好私事的下属领导都喜欢。吴敬中也肯定信任余则成。在天津站这个公司里,吴敬中无疑就是总经理。公司存在三种利益,党国的利益,吴敬中的利益,其他人的利益。三种利益既有冲突也有重合。重合的最好,吴敬中公私兼顾,而有冲突的时候,就必然个人利益至上。

反过来。吴敬中为什么对李涯有所保留。是因李涯的忠心和操守更多是针对党国而非个人。二人不是一个频道的两类人。或许年轻时代的吴敬中和李涯一样,是热血青年,对党国比李涯还忠心,但岁月的历练,以及世事的沧桑和变幻,让吴敬中他得出了一条结论:把“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换成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此,吴敬中对党国已不再忠心,有的只是私欲,对事业不再进取,他所需要的就是金钱、他对李涯有所保留是因为怕李涯的忠心造成他个人利益的损失。当然对于党国前途的失望也是他个人操守丧失的的重要原因,如果他事业的平台蒸蒸日上,我想吴敬中也是一个“好干部”“好领导”再有一点就是也怕李涯会上告,会会“大义灭亲”。

吴敬中用一个副站长让所有的人望梅止渴,让所有的人拼命表现。表现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所以当陆桥山向余则成发牢骚的时候,余则成说,我是站长也这么干,可以说,如果不是剧情需要和主角光环的话,余则成和吴敬中是一类人。而在这方面李涯还是稚嫩。都说领导重用人才,丹但到了真实情况,才觉得奴才好用。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电视剧《潜伏》里面,李涯算是一个恪尽职守,对自己的信仰以及对他的那个“党国”忠心耿耿的人,而余则成则是“潜伏”在军统内部的共产党特工,不可能和李涯一样“忠心耿耿”。

但是站长吴敬中在对待这两个人的态度上,似乎更相信余则成,对李涯的信任却有所保留,在吴站长看待李涯和余则成的相互争斗中,吴站长一直是偏向于余则成的。

这是为什么?

这个答案,要从吴敬中这个老牌军统特务的“忠心”说起。

纵观整个电视剧,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是一个老奸巨猾,贪婪成性的人。

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在国民党内部从上到下比比皆是。

抗战胜利,日本投降了,这让国民党当中的很多人赶上了“发接收财”的机会,大大小小的“接收大员”趁机贪赃枉法,敲诈勒索,中饱私囊。

吴敬中就是其中之一。他就是谢若琳所说的“嘴里全是主义,心里面全是生意”的那种人。

对于信仰,吴敬中已经开始动摇,所以抓紧机会捞钱,就成了吴敬中的核心工作。

在这种心态下,吴敬中本人的“忠心”其实是已经不再“耿耿”,甚至是值得怀疑了。

其实,李涯和余则成都应该算是吴敬中的心腹,余则成是吴敬中的学生,李涯是吴敬中派往延安卧底的心腹。

吴敬中向戴笠要来了余则成,也费尽心机换回了已经暴露的李涯,说明吴敬中对两个人都是十分重视的。

相对于李涯来讲,余则成对吴敬中看得更加透彻一些,从一口一个“老师”到送上一颗“夜明珠”为见面礼,很快就得到了他的这个老师的赞赏,加之后来帮助吴敬中“敲诈”汉奸穆连城以利用军统的特殊权力收受贿赂等等方面,余则成成了吴站长的“搂钱耙子”和“财神爷”。

所以,吴站长对余则成的信任,是“狼狈为奸”式的信任,这种信任是以“私利”为基础的信任,往往这种信任是放弃原则立场的信任。而余则成作为“潜伏特工”,为了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需要的恰恰是这种信任。

吴敬中对李涯实际上还是信任的,但对李涯的信任,是“工作层面上”的信任。而李涯的“忠心耿耿”也不是针对吴敬中本人,而是对于自己的信仰“忠心耿耿”。这种信任往往是有所保留的。况且两个人的信仰不在一个频道上。

正因为如此,吴敬中只是希望李涯能够为他分担压力,在前面挡枪子,对李涯的前途甚至生命并未放在心上。让李涯执行潜伏计划,实际上是彻底放弃了李涯。由他自生自灭。

尽管从感情上吴敬中信任的天平是倾斜于余则成,但是,作为老牌特工,吴敬中对余则成一直保持着警惕,并未到了“盲目信任”的程度,他有一个底线:只要余则成能自己摆平所有的质疑与怀疑,他吴敬中绝不会主动对余则成进行甄别,因为他需要余则成。

电视剧的最后,吴敬中还是表现出了作为老牌特工的老辣,不露声色的把余则成控制在了自己的身边,而且还是那个原则,无论余则成干什么他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余则成还能为他所用,给他挣钱。

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


步武堂


我倒觉李涯对吴敬中并不忠心耿耿。李涯唯一忠心的是他心中的党国。所以从这一点上。李涯和吴敬中就不是一路人。李涯和余则成才是一路人。这点吴敬中是清楚的。所以他从未信任过李涯。

吴敬中在天津站虽说是一把手,但是你看完他身边的一圈人就会发现,他唯一可信任的,只有余则成。马奎就不说了,整个天津站智商最低的人,就是替毛人凤监视吴敬中的,靠不住。陆桥山够聪明,阴狠程度不比吴敬中差,两个人最像,但陆桥山是郑介民的人,吴敬中第一个要防的就是他。

李涯在天津站是最独特的存在。他和余则成一样都没有什么背景。在天津站的工作上,李涯确实是吴敬中的好帮手。但仅限于正式工作。李涯的忠诚只是对党国的,他工作唯一的目标就是为党国消除所有的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所以说他和余则成才是一路人。他尊敬吴敬中是因为吴敬中是站长,他工作需要依靠吴敬中。但是让他去帮吴敬中干脏活,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如果上级要他做站长,他第一个查的没准就是吴敬中。当初余则成为了调查黄雀行动,曾经派出廖三民去天津站调查战备物资使用情况,作为站长的吴敬中却将廖三民直接带给了李涯,对于那个时候的吴敬中来说,他巴不得赶紧开展,然后自己也好赶紧撤离,才不会去在意这些所谓的潜伏行动,所以当李涯让廖三民直接问吴敬中时,吴敬中立即以开会为借口赶紧躲开。这时候李涯对着已经离开的吴敬中背影说了三个字“老狐狸”,只有仅仅三个字,却准确描绘出了吴敬中这个形象,不得不说李涯总结的相当到位的,虽然吴敬中可以说是李涯的伯乐,但是对于吴敬中所做的一些李涯是很明白也很反感的。


所以吴敬中只能信任余则成。原因有几个。

第一,余则成是吴敬中的学生。中国向来重视师生关系。天津站重建时,周围的人都不是吴敬中的人。只有余则成是吴敬中向戴笠要过去的,并一直努力提拔余则成。这多是因为余则成与他的师生之谊,让他把余则成当自己人并向余则成暗示。

第二,余则成通过了吴敬中的考验。让吴敬中放心把余则成作为自己心腹。当吴敬中向余则成暗示余则成就是他的人之后,余则成就接到第一个任务,也是表忠心的考验,就是敲诈穆连城。在这件事上余则成尽心尽力。通过考验,作为回馈,吴敬中送余则成两根金条。是即是收买也是达成信任的信号。毕竟这种事不是可以交给任何人做的。李涯虽然也是吴敬中的人,但这种事李涯就不会做,他太洁身自好了。所以注定李涯不会成为吴敬中心腹。




三、翠萍的催化

不要小看翠萍。翠萍由于看起来很直爽简单,逐渐成为吴敬中太太的死党。她对翠萍的友谊是真心的。她对翠萍讲的对余则成未来的谋划,虽然是为了让余则成继续给他们卖命,但也句句在理。最后站长太太要离开大陆时翠萍竟然还有些心酸。她们的姐妹情深必然会促进吴敬中和余则成的关系。增加吴敬中对余则成的信任。而李涯,没老婆,自然也没这个条件了。



朱铁平


从能力来说,余则成和李涯当然都是很不错的,都很能干,只是余则成在关键时刻和一些紧要关头能请到外援,也就是地下党,而李涯却没有,只能在本系统内调用资源,所以李涯经常在斗争中吃亏。

但两个人的能力如何运用,就完全不同了。

在《潜伏》的背景也就是军统天津站这个场子里,同时存在三种利益,党国的利益,吴站长的利益,其他人的利益。有时候三种利益重合,有时候两个重合,有时候会三者相互冲突。

余则成的个人能力是否运用,完全取决于站长的需要。为站长办个人私事的时候,余则成不遗余力,竭心尽力。而在办党国公事的时候,经常是糊弄的态度,对付过去就完了,只要不损害站长的利益就没事。

李涯的做法和余则成刚好相反。李涯对党国是无限忠诚的,但正是因为他对党国的无限忠诚,让老道的吴站长觉得李涯是一个可用而不可信的人。

所以,余则成帮站长敲诈过穆连成,为了让穆连成就范,甚至不惜假装和晚秋谈恋爱,帮吴站长从穆连成手里拿到了大量的财产,从而得到了站长的完全信任。

这也就是马奎虽然并没有背叛党国,但是却在和余则成的斗争中一击即倒的主要原因,最大的问题不是因为他成了峨嵋峰,而是他之前调查吴站长,已经完全失去了站长的信任,站长也想让他死。

陆桥山的情况和马奎相似。他是郑介民的人,和吴站长不是一条线,所以吴站长对他一直是有戒心的,因此,在余则成轻轻推动之下,陆桥山就被打倒了。

吴站长在把李涯招入天津站的时候,其实完全是当作另一个余则成招的,也就是说,首先是肯定他的能力很强,其次是希望李涯成为他自己的人。但李涯到天津站之后的表现却是无限忠于党国,并没有把自己当成站长的人。


萧武


余则成始终在思考像左蓝这样单纯善良的小姑娘是如何被赤化的,变得那样义无反顾可以把他们伟大的爱情化作革命的热情来给自己将1040工程事业。他起初认为那纯粹是单纯,单纯的少男少女被三民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人盯上了,目的是获得青草尖尖的叶子,让各自的信仰变得更有市场竞争力,仅此而已。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先总理剪掉了人们头上的辫子,却始终无法抹去人们心中做婊子的欲望,千年的王侯将相已经让大家习惯了精神被强奸的快感,而那些诗与远方则沦为办事之后的一只香烟烧脑。余则成寄希望结束抗战之后,建立联合政府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委员长可以到溪口雪窦山养老,毛先生也不用考虑青天白日下满地红旗,自己和左蓝可以吃着火锅唱着歌,夫妻双双把家还。



自己化名为蟹,在老领导吕宗方的安排下到上海执行必杀中统叛徒李海丰的任务,此事关乎戴笠在老头子那里的脸面,陈果夫没有解决问题需要军统补位,这是一个树立军统金字招牌的好时机。余则成给自己的布尔乔亚留了书信,这触犯了军统保密条例,是极大的禁忌,何况左蓝频繁出没曾家岩76号(八路军办事处)已经成为了军统监控目标,辛亏吕宗方老道干练把信件收藏起来,一切才可以化险为夷。余则成很顺利打入李士群的汪伪政府情报机构,成为李海丰电讯处的干将,在摸清楚李海丰上下班规律后成功策划了刺杀,没想到自己也遭到了李士群的追杀,他拿着导师吕宗方的暗号对上地下党组织,经过思想交流和亲身实践及看透了腐败政权本质,他的信仰发生了转变。



余则成的消失和出现都是那么的自然,并且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的军统,吕宗方被戴笠安排的杀手马奎刺杀了,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戴老板对杀敌英雄蟹的褒奖,余则成曾为军统的一面旗帜。戴笠告诫军统上下,日本人是被打败了,不过委员长不打算放下革命事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任需努力!青天白日下满地红旗,也是毛先生所追求的理想社会,这个信念伴随着委员长一意孤行的不退休建立联合政府的执着一起越发的坚定!

日本人走了,胜利该属于谁呢?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很明确表示,中国只有一个旗帜,一个领袖,一个信仰,日军驻华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接受了国民政府受降建议,指示日军只能向国民党军队及政府投降。戴笠的工作是维护军队接管工作的秩序,防止出现中饱私囊问题及被中共地下党破坏,按照全国行政区划华为五个大区五个特别市,其中天津和北京作为特别市设计军统联络站负责本地驻军的监管,作为军统创业时期的老人和戴老板的心腹干将吴敬中被安排到了天津站,授予了少将军衔。



吴敬中久在军统总部机关负责青年干部训练班情报学教育工作,可谓是门生遍布军统各部门,自己现在有机会外放做官,自然希望从熟悉的学生中挑选优秀人才来作为核心团队使用,余则成在抗战中的表现和工作专业能力让吴敬中极为赞赏,于是吴敬中顾不得拉山头嫌疑亲自向戴老板指名要人,余则成成为军统天津站通讯办公室主任负责通信监听情报破译密码工作。

天津是个好地方,那里聚集了几乎民国北方所有知名党政军要人的足迹,一旦战争失败或政坛不如意都会在天津卫隐居起来以图蓄积势力东山再起。这里成为了东北三省及陕甘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各种势力相互交错,经济上凭借天津港口资源成为国际贸易重镇,那是一个好地方。吴敬中也希望借助风水宝地可以顺风顺水,他习惯了腐败围绕抛弃了年轻时期的信念,原因很简单他进的每一步靠的都是钱,来到了天津手上握着几十万军队生死大权,在抗战胜利后接收日伪政府政治遗产的关键时期,谁是汉奸,在天津吴敬中说的算!



余则成希望快速融入到老师吴敬中的圈子里,大汉奸穆连成为他提供了这个机会,为了摆脱脑袋上汉奸的帽子,穆连成可以贡献自己一半的家财,同时赠送晚秋给余则成。这种事情不能交给不熟悉的人,毛人凤的机要秘书马奎干不了,郑介民的小老乡陆乔山要防着,有主义和信仰的李涯也坚决排除在外,想来想去闷骚的余则成合适,这个家伙有点小聪明但是没有大野心可以接受。

斯斯文文的余则成对穆连成敲骨吸髓,帮助吴敬中搞来了大量的古玩珍宝,并且剥离了风险,一切都安排黑帮龙三接收,出了事可以说是黑帮冒充军统干的,与天津站无关。这还没有完,收来了东西毕竟不安全,需要快速表现。余则成工作严谨负责任,穆连成给的东西都被天津黑市市场消化了变成了黄金美元,吴敬中远在广州的妻弟负责在香港和海外投资置业,一切都是风平浪尽。



谢若林说过:现在的人表面上冠冕堂皇喊得都是主义,其实大家心里装的都是生意。老余你作为天津站副站长指缝里溜走的不是光阴而是黄金,你说谁跟黄金有仇啊?这里有两根金条,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卑鄙的!我做生意的原则是,只要你一枪打不死我,我重新爬起来了,只要价格合适,咱两儿还可以做生意。


唐俊龙55398571


《潜伏》中的谢若林有一句名言:“嘴上喊的是主义,心里装的都是生意”,吴敬中就是典型的这一类人。李涯心存信仰全心全意扑入党国事业,拿他喊喊主义装点一下门面就行了。余则成则不同,早已是吴敬中做“生意”离不开的跑腿代言人。


吴敬中从复兴社、军统、保密局一路走来,浸淫军政、间谍部门多年,目睹国民党政府从里到外的腐败,心中是极度痛心失望的。他本人也从一个立志凝聚意识、保卫领袖的理想青年,蜕变成了动用手中特权疯狂敛财的官场老油条,军统少将、天津站站长的头衔身份都是他实现敛财计划的特权。明白了这位吴站长对自身在天津站上的定位,就不难知晓他对余则成和李涯态度上的区别。

天津站最初组建时,吴敬中手下三员大将:马奎是毛人凤的人,靠不住;陆桥山是郑介民的人,要提防。唯有余则成无门无派,他要找靠山,吴敬中要找帮手,两个人一拍即合,几个回合试探下来余则成就开始朝着吴敬中心腹的方向发展。敲诈穆连成、刘裕的金佛、旁迪艾克汽车……余则成不遗余力地为站长敛财。另一方面,站长太太也和翠平走到了一起,捉马太太奸情就是拉上翠平一起干下的事,站长太太撤离天津时,和翠平还姐妹情生了一场,可见吴、余两家在相互利用之外,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起了一定的感情的。


再来看李涯,这个是真正心存党国信仰的人,从他沉下心潜伏延安多年,再到回天津站后日以继夜地工作来看,他的确是余则成最应当值得敬佩的对手。李涯若是早个十几年和吴敬中碰到一起,一定会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但时过境迁,此时的吴敬中早已不相信国民党的那一套,只剩下李涯还在坚持。这就决定了李涯不会帮吴敬中干违背信仰、私下敛财的脏活,两相比较,自然是贴心豆瓣余则成和吴敬中越走越近,虽然忠心但却话不投机的李涯与他渐行渐远。


竹山清溪涧


社会上不是流行几大铁吗,同过窗,上过山,下过乡,扛过枪,分过脏……,吴敬中和余则成分过脏,吴敬中还是余则成军统培训班的老师,也算是同过窗。吴敬中到天津站之前特意把余则成调到身边负责内勤工作,除了培养“自己人”,以便于工作之外,显然是有意利用余则成为自己捞钱。余则成也顺水推舟立刻投靠了吴敬中,并在敲诈穆连城等一系列事件上为吴敬中捞取好处,甚至在副站长的人选上,连吴敬中都老婆也希望余则成能上位。最终由于李崖和陆桥山出事,加上余则成立功晋升,余则成顺利上位。

吴敬中是老军统,蓝衣社时期就是特务,斗争经验肯定非常丰富,但是他为了一己之私,也是因为对“党国”前途的彻底失望,让他不断变本加厉的捞钱,甚至于不敢去设想如果余则成是中共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而李崖则不同,虽然李崖和余则成都是吴敬中的学生(我记得好像是),但是李崖还在为“党国”、为“理想”而奋斗,这样的人只能在工作上委以重任,在捞钱这种事上,还是余则成更可靠一些。余则成和吴敬中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戴笠到天津站检查时吴敬中还担心余则成说漏嘴。好在余则成够机智。一直到快解放之前,吴敬中准备逃跑时都要拉上余则成一起走,他不是没有怀疑,而是不敢怀疑,不愿怀疑,最终只能放弃怀疑。余则成也掌握吴敬中大量犯罪证据,使得两个人只能“紧密团结”在一起。


行远健身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那就必须明白吴站长是什么样的人。

吴敬中是军统元老,早先也是为理想而献身军统的事业的。但是,在抗战之后,作为军统少将站长,他知道了国民党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从上到下的腐败。这时候的吴敬中是极度失望的。于是,吴敬中不再是那个勤勤恳恳的站长,而是一心只为自己捞钱。

知道了这个背景,就能理解吴站长为什么更欣赏余则成了。


首先,余则成是军统的功臣和英雄

余则成只身潜入汪伪特工总部,刺杀了大汉奸李海峰。这不单是奇功一件,而且让余则成在戴笠面前挂了号,戴笠记住了这位军统的大英雄。

军统特务千千万,陆桥山、马奎、李崖之辈,戴笠连知道是谁都不知道。但是,余则成却在戴笠面前很有面子。

让领导记住了,那么以后有什么立功的任务领导就会想起你,那你的飞黄腾达就更容易了。

所以,别看余则成在天津站职位低,但是通天的人物。吴敬中这个站长也有借重的时候。

这一点李崖是比不了的。

李崖是吴敬中派去延安的。但是后来却暴露成了死间,无功而返。虽然不是他的错,但也让他失去了立功的机会。


其次,余则成是吴敬中的招财童子

余则成初到天津站,就送给吴敬中一颗夜明珠。吴敬中笑纳了。

这就让余则成知道了吴敬中的爱好。领导的爱好,其实就是领导的弱点。以后,余则成就开始帮吴敬中捞钱了。

帮领导做十件好事,不如和领导做一件坏事。

吴敬中捞钱毕竟还是冒风险的。天津站陆桥山、马奎、李崖都不是吴的心腹,只有余则成在真心帮吴敬中捞钱。吴敬中需要这样的帮手。

敲诈穆连成、刘裕的玉佛、美国进口小汽车........,还有很多剧中没有演出来的。余则成这个人机灵啊,都不需要吴敬中做暗示,就悄悄的帮他把心里想的事情给办了。

遇到这样贴心的下属,吴敬中能不喜欢吗?


李崖就不行了。

这个人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虽然也有过送礼物给余则成的事情。但是,李崖不会帮吴敬中捞钱,即使捞,也好像是在做交易,吴敬中必须要给相当的回报才行。那像余则成这么“不求回报”呢?


第三,余则成的夫人路线

翠萍和吴太太是好朋友。

天津站的太太们都是牌友,可是只有翠萍和吴太太成了好朋友。像马奎的老婆,那也就是一般朋友罢了。

为什么吴太太喜欢翠萍,一方面是余则成帮他们家捞了不少钱,另一方面吴太太喜欢翠萍的“憨厚”、“直爽”、“没城府”。

翠萍可是可以帮吴太太“捉奸”的好“闺蜜”啊!

夫人路线走的好,余家和吴家成了“通家之好”。这就不是工作关系了,私人关系上又近了一步。

这点,光棍李崖是比不了的。


第四,工作方面

有人说,李崖工作那么拼命,作为领导的吴敬中不喜欢吗?

这话就说错了。

吴敬中已经是少将站长,再升就到局本部去了。可是到了局本部是当不了一把手的,哪里有在天津站做一方诸侯自由自在。况且,吴敬中的主业是捞钱,副业才是天津站站长,在局本部施展不开啊!

所以,吴敬中对工作的原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过的去就行了。

李崖在拼命的工作。吴敬中就要上心了。李崖如果干的好了,肯定要提拔,提拔来提拔去,估计吴敬中这个站长的位置就保不住了。这是吴敬中不得不提防的。

何况,李崖虽然拼命,却几次三番的把事情办砸,让吴敬中在上面也很没面子。

余则成则不同。他本身的职务低,管理的又是内勤一类的,立功的机会也少。对吴敬中根本构不成威胁。

且余则成对吴敬中“听话”的很,吴敬中不但不用担心,反而会给他创造立功的机会。比如,抓贪污犯季伟民这样轻松却重要的工作,吴敬中就交给了余则成。余则成干净漂亮的完成任务,让吴敬中在局长面前大大露了次脸。


最后,关于余则成的“共 党 嫌疑”

吴敬中也几次怀疑余则成是共 产 党,可是吴站长既然主业是捞钱,所以也懒的多想。

一方面,实在是没有证据;

另一方面,作为曾经的热血青年、现在的特务高层,吴敬中对国民党和共 产 党的所作所为都是很清楚的,他内心是敬佩共 产 党的,认同正义在共 产 党一方的。所以,他反 共并不积极。真要价钱合适,吴站长也可以谢若林;

最重要的是,余则成是吴站长的心腹,坐实了余则成是共 产 党,吴站长也免不了吃挂老。不被打成共 党 嫌疑,贪污腐败的事迹也会被捅出来。所以,内心深处,吴敬中是愿意保余则成的。


对李崖拼命抓地下党,吴敬中其实应该是反感的。

作为特务头子,他掌握的信息最多。他明白国民党完了,以后是共 产 党的天下。这时候,就要想想自己的退路。如果余则成是地下党,那么这还是吴敬中的一条退路。可是李崖拼命抓地下党,这是要往吴敬中手上沾血啊!吴敬中也怕秋后算账,老谋深算的吴敬中是不愿意的。


故纸汇




这个问题只要经历过职场就会明白,当过领导的人更明白,实际是一个普遍的领导与下属的关系问题!信任谁关键在于站长的心态和心思,为什么选择信任余则成?为什么对李崖有所保留?原因有二:



第一,个人关系远近。余则成是吴站长亲自找戴笠要到天津站的,为啥?余则成因为刺杀叛徒李海峰成为军统功臣,是戴笠欣赏的人,吴站长要他到天津站,有面子!而且早年又是余则成的老师,也容易成为自己的帮手!你看天津站这几个人,陆桥山、马奎都和站长不是一条线,站长也需要自己人啊!而且余则成到了之后,很会来事,无论自己还是通过翠平的夫人路线,都一直和站长保持了很好的个人关系。而李崖是站长下属,只是比较特殊,是站长打入延安的得意之作,李崖和站长仅仅是工作关系。



第二,现实利益关系。余则成因为受戴笠的赏识,对吴站长在戴笠面前是有好处的,戴笠查贪污时余则成就帮了站长,站长很感谢;站长已经对国民党失望了,一心只想捞钱,余则成明白这点,帮着站长出面敲诈汉奸,转移赃物,通过各种方式帮站长捞钱和文物,而且都做的很漂亮,让站长很受用!而李崖仅仅是工作上抓共党,搞特务工作,而这些站长的考虑只是维持就好,并不特别热心!只求不出事就行,但李崖却总是搞砸,站长虽然还是支持他,但也仅仅是表面上的。



通过这两方面,就决定了站长对这两个人的态度,站长并不特别信任余则成,反而一直在查他,但站长更愿意信任余则成,尤其在没有信仰之后,站长并不在意余则成是不是共党,只在意对自己有没有用!而李崖,站长必须表面上挺他,但并不太在乎他,明知道天津守不住,还派李崖留下,这就是对李崖这个“干活的”的最好安排!


史海珍珠串一串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先来看李涯。军统在延安安插了十一个人,其他十个人都暴露了,只有李涯安然无恙。如果不是天津站内部出了问题,李涯会一直潜伏下去,直到被起用的那一天。

李涯在延安为什么没被发现,简单的概括就是“入戏太深”。李涯的卧底身份是一名老师,他就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真正的老师,陪孩子们学习、游戏、唱歌。不该打听的事不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说。成功的避开了延安保卫部门的火眼金睛。因为他的心中有一种使命,为了心中的信仰,再苦再难也能坚持。

后来回到吴敬中的身边,李涯也将这种信仰发挥到了极致。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李涯伏案到天明,为了工作不误事,连酒也不喝;保护袁佩林时,夜宿办公室;甚至为了早日达到心中的信仰,至今孤身一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能力强自不必说,却少了人的七情六欲,缺少了人情味。

如果是二十年前的站长遇到李涯,两人肯定会成为好朋友、好战友。那时候的站长也是一名热血青年,心中的信仰和李涯一样,都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可在职场的时间越长,站长见惯了各种贪污腐败,心中的热血也慢慢被浇冷了。

戴笠死后,军统改为保密局,编制被裁减,站长与余则成的一番对话,可以看出站长的心路历程。

站长:在我们的眼里啊,他们是小人物,在国防部的眼睛里,我们就是小人物,都会有这天的。

余则成:您太悲观了吧。

站长摇摇头:我为什么厚颜无耻的敲穆连成的竹杠啊,总要解甲归田的,给自己留条后路,说一句难听的话吧,要不为了那点特权,谁愿意做官啊,我相信,郑介民毛人凤他们也是这么想。

余则成:您今天这是怎么了,好像看破红尘了。
站长: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十五年呐,从复兴社到现在。
余则成:您研究出什么结果了。
站长:结果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钱斌失踪后,站长对余则成说:则成啊,天津的得失在什么呀?在几个偷偷摸摸的军官吗?在几个偷鸡摸狗的间谍吗?笑话,那么多重兵把守的大城市丢了,那么多战功卓著的整编军丢了,什么原因,我们还在这搜情报,抓内奸,查帮派,试图保住大天津堡垒,不滑稽吗?........我年轻的时候也好斗,也清高,可你看我现在剩了什么?除了衰老和靠贪污得来的那些东西。

这些话,无不透露着站长对党国的失望,对党国没有归属感了。已经在打算退休后的生活了。

李涯身为热血青年,站长的贪污腐败必定和他的信仰相背,以李涯的个性,迟早有一天会查到站长头上。而余则成,则根本不用有这种担心,不仅帮他敛财,甚至在得到好物件的时候,头一个想到的是站长。在余则成面前,李涯就像一个愣头青,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半点人情味在。

再者,翠萍和站长太太的交情,也间接的帮到了余则成。翠萍朴实的性格,深得站长太太喜欢,从剧中不难看出,虽然两人相处时间不长,但交情却不浅,站长太太准备去广州,劝翠萍也要想想以后的路。那时gmd还没有全面溃败,不是交情深的人一般不会说这种话。估计站长太太也没少对站长吹耳边风。

李涯的悲剧,也是gmd的悲剧。或者李涯早生二十年,也许会有一番大作为。但站在一搜摇摇欲坠的大船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