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是什么意思?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对于农谚“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的意思,在我的理解看来,就是对于种植农作物而言,种子是具有一定抗旱性的,虽然土地略有干旱也是可以播种的,然而出苗时仍是干旱缺水的话,就需要及时补水了!下面就简单聊一下关于这方面的话题,仅供参考:

一、为什么会说“不怕种子旱”?

即便播种时,土地虽然有些干旱,但种子的抗旱性也可以抵挡的!就拿我们这边夏收后播种玉米来说吧!

像我们这边农村,当夏收小麦收割完后,一般就会在当天就进行播种玉米的工作!而这时,由于一段时间的高温炎热天气影响,其实地面已经干旱了!但为什么仍然是先播种后浇水呢!?

其实,农民大多不担心玉米的发芽率,因为玉米种子只要吸收自身50%左右的水分就可以完全膨胀发芽的!

而后期,如果遇上雨水,即便就可以保障出苗率!即便玉米种子发芽后因地面干旱而顶不动土壤出不来,也可以通过后期浇水解决的!

就像今年来说,我们家里只有一块地出苗比较慢而选择了后期浇水补救,其他的都出苗比较正常!二、为什么会说“就怕秋苗干”?

或许是对于秋天播种小麦来说的,由于秋天一般就慢慢的干燥少雨起来,而且这个时候如果土壤干旱,就会造成小麦弱苗的情况,就会出现分蘖生长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等情况,严重的话,就会造成生长缓慢或者基本停滞,也就是俗称的缩心苗。一般这时候其中下部的叶片会逐渐变黄而枯死,也容易造成根少根系的情况,就会影响明年的小麦收成!

所以说,一般来说,秋收玉米后,会先翻地浇水,然后播种!或者是播种后就会及时浇水保障土地的墒情。

往往来说,夏收小麦后基本就是立马播种玉米,而秋收玉米后,一般先整理土地墒情,然后再播种的!会比较用时多一些!

以上仅供参考,可能解读的不准确,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观点看法,共同探讨!


龙百晓生


农村谚语“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是什么意思?

不违农时,方能五谷丰登。农民播种夏庄稼,也要按照一定的节气农时来播种,就像夏玉米,在收完麦子以后,就要及时的直播,不能因为天气干旱而推迟。这个就是对农村谚语“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前半部分的解释。

为什么会有农民说“不怕种子旱”?其实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谁也不想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播种夏玉米,因为心里没底没有保障。就算是土壤“黄墒”也要播种。要对天气报以希望,说不定在播种之后就下雨了呢。这句农谚没啥积极的意义,不过是农民的自我安慰的办法。还有句农谚是这样说的,“ 不怕旱苗,只怕旱籽。”说的意思正好相反,可以见得农民的心思是很矛盾的。

但是在旱天可以对夏玉米种植进行深播,让种植尽可能的接触土壤深层的地墒,然后在种子吸收水分以后,慢慢的生根发芽,在能够保证出苗的土壤水分含率为50%以上,就可以出苗。对于旱天玉米播种,还是建议通耙一遍土地,进行踏墒作业,从而预防土壤水分过渡蒸发流失。因此,不是说种子不怕旱,而是要按照农时播种。

“就怕秋苗干”,秋苗,夏播玉米秋天收获。对于就怕秋苗干,我也有不同的理解。这个干旱,很明显指的是持续的天气干旱,不是秋苗,任何时间的庄稼苗都怕干旱。天气干旱,万物不长。持续干旱带来的后果就是玉米植株停滞生长,茎叶脱水干枯,最后焦枯而死。但是老天饿不死瞎家雀,总会有下雨的时候。但是不能持续的半个月以上的时间干旱,到时候土壤深层的墒情全无,其后果可想而知了。秋苗干还有一层意思,指的是玉米在出芽后的幼苗期遭遇干旱。这个是更严重的事情,玉米苗无法汲取充裕的水肥,直接就会僵苗钉死在地表。

在我们老家,对“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的理解就是“炕鸡娃,僵尸苗”。五月种子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对于在外面打工的农民来说,最怕这个。


农民妹子一枝花


“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的意思是,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为什么说不怕旱苗,只怕旱籽呢?

意思就是说,苗旱了根可以往深处扎,如果籽旱了,长不起来,那么以后都不会有好的收成,这就是一个根本问题,不能让根部受到损害。



这个谚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