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老汉深夜卖方便面,年入百万算营销吗?

王锐想和你说


我只能简单的回答了,年入百万的可能性没有那么大。

那一袋方便面赚八块钱,而且按照他的那个地段,深夜能有多少人?哪怕就算九点开始到12点,人多一些,半夜几乎是没什么人的,这是在一个火车站附近的小巷子,简单的说一天能卖50个人,一天400块钱,他不一定天天都去,因为他总有一些事情要做,有些时候累了也得休息,病了,他还得一段时间不开,我们就算做300天,也才12万,年入百万怎么可能,不是我不相信,而是几乎不可能,有些时候人多可能多赚点,人少的时候那就少赚点,卖些烧烤,其他的再赚一点钱,一年能有二三十万都算不错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在深夜开,而且是在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小巷子,最主要的是得确定这个小巷子里人流量是多少,而且不一定每家都去他那买,除非只有他一家开,别人有需要才会去买,一年最多二三十万,三四十万,连入百万的可能性真的没有。

每天半夜忙,对自己的身体有坏处,也是间接性的在毁坏自己的身体吧,相对而言,我相信它的寿命,肯定就没有其他人高了,赚的也是辛苦钱,而且卖那么贵,没几个人愿意买,求那些必要或者没吃饭的人,可能会去买一点,或者一些老顾客,其他真没有。

所以这个广告也只是为了营销而已,不知道是谁报得出来的,也就是想增加更多的曝光率,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吃而已,所以呀,这些新闻看看就好了,没必要那么较真。

【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呢,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点击右上角关注乘风思绪,为你解答更多的问题】


乘风思绪


首先这个师傅是山西临县人,在我们吕梁临县虽然算是贫困县,但是那里的人们一点都不穷志,而且人们基本上都是早早就出去经商干活了,这是他们多少年传下来的,而且祖祖辈辈都有做生意精明的头脑,这个师傅也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也算营销的一种,没有一种成功是单单靠运气的,还要靠你自己的想法和头脑。

就像这位师傅,他选择了一个人流量大,需求多、且房租低的一个地带,像火车站的这个巷子是一个三不管地带,不仅房租低,而且没有什么限制,最重要的是靠近火车站,有着充足的额人流量。像外地打工的,加班的上下班的人,坐火车辗转的人,游客都是他们的潜在顾客。师傅 也说了,刚开始是他自己一个人撑这个摊子,后来他的儿子媳妇来帮忙,就引进了烧烤什么的,其实这也算一种营销手段试着投资,进行扩充。我们想一想,算一算,去过师傅年薪上百万,说明,他一天平均要卖出500碗方便面,深夜食堂,其实也是该年轻人送去温暖的一碗面呀。


老家吕梁


首先说,这个问题问得有的模棱两可。在笔者看来,大意或许是深夜卖方便面的老师傅,根本一年卖不了100万元,说他卖100万元,是炒作!



其次说,这个卖方便面的老师傅是自己“营销”,还是别人“有意”营销啊?笔者宁愿相信是后者。为什么这样说,老师傅哪有什么时间去做什么“营销”,他都卖了几十年了!笔者在很多年以前就去五一广场附近吃过深夜地摊上的方便面,其中应该就包括这位老师傅的。后来也吃过好几回,普通一碗好像是10元,貌似比现在太原街头都是的各种牌子刀削面价格还便宜,但是吃的人多啊!笔者亲眼所见,凌晨两三点还有很多人在吃,一个晚上卖两三百碗,是有这种可能的!

再说说,笔者相信是其他人在帮他“营销”——希望大家能学习老师傅的勤勤恳恳,始终如一!这种“营销”,应该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案例,告诉人们,在当今社会,只要你勤快,愿意吃苦,在守法的前提下,不走寻常路,就有可能获得比普通人多的报酬!


太原晚报


营销,薛老板肯定不会有这个想法的,我看是写新报导的记者博眼球,标题党了。

薛老板的方便面小店,是一家路边摊,报导中也提到可能因为原先的位置被管而换了位置。如果真的营销并出了名,这个路边摊要能都会开不下去了。而且,薛老板对现在的生意也很满意。

再细说下博眼球之处:

太原老汉深夜卖方便面,年入百万。

是老汉一人卖方便面么?不是,一共是4个人卖方便面,老汉、老伴、儿子和儿媳。所以算到一个人带来的收入,远没有百万那么夸张。

利润的计算

一袋方便面卖10元,每袋成本不到2块钱,每袋净赚8块,我是不相信一碗面有80%的毛利润的。

文中提到了方便面有额外选择的调料,老板还会加上鸡蛋和火腿煮成一碗面,方便面和鸡蛋火腿加起来的成本肯定不止2元。

包夜班的出租司机、加夜班的工人师傅、刚下车的旅客,从报导中能看出来吃面的人多数是工作比较辛苦,收入不太高的人群,这类人群对价格比较敏感,消费注重实惠,仅仅煮一碗泡面,这些人绝不会花10元钱买的。

同时,对于薛老板来说,他选择了夜间的方便面摊很好的做到了差异化竞争,在别的店关门的时间做生意,自然没有竞争。另外夜间的路边摊还没有房租,利润就高些。并且还做到了随着食客的增加,增加烧烤生产品,提高客单价,还是挺有商业头脑的。

想清楚了四个人,一年全年无休,只上夜班,即使做生意挣100万,也并不多,何况利润算得也不科学,收入肯定高于普通人,但远没有“太原老汉深夜卖方便面,年入百万”这么夸张,只是一篇标题党的报导而已。


无忧精英网


之前算过烤冷面的成本,现在再来算算做方便面的成本。根据新闻中的报道,老汉一碗方便面要卖十块钱(真的是很暴利了,一碗烤冷面同样有肠有蛋也才买5-6块钱),成本有面,肠,鸡蛋,调味料,或许还有一些绿叶菜,还有燃料和油等等,这些之前在烤冷面中算过了,烤冷面1块,此处因为方便面分量更足,算2元吧。老汉夜晚出摊,姑且算成是晚上八点到凌晨两点,由于与烤冷面不同,方便面需要座位进行食用,看老汉的摊位应该至少能坐30人,那么按照使用时间半小时来计算,那么6个小时会有差不多360碗方便面卖出,一夜的毛利润为2880,由于客流量可能有起伏,则我们按照工作日22天计算,一月毛利为63360元,一年的毛利也只不过76万。

而这仅仅是毛利而已,老汉成为火车站附近独家垄断的方便面提供商,难道就只是煮面而已吗,他赶走竞争对手少不得要进行价格竞争,延长工作时间,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寻租行为,来保证自己在这个黄金点位的垄断行为,这个成本一年我相信至少要有10万以上,还有厨具,桌椅等物品的折旧,当然,这些只是小数目,就不计入总体计算了。综上,老汉净利润一年50-60万是个可以接受的数字,而根据他的劳动时间和辛苦程度来讲,我认为他也值得这样的收益,没什么令人惊讶的。

当然,并不是说老汉年入百万这个宣传为假,因为报道中提到老汉除了提供方便面外,还提供烧烤等其他服务,当然为了标题党所以就没有明确写,如果有了烧烤业务那么净利润将会显著提升,因为客单价会迅速升高,到手利润也会增长。这篇报道也算是腾讯与老汉的双赢了,不过老汉应该不会花那么大成本去买营销,还是互惠吧。


铅笔道


这家方便面夜宵店在山西太原火车站附近的小巷子里,每天从晚上九点一直营业到第二天早晨六点,简易的牌子上只是简单的写着“二十九年方便面”。就这样一个垃圾堆旁的小摊在当地无人不知,也被网友戏称正版国产《深夜食堂》。做方便面的薛师傅是山西省临县人,“当初一个人撑起了这个摊子,现在有老婆,儿子还有儿媳一起帮我,以前只有煮方便面,现在还多了炒方便面和烧烤。别看我店面小,我还要传给我孙子呢!我们一天最少也卖200多袋方便面,有的时候生意好能卖到300多袋。”说起这家店的收入,旁边的邻居调侃说:“人家都说你们家一年能换一辆宝马。”薛师傅坐在冒着热气的大锅旁憨憨地笑着说:“赚得都是辛苦钱啊。”有人为薛师傅算了一笔账:一袋方便面卖10元,每晚销售200-400袋,每袋成本不到2块钱,每袋净赚8块,至少8*200袋=1600,加上烧烤等每晚收入2000-3000左右,一年下来收入至少上百万。

老汉深夜卖方便面,年入百万,营销是一定的,但真实的可能性也是存在。

1.经营了29年的夜宵店,应该有很多的老客户

一个经营29年的夜宵店,当地人常坐一起吃面,是这家店面的常客。一碗方便面,让不少人从少年吃到了中年,承载着很多当地人夜生活的记忆。从当年方便面的爆红状况看,29年来,一定累积了大量的老客户,与其说当地人吃的是方便面,不如说吃的是一种情怀。

2.深夜方便面,赚的确实是一种辛苦钱

晚上九点到临晨六点,别人在睡觉,薛师傅和他老婆他儿子他媳妇四个却在夜幕下为客户服务,这些客户有夜班的出租车司机,有加夜班的工人师傅,有夜店散场出来的姑娘,有火车站夜归来的游子……一家4口人,年收入100万也是可能的,深夜干活,有多少人愿意上夜班?常上夜班的人都知道,夜班对身体伤害特别大。

3.在火车站旁边,一碗方便面,深夜卖10元,有一定合理性

很多人认为一碗方便面10元,太黑了。这个价格如果在其它地段,不在火车站旁,或者不在晚上时间经营,那么价格可能没那么贵。但这是在深夜--深夜出租车价格都上涨好多,上夜班都有补贴,所以深夜价格一般比白天贵;然后又在火车站附近,火车站周边商品卖价比其它地方贵。所以,火车站加深夜这两点,一碗面10元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太原老汉深夜卖方便面,年入百万,营销是一定的,但真实的可能性也是存在。


职路弯弯


关于“太原老汉深夜卖方便面,年入百万算营销吗?”

煮方便面卖年入百万做方便面的薛师傅是山西省临县人,“当初一个人撑起了这个摊子,现在有老婆,儿子还有儿媳一起帮我,以前只有煮方便面,现在还多了炒方便面和烧烤。别看我店面小,我还要传给我孙子呢!我们一天最少也卖200多袋方便面,有的时候生意好能卖到300多袋。”

方便面10元一碗,成本面+肠+蛋+加工燃料算4元钱。一碗的利润是6元。100碗的利润就是600块钱。一天卖100碗一个月能赚到1万8千块,一年是20万左右。要年入100万,平均每天要卖500碗方便面。

  《北京日报》的消息说,我国方便面产业销量连续四年下滑。中国方便食品大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方便面总产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490.91亿元,较上年下跌6.75%。其中,方便面巨头康师傅上月底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方便面净利润同比下降60.30%。

  除了业绩下滑,方便面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以北京为例,上世纪90年代,方便面品牌最多时达到32家,如今仅存的一家,其他品牌都消失了。有业内专家认为,销售下滑主要是受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的宣传影响,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是社会升级、消费者观念改变所导致的正常结果。


大同那点儿事


我是不将就的张小果,我正在创业中,我善于不将就的看问题,欧耶!

关于太原老汉深夜卖方便面,年入百万,大家都在算,这个是不是真的?!!!很多人都认为不是真的,小果认为很可能是真的,核心原因如下:

老汉不光卖方便面

其实看了那么多回答,大家对于方便面都算的实在纠结,算来算去,一个晚上最多毛利不到2000元(有一种算法是这样一袋方便面卖10元,每晚销售200-400袋,每袋成本不到2块钱,每袋净赚8块,至少8*200袋=1600),那么怎么可能一年上百万呢?其实大家都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太原老汉还卖烧烤,烧烤的需求更大,利润更高,我的分析,烧烤方面的收入估计比方便面大很多,那么烧烤有没有可能让太原老汉年入百万呢?

我身边因为烧烤暴富的例子

我身边就有不少因为烧烤买了房的例子,在厦门就有一家子三个兄弟,都是做晚上烧烤摊生意,最早就是那种最简单的路边烧烤架,做了一年以后,三个兄弟都买了房子,还开了专门的店面,现在还做的风生水起。我没有做过,所以我不很清楚烧烤背后的收益能有多大,但这一个一个事实面前,你就可以知道,如果老汉有做烧烤,那么年入百万是很可能的。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分析老板为什么能赚到百万,也许能够给大家一些借鉴。

老汉开店的位置很重要,选择了一个人流大的流量入口,火车站附近人来人往,人流巨大这个是大家都清楚的,所以你到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附近都可以发现,很多各种各样的店都活的很好,也正因为人流,所以在火车站旁边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店铺和生意,这些人其实也是消费群体,所以在火车站人流的聚集效应是巨大的。

老汉开店面对的是一个强需求,因为在火车站附近会有很多等车的人,还包括在这个附近做生意、打工的人,到了晚上不管是等车还是下班,都需要吃一些夜宵解决肚子的问题,或者通过吃消磨时光,所以这些需求是持续的,不断出现的。

老汉找到一个成本洼地,店是开在火车站附近的巷子里,而且从店铺外表来看,这就是一个简陋的民房,你如果经常到火车站附近可以发现,很多看起来像违章建筑的地方,因为什么?因为铁路系统的独立,所以,在火车站附近经常会存在一些三不管地区,这个地区没有人管,租金等一定都相对较低,而且如果老汉可以一下开了那么多年,房租可以签很长时间,那么在房租等的成本上一定是有巨大优势的!

老汉在产品定位方面,把方便面作为引流款,烧烤作为利润款,这样的组合就可以很好的把每天的利润率大大的提高。为什么方便面是引流款,因为到了晚上大家肚子饿吃点东西是首先需要的,而且10元的方便面相对价格是大众都可以接受的。在大家消费引流款的时候,如果烧烤在旁边发出很香的味道,你也知道,当晚上的时候,那个烧烤的味道是多么诱人。就是这样提供产品的代入感,那么顾客很容易就顺便点一些烧烤,就把客户成功吸引到了利润款消费。而烧烤价格高、品类多,每一个到店的顾客,客单价一定不止10元,很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客单价提高到50元60元,如果再配上酒,很可能就上百元了。


老汉通过坚持扫除了竞争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样的店铺,刚开始的时候,一般大家都蜂拥而上开店,但是因为是餐饮类的晚上服务,实际上是非常辛劳的,很多店铺赚到钱了以后,就不愿意再干这种辛苦的事情了,要么去做其他有面子有自由的营生,要么开了正式的店面雇佣更多的人,那么他们的成本一定会提高,价格也一定会相应上涨。这个时候,这些竞争对手跟老汉就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竞争了。在这一方面老汉还是很厉害的,可以看到,老板给摊位起的名字叫做29年方便面,29年这个数字直接就给了大家直接震撼的指引和充分的信任。所以,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那么获得的品牌认可和竞争优势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知道火车站附近有一个卖方便面的摊子便宜又好吃,然后再下去就是口碑传播。这个就是坚持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创业是看坚持的。


当然,老汉成功背后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但从一个外人看来,我对于他能够年入百万是认可的,也许这篇报道是一种营销,但这种情况是很可能实现的,做生意要做有头脑会坚持的生活,再小的生意都可以撑起巨大的财富!

我是张小果,我正在创业中,我善于不将就的看问题,你有什么不同意见,一起来分享吧,我相信你身边肯定也有因为烧烤暴富的人吧,一起来举例子,为头条朋友们能够更智慧的做生意,更清醒的的生活!


不将就的张小果


太原老汉深夜买方便面,年入百万!

看到这个标题我当时就震惊了,就算是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一年的收入要达到百万级别,也是非常不容易,而太原的这位老人家就是煮煮泡面就能年入百万,真的是刷新了很多人的三观。

大爷名叫薛大爷,在太原火车站附近的小巷子里面卖泡面,以前20余年,食客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曾经在网络上看过这么一句话,出门旅游,不要太嫌弃方便面因为他至少比某些店铺的食物要新鲜,卫生!

老人家摆上大锅,而他煮的方便面远不是题组出题时候用的那种桶面,而是普通的一包一包用塑料袋装着的方便面。

年入百万也是相当辛苦的,老人家,十块钱一碗的方便面,就算我用一碗方便面挣七块钱算(其实肯定赚不了七块钱的),要挣100万,需要下142857碗面,折合到每天,就是391碗面。

一晚上要下将近400碗面,就算一碗面,只要一分钟时间也需要六个小时的时间,可见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当然,我这是理想化的,现实情况肯定更多!

所以老人家卖泡面,年入百万,不算营销,是实打实的靠辛苦挣来的钱值得尊敬!


迷职微笑



“深夜食堂”、“方便面、“老汉”、“年入百万”看到这几个关键词谁能不被吸引啊,我都有点震惊,营销是一定有营销的。

可以说利用了前阵子深夜食堂的大热还有标题党的力量,一下子抓住了眼球,满足了吃瓜群众的猎奇心理、对这种“老汉”与“年入百万”之间有差异的财富热点问题的好奇围观心理,就跟风靡的各种网红奶茶、网红餐厅一样,看到这样的新闻,好奇之余,很多人会想要去亲自看看、体会一下,感受到底是什么样的“老汉”、什么样的“方便面”带来如此巨大的收益,诶,生意又火了!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除了方便面,老汉的深夜食堂还有烧烤,单靠方便面的话,我们可以算一下,一天不算成本,要3000元收入,一碗十元,算高价了吧,需要卖300碗,12到凌晨5点,每小时60晚,得有多大的地方和多少人工才能做到。

但不论是不是营销,是主动选择营销,还是产品太好找顾客主动帮忙营销,都能看出在深夜做宵夜生意而且还是简单操作的方便面,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敢想敢做的创业精神和日复一日的坚持都值得我们学习。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