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谁能给出合理解释?

清幽宁静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场战斗,要怎么解释呢?



提问说的长坂坡之战,不仅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三国志也有一定记载,说明其基本的,大的历史事实是真实的,不纯粹是罗贯中随意虚构。但所谓八十三万大军,是曹操檄文中的夸张,这是震慑敌军的惯用方式,当时双方实际兵力对比是:曹军是五千骑兵,刘备是两千步兵,刘备兵虽少,兵种也处于劣势,但这些士兵经过诸葛亮集中训练,有一定战斗力。在双方混战中,虽有伤亡,但并没有一哄而散,还是有少数紧随将领,听从指挥。比如,赵云从随军士兵中匀出一匹马,救出甘夫人;张飞指挥二十名骑兵拖带树梢,在树林驰骋纵横,迷惑敌军等。



从表象看,确实如提问描述,赵云已经精疲力尽,张飞也不过一人,为啥那么多曹军猛将,竟然不约而同,合伙逃走?其实,这个故事需要从前面说起,曹操在前一年灭掉袁绍集团后,雄心勃勃,很想乘势歼灭刘表的荆州集团,因为刘表收留了刘备,这可是曹操称之为英雄的人物,是曹操的心腹大患,稍不留意,就会座大成势,那时下手就难了。结果,南征大军还没到襄阳,刘表就吓死了。接班的刘琮也乖巧,连势都没扎,直接投降,唯独刘备逃走了。听探报说,刘备带着百姓,一天只走一二十里,十分缓慢,曹操就组建五千虎豹骑,下令一天一夜要追上刘备,当时双方距离大约三百多里。



试想,曹军人不卸甲,马不去鞍,连续二十多个小时的奔袭,这种高强度运动,对人精力体力消耗很大,追上刘备队伍后,又激起杀敌立功,抢劫掠夺的冲动,但这是那些体力强悍者,体质差点的士兵将领,都基本焉了。比如,当时就立马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按说应该是给领导表现机会,可由不得自己,本来就迷迷糊糊不清醒,腹中饥渴,精神萎靡,张飞一声大喝,犹如雷霆,惊得夏侯杰一个激灵,就从马上滚落下来,没成想这个动作,引发连环效应,丞相放马就跑,还带动一帮子号称猛将狠人也丢人现眼,留下话把笑柄。



反观刘备一方,虽然总体上处于劣势,但被逼到绝境,走跑都已不及,那只能拼命了。张飞,赵云又都是虎将猛人,曹军虽渲染,包装,号称百万大军,但在不当指挥下,实际已成强弩之末,一群腹中饥渴,浑身困乏,神情恍惚,兴趣全无,只想睡觉的饥兵饿卒,碰上拼命的虎狼之将,最大的丞相带头逃跑,引发羊群效应,多数人不问啥事,盲目随众,跟上先跑是很自然的。



羊群效应就像前一段,委内瑞拉阅兵式上,一架无人机突袭,几个士兵一跑,所有在场士兵全跑光光,也不管不顾啥总统不总统了,盲目随众这点,其实古今中外都差不太多,透过表面现象再看,这场战斗是不是可以归入正常而能理解了?(0:04)


流誉后


首先说,长坂坡当阳桥一战,并不是罗贯中虚构的,正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


从这段文字基本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的原型。史实中是,曹操派遣五千虎豹骑星夜急行军追击刘备,刘备军队有步兵将近万人,夹杂在十几万百姓之间,不成队形。刘备听说曹操手下最精锐的虎豹骑来了,赶紧发挥看家本领——跑路,丢下老婆孩子就跑了。

但是曹操的追兵速度很快,跑不掉,于是命令张飞带二十人殿后,就有了长坂坡的剧情。张飞站立桥头,大喝:“我是张翼德,你们谁来跟我决一死战?!”,追过来的虎豹骑不敢上前,于是拖延了一段时间以后刘备成功溜号。但是史书里并没有说曹操或哪些名将在现场。

其实这个事情听起来很魔幻,仔细一分析,也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首先,曹操本人并不在现场,他要是在现场,就算用人堆也得把张飞堆死去追刘备。当时曹军突袭刘备和难民,局面非常混乱,连曹军主帅和将领也不知道刘备往哪里跑了。张飞面对的,可能只是一些曹军士兵和普通将校而已。

其次,张飞能挡住曹军,因为他是张飞。

张飞之所以喊“身是张翼德也!”,是因为他有充足的自信,相信张翼德这个名字,可以镇住99%的曹军官兵。

虽然在正史上,并没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这种事情,但是张飞和关羽,的确是东汉末年公认的悍将,无论哪方势力都认为关羽张飞是战斗力爆棚的牛人。

“程昱等咸曰:羽、飞,万人敌也!”——《三国志》

连曹操的谋士们,都一直认为张飞关羽是万人敌,将军士兵们肯定也是如此。而且之前关羽在曹军阵营时,破万军斩颜良(这个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的情形还历历在目,面对与关羽齐名的张飞,曹军的恐惧可想而知。

当时的情况是——张飞在当阳桥上与人单挑,地势很狭窄(一座小桥而已)。这就像在胡同里打架,你就算有千军万马,也只能一个一个上去单挑。

如果曹军真的一拥而上的话,的确是可以在付出惨痛代价以后耗死张飞成为胜利者的。但那是对曹军而言,具体到每个士兵身上,如果自己真的往前冲,那么极大可能自己不是胜利者,而是那个代价!!!

都是打工的,混饭吃而已,跟着大伙一起冲是可以的。这种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的送死行为,还是算了吧……

所以史书留下了这句话:

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小约翰


看三国演义,如果感觉情节不合理,顺着两条路子往下找,一条【历史原型】,一条【尊刘贬曹】,十有八九就能找到答案。

比方说本题,为什么曹军众将不敢和张飞动手?因为历史上,张飞确实在当阳桥把曹军吓住了。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只不过没有《三国演义》里那么多细节,也没吓死一个叫夏侯杰的。

张飞能吓住曹军,除了他本身威猛,名声在外的因素(刘备曾经在曹操手底下打过工,曹军是知道关张的勇武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追上刘备的并非曹操的大军,而只是前锋部队。

曹操占据荆州后,派骑兵一日一夜狂追三百里,在长坂坡赶上了刘备。我们都知道,经过这种程度的强行军,即便是骑兵,肯定也有相当严重的体力和精神消耗,战斗力势必严重下降。而且追击部队的数量一定也不会多。——大军是不可能保持这么高移动速度的,只有小股精锐骑兵才行。

所以面对张飞,曹军战斗意志不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亮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诸葛亮传》

现在回到小说。按理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一票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为什么见了张飞不敢上前?

——因为历史上曹操部队就是不敢上前。

问题在于,历史上并没记载这些名将当时在哪,估计他们当时并不在张飞对面。罗贯中为了增加故事精彩性,也为了烘托张飞,列出一串曹军名将,但是又不改变【曹军畏战】的事实,所以题主才会有这种疑问。

换句话说,为了小说故事性,曹军众将有意无意地被“黑”了。

事实上,当时带领骑兵追杀刘备的,应该是曹纯,因为他有在长坂坡交战的记录。

(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而由于曹纯是曹军骑兵部队中的精锐,“虎豹骑”的首领,所以担任追击任务的很可能就是这一支部队。

说到这里,可以给题目疑问做一个暂时性的结论了:之所以这场战斗令人费解,是历史事实与罗贯中添加文学内容的冲突。

————分割线————

但是且慢,接下来,我要为罗贯中洗地了。

事实上,在小说里,作者尽可能保持了这个情节的合理性。

首先,即便是《三国演义》里,追上刘备的同样是先锋部队,而不是曹操大军。在这里面对张飞的,很可能也是先锋部队,只不过这支“先锋部队”是由曹操众多将领带领的,和一般先锋还有所不同。

操教各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一日一夜,赶上刘备。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其次,曹军之所以产生疑惧,不止是害怕张飞,同时还是害怕诸葛亮。

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

既然是害怕有阴谋,那么谨慎推进也是合理策略。

最后,为了使两人的威慑力显得真实,罗贯中在前面做了不少铺垫。情节都是环环相扣的。

曹军为什么担心是诸葛亮之计?因为就在不久之前,诸葛亮连着送给曹军两场大败,博望坡新野两把火,烧得曹军叫苦不堪。

张飞又为什么那么有威慑力?因为关羽斩颜良之后,对曹操大大吹捧了张飞一番。

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关羽斩颜良,已经是神威凛凛了,这时候又说张飞比他更强,那张飞有多威猛可想而知。

所以我说,《三国演义》囿于史实,单看艺术成就,在四大名著里只能排倒数前二,还未必争得过《西游记》。但你要从改写同人的角度来看,那演义作者的手法真的是很精妙……


北门猿


七进七出是罗贯中杜撰的,但据水断桥可不是小说,自然也没有百万大军,史书记载长坂坡曹军总兵力五千,刘备抛妻弃子,赵云捡起来继续跑,到了当阳桥 张三爷带二十骑挡在桥边,这就很清楚了,因为是骑兵急行军所以没带弓箭,张三爷带二十人立于桥头,当阳桥本来就窄,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配合张三爷历史三国时代唯二的万人敌之勇武,这场战争也就很合理了。

要说费解,还不如白马,曹公用荀攸计,遣张辽及羽为先锋,登前,未至十余里,良大惊,乃逆战,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有挡者,逐解白马围,未至十余里说明离着颜良还有十里路,关帝爷便开始策马驱前,望见良麾盖就说明隔着很远,所以用望,望见之后直接策马冲锋,于万军丛中杀死颜良,然后颜良身躯倒地,关帝爷在万军为围攻之中下马去吧颜良的头割下来,在冲出来。

这是人能做的?不说万军斩将,就说削首而归,换作我,只要有十个人我就不可能下马去吧颜良的头割下来,但关帝爷的的确确做到了,所以,对待古人,特别是大英雄,不能用合理不合理来解释,在历史上有很多事情,超出人的理解,如项羽,如典韦,如恶来,如关帝等,但他们确实做到了,只能说他们天赋异禀一切皆有可能,不能用现代人的体质,思想和能力去判断古人的本事,这样会造成误解或贬低。


龍11914785


是啊,为何我们的三爷能顶住曹操的众多名将呢?张辽、夏侯惇兄弟等人望而却步,这还是曹操自己种下的苦果。

我们都知道,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最多疑的,所以才有了张军师长板桥戏耍曹军的好戏。诸葛亮的空城计反而像是从张飞这学来的。

(《三国演义》中的三爷)

赵云七进七出已经是强弩之末,人困马乏,是曹操爱才才使赵云得以活命。文聘、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看到张飞一个人杵在那里,后面尘土飞扬,竟然一动不敢动,是因为不敢吗?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是的,他们被诸葛亮放火烧怕了,也被关羽灌水灌怕了。害怕诸葛亮用计,他们没想到这是张飞自己的计。没想到吧!之前的失败让他们非常拘禁,曹操在战场前沿,更不敢自作主张,谁知道曹操是不是又要活捉张飞,败了算谁的?只得呆立在原地。

张飞的成功还要拜关羽所赐,与关羽有什么关系?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关羽在斩颜良诛文丑之时对曹操说:“我本事就这样而已,我三弟张飞才真的厉害,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真是装了一手好 。曹操把张飞的名字记在衣服上,可以说对关羽的话深信不疑。

众将怕诸葛亮、曹操怕张飞,这仗算是打不起来了。

快撤!


大眼大世界


这个不费解啊。

以史为鉴先来解释文聘为何不向前进攻!

文聘本来是刘表部下,刘表死后,蔡瑁做主投降了曹操,文聘也在投降之列,还被曹操封了官职,获得重用。

演义中文聘来追刘备,被刘备痛骂了一番:

“文聘!背主求荣,还追赶故主的兄弟,良心何在,廉耻何在!尚有何面目见人!”

结果是,文聘羞惭满面,没有追赶刘备,自个引兵往东北方向去了,也算是故意放跑刘备。

等到刘备跑掉,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文聘虽然第一个追到,但看到对面是张飞。文聘寻思:

1、打的话不一定打得过张飞;

2、离的近了再被张飞痛骂一次又划不来;

3、万一有埋伏自己吃了败仗咋办?

毕竟文聘熟悉诸葛亮的才能,也知道张飞的武力值,加上他刚投降曹操,寸功没有,万一吃个败仗,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所以文聘没有继续追赶,停下来等等大部队的意见。

接下来以史为鉴解释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和许褚为何不进攻

首先是曹操占据了荆州,打跑了刘备,正在志得意满。不想长坂坡上被名不见经传的赵云杀了个通透。


《三国演义》书中记载: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赵云在长坂坡上从一个无名小卒,凭借单枪匹马七进七出的战绩,一下子镇住了曹营诸多大将。

曹操麾下大将一看刘备麾下名不见经传的赵云都如此厉害,那名声在外的张飞岂不是更强?赵云的战绩不但抬高了自己,也顺便在曹操众将心里抬高了关羽、张飞的身价。


其次,曹操长坂坡上要求生擒赵云的命令还是有损士气的。曹操看上了赵云,就要命令生擒活捉,完全不顾曹营将领的生死。

现在又碰到名气更胜于赵云的张飞,曹操是不是还会有爱才之心,要求众将活捉张飞呢?

在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这一帮武将看来,还是等等曹操亲自过来,下个命令,对于张飞到底要活的要死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诸葛亮出山之后的两把火烧怕了曹军。

诸葛亮出山后,第一把火就是火烧博望坡,烧的夏侯惇、李典、于禁统领的十万曹兵所剩无几。  

第二次在新野,诸葛亮先火攻,后水淹,水火齐放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

诸葛亮这两把火已经在曹军心里烧出阴影了。原著了也说:

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 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

因为这么多名将,遇到张飞一个人还不敢近前,长时间的等候让曹军士气更加低落;等到曹操到现场,跟左右将军有一次抬高对手打击自家军心:

“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众将本来士气就不高,这下更是降到了谷底,所以张飞三声吼吓死了夏侯杰,吓退了曹操,成就张飞威名。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张飞是占了赵云的光,已经让曹军很疲惫了,又来了一个被关羽吹嘘过的张飞,而且树林里有烟尘,把曹军给镇住了,后来,张飞拆桥而走,让曹军放心去追,才有了江夏的那一场


用户83903916492


赵云七进七出是编故事,但张飞据水断桥是真的。

刘备让关二先带走手下生力军去江夏,保存实力,自己携百姓跑路,说是爱民实际上是拿百姓当掩护。曹操拿下荆州,知道刘备刚跑不远又带着百姓,直接率领五千虎豹骑急追,刘备军队和百姓立刻溃散,马上就丢下百姓和老婆们自己先跑,赵云不错,回头找了阿斗赶上刘备,这就是七进七出的实情。然后刘备命张三守住当阳桥 张三爷归拢半天找到二十骑,立于桥头,曹操五千骑兵,自然不怕张飞,随便打打张飞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只是得到消息刘备已经跑远,抓张飞又没啥意思,而荆州新得,形势不明,心里没底,怕荆州有失,后路断绝,就没再继续追击,如此而已。


白露为霜65799235


如果你了解演义这个词的意思,你就不会题这个题目了。如果你了解这个章节是什么意思,你也不会题这个题目了。这个章节是赵云跟随刘备后,第一场大战,作者就是为了图出赵云才这么写的。好给赵云以后出场做铺垫。


木谷云峰


曹操是伟大的战略家。以追刘备为幌子,将所过之处占为己有,甚至调换军事行政主官,整个北方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曹操的真正大后方。

这个过程要把握个度,即不能让刘备狗急跳墙回头拼命,也不能让刘备跑掉。所以赵云的莽撞冲杀却有惊无险,是曹操故意放水替刘备争取些修整时间继续逃跑的结果。刘备可能重情义,也可能明白曹操暂时不会真的追杀自己,坚持等赵云一起上路而浪费了很多时间。

赵云突围后,曹操追到当阳桥边,恰巧张飞在桥上及河对岸设了防线,当然这防线对曹操来说不堪一击,但真要突破了,刘备也就完了。曹操急智,说张翼德太厉害大家先撤吧,等斥候确定刘备又开始按照自己的预设方向上路,才再次追击。

追追停停的结果,曹操真正的得到了河南,荆州等地,实力剧增,差点逼降江东,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