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城市都对修建第二机场很感兴趣?

中国智慧世界方案


对于旅客吞吐量接近或超过亿人次的一线城市,都已规划了第二机场。

上海是最早拥有二个机场,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北京也规划了大兴国际机场;广州在2017~2035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广州正果机场”建设,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还有深圳,虽然客流量规模相对要小一些,可也把惠州机场划为“深圳第二机场”。

这些一线城市由于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旅客吞吐量量和货物吞吐量很快接近极限,再加上建设航空城的促进经济发展需要,让世界与城市零距离,建设第二机场成为必要。

而要想获得第二机场的审批,必须具有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地位。在二线城市中具备这种优势地位的城市应该屈指可数,在奋力争取的城市无非是:成都、重庆、武汉、郑州、杭州、南京、西安等这些城市。

在二线城市中获批的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工建设,投资额高达700亿,占地120万平方米。同双流机场一起成为成都二大机场。距离市中心60公里,未来应该以建设空港城为目的,分流部分客源。

与成都同为西南地区的重庆一定不会闲着,也将着手建设重庆第二机场。

其实这些二线城市的旅客吞吐量都只有3000~4000万,而一个大型的机场完全可以达到1亿以上的承载量。一旦建设了二个机场,势必分流一部分的客流,进一步降低了机场的辐射力。

为什么要建设第二机场?

但还是要硬着头皮上的原因无非就是二个,第一个原因是凭什么你上我不上,要上第二机场那大家一起上;第二种原因,就是想通过建设第二机场,重新可以获得大批的土地规划,不仅可以囤地,还可以建设上百平方公里的空港城。这种大体量的征收,可以吃用不愁10多年。

建设第二机场是好处多多,即便分流了客流量,可获得的利益远大于损失。上,只要有机会,一定得上!


鞅论财经


二机场是一座城市发展趋势的象征,随着当今航空业的发展之迅速,例如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航班日益递增,一个机场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旅客吞吐量,所以兴建二机场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一来可以增加旅客进出港人数,二来可以缓解航空管制的压力,否则将会导致运力饱和或下降,例如首都机场,目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部分航班、航线无法接收,在北京二机场启用前,部分航班已分流至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