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學不完彎腰」的GAI消失近半年了,娛樂節目還在學著更嚴肅

文 | 江宇琦、顏琨

7月31日,被粉絲稱作“鬥魚一姐”的陳一發兒發佈了迄今為止的最後一條微博,對自己早些年有關南京大屠殺的不當言行表達了歉意,將“自願接受革命教育”挽回不良後果。但為時已晚,不到七個小時,鬥魚宣佈“禁封陳一發兒”、向上級提供資料並依法嚴肅處理,同時“啟動對所有主播的愛國主義教育行動”。

“暴走漫畫”團隊則在三個月前便緊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因被指控內容“惡意消費、侮辱革命先烈”、違反《英雄烈士保護法》,該視頻被平臺封禁,團隊隨即前往惠陽,參觀葉挺將軍紀念館、祭掃葉挺將軍陵園,並向惠州市惠陽區葉挺紀念園捐款;隨後又在CEO任劍的帶領下,去往河北省隆化縣董存瑞烈士陵園向董存瑞烈士敬獻花籃,公開道歉。

暴走漫畫團隊參觀了葉挺將軍紀念館

祭掃葉挺將軍陵園

B站的覺悟來得更強烈一些。在今年8月又一次被點名要求整改後,嗶哩嗶哩在公司大廳擺滿了黨史教育的展板,讓員工每日能都看見、學習黨史,以表達公司加強自我約束和整改的決心。

嗶哩嗶哩在公司大廳擺滿了黨史教育的展板

毒眸(ID:youhaoxifilm)發現,對於幾乎所有與內容相關的平臺、公司而言,“求生欲”都成為了關鍵詞,無論直播平臺、視頻網站還是劇集、電影製作人,都不想出現在官方的“通報名單”中,他們時刻準備著承認錯誤,進行整改。

這不難理解,但凡內容出現與“正能量”相悖的內容,都有下架甚至無法再上線的風險。進入暑期後,包括《中國新歌聲》《中餐廳》《真相吧!花花萬物》《週六夜現場》在內的多檔綜藝經歷了無預兆地延播或短暫下架,《鎮魂》《天乩之白蛇傳說》等劇集同樣難逃整改的命運。毒眸統計發現,從去年到現在,被下架整改的綜藝節目、網絡大電影和劇集已超百部。

去年的 “2017愛奇藝娛樂小紅花榜”評選過程中,官方曾經打出一句口號,“拒絕浮躁、嚴肅娛樂”,這本是號召大家認真對待投票的標語,沒想到一年後的今天,“嚴肅娛樂”這四個字一語成讖。

沒有人還能“不嚴肅”地娛樂。

消滅“不正確”

2015年夏天,東方衛視播出的《歡樂喜劇人》上,賈玲在小品《木蘭從軍》中對花木蘭的形象進行了惡搞,此舉引發了花木蘭研究中心、地方史學研究會等各類組織協會的抗議。最終,賈玲就“侮辱花木蘭”一事發表公開道歉,才讓事件慢慢平息。

賈玲的小品《木蘭從軍》中貪吃的木蘭

當年圍觀的人們或許不會意識到,《木蘭從軍》只是開始,如今任何形式的“惡搞”可能都不被接受。

三年後的今天,“立意不正確”已成絕對“禁區”。今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要求所有視頻網站不得製作、傳播惡搞經典文藝作品的節目

;而早在2016年的“當前廣播電視宣傳若干重要問題”交流會上,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就曾對電影綜藝中存在的“無底線的低俗惡搞”等問題進行了明確批評。

於是,因惡搞董存瑞等先烈而被網友批評的《暴走大事件》,一天內就將內容全網下架;一段惡搞《黃河大合唱》的視頻,也讓製作方“四川盛世天府傳媒”被文化和旅遊部警告、處罰,就連新浪視頻、愛奇藝、美拍等上架該視頻的網站也遭到罰款。

“現在的節目連演員的服裝、髮型都不能隨心所欲。未婚同居、早戀、不太喜慶的元素都不能出現,惡搞、曲解歷史人物的內容更是有風險的。”一位資深臺綜編導告訴毒眸,如今很多節目都強調“立意”的“政治正確”,有些規定雖不一定會以文件形式公開,但從業者對於邊界早已心知肚明。

綜藝和劇集的紅線似乎已是公開的秘密,即使不是從業者,也能從諸多事件中窺見一二。2017年9月12日,時評節目《鏘鏘三人行》突然宣佈將停播調整,隨後各大視頻網站也陸續下架了相關視頻——在此之前,該節目已經順利播出了19年。

2017年9月12日《鏘鏘三人行》宣佈將停播調整

早在2017年6月,鳳凰網就因“大量播放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時政類視聽節目和宣揚負面言論的社會評論性節目”遭到廣電總局點名,而直到《鏘鏘三人行》這檔老牌綜藝正式“死亡”,一些從業者的神經才真正緊繃起來。某檔以“大尺度”為標籤的語言類綜藝編導告訴毒眸,如今他們也調整了方向,那些曾為節目帶來熱度的敏感話題,將在今後的節目中消失。

但光做到這一步還遠遠不夠,從“限娛令”“加強版限娛令”“限童令”“限韓令”,到2017年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備案和違規處理”的新規,再到今年暑假的“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新規不斷湧現,從業者們必須時刻跟上、及時做出調整。

去年夏天的現象級網綜《中國有嘻哈》,今年在改名之餘也加強了內容自審和品控升級。新一季節目錄制前夕,節目組蒐集了各大賽區的選手資料,並對選手背景進行了嚴格調查,其中包括各類社交賬號,之後,一些選手的部分歌曲要麼下架、要麼部分做消音處理。

《中國新說唱》要求選手天府事變下架自己的歌曲

這背後的原因不難猜測:今年1月,曾有消息稱,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在宣傳例會上提出,廣播電視邀請嘉賓要堅持“四個堅決不用”的標準,存在低俗、惡俗、媚俗、有汙點、對黨離心離得的藝人都被納入“黑名單”,與嘻哈文化、喪文化有關的藝人也受到限制。

“紅線”面前,需要拔高自我審查意識的不僅是綜藝工作者,《白夜追兇》總製片人袁玉梅也曾公開表示:“(我們)從劇本到拍攝、配音,到後期剪輯時都會看一下有什麼問題。從源頭就會注意項目定位的方向對不對,在尺度問題上,我從來都覺得沒有必要非要去踩這個雷。”

一位原計劃在作品中加入“壞警察”形象的製片人,在做了種種利弊權衡後選擇了放棄。實際上,編劇顧小白在2016年就透露過,有關部門對網劇《心理罪》的修改意見中,就包含了對警察正面形象的要求。雖然此後的《無證之罪》也出現過嚴良(秦昊飾演)這樣的警察,但上述製片人認為沒必要去冒險,從業者必須對紅線有足夠的敬畏感。

忽視紅線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鎮魂》的下線便是如此。7月底,優酷曾包下上海的雙子塔,將“鎮魂女孩 C位出道”的字樣投射在大樓上,為《鎮魂》造勢。可短短十幾天後,這部爆款網劇卻突然下架,官方的回應是存在封建迷信、暴力血腥等違規元素,需要進行整改。事後,一位網生內容從業者向毒眸感嘆:“宣傳方太張揚了,敏感因素那麼多,還宣傳得那麼高調。”

《鎮魂》的“高調”

對於紅線的敬畏,如今也在向視頻平臺等曾經的“法外之地”延伸。

2017年,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包括《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再次強調了要求統一臺網內容審核的標準,這讓揹負著自審壓力的視頻平臺,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一些。

在今年的第十屆網絡視聽產業論壇上,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就堅定地表示:“在內容管理與規範方面,騰訊視頻堅持‘強底線、高標準’,將採取多重措施強化平臺內容審核機制,加大對有害信息的攔截過濾,不給任何違規內容提供任何傳播空間。”

而在今年7月底被點名、要求下架整改後,B站同樣快速表達了加強自我約束的決心,清除了違規內容,並承諾將增加一倍的專業審核人員,擴充“風紀委員會”成員總數至3.6萬人。該委員會由B站用戶構成,主要負責維護社區秩序,可參與對社區舉報案件的“眾裁”。

看不見的紅線

2017年9月,已播至第三季的《極限挑戰》突然遭遇了停播。關於原因,網上盛傳的版本是,節目內容過於娛樂化,某期節目遊戲裡有叛徒、內奸、挑撥離間等元素,被指傳播負能量太多,於是廣電總局要求節目組整頓。

《極限挑戰》被指傳播負能量太多

對於上述猜測,節目組並沒有給予正面的回應,只是在日後的某一次採訪中,節目導演嚴敏略帶無奈地表示:“無常,生命是無常的。”或許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一檔以歡樂、挑戰為基調的節目,沒在內容上出問題,卻因一個遊戲被扣上了“負能量”的帽子。

在文娛行業,並不是所有規定都會以白紙黑字的形式寫下來,有的“紅線”看不見,從業者需要時刻揣摩試探、並戰戰兢兢祛除“雷區”,防患於未然。

去年夏天,為了讓節目具有更多可看性,《中國有嘻哈》曾刻意突出了選手間的火藥味。節目結束後,負責後期剪輯的“千秋歲”創始人孫聞曾對媒體表示,節目裡一些衝突,是剪輯上“適當的一個劇情化”,因為觀眾喜歡這樣的跌宕起伏,於是他們就把選手的真實性格“適當做了一個故事化呈現”。

《中國有嘻哈》剛開播時“表現狂妄”的GAI

可到了今年,嘻哈文化屢次被點名,製作方在加強對選手審核外,也移除了節目中不夠正能量的元素。選手間的氣氛不再是不服,而是“尊重、愛與中國文化”,歌詞裡出現了“中國夢、黃皮膚與一帶一路”。

此外,像其他綜藝一樣,節目的slogan從去年的“躁動”“盡情發脾氣,不用講道理”,換成“說出正能量,唱出大情懷”。導演車澈更是多次對外強調,節目的宗旨是“用說唱表達正能量”。

“像《中國新說唱》這樣踩線風險比較大的節目,給自己增添一些保駕護航的元素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今年發了新規,停播或被警告的節目都沒辦法復播,一旦出了岔子就意味著贊助費可能打水漂。”一位資深從業者表示。

然而,瞬息萬變的大環境裡,光會“揣摩”還談不上高枕無憂,從業者必須有足夠敏銳的嗅覺。

《創造101》播出前期,網上曾出現了對於部分選手、情節過於負能量的批評。隨後的第五期節目,就在後半段播出了一段黃子韜的正能量發言。5月15日,騰訊視頻更是聯合北京大學舉辦了一場“《創造101》教學研討會”,邀請北大、中傳的教授們共同探討《創造101》的行業與社會價值。研討會上,節目被賦予了“有文化使命感”、“表達了真善美”等評價。

實踐進課堂騰訊視頻《創造101》教學研討會現場

事後,相關負責人曾告訴媒體,節目裡不能有太多負能量,在這一點上他們必須表現出足夠的謹慎。

不少人認為,由於很多規則往往在一些事件後才被重視,謹慎和敏銳的嗅覺已經成了內容從業者必備的基本素養。“監管的側重點會不斷轉移,很難保證明天哪一塊的審查標準會變嚴格,我們只能根據風聲做一些防微杜漸的工作。

與規則的不斷“博弈”中,一些從業者也逐漸開始適應環境,並有了自己的生存法則。一位綜藝製作人表示,自己預防風險的方法很簡單:“一檔十二期的季播節目,為了保險起見,會選擇一兩期專門響應總局號召,踐行公益和三觀。

而有些改變是在潛移默化間發生的。2014年,《盜墓筆記》先導片在愛奇藝上線後,劇中無處不在的“把寶物交給國家”“一起保護文物”引發罵聲一片,就連編劇白一驄本人也表達了不適和無奈:“第一次看到成片,我的內心就是崩潰的。我很悲傷地給另一位編劇彭闐打電話,讓他趕快搬家,因為播出後肯定會被網友和書迷的口水淹死。”

《盜墓筆記》劇照

四年過去,行業內外對於在影視劇里加入符合導向的內容,似乎早已習以為常。談起正在熱播的盜墓劇《沙海》,原作者兼編劇南派三叔甚至能坦然地表示:“這次是年輕人在弘揚正能量,《沙海》是未來走向,倡導保護文物,有陽光、朝氣的氛圍。

改劇在豆瓣上收穫了7分,是南派三叔作品影視化後的最高評分。

文化綜藝與現實題材的春天

今年1月底,廣電發佈通知,將在現有城市院線中選擇5000個影廳組建“人民院線”,被選中的影廳需在日常商業放映的基礎上,對特定優秀主旋律影片和重要時間節點的重要影片實行“專廳專用”。儘管加入“人民院線”,意味著票房和商業利益有可能受損,但仍有影院經理告訴毒眸,其所在城市裡幾乎所有符合標準影院都參與了申報工作。

風向改變後,越來越多從業者都開始明白,到底應該如何取捨。

去年,五部委曾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重扶持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現實題材、農村題材(作品)”。隨後,中國視協也發佈了重點現實題材電視劇劇本徵集活動,響應這一號召。

今年,據廣電官網數據顯示,僅7月一個月,在全國範圍內的93部已備案電視劇中,當代電視劇就有61部,佔比達到了65%,但在2014年,這一比例在50%以下。

過去幾年大熱的古代宮廷題材熱度則大大降低,7月沒有一部成功立項。不僅如此,一直備受關注的古裝鉅製《巴清傳》《如懿傳》,播出時間也一拖再拖,《如懿傳》直到近期才宣佈定檔8月20日,但也無緣上星。

《如懿傳》直到近期才宣佈定檔8月20日,但也無緣上星

在騰訊視頻上,電視劇頻道已把“當代主旋律”作為類型,與愛情、宮鬥權謀、都市生活等並列在了一起。孫懷忠表示:“騰訊視頻對重點電視劇題材提前佈局,儲備了獻禮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大江大河》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老中醫》等。在自制劇版塊,騰訊視頻堅持傳遞社會正向風氣。”

“我們現在基本上不會碰玄幻類、神鬼類的劇本,而是更偏向於現實主義題材,尤其是講當代生活、價值觀特別正的。”一位製片人告訴毒眸,商業性早就已經不是選擇項目時的唯一標準了。

同樣的變化也體現在綜藝創作上。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廣電總局等部門先後下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等文件,明確提出了“中華文化”、“公益屬性和文化屬性”在文藝創作中的重要性。

隨即,2017年文化綜藝迎來了一個大爆發。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共有超過40檔文化綜藝在電視臺、視頻平臺播出,排播基本都安排在週末的黃金時段,其中央視就多達13檔之多。而到了2018年,這樣的趨勢有增無減,據悉,今年參加到各衛視招商的文化綜藝已超過了50檔——儘管在2017年,多檔文化綜藝的52城收視率平均值僅在0.2上下。

與高熱度的第二季相比,2018年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3》的豆瓣評價人數少了6000餘人

“政策自然是很重要的原因,現在娛樂綜藝太火了,國家更願意扶持文化綜藝,各地方臺對待文化綜藝的態度也更積極,才會出現文化綜藝扎堆上映的情況。”一位曾參與過某文化綜藝創作的從業者告訴毒眸,很多地方會將文化綜藝當成文化建設的重點項目,其他綜藝則很難有這樣的待遇。

對於以上種種變化,有從業者向毒眸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認為在觀眾口味越來越刁鑽的情況下,政策的收緊有可能引發藝人的轉移,從而帶動觀眾流失;而一些渾水摸魚者,則能利用政策之便,做一些質量上並不過關的內容。

不過也有文化研究人士向毒眸(ID:youhaoxifilm)表示:“做正能量也不等於一味迎合政策,視聽內容本身就需要思想性、傳遞價值觀,而不是流於表面。符合導向、正能量與娛樂性之間不存在必然衝突,和投機心理之間才有衝突,好的創作者應該懂得怎麼去平衡這些。”

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事情已經不能僅用“好與壞”“對與錯”來評價了。就像曾經在臺上唱著“我命硬學不來彎腰”的GAI,也在劉洲的運作下被貼上了“民族嘻哈範兒”的標籤,登上了央視的《我要上春晚》,唱起了正能量與祖國萬歲,學會了怎麼和這個時代相處,並盡力擺脫嘻哈原生態裡,那些“粗俗”“髒話”“diss”的標籤。

《我要上春晚》上唱“祖國萬歲”的GAI

可即便如此,在年初的那場嘻哈圈地震後,GAI最終還是消失在了《歌手》的舞臺上。

(實習生武小琪對此文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