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之死:“谁让你去投资高利贷的”

近来p2p行业频频爆雷,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不少网友却拍手称好“谁让你去投资高利贷的”

众所周知,所谓p2p即person to person,其意在用一部分人闲散的资金来帮另一部分短时间资金困难的人解决资金问题,以此达成出资人、平台、借款人三赢的局面,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后来由于信贷行业的层层腐烂与借款人的逾期不还共同酿造了投资人血本无归的结果。

看似一个悲伤的结局,却又让众多网友拍手称好,网络真得如此缺乏同情心吗?

相信这么多网友中真正接触过信贷的应该只是少数,多数网友对信贷的理解应该只停留在校园贷、套路贷等等负面新闻之中,可能想想都会觉得这是个很恐怖的行业,也怪不得大家对整个行业都是嗤之以鼻,听到行业暴雷也许都着实松了一口气吧。

如此恐怖的行业都有人往里投资是不是不可想象,再把他们跟暴力催收和辱母案牵扯一块的话会不会觉得这些投资者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他们不投资,哪来的钱放款,放不出来钱就不会有后期一系列的问题了。他们不但破坏社会治安,还搞得人心惶惶,现在他们都赔个底掉了真是报应不爽啊。

其实说到底无论行业多么混乱,跟投资者都没多大关系,平台给投资者呈现的都是美好的画面,起码从理论上来说都是绝对可行的。而且参与投资的多半都是年迈父母一辈,他们所知道的或者说平台宣导的无非都是,这个钱可以帮助其他人渡过难关,而帮助别人来获取收益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再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提倡提前消费,哪来的那么多钱投资。

而单从理论上来说平台宣导的也都是正确的,但是无论多精密的计算都算不清楚人心

不得不承认,近年来p2p行业确实是在野蛮增长,无论是社会监管还是内部自控都难以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也为今天的“暴雷”早早的埋下伏笔。

“合抱之木,溃于蚁穴”不是没有道理,在过去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一两只行业蛀虫显得微不足道,但当整个行业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之时,才是真正考验行业地基稳不稳的时候。

行业准入门槛太低,人员素质偏差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我刚入行的时候公司有一个逾期客户是40多岁大学心理学教授,可以说隔三差五主管就会带着我上门催收,大家都有说有笑的就跟朋友一样,他也确实是没钱,但每次兜里就算有十块钱也会买两瓶饮料给我们喝,后来我主管都不忍心再去了,但公司有公司的制度,只要客户不流到委外的清欠公司,我们每周都要求上门一次,所以之后基本上就我自个去上门走个形式。

记得有一次是下了班我自己去的,一到那教授挺高兴的告诉我,他一个朋友答应借给他两千块钱,说实话我心里对这个教授视挺佩服的,他外边扛着100多万的高利贷(帮朋友从当地回民那担保的,利息八分,后来他朋友跑路了,当时回民是非常厉害的,因为这钱没少动手)信贷公司欠了几十万(为了还高利贷)还能谈笑自若,换了一般人早扛不住了,但是他朋友出去喝酒去了,得很晚回来,怕我无聊,还专门从图书馆借了基本小说给我看,大概等到晚上11点,我俩打车从学校一直去了他朋友的小区楼下,大概11点半到的他朋友小区楼下。

到了地方他朋友还没回来,他就开始跟我聊天,当知道我是山财大毕业的之后就跟我聊得更热乎了,到现在具体聊得什么都不大记得了,但是他当时说的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你现在这么年轻不应该干这行,毕竟跟钱打交道就是跟人心中最黑暗的地方打交道”。

当时年轻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现在回头看看,也许信贷行业如今如此混乱人家早就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