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的农村老人与离退工人的养老补助金会有差距?这样合理吗?

青松29395


关于农村老人和离退休工人的养老补助金差距问题,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其实不管是农村老人还是城镇老人,如果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我们就只能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和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差距有点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是人均125元每月,有1.56亿退休居民。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是2800元每月,相差22倍。职工养老保险退休职工是1.1亿。

但是如果我们搞清,这些养老金的来源差距就没有那么大了。

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的来源是国家补贴、个人交费以及用人单位缴费。如果本人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个人也可以通过本人承担企业缴纳部分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职工养老保险有一个特点,就是即使是个人交费,划入统筹金的部分都不会退还。如果职工交了一段时间后,没有享受养老待遇去世,那么会吃亏。

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来源是国家补贴和个人交费。

个人交纳费用全部划入个人账户,可继承,也就是不存在亏本的可能。

可是,居民养老保险由于其待遇低,大家普遍对社保政策不了解,大家的交费积极性普遍不高。比如刚才说的,125元每月待遇,个人缴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12元,而国家补贴的养老金是113元。

从参保人数上讲,我们国家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高达4亿,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是5.16亿。

根据2017年人社事业发展公报,国家补贴2017年职工养老保险金8004亿,居民养老保险2500亿左右。

从补贴程度上来讲,职工养老保险人均享受补贴2000元每年,居民养老保险享受不到500元。

所以说,从这方面上讲是不公平的。

2018年,国家发布通知再次上调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基础养老金,由70元上调至88元。仅此一项,中央和地方财政就要额外增加补贴300亿元。再加上各地方政府的额外补贴投入,预计还能提升投入200亿元左右。

因此,国家在通过不停的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或其他待遇水平,努力做到每人身上的国家财政投入养老保险补贴相等,这可能是更为公平的做法。

不过即使补贴投入相同了,也消除不了巨大的养老金待遇差距问题,差不多也还存在2300元差距。

所以,对于普通人还是努力提升自己,实现企业就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对于未来的养老才是更划算的行为。


暖心人社


为什么会不合理呢?

你要明白农村老人养老金与离退工人的养老金来源是什么。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也就是说农村养老保险是从2009年开始的,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领取养老保险。未满60周岁的人需要每年最低缴纳100元作为养老保险金。截止到2018年6月份,目前领取农村养老保险的人绝大部分都没交过一分钱的养老保险金,这部分钱全部由国家承担。

离退休工人:离退工人缴纳的是社保里的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的资金来源是工人每个月从工资里扣除的养老保险金,这个一般是工资的28%左右。中国的社会保险是从1996年开始的,也就是说,截止2018年6月,满60岁开始领取养老保险的离退休工人最少也已经为国家工作了22年了,也就是缴纳了22年的养老保险金。因为22年工资水平不一样,我们就按照每个月平均工资1000元来计算,也就是每个月缴纳280元左右进入养老资金,一年就是3300左右,22年是多少钱你应该清楚。

所以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如果真的说不合理也是为什么一分钱不交的农村老人也可以领钱呢??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国家为我们谋福利,使我们老有所依。如果你觉得农村养老金还比较低,那么你应该好好工作,努力建设我们这个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金。


安宁宝爸


您好!相关内容信息可参考视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视频内容是由我的社保app提供,下载我的社保app自助缴费查询更方便。\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1250001d68493210cf7\

我的社保



好讲俗话实话NMjishan


城乡离退休老人,以农民老人存在的实际待遇差距,是中国现实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底层次人,解释不清,也许要请教高层对社会研究,生活保障,制定政策的专家,学者,甚至中央政策研究室才能解释清楚。


不忘青春18魏良成


这个问题本人我有我的观点与想法,虽说都生活在同一片篮天下,工作分工有所不同,工作人员退休后有一定的生活来源在于平时他们工资所扣和自己缴纳的退休金等等...有关,而农民兄妹姐妹们也有他们最优惠的国家政府补贴,各有个的生活来源全都取决于现社会的好政策,人人都要知足常乐,好好的珍惜吧😃


金色年轮633


\n

{!-- PGC_VIDEO:{"thumb_url": "70300005b359807e8786\

我的社保客服


农民这一职业自古就有,延续数千年。不过纵观历史,绝大多数时期都处于社会最底层,收入最低,福利最低。


工人有上班的场所,被公司企业雇佣,则能够享受工业化带来的福利。工业生产能够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每位工人能通过出售劳动获得更多的报酬。


农民则是小农经济,个体承包土地种植,自负盈亏,本质与个体户相当。


缺乏了企业雇佣,落后的生产力创造的附加价值又很低,没有人给缴纳社保,最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实质还是社会福利,看作是一种安慰也很正常。


按照现行的社保体系,多缴多得是基本原则。


农民收入低,主动缴纳社保的人很少,并且即使交也会选择低档,以免影响生活质量,到了退休年龄后自然能拿到的社保也就极为有限了。


农业产出低,粮价低,所以这个问题只能等农民向农民工转变,土地规模化种植后才能破解。至于会不会产生新的问题,农民最后变成长工,或者变成失去土地的无业游民,就不得而知了。


农民养老金问题可以这样解读,那么工人的养老金与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巨大差距,显然就无解了。


加百利点靠木



寒玉42


这里我只想就当前的城乡差别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不容置疑,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城乡确实存在巨大的差距,仅一个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户籍制度,就让城乡在招干,招工,参军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甚至歧视。但改革开放后,户籍壁垒己彻底打破,在考干,考学,招工就业等方面,城乡公民早已没有户籍限制,基本做到了机会均等,在任何一个城市,大量的农村子弟通过各种手段,进入域市工作,早己成为新一代城市居民,一批老一辈农民也随子女城市安家,所以真正的农村人已逐步减少。国家对农村也加大了补贴,农民己不用向国家缴纳公粮,农业税等一分钱费用,农民收入再多,也没交什么个人所得税,反而是国家向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实施农村低保,六十岁也有一定的养老补助,比之过去,必须承认这是一种巨大的变化,一种进步,甚至可以设想,在一定的时期,农村也会实行个人养老金缴纳制度,纳入国家统筹,彻底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至于目前城市老人与农村老人在养老制度上存在的差异,这实际上也是历史政策的延续,也是考虑了当前城乡的具体实际,你想,农村人毕竟拥有土地,土地就会有粮油菜果的产出,碰上拆迂,还是一笔财富。而城市人拥有什么呢,?如果不多一点养老金,几乎就无法生存了。何况域市民众的养老金很多都是自己在职时缴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