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手里的手枪有什么用?

漩涡鸣人yy


无论是现代战役还是一战二战期间,手枪在战场上的作用和其他冲锋枪、步枪等常规枪支比起来,作用相对有限。但是我们在看影视剧时,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其他作战士兵基本都佩戴常规枪械,只有指挥官是配着一把小小的手枪,难道官越大,配置的枪是越小的?其实指挥官配置手枪,有其必要的作用。

首先,是区分身份的一种方法。配置手枪是指挥官身份的象征。枪械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属于高级武器。士兵和普通作战人员都无法标配,只有身份较高的军官才有资格拥有一把手枪。后来士兵们用上了适合作战的枪械,但指挥官却依然保留着使用手枪的习惯。另外,为了彰显尊贵的身份,有些指挥官携带的还是特殊昂贵材料制成的手枪。

其次,发号施令。指挥官是一个作战团队的首脑,除了在复杂战况面前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外,还要指挥部下作战人员实施计划。手枪的作用就在于发号施令。除此之外,战争复杂多变,偶尔会出现士兵不听从指挥、又或者看到没有战胜的机会从而投靠敌人,这些都是对作战非常不利的行为,这个时候指挥官的手枪可以对这些行为作出自己的判断枪决与否。

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自卫。虽说指挥官主要任务是指挥团队作战,不怎么需要参与到攻打敌人的实际作战中,但战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时刻都有可能遇到危险,此时,简单方便的手枪可以起到自卫作用。

以上就是指挥官手枪的主要作用,以后看到电视上出现这个情况,可就不用大惊小怪了。毕竟每种习惯都有其形成的原因。


利刃军事


我过兵,我根据我当兵的那段时间的感受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是八十年代的兵(野战部队),那时候,排级干部以上才配备手枪(五四式),连级干部配备的手枪要小一些,估计是六四式吧。


在平时,军官配备手枪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一种职位和身份的象征。那时候没有军衔,干部也就是四个兜的衣服,从手枪配备上大概可以分辨出是那一级指挥员。

在战时指挥官配备手枪的意义就更好理解了。拿手枪的肯定是指挥官,他怎么指挥兵就怎么打。残酷的战争环境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是有可能影响到一支作战部队的士气,影响战斗的成败的,比如临阵脱逃,投敌变节,这是候指挥官是有权根据情况相应处置的。还有一个作用当然是遇到不测生还无望的情况下自杀用的。

当然,在残酷的战争中,训练有素的士兵极少有变节投敌临阵脱逃的可能,手枪射程近、威力小,用起来很不顺手,因此像直接带队的指挥员会再拿一把和普通士兵一样冲锋枪。


别的部队是不是这个样子我不清楚,反正我们侦查排的那个排长就是这样做的。

枪越小官越大。呵呵!


老去的老兵


了解战争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手枪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其实很有限,这主要受限于手枪自身的一些短板,比如射程、弹容量、杀伤力等等!但我们还是会经常看到战场指挥官腰间都会配一把手枪,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不同于像普通士兵需要冲锋陷阵,指挥官在战场上是根据当前形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和作战计划,他是一支部队的头脑。尽管如此,配短枪依然是指挥官普遍的现象。大致原因如下:

1. 身份的象征

冷兵器时代的将领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配剑或配刀。近代,类似侵华倭寇的指挥官,除了配枪以外还会腰别武士刀,以彰显自己在军队中的身份和地位。当然,日本的武士刀还是家族的标志。所以,短枪在近现代也是指挥官身份的象征。

2. 防身自卫

战场上环境瞬息万变,危险也往往随时降临,对于部队大脑来说,拥有一件自卫武器是十分必要的。

3. 执行军法

有时候,作为指挥官也会遇到部下投敌变节、不听指挥的事情,面对这种损害利益、动摇军心的个别人,指挥官手里的配枪就更能增加其权威性,必要时也可自己执行军法。

以上三点基本上就是指挥官配手枪的原因,如果你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军事内容!


军武最前哨


有一个网络段子 说是黄花岗起义的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都是谁开的,答案是“第一枪是黄兴开的,第二枪又是黄兴开的,第三枪还是黄兴开的,当时黄兴向天连开三枪开始了黄花岗起义。”

段子就是段子,但折射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指挥官手中的枪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发号施令。也就是俗话说的鸣枪为号。

当然了,这只是在前线作战的时候。

在后方指挥的军官带枪就是防身了。战场上有各种不测,有枪可以保证最基本的人身安全。

当然有一只步枪或者冲锋枪的效果会更好一些,但平时用不到的东西也就尽量轻量化了。所谓官越大枪越小。

当然对于一个将军拿手枪打飞机的桥段,基本上也就是杜撰了。并不真实。


军武数据库


其实军官手中的手枪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实际作用极为有限,即使是拿来自卫,很多情况下军官也会选择使用步枪等常见的步兵武器来作战,而不是火力贫弱的手枪。

手枪主要是被设计用来自卫的,本身射程也不远,一般只有100米以内,在一战二战的栓动步枪为主的时代作用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堑壕战、近战、巷战等条件下,还是很有用的。但是在现代战争中,随着单兵自动火力的迅速提高,手枪的单薄火力已经作用有限了,更多的自动手枪、微型冲锋枪开始取代了手枪的位置。

而手枪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身份的象征,的多数军队都是只给军官才配发手枪的,而且有一部分军官还是专门定制的高档手枪,就在于凸显其独特的身份。虽然实际作用不如微型冲锋枪,但是更加美观,也更适于携带。在礼宾场合还是很合适的。

而手枪在中国的军事史上还有一段自己的传奇。当时的手枪成了很多军阀之间用于比较实力的依据,很多军阀纷纷组建自己的手枪队,而手枪队自然是越多越好,很能显示己方的实力。而且手枪队往往是精挑细选的精干队员,再配上火力强大的手枪,作战效能远比普通部队强,成了很多军阀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首选部队。


战争之王


你也当过兵?哦,是民兵吧?不懂就不要瞎发表评论,谁说排长配的是五四式手枪?而连长则是配的六四式手枪?连长与排长配备的手枪是一样的,均为五四式手枪,因为五四式手枪是军用手枪,五四式手枪是配备给军队初级指挥员的(连、排级),而六四式手枪是警用手枪,与军队不相干。


浪漫少妇1


手枪的作用主要是自卫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一、角色决定配枪种类。

指挥官主要的作用是指挥作战,理解上级的作战意图,并且实现作战意图。如果指挥官每天背着一个自动步枪,那么累也要累死。解放军中指挥官基本都是校级军官了,连、排级军官许多都是冲锋在一线的,因此他们也用步枪,而且步枪用的也是很溜的。


如果营长、团长都冲锋了,基本上这仗也没法打了。电视剧中的许多场景都是不符合实际,军队中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作用,指挥官有指挥官的指挥部署兵力的任务,普通士兵有普通士兵的单兵战斗技能任务。

二、手枪象征着身份。

手枪的制造工艺要远远难于步枪,二战时期,我们能造出“汉阳造”,确造不出像样的手枪。我们熟悉的毛瑟手枪和勃朗宁的制造成本都高于手枪,因此当时手枪还是比较珍贵的,只配给军官和警卫人员使用。能够使用手枪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员。


同时遇到下属叛变或者违抗命令,那么手枪就是直接的武器,直接击毙,对部属有着威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