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葫芦头到底哪家正宗?

GM2610


张三葫芦头


  现在人们吃葫芦头,大多只知其“汤浓味醇,馍块软绵滑韧,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其实还有一部分就是观看葫芦头“冒馍”时的精彩表演。可惜,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

  我对葫芦头情有独钟,缘于1990年在小南门里一家饭馆吃过葫芦头。那年夏天,朋友约我在小南门吃葫芦头。那时小南门里是两排简陋的瓦房,路东分布着好几家葫芦头店,店铺都很简陋,店面不大,店外边还搭一个大棚。店面门口支着一口大锅,大锅旁边有一张桌案,上边放着五六个白底蓝花的碗,碗中放着各种调料,这就是店家的操作间了。店面虽然简陋,但能看着店家制作美食,你吃的时候也很放心。我们看见一家葫芦头店铺门口站了十几个人在看一个师傅操作,感到这家应该不错,就凑了过去。

  大锅前面站着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师傅,个儿不高,精瘦,小平头,戴一个蓝色发白的围裙,嘴角叼着一根冒着青丝的香烟。他的旁边站着一个三十多岁微胖稍高的帮手,看似老者的徒弟。徒弟把顾客掰好的馍一碗一碗在桌案上摆好,放到老师傅面前。

  老师傅站在大锅旁,左手拿起掰好馍的碗,右手拿勺子咔擦扣在碗上,举起碗像摇骰子一样在热气腾腾的锅上面画两个圆圈,随后把碗底抵在锅沿上,手腕一用力,碗在锅上转了个圈,周围欣赏的食客发出了呀呀的称奇声。这时,锅里的肉汤冒着蒸汽咕咕地翻滚,他用勺子舀上一勺汤,浇到馍里,用勺子背轻轻拍拍,再浇一勺再拍拍,这时他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抬头看看围观的食客。就在大家感到纳闷的时候,突然,他用勺子扣着碗里的馍,端碗的手腾地扬起来,这时碗里的汤便划着一道弧线,一道水珠便腾空而起,像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地落在锅里翻滚的汤中。他的手扬得很高很夸张,但扬起的汤却一点不落地滴到锅里,并不外洒。就在众人还在为他的这一招发出一阵惊叹时,只见他把碗底搭在锅沿上,拿碗的手向左一使劲,刺啦一下子,碗便在锅沿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旋转,转完后碗还紧紧地抓在他的手里。他这时眼神全部在那个碗上,迅速地又舀起了一勺汤,用勺子把碗刮得直响。又有一股热汤腾空而起,再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碗。不等人们惊讶地把张开的嘴闭上,他端起碗,舀上两大勺汤,身子稍微一回转,面向放调料的桌案,用勺子在调料碗里像鸡啄食般地快速把调料一样一样地舀进碗里。那盐、那味精、那香菜,所有的作料好像是已经量过一样,均匀地放到碗里,然后再用勺子舀半勺汤浇到碗里,口中一声:“端馍!”碗就递了出来。旁边的徒弟立刻接过碗端走了。

  围观的人被他的表演惊呆了,直到徒弟把碗端走了,大家好像才清醒过来。老师傅这时悠闲地再抽上几口烟,又拿起了碗。

  我们看着老师傅的表演,忙打听此人的来历。旁边有人说他是店老板的师傅,号称葫芦头张三,是葫芦头正宗的传人,今天来给徒弟撑门面来了。看着老师傅的表演,吃着他精心操作的葫芦头,我心里暗想不虚此行。

  随后我们又连去了几次,但再没有见到老师傅,年轻的徒弟没有了老师傅的精彩表演,葫芦头吃起来味道似乎也就不那么足了。

  如今,小南门里那一排排瓦房已经拆除了,那个张三师傅是不是还健在,我也无从得知。他那在大锅前手舞足蹈地演绎葫芦头操作过程的精彩表演,一直令我记忆深刻。我后来曾经转遍西安的大街小巷寻找那种极具观赏性的表演,却再也没有见到。

  □作者 任 湛

西安晚报> 2018年08月12日 > 版次: <07> 西安地理


西安晚报


身为西安人,也算有研究,能去的葫芦头店也都去了,要问哪一家正宗,感觉难以回答,葫芦头泡馍发源于盛唐时,由药王孙思邈巧手指点而成,传承已有千年,目前传承最久的有记载的只有春发生,约百年历史,由于大锅饭的原因,产品远不及名气。

葫芦头主要由大骨汤,大肠,饼,调料水组成。

葫芦头讲究汤浓新鲜,因此,骨头量足才能保证,很多店里骨头两三天换一次,很难保证质量,而且由于汤减少时要加汤,加骨头汤最好,但采用两个锅熬汤的较少,有责任的商家都是加开水,直接用水龙头加凉水的也有。


大肠,作为主料,确实不好处理,我发现凡是自煮大肠的生意都好,还有很多是专门配送的,有时难免质量难以保证。饼,最好现做,口感好。调料水都是各家之秘,都说用几十种大料,其实有时不能太当真。
一碗好吃的葫芦头,要从汤,大肠,饼,调料水,油泼辣子,包括厨师手艺,只有各项都能满意时,才能做出满意的葫芦头,如果大家发现哪家葫芦头正宗,欢迎私信我。专注陕西小吃葫芦头,爱猪蹄,感恩关注,欢迎交流。


发现葫芦头


我从小就知道南院门的春发生,这家无疑是最正宗的。但是西安的老字号经营的都不太好,尤其是服务态度比较差,人们并不愿去他家,所以知名度也随之下降。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搞不清到底谁正宗了。


fanfu24958444


西安的葫芦头历史很悠久,所以不管东南西北都有好吃的葫芦头。我个人偏爱小南门里报恩寺街的天发芽和粉巷老字号春发生。以前除了北关之外,东关葫芦头,西关葫芦头和南关葫芦头都是在各个区域独领风骚。包括现在这些店生意还是不错的。另外边家村十字向南地震局路口的那家葫芦头味道也是很不错的。这几年由于棒棒肉的带动,文昌门里的朱秀英,张★★(名字想不起来了,抱歉),小南门里的诚精和棒棒肉葫芦头也慢慢的让大家开始接受并认可。以前坐在店里要几盘凉菜,几瓶啤酒,再来个温拌肥肠简直是至高享受了。现在真正做好吃的温拌肥肠没有几家了,每家店里都是棒棒肉了。。。

个人评价只有这么多了。由于个人习惯问题没有能够提供图片望各位谅解,我只是一个土著西安人。并非美食大咖什么的。文字中的瑕疵望各位谅解。。。


你不管139


葫芦头我就吃南门那边的天发芽,感觉味道棒极了,好多名人都去那吃过,店里都是名人提的字和名人在那吃饭到的照片。\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5000704907558878780, "vid": "v02004bd0000bcd1vn02sajcg5ldvdvg\

吃货大正子


记好,以后不管问什么吃的不要张嘴哪里最正宗,正宗不一定适合你,不管那里都是这样,四川火锅正宗的你不一定能接受,陕西岐山的臊子面正宗的城里人不爱吃,油太大醋太酸,,口味好好吃的美食不一定就是正宗的


咚咚锵56920649


在西安住四年只吃过羊肉泡馍,葫芦头店很少,就看到一个大锅里面会扔几个又大又肥的鸡,大肠白花花的,店面一般不大都在街面上烧锅,感觉没有回民开的店正规干净。没吃过


法学博导


要品尝正宗的葫芦头,还是应该去天发芽。但是和70年代比,味道也不太一样了。吃他家的汤,不要放辣椒,还有一点过去的味道。肠子处理的非常好。梆梆肉要吃旁边的诚信和。现在口味多了。各人有各人的爱好。但能做出70年代老味道的,只有天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