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一打仗就显出国库空虚,那不打仗时难道就不发军饷了?

168PA


打仗费钱,不仅仅是军饷。

奖励军功

秦朝为什么灭亡?

因为商鞅变法实行的军功爵制度,给了秦国的奴隶、平民翻身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秦军的战争意志,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打仗了,兴奋地手舞足蹈,一点也没有胆怯之意。在战场上,秦军士兵杀红了眼,拼命冲杀,因为敌军的项上人头就意味着待遇和金钱。

商鞅变法以来,秦军斩首200万级,如果按照商鞅的军功爵制度,秦朝为了奖励士兵,要拿出来大量的土地、财富。

在这种制度下,秦国只能维持战车隆隆作响,拼命从外界获取财富来维持对士兵许诺的奖赏。这在秦国没有一统六国前,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秦国一统六国之后,成了秦朝了,天底下都是秦朝的子民,抢是不可能了,秦始皇就犯难了。

(秦朝的仗,还得打下去)

仗打完了,得给这么多士兵出路啊。一旦造反起来,谁能抗得住呢?这些士兵封赏完了,秦始皇的家底也快掏干净了。秦朝的授田制,在秦始皇31年时就已经名存实亡了。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这意味着国家不包分配田地了,要老百姓自己去弄。

在下达命令的次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带30万人北上,派遣任嚣张和赵佗带50万人南下。他们的任务,一则开疆,二则掠夺,做大增量,缓解地少人多的矛盾。

关东地区的人们没有秦朝的功爵,他们被征发去做徭役的原因也是地少人多。把这些地方上的乱源都组织起来到工地上,统一吃“国家饭”。这是秦始皇版的“以工代赈”,秦始皇同时上马了那么多大行项目,陵墓、驰道、阿旁宫等的社会背景。

(修长城,是以工代赈啊)

军人打仗去抢夺田亩,国内空虚,矛盾暴增,苛政猛于虎,秦朝二世而亡。可见,冷兵器时代打仗,不光是要解决军饷的问题,战争本身还带着政治使命去的。如果一场战争下来亏本了,一次两次还好,长期如此,国家就亏空了。汉武帝打匈奴,已经尽可能抢了,可是打了30多年下来的结果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汉武帝时都已经有农民起义了。中国本来就是财富高地,对外战争往往是吊民伐罪或者其他名义,基本都是亏本的生意。所以,一打仗,不存在以战养战的可能,国库自然就空了。

除了军功爵的封赏费钱,还有什么费钱呢?

军人伤残抚恤金

美国的退伍军人特别爱闹事,差点还闹出了兵变,美国政府不得不认真应对退伍军人的待遇问题。

1944年6月2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老兵权利法》,使大批的退役军人得到教育资助和家庭安置贷款。

198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退役军人紧急职业训练法》,为退役军人尽快就业提供了法律保护和经济资助。

1984年,里根总统签署了以国会众议院议员蒙哥马利名字命名的《蒙哥马利法案》,这个法案“为军人顺利转业到地方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美国还通过了《退役军人优先权法》和《双重补偿法》,规定退役军人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军人配偶或遗属在政府部门和私有企业就业方面享有优先权;退役军人可优先回到服役前的工作岗位。裁减职员时,退役军人有保留工作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任何理由辞退。

(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与秦国类似)

冷兵器时代,不管是府兵制还是募兵制,一旦军人在战场上伤残,国家都要付出大量的抚恤金。如果士兵死伤国家不管,士兵心寒了,估计到了战场就直接倒戈了。

罗马帝国为什么亡了?

因为罗马皇帝开不出军人的保险金了。罗马开始兴起时,周边还有很多有钱的地方可以抢,抢到后来,能抢的都抢光了,罗马的荣光就维持不下去了,但是罗马公民的伤残抚恤金一分都不能少。所以罗马皇帝甚至期待着打一场败仗,让这些骄兵悍将都死光,也就不用赔钱了。罗马皇帝没钱,只好把铜币镀金充做金币,就造成了罗马帝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崩溃,情况越来越糟糕,直到最后亡国。

临战奖金

大战在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每当攻城时,经常会看到将军们大喊“头一个冲上城头的,赏银200两,杀死对方守将的,封侯”。刘邦就因此封了5个侯。

戚家军(有说是南军)为什么兵变?

朝廷没钱,拒不兑现临战奖金。


(没钱坑害了大明)

原来在朝鲜作战的时候,已经发出了命令,作战勇敢,第一个冲上城头的,赏银200两。由于是南兵客场作战,所以开出来的薪水要比一般士兵都要高三倍,月薪有18两。

空头支票开出去了,仗也打赢了。这帮把命别在裤腰带上挣钱的人,突然听说朝廷不兑现承诺了,立刻哗变。吵吵嚷嚷地要到北京找皇帝说理去。这就是明朝末年的“蓟州兵变”。

明朝处理的态度也是很坚决的,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乱兵要挟皇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全部坑杀了。可叹这些勇士没有死在疆场,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上上。

作战军饷

士兵们平时待在卫所里,或者待在家里,基本不脱产,能够自食其力。

明朝一般都有军田,朱元璋都说“我朝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毫”。现在且不说朱元璋的军户制度如何,单就屯田一项,可以节省户部不少银子。

一旦大军开拔,如果是远征,耗费巨大。如司马懿平辽东时跟曹睿说:“臣去一年,返一年,作战一年,前后3年,辽东可平。”司马懿带了多少人去呢?4万人。想想吧,曹魏一共就540万人口,4万人脱产3年,吃饭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般来说,行军打仗与戍守边关的军饷都是不一样的。戍守边关危险系数低,出征打仗的军饷要高出3倍多。不然谁愿意去打仗?觉悟是要讲,饭也得吃啊,不光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谁还没个家室?

(萨尔浒仓促出兵的原因是没钱)

明朝末年的几场大战,如萨尔浒、松锦、郏县都是惨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没钱了,大军劳师远征,朝廷的户部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的。

所以,前线的将军们总觉得朝廷有小人作怪,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是朝廷发不出粮饷来,愁死皇帝也没用啊。

所以,古人早就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而知而行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讲的就是战争消耗巨大。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化战争都会极大的消耗国力。在古代战争中,粮草的调拨,兵马的大规模调遣都得拨款才能做到。在双方交战中,兵器的破损、粮食的消耗、兵员的损失,这些都需要进行快速补充,又需要大量的拨款。

如果战争打赢了,还得奖
励存活下来的将领和士兵。士兵伤残和阵亡又需要国家发放退伍费和抚恤金。这些都需要国库来拨款,国库的银子也就越来越少。国库除了应付战争的消耗,还有其它方面的支出。譬如天灾时得花钱去买粮食,发放赈灾粮。同时还得修建水利工程,减少天灾发生的频率。

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国力日渐强盛,为了消除北方的边患。汉朝发动了与匈奴的战争,结果就是匈奴未全灭,汉朝却打穷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一直都是亏本的买卖。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打了就跑,还顺带抢劫。但是中原王朝不行啊,总不可能跑到草原深处去抢他们的牛和羊,这些根本不值钱。我们一直认为宋朝对外政策软弱,但从战争消耗角度出发,宋朝每年付出的岁币远远小于战争的消耗。宋朝经济发达,通过与敌对国做生意,这些岁币几笔生意也就赚回来了。


兵说


简单的来说就是战争时期消耗的军费,跟和平时期消耗的军费,压根儿不是一个概念,前者的额外开销,要比后者的额外开销要高出很多,甚至比军费本身要高出很多倍!

和平年代由于没有战事,通常军队只在原住地驻扎,只需要支付正常的官兵军饷和吃饭费用,由于处于非战争时期军事训练上的消耗也比较少,所以这一期间政府的军费开支通常不会拖垮国家的经济,甚至可以通过征收地方税收、军队在当地自给自足来解决一部分军需上的开销。



但一旦进入战争状态,那就是另外一个局面,战争爆发往往就意味着国内的某一个区域会成为战场,这一期间该地域的整个经济会全部陷入瘫痪,政府也很难从当地获得经济收入,国家财政收入也会大为下降,同时由于战争,大量军队会从原驻地调往战场区,由于战场区已经打成一片,军队的各种补给很难从当地补充,只能通过从外地调运来解决,尤其是发生在边疆的战争,庞大的战争运输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例如汉武帝时期,李广利第二次远征大宛,出动兵力6万,但后勤运输却包含了10万头牛,3万匹马,以及数以万计的骆驼和驴,后勤民夫数以10万计,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表面上战争规模只有6万人,但他的后勤消耗,却远比他的军队消耗要大上很多倍;明成祖时期北伐蒙古残余势力,实际动用军队历次在10万人左右,但后勤保障的民夫仅边疆一带就高达30万人,大量的消耗不是用在战场上,而是用在后勤上。



还有大家更为熟悉的解放战争淮海战役,解放军60万参战部队,背后却是500万群众组成的后勤大军,几百万人的运输,吃喝后费外加运输折损,远比战场上的消耗要大得多。

所以古往今来,一旦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原有军费开支以外的开销会成倍增加,甚至超过原有军费的份额很多倍,这样一来,国家的财政就很难吃的销,在历史上,想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还不想耽误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一件比登天还要难的事。


辽宁资深球迷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举个例子吧,比方说从广州出兵三万,其中三千骑兵打衡阳。

首先我们算一下养这三万人三千马在非战时花费多少。马的食量是人的十倍,其中一半是草料,按照每人一天粮食肉菜为两公斤,马一天吃十公斤粮食十公斤草料,那么计算得出,一天需供应九万公斤粮食三万公斤草料,一个月就是270万公斤粮食90万公斤草料,按照一公斤粮食十文,草料五文,平均每人月薪一两半银子,一两银子为千文计算,一个月的养兵费用为7.65万两银子,再加上兵器铠甲各种损耗,一个月九万十万两银子跑不掉。

那么出兵三万打衡阳会咋样?我们首先看看路程地形,广州至衡阳,现代近乎直线路程530公里,其中两百多公里为平原地带,三百公里为山区,以古代交通条件,山区按三倍路程算,那就是有五百里平地可以通行大车,一千八百里山地中一半可以走独轮车,九百里靠人背扛。三万大军按照日均推进百里,要走23天,军中存粮七天,那么要把这一个月的360万公斤粮食草料和各种军械材料送到衡阳城外,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呢?只算粮食草料好了,按照大车运载一千公斤,独轮车运载一百公斤,人背五十公斤,五百里平地需要3600大车车次,九百里山道需要36000独轮车车次,九百里山间小路靠人扛,需要7.2万人,光是后勤民夫和沿途保护的辅兵,就不少于15万人。这15万人也要吃的,平地不算,就算韶关至株洲的1800里山区吧,日均行走百里,来回要走36天,每个民夫辅兵一天吃一公斤粮食,从广州出发到衡阳,一百公斤粮食送到衡阳城下,能有五公斤留下给军队已经不错了,也就是说,从广州出兵打衡阳,粮食物资消耗至少是驻军时的二十倍以上,那就是200万两银子,要人卖命,军饷至少三五倍,这又是十几二十万两,打赢了得封赏,杀一个敌军至少封赏二十两,斩首一万那就是二十万两起步,伤两成亡一成,死伤者按五十两一个算,这又是五十万,好吧,这么一算,从广州出兵三万打衡阳打一个月,没有三百万两银子下不来,这还没算各种军械物料的损耗以及抽调十几万青壮对生产的影响,要是打输了更惨!


155142585569


发饷,但常备军和预备役是有区别的,在数量上常备军可能都不及预备役的十分之一,一旦发生战争,相当数量的预备役就会被正式整编入军队,军饷会呈几何级增长。(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因为一个士兵,他不止需要钱,他还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大家不要忘了,冷兵器时代的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中国的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力。

尤其是男劳动力,每一块土地的开垦都是劳动力辛勤耕耘的结果,农耕文明就是建立在大量劳动力挥洒汗水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在战争时期,劳动力被大量征调入伍,脱离生产,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劳动力脱离土地,土地撂荒,如此以来,打仗是开支增加的事情,同时又会导致土地产出的减少。


如果战争在短期内能够解释,国库空虚的情况可能还不太明显,如果一旦出现拉锯战、持久战,不但会导致开支猛增,对于有生劳动力(战斗力)的损害也是庞大的。

即使到了战争结束,不仅仅就是国库空虚的问题了,而且会引发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的社会问题,饿殍满地,尸横遍野以及人吃人的现象都可能发生。

如此以来,也就可以看出那些家有余粮,能够支持长期战争行为的汉、唐的伟大,当然这些粮食不一定是自己生产的,但的确对于军饷的补给起到了积极作用,不知引起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窘境。

在形容封建社会时,人们往往会用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表述,就是因为古代的王朝更替经常都意味着旷日持久的战争。

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即使是圣如孔孟,也会用“穷兵黩武”来说那些战争狂了!


历史三日谈


冷兵器时代打仗就国库空虚,这对于东方和西方情况还略有不同。

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国库空虚,主要是指粮食(当然,金钱物资也在内,但粮食更加突出,金钱物资的问题放在西方里讨论)。因为中国领土辽阔,打仗行军路线较远。打仗时为了让军队不饿肚子,需要运载大批粮食跟着部队走,甚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运输粮食要么凭人力,要么凭牲畜。问题是,不管是人还是牲畜,自己都是要吃粮食的。北宋沈括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如果一两天的路程,那么一个民工小车推几百斤过去,自己吃几斤,损耗有限。但如果是一个月的路程,那么运一车过去,自己来回都要吃掉一大半,粮食损耗就会急剧增加,自然很容易国库空虚了。

如果说不打仗,当然无论士兵还是民夫都依然要吃粮的。但是,那种情况下首先运动量没那么大,消耗可以没那么多;其次牲畜什么可以吃草(而大队牲畜集中运粮途中,哪有那么多草给你啃),人也可以寻找些代用粮食;再次,民夫和牲畜在和平时候是要从事生产的,甚至士兵也能军屯,生产粮食。现在一打仗,吃饭的嘴陡然增大了,生产的手却全部被占用了,当然会国库空虚了。

再说说西方。西方打仗主要容易显示钱不够,因为西方一般国家小,征战路线没那么长,运粮压力没那么大,尤其还有地中海,海运比陆运省事得多。但一打起仗来,首先各种武器装备、军需品、军用物资这都是要花钱买的,其次欧洲国家很多打仗是雇佣军,就是拿钱打仗的,这种情况下国家打仗时候请的雇佣军,无论单价还是总体规模都会比和平时多得多,自然花费多得多。其三打仗时无论从占用民众人手,还是从战火引起经济破坏,都会减少收入。于是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了,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国库因此不足。


天外村药房


这个跟各个朝代的军事制度有关,秦汉时期,中国采用征兵制,即为男性公民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去服兵役。军队分为京师兵、地方兵、边军。东汉时,地方兵被废除,军队出征主要是京师兵,由国库支持,有大规模军事行动时会从退役老兵中返聘一批。一般的边防由边军应对,边军靠屯田为生,一般都是犯了罪的人被发配边疆(就像权力的游戏里面的黑乌鸦守夜人)。


魏时期,中国以募兵制为主,不过驻扎地方的军队营生主要靠屯田,首都附近的由税收供养。

晋朝和南北朝时期,前期以募兵和世兵为主,世兵类似于明代的军户,祖辈世代为兵,不能逃籍。


西魏到盛唐这段期间,府兵制盛行,讲求兵农合一,平时种地,农隙训练,打仗时出征,类似募兵和屯田的完美结合。

中唐至宋,中国以募兵制为主,募兵为职业军队,只负责打仗,不参与农事,这与东汉的募兵极为不同。由于军队完全靠赋税供养,所以政府军力的强大,取决于财政税收的多少。晚唐国事衰微,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没钱。宋代养兵百万,完全靠政府供养,因此宋政府经常会出现财政赤字。



大元靠的是军户出兵,可以说是世兵的一种演化,另外兵种多少有点按照人种来划分。元朝军队的供给,靠军户自己提供,多少有点封建社会的样子。


大明前期靠的是营兵和卫所制,边镇设立卫所,卫所军世袭,靠屯田自我供给。中央由三大营组成,土木堡之后,三大营荒废,改为十营,后嘉靖时又恢复营兵。后来卫所兵荒废,不可一战,明政府也开始仰赖募兵,同样,明代的募兵不从事农事。但是明代募兵战斗力低下,主要还是靠总兵的私兵。

清朝以八旗兵为主要军力,旗下旗丁出兵,物资由国家提供。另外有绿营兵,也是世袭军户,不从事农事。在地方还有乡勇和团练,基本是农民组成,战时聚集,打完仗就解散,军备自备。



火器工坊


军饷支出的大头是打仗时候往前线运粮的损耗,这个损耗量大的惊人,甚至可以达到前线实际需求的两倍还多。也就是说前线士兵们需要发1万近粮食,那就就得运两万斤甚至三万斤粮食出发,这样才能保证运到目的地的时候剩余的粮食还够用。这部分战时的损耗才是压垮国库的根源。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很多人都想到了,那就是物流环节的问题。现代的物流是很发达的,有汽车,有火车,还有飞机,运输效率非常高。可是在古代,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马车。

让一队士兵押送马车把粮食送到前线去,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还是前面举的例子,前线的士兵们需要一万斤的粮食。如果你真的只运一万斤出发,那么负责押运的士兵路上吃什么呢?马吃什么?万一路上再丢点怎么办?被敌军抢去点怎么办?

意外的情况不算,首先你得保证负责押运的士兵有东西吃,所以就需要把他们的口粮也带上。不光是去时候的,还得带着回程的。这样一来,随随便便一算就得翻上两倍了。

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再长一点,国库那点存货根本就不够用的。所以说战争才是显示一个国家国力的最好方式。

古代的鼎盛王朝,比如汉代、唐代、明代,可以出兵西域,打的游牧民族不敢还手,那是真的非常了不起,足以证明王朝的国力鼎盛。


漂浮菌


平时军队除了常备军之外,都实行屯田制,基本上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政府并不需要全额负担。甚至有些边疆地区开垦的良田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还有剩余,剩余的粮食都缴纳给国家充当财政收入了。而到了战争时期特殊情况之下没有办法再进行屯田制,大部分的军队补给都依赖政府。政府财政支出根本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所以一打仗就会国库空虚。


战争一旦爆发常备军根本就无法完成任务,在边疆屯田的军队必须进入战斗状态。军队本来屯的农田无人耕种,要上战场为国家卖命国家自然要供养。假设在冷兵器时期二十万军队一个月消耗的粮食基本上在五百万斤以上,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宋朝之前,藏兵于民。这就是所谓的军户制,在这种制度下面国家根本不承担军饷。所以在平时根本就没什么额外开销,只有在战争时期迫不得已的状态下才被拉出去当壮丁。

在战争中时常会出现吃不饱饭的现象,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士兵即便是纪律严明,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也只能边走边掠夺百姓了。况且相对于军队的兵马以及兵器设备等,军饷本钱只是占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金钱都花在了运输以及层层剥削上面。当碰到敌军比自己强大很多的时候,就需要边打仗边招募士兵,这个时候没有赢钱更加要命。

冷兵器时代结束之后,到了近现代战争,打的也都是经济实力。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开支曾经占到美国国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七,百分之八十五的政府预算都投入到了战争中。可见从古至今战争消耗都是巨大的。


品读武器装备


这个问题有和别人讨论过。战时财政困境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战时物资消耗急剧增长;二是儒家财政思想对财政影响较大;三是农业时代财政弹性比较差。我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1、战时物资消耗都有啥?

在和平时期部队的供给比较静态,甚至说各地驻军在地方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活状态,即日常生活。(以明代为例)

所以到了战时,士兵调度首先需要发安家费,征募士兵也需要安家费;士兵行军吃住国家需要管(之前在家里吃住)。士兵死了需要抚恤金。

(北征运输)

至于每个月新饷也会些变化,视作战强度而定。

至于后勤物资供给就更是巨大了。比如明军在辽东作战,一石粮食从通州运输到山海关,就需要0.7两运费。如果十万大军作战一年至少要消耗120万石粮食。

当时记载明朝在辽东作战三年户部开支两千万两,皇帝开支1000万,兵部工部的暂不列入了。如此大的开支都是平时不需要的。

2、儒家财政思想

相对而言,秦始皇、汉武帝、宋神宗的作战征伐强度与其财政困难度基本不成比。原因就在于采用的法家理财术。

儒家财政思想与理财术是另一个极端,强调“量入为出,节省民力”。(我之前和一个青椒谈论这个,她说缺乏研究,需要写论文,这就是她的事情了)。

(儒法背后的区别是治国之术,不是纸面上的学理概念)

这样财政思想下表现就是:地方官不多征收;征收以农业税为主,对商业、杂税尽量免了;推崇轻徭薄赋免官僚士大夫税。(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治理之术体现在财政上也是免税)。

3、财政弹性较差

明代的儒家财政思想与实际操作中的特权现象,最后税收逐步向农业税转移。

众说周知农业弹性很弱,加税的后果很严重;而且基本只能固定税,自然就有了“永不加赋”的概念。这也形成了新的财政思想。

总结:

在任何时代,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都会造成财政压力;儒家财政思想主宰下的国家财政治理,与此间形成的特权现象,加税变得困难与不可行。自然形成题主的困惑了。

参考文献: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财政与税收》;《度支奏议》、《明实录》、《清实录》。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