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工作總結的「六要素」

一份未定稿的“定稿”

2013年,張雪在W縣某鎮黨政綜合辦公室負責文件收發和材料初稿擬定工作。

一次,鎮委主要領導要到武漢彙報工作,由張雪擬定彙報材料初稿。初稿擬定後,兩位主要領導對彙報材料作了反覆修改,形成定稿後,張雪將這份定稿發到文印單位膠印,並把膠印材料交給了領導。

次日中午,領導一個嚴肅的“問責”電話讓張雪心情緊張起來。原來,領導在去往武漢的路上,發現手上的彙報材料並非最終定稿。當時,返回單位重新印製已不現實,只得在途中找了一家文印店重新印製,為此耽誤了領導一個半小時行程。(人物系化名)

親歷者說:

一份材料在本單位體現的是個人工作水平,離開單位就代表著整個單位的工作水平和形象,必須用心對待每一個細節,才能確保工作質量。

事後,我認真反思,導致這一低級錯誤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因我個人疏忽大意,沒有將領導修改的底稿標註清楚,誤將一份不是定稿的“定稿”發到了文印單位。

第二,在文印前沒有仔細校對,對領導修改的內容沒有用心去看。

第三,材料交給領導前,沒有認真核稿,只是抱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

之後的工作中,我逐漸養成一些習慣,比如:凡是需經多次修改的稿子,都要清楚地標註時間後保存;未經仔細校對的材料、文件不印製;未經反覆審核的資料不上報,等等。

◆ ◆ ◆ ◆

如何寫好工作總結

◆ ◆ ◆ ◆

工作總結常用於單位、部門對上報送年度、半年工作完成情況。從材料撰寫方面來講,就是合併同類項,即把單位各方面的工作彙總起來,同一類別的項目合到一起來。

寫好工作總結,要掌握好“六要素”:

思路要“清”,對於下一步工作安排,側重於明晰工作目標、工作思路、工作措施。

內容要“實”,用平實的話,敘述工作完成情況。

成績要“亮”,把本單位的特色歸納出幾個方面,再分頭敘述。單位的榮譽、成績要突出強調,一般在開篇點出來。

數據要“準”,上級下達的指標任務,要確保準確,有反饋、有說明。

用詞要“嚴”,總結成績不能過分誇大。

格式要“對”,一般分為兩大部分,過去的主要工作完成情況;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安排。

在具體操作中,文稿從起草到印製,大致有“八個步驟”:

1

確定主題

2

收集資料

3

討論、起草提綱並送審

4

撰寫初稿

5

討論修改

6

呈送分管領導審閱,並按要求修改

7

呈送主要領導審閱,並按要求修改

8

定稿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