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小宝宝身高是否达标以及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

大家好,任何的数字都不是唯一的,换句话说不能太依赖数据,比如身高一定要达到中上水平,不是这么理解的,参考值只是一个参考,还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比如宝宝身高离平均值差1公分,但是宝宝吃喝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那其实身高差一点也无所谓,家长们也可以不必太担心,只要密切观察宝宝每天的状态即可哦。

表1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表2 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

1、营养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2、睡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宝宝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宝宝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3、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3-4个月前的宝宝,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并应随着月龄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宝宝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宝宝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宝宝学会坐后,常常不愿学翻身和爬。

4、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宝宝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宝宝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5、遗传和性别

  据报道相当一部分宝宝的身长受遗传影响。在性别方面,男孩一般高于同龄女孩。

6、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

  据调查,我国北方宝宝比南方宝宝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宝宝也长得较高。

现在在大马路上看到的孩子普遍身高都蛮高的,现在的生活水平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父辈那个时期的生活水平,所以家长们不必太过于担心宝宝的身高问题,如果有家族遗传史的需要宝妈们可以提高重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