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战:想让孩子成功,先定一个小目标

本文来自王金战《英才是家庭造就的》图书

中国家长的一个共同误区是:总爱拿难度非常高的目标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拿着进步了的成绩单回家,也免不了听上几句:“爸爸妈妈指望你上清华、“你距离‘一本’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北大,这么点进步就值得你沾沾自喜吗?”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他用日日夜夜的努力换来的,结果没得到表扬不说,那一点努力的成果也被这“庞大”的目标击垮了。

曾经有个孩子亲口对我说:“我爸妈就觉得考上清华、北大才是好孩子。我有一次从第二十名一下子进步到了第九名,结果还是挨骂了。原因就是想考上清华、北大怎么也得前三,我只考了个第九名,有什么值得高兴的?难道只要我考不上清华、北大就怎么着都不好了吗?那我还不如什么也不学当倒数第一去,还乐得轻松呢!”

家长的本意是好的,想给孩子树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却忽略了这个目标可能会把孩子吓倒。目标要有,但要注意设立目标的技巧。最好要有两个目标:一个长远的,一个近期的。

“长远目标”放在自己心里,不需要天天拿出来。“短期目标”则要抓住孩子每一次的微小进步,一点点地往上加任务。什么叫考好了?什么叫考得不好?每个人最大的对手都是自己,比前一次提高了就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而不是必须超过班上某某某那才叫好。越是问题比较多的孩子,越需要老师和家长拿着放大镜,去寻找他的优点,抓住他的每一点细微进步,有针对性地把表扬送到他的跟前。简言之,这个过程就是:用放大镜找优点,目标是清理负面情绪降低难度,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加大难度,再次成功。通常被表扬三次之后,这个学生就会不断地、长足地走向优秀。所以,我称之为“三步优秀法”。

在媒体曾津津乐道的《我帮倒数第一考上北大》的教学案例中,我所应用的就是这种“三步优秀法”。

第一次考试,他考了倒数第一,第二次考试还是倒数第一。但是,第二次他和倒数第二的考分差距从 100分缩小到了 70分。缩小了30分的差距,这就是成绩的亮点、进步的关键点!

我只字不提学生这次还是倒数第一,而是大张旗鼓地表扬:“你看,他与前一名的差距缩小了 30分!这是多么显著的进步啊!”一直要把这个学生表扬得心潮澎湃、斗志昂扬了才行。

这要是换成有些家长,肯定会说:“你看你看,弄了半天,你这次怎么还是倒数第一啊!”

学生一想:“我这么拼命,还是倒数第一,还有什么可努力的?”刚刚鼓起来的一点斗志又熄灭了,接下来又要破罐子破摔了。

优秀是需要时间来成全的,“欲速则不达”。家长心态平稳,着眼当下,走完优秀的三步,需要的时间也许是三天,也许是三个月,甚至是三年。但一旦上了这个轨道,孩子的成功,是可以预期的。

有一次,北京四中一个女孩的爸妈来找我,俩人争着反映:“孩子从上高一以来,成绩一直起伏不定。”我发现这两位家长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去看学习的过程。孩子考好了,家长又是许愿,又是奖励;考差了,就讥讽、批评。他们并没有分析孩子成绩为什么波动这么大。

这个孩子有时候考班里的前十名,有时考班里的倒数,波动太大,很不正常。家长给孩子灌输的观念——分数压倒一切。只要分数好了,一好百好;只要分数差了,一切白搭。结果,孩子考好了就觉得:“我成功了,万事大吉了。”后面的学习失去了目标,完全放松下来。再考,又是一塌糊涂,于是悲悲切切,孩子完全成了分数的奴隶。

两位家长糊涂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女儿提出要参加生物竞赛,家长问:“为什么要参加生物竞赛?”

女儿说:“如果生物竞赛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将来就可以加 20分,或者保送上北大、清华。”

家长一口回绝:“你别瞎掺和了,好好地把功课学好,比什么都强!”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是人的一种本能。你的归宿在哪里,要设计;我的强项是什么,得尝试。比如,我通过竞赛获奖进北大,或者我单靠高考总分考清华,或者我凭借艺术特长上复旦。孩子有了这样的目标,然后循着它波动,就会在波动中往上升。但是,在家长的指挥下,这个学生把每次取得好的成绩当成了唯一追求,没有长期的目标,只有短期的虚荣,最终失去了自我。

我说:“孩子本来是有很大优势的,成绩不稳定,不是智力不高,也不是方法有误,而是她精力过剩,情绪不稳。你不给空间让她发泄,她只能在学习之外折腾了。这事就听孩子的,让她参加生物竞赛。”

孩子把精力转移到竞赛上后,不但没有影响正常学习,后阶段的考试反而一步步稳定下来,最后通过竞赛加分,考入了北京大学。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坚持到底,没有取得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毅力,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清晰的目标。同时,无聊、空虚、焦虑、失落等不良情绪也随之滋长。因此,对于学习底子和习惯都比较差的学生,家长压根儿就别给他定长远目标,只定短期目标,越低越好。

很多孩子一见到我就说:“我成绩不好,不想学了。”

我就问:“不好到什么程度?”

孩子吞吞吐吐:“反正是倒数。”

我说:“成绩不好是一个模糊概念。咱考不上北大,能不能试试人大?上不了人大,要不换换北理工?北理工也没戏,全国还有那么多好学校等着你呢。这次排 50名,下次考 49名就是成功。不能笼统地说自己成绩不好。”

孩子一想,49名,不就追上一个嘛。再一看第 49名的那个同学,怎么看怎么不如自己,于是信心十足。

当他追上了第49名,我们就大张旗鼓地表扬:“是不是很容易?挺好!下一次干什么?争第48名!”

目标低,好追赶,孩子就容易产生成就感。比如,这一次他考了 50名,你要求他下次考入前 30名,他可能就不想干了,达不到啊。但是很多家长,包括老师,甚至不认为人家从第 50名到第 30名是一种显著提高,都吝啬表扬。为什么要这样呢?一点一点地提高,最终也会离成功更进一步。如果非要说“你看谁还比你学习好,你要超过谁才行”,一句话就会把孩子的积极性给打垮了,这样反倒让孩子离成功越来越远。